那些语文成绩好、文笔出众的孩子,主要靠的是课上学习还是平时积累?

语文成绩,主要是兴趣和积累。没有这两样,最好的语文老师也只能让他拿个基础分,得不到高分。

文笔出众的孩子必然有写作兴趣,别人觉得写文章头痛,他们觉得写文章是享受,这就是兴趣。如果你问我兴趣从哪里来,这就是天赋了。

古代那么多读书人,但在历史长河中写出星光灿烂的就那百余人,靠的就是天赋,对文字对环境的敏感性。以前的老师会说“悟性”,这个“悟性”不能口传唯有意会。任何一个文学艺术类的人才,匠人级和大师级拼的就是“悟性”。

有人终其一生也就是个画匠,有人短短几年就能成为画家,不服不行。

有语文兴趣的孩子,根本不用担心积累,你只担心他把眼睛看瞎了。窝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厕所里,藏在作业本子下面,他们看得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比起那些看书就头痛,情愿追剧的娃来说,他们的好词好句在阅读中就积累了。

《红楼梦》里面林黛玉品西厢记,读到好词好句爱不释卷,香菱学诗,为了觅一个妙语夜不能寐,这就是兴趣才能激发的动力。

没有语文兴趣只是被迫学习,效果肯定没有主动学习的好。而且强迫学习只会更加摧毁学习兴趣,最后适得其反。

再好的语文老师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精力为你一个孩子培养兴趣。毕竟学习进度,分数线在那里压着的,老师爱莫能助。

所以语文兴趣必须在小学前就要培养,如果四年级之前培养不起来,后面几乎莫搞了,认命。语文拼死拼活能拿个基本分就算很不错了。

那些语文成绩好、文笔出众的孩子,主要靠的是课上学习还是平时积累?

我是一名从教几十年的语文老师,所教的学生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语文试卷是由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组成,那么基础知识如何掌握呢?读,写,背,默,积累,学以致用,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认真完成;其次是阅读理解,应该教会孩子们学习的方法,如:得分点的把握;完整性的叙述,对课文的理解等;作文应有三个步骤:仔细审题,认真选材,巧妙构思。

文笔出众的孩子大多是大量阅读课外书,其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各种素材,合适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孩子们靠课文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积跬步,致千里。因此大家必须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学有所得。

那些语文成绩好、文笔出众的孩子,主要靠的是课上学习还是平时积累?

积累为主,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感觉,有所悟。所以,不是仅仅记录好词好句什么的,而是触发他享受文学的快乐。

那些语文成绩好、文笔出众的孩子,主要靠的是课上学习还是平时积累?

这种语文成绩好、文笔出众的孩子,我见过,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就是这样。

从她的学习经验来看,这主要靠的是由兴趣驱动的学习与积累。

她的语文成绩非常棒,能棒到什么程度呢?她每次都能考全级第一,而且作文接近满分,总分也接近满分。比如初中120的题,她能考116、117;高中150的题目,能考130以上。

据她所说,她从小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遇到好的句子就记下来。这个记下来,可不仅限于老生常谈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有真正地背下来,记到脑子里。

她说自己是真的喜欢,所以不管看多少书、记多少优美的句子,背多少难懂的文学常识,她都不会感觉枯燥。

老师让她给我们分享学习经验的时候,她还说过,阅读不只是课本、书籍,还有生活中能够看到的所有文字,比如电视节目、商店广告、超市宣传单页。

所有她能看到文字的地方,她都会去留心。有些她认为好的句子,她会在心里默默背诵下来,回家再记到笔记上。

她说自己也不会过目不忘,只是记得多了,脑子里就会留下印象。即使这句话没想起来,等到想用的时候,也可以调动脑海里已有的“存货”,来进行代替。

这或许就是我们现代常说的大数据吧,我们的语文课代表给自己建立了一个语文的数据库。

她的这种数据建立,可不是简单的课上听讲或者平时积累就能决定的,而是随时随地的阅读与思考。

除了她自己总结的这个经验,我认为我们语文课代表能如此优秀,还得益于她情感细腻,甚至有些多愁善感。

这样的性格,更容易领悟到文学作品里的深意,也更能从日常点滴中捕捉到生活的诗意,形成作文素材,成为文学积淀。

有了这些东西,她说话的时候,是出口成章光芒万丈;不说话的时候,那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是必备的技能,倘若再有一点点天赋与悟性,不管哪一科的学习,都能登峰造极。

那些语文成绩好、文笔出众的孩子,主要靠的是课上学习还是平时积累?

语文成绩好,特别是文笔出众的孩子肯定是靠平时的积累。

我家两个孩子,大女儿从小不爱看课外书,每次写作文都要左思右想,久久下不了笔,从来不能完成老师规定的字数,每回都要我根据她写的内容重新帮她组织语言,扩充内容。她完全独立完成第一篇作文已经升五年级了。

二女儿从小喜欢看书,而且各种书都看。她从二年级第一回写话开始都是独立完成的,从来不需要我操心。文笔出众谈不上,但从来不觉得写话、写作文困难。这也得力于现在国家的减负政策,小学的孩子有大把时间用于阅读。

语文成绩单靠课上的40分钟肯定不够,大量阅读少不了。阅读可以开拓视野,扩展思维,增加语言组织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大量诵读古代诗词歌赋也非常有必要,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一定会受益无穷。

那些语文成绩好、文笔出众的孩子,主要靠的是课上学习还是平时积累?

语文成绩好和数学成绩好的孩子一样,都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真的你别不信,学语文需要有共情能力,这是天生的,和情商差不多的东西,有的人出生就有,没有的人学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学会。

特别是写作好的人,都是观察细腻,情感丰富,容易代入到情景里的人,这些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到的,绝对需要一些天赋。

有了这些能力学语文几乎就能成功一大半了,接下来才能谈到阅读和积累。语文考试特别是高中的语文考试考的都是你平时的阅读量和理解能力。这些都是和日常看的书息息相关又毫无关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有一个质的飞跃,不是临时抱佛脚就有进步的。

当然如果孩子天生没有共情能力,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只能埋头苦读,基础知识靠老师的讲解靠苦背,作文靠练靠死记硬背优秀范文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