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中老年人从新区电梯房又搬回老城区的旧楼梯房,为什么?
母亲在我的高层电梯房中住了两个月的时间,执意要去弟弟的楼梯房中居住,说什么都不继续在我这里居住了,刚开始我以为是我们一家人怠慢了母亲,后来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母亲今年已经67岁了,是一名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含辛茹苦地把我和弟弟两人抚养成人,身体也不太好。
去年父亲去世之后,剩下母亲一人在农村生活,我和弟弟放心不下,就决定将母亲接到城里家中居住。
我是家中的长子,母亲来到城里之后,自然是先到我家中居住,刚开始和弟弟商量着每家住半年。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两个月的时间母亲就执意要走,说要去弟弟的楼梯房中居住,这让我不禁很内疚,难道是我哪里怠慢了母亲吗?使得母亲不愿意在我这里居住。
后来才知道啊,这是因为母亲不喜欢高层电梯房,他更向往楼梯房,那样出行更方便。
那么,为什么老年人相比电梯房更喜欢楼梯房呢?
高层电梯房的优点有哪些?1、视野好
我认为高层主要的优点就是视野好,毕竟站得高看得远嘛。在我家中可以将小区附近的建筑尽收眼底,这种感觉在刚开始感觉很好,时间一长也就索然无味了。
母亲刚住进来的时候感觉很稀奇,但时间一长她会感觉很闷,还是不如下楼在小区溜达溜达来的实际一些。
2、光线充足
高层住宅附近没有建筑物遮挡阳光,因此室内的光照很好,光线很充足。整个家族白天时候都是亮堂堂的,根本不需要开灯。
母亲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看一些纸质的报纸。在亮堂堂的家里面看报纸不需要开灯,这种感觉非常舒适。
3、私密性好
私密性好,这个优点对于老人来说真的有一些可有可无。这倒并不是说他们不注重个人隐私,而是他们在农村居住的时候就很接地气,当然也可能是个人的想法不同而已。
高层电梯房的缺点有哪些?1、出行不方便
高产最大的缺点就是出行不方便,极度依赖电梯,就算是我们年轻人遇到早晚出行高峰的时候,都需要等电梯很长时间,特别是遇到电梯故障和停电的时候,简直能把人急疯。
母亲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每次下楼都得用很长时间,而且遇到停电检修电梯的时候,就更加麻烦了。
2、出现意外很难逃生
高层住宅的安全系数较低,出现意外的时候很难逃生,像发生地震和火灾的时候,如果是高层住户,逃生的希望很渺茫。
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情况更是如此,他们出腿脚不方便,判断力也不够敏捷,更会错失逃生良机。
3、没有安全感
很多朋友都应该有这样的感觉,高层住宅遇到雷暴天气的时候,那感觉不要太酸爽。
雨滴打在窗户上就好像要将玻璃打碎一样,闪电就好像在自己头顶炸开一样,真的非常可怕。
记得有一天晚上突然狂风大作下起了雨,雨滴啪嗒啪嗒地打在窗户上,母亲一下子就被吓醒了,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又睡着。
4、用水不方便
高层住户的用水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在每天的早晚用水高峰期的时候,水流的速度会减小,特别是家里有爱洗澡的人,那感觉真的很不爽。
当然这一点对于母亲来说影响并不大,她在农村生活的时候就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来了我这里也不会浪费水资源。
5、灰尘比较多,噪音比较大
高层住宅家里面的灰尘比较大,需要定期清理卫生。另外在风大的时候,要将家里面的门窗关好。
高层住宅家里面的噪音也比较大。母亲到了我这里的前几天,每天晚上睡觉都会失眠,后来才慢慢熟悉适应这样的生活。
6、冬冷夏热
高层住宅还有一个挺大的缺点,那就是冬天冷夏天热。
这一点真的是很难受,对于住在里面的人来说比较煎熬,夏天的时候天气热要开空调,冬天的时候天气冷也要开空调,空调是很耗电的,这无形中提高了高层的居住成本。
为什么很多中老年人都从新区的电梯房搬回老区的楼梯房中居住?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都从电梯房中搬回了楼梯房中居住,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情。
难道老区里面的楼梯房真的比电梯房好吗?其实这得从老年人的生活习性说起。
1、老年人喜欢自由
很多老年人喜欢自由,喜欢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坐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大家有同样的爱好和同样的经历,聊起天来更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宿感。
而高层电梯房中居住得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很晚才回家,在这里根本找不到老年人来聊天,生活十分无聊。
2、老年人喜欢出门溜达
老年人退休之后都喜欢出门溜达,一方面是出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另一方面确实是他们生活比较无聊,总不能一天待在家中吧,这样的话对身体是很不好的。
母亲在我这里住的时候,虽然腿脚不方便,但每天最少都要出两次门,一次是出门买菜另一次是下来在小区里的花园里面溜达。
3、老年人恋旧
人们常说人老多情,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上了年纪的人特别喜欢回忆一些以往的事情,他们对于一些老建筑也是很有感情的。
很多老人在老区的楼梯房中住了大半辈子,里面有他们很多珍贵的回忆,有很多个人的情感在里面,他们回到这里居住会有深深的熟悉感。
除了这些之外,当然还有老年人在楼梯房中居住,生活成本低,出行方便,也有不小的关系。但总的来讲他们就是喜欢楼梯房,那是因为他们住惯了。
作为儿女,我们应该怎么做?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作为儿女我们无以为报,千万不要等到父母年纪大了不在的时候,才想到陪伴父母和孝敬老人,真的到了那时候是什么都晚了。
1、多回家陪伴父母。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他们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能多陪陪他们而已。虽然我们年轻人工作很忙,但还是应该抽空多回家陪伴父母,哪怕吃一顿饭陪父母好好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
2、带孩子回家看望父母。父母是儿女最好的老师,孝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带着孩子常回家探望父母,这对孩子来说将是一生的财富。
3、多关心父母的身体。父母年纪大了,身体难免有不舒服的时候,作为儿女,我们要将父母的健康放在心上,当他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第一时间带他们去医院。
4、尽量满足父母的要求。父母有的时候会对儿女提出一些小要求,其实他们只是希望儿女能够注意重视自己而已,就和小孩子希望引起父母的重视一样,有一些调皮和可爱。
最后小结其实很多中老年人从电梯房中搬回楼梯房中居住,只是因为他们感觉在楼梯房中居住出行更方便,每天能够出门遛弯,和一群老哥老姐一起聊天打牌,这才是他们喜欢的生活,也为无聊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一丝色彩。
有很多中老年人从新区电梯房又搬回老城区的旧楼梯房,为什么?
如果住高层电梯出现故障中老年人会遇到很多麻烦的,下楼容易上楼难,十好几层楼就是年青人他/她也受不了,更何况中老年人呢,买个菜就个医没有电梯是不行的,叫个外卖他也不愿意徒步上十几层的楼房,耽误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家中有病人,需要就医,如果没有电梯,救护人员来了,都无法抢救病人,老旧房屋,楼层矮,他习惯了,出来进去也方便,如果高层周边设施不配套,不如回到老旧楼房里去居住,住高层就怕电梯出故障,修理不及时,再扯皮,吃苦的就是住户老百姓,好了就聊到这,谢谢你的邀请,回答完毕。
有很多中老年人从新区电梯房又搬回老城区的旧楼梯房,为什么?
对于这样的事情,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不自由。
上下电梯,人来人往,等得心焦,等得烦躁。不像在自己的旧楼梯房怎样走就怎样走,不需等待,更不需排队鱼贯而入。甚至蜂拥而上,挤的个水泄不通,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如此的行为,让坐惯了进出宽松的老旧楼房的老人,自然是很不适应,很不舒服,很不自由。于是,搬回他们原来的住地,是他们的高兴之举。
其二,提心吊胆,害怕不安全。
他们对电梯的安全深深的怀疑、猜忌,很害怕它在运行中突然出事,发生故障。对这类事情他们可能听得太多了,不得不对它畏惧三分。
因此,成天这样顾虑,使他们还不如干脆搬回原地为妙。从而减去烦恼,减去恐惧。
其三,老旧楼房闹热,熟人多。
由于熟人多,老人们相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很多。因为彼此熟悉,相互了解,聚在一起更会有相同的语言,相同的爱好、兴趣。所以,他们会由衷地感到高兴、愉快。当然,也有对老房难以割舍的感情,难以忘记的情怀。所以,很多中老年人们,宁愿放弃新区电梯房而又搬回以前的老旧楼房,大致应是这样几个原因吧。有很多中老年人从新区电梯房又搬回老城区的旧楼梯房,为什么?
现在新区电梯房都是高楼大厦,一般都是30层以上,房子里面结构都是呈品字形,通风采光不好,只有东西两头大户型好点;而且有的新小区楼与楼之间间距小,这就导致有的低楼层一天到晚家里都没有阳光照射,家里显得昏暗阴冷,连衣服都难得干;新区有的开发商留下做绿化的面积不多,新区的空气质量不一定好。
老城区房子比较陈旧,一般 6层左右高,房子里面结构都是南北通透,通风采光效果都好,晾晒衣服方便易干;老城区房子因为建造时间较长,小区里面的树经过几十年的生长,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郁郁葱葱,空气质量极好,老城区就像一个天然氧吧。
有很多中老年人可能不适应新小区的生活环境,于是搬回了原来居住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小区居住的人都是生人,没有熟人,邻里之间互不来往,中老年人平时连个沟通讲话的熟人都没有,心情难免寂寞郁闷;而老城区已经住了几十年,熟人朋友同事自然多些,在老城区到哪都能碰到熟人,大家可以聚一聚、聊聊天、打打牌,心情自然就轻松愉悦多了。
再加上这几年国家政府加大了对老城区的改造力度,通过提质改造,改变了老城区“脏乱差”的面貌,老城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原老居民自然愿意回来居住。
中老年人都是经历了风雨沧桑,在心理上、观念上、行为上等形成一定的定格,对居住环境有着和青年人不同的追求和愿望,不同的中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但只要遵循一个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令人身心舒畅愉悦的居住环境就可以了。
有很多中老年人从新区电梯房又搬回老城区的旧楼梯房,为什么?
我去年就搬回了市中心的老房子里住,真的是方便了很多。新城区虽然规划更好,道路宽敞,绿化悦目,但是就居住的舒适与便捷来说,跟老城区差距还是不小。
我总结了下,有一下方面:
出行交通便利新城区虽然道路宽敞,但是公交站点实在是太少了,甚至连出租车也是出奇的少。有什么事要出门,非得自己开车,不然得走不少的路,才能达到公交站点。就算到了公交站点,等公交车也是一份煎熬。春秋季节还好,要是夏天和冬天,等公交车就是一种折磨。
老城区就不同,人口密度大,开设的站点也多。就以我家为例,出门就是公交站台,几乎可以全城大部分的地方。
另外,在老城区里跑的出租车也多,也几乎可以做到出门就可上车。
生活购物便利新城区因为人口密度小,购物场所也要少很多,不说去买衣服之类的,就是去买菜,也是一件烦心的事。距离我新城区房子最近的菜市场至少有5公里,每当家里冰箱告罄的时候,就要纠结怎么样去买菜,是骑车去,开车去,还是走路去?
在老城区就方便多了,老城区的房子周边有3个菜市场,最近的步行过去只需要2分钟,真的是不要太方便。除了方便之外,老城区的菜市场里面售卖的种类也要多好多,天南地北的山珍海味,本地特色的乡土小菜,各类的油盐酱醋茶,应有尽有。
孩子入学便利新城区虽然发展迅速,市政建设远超老城区,但是教育资源真的是十分稀缺。整个新城区只有3所小学,但是老城区却有12所小学。
同时,因为新城区的小学都是新建的,教学时间短,因而没有一所是市、区重点小学。
反观老城区,市级的4所重点小学全部都在老城区,学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大,历来是有口皆碑。
因此,我家孩子上学还是回到了老城区的某所小学。这所学校离老房子只有300米左右的距离,早晚接送孩子步行过去,也不过5分钟左右的时间。
此外,老城区里各种兴趣班也多,孩子课外学武术、绘画也都是步行带过去,很少骑车,更不需要开车。
居住环境舒适老城区的这套房子虽然老点旧点,但是单说舒适性,新城区的电梯房是没得比。我们这个院子只有两栋楼,一栋4层,一栋5层,两栋楼相对,仅有36户。
院子中间是一块大大的空地,因为有另外的停车区,所有这中间的空地就成了孩子们的游戏场。
此外,院子还有两扇大铁门,每天23时,门卫大叔准时就给大铁门上锁,安全性真不是新城区可比。
因为都是老邻居,住户之间都彼此非常熟悉,闲暇时候,聚在一起唠唠嗑,互相帮个忙,都是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息。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也看明白了老城区的优势,但是不是说新城区不好,要是小两口想过二人世界,选择在新城区居住还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栏留言。
有很多中老年人从新区电梯房又搬回老城区的旧楼梯房,为什么?
这个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是儿女长大了,成家了,老人也许会把新区电梯房留给儿子媳妇住,自己搬回老区住。
二是老人喜欢热闹,新区生活圈是比较活跃,适合年轻人的消费和喜好。
三是老城区房屋是老旧一点,但是周围的公园,菜市,医院等公共设施齐备,热闹,公园运动的人,熟悉的人也很多。
所以现在老人就会选择在老城区养老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