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傅雷和傅聪有过什么成就和贡献?
关于傅雷和傅聪,我最早的认知是来源于《傅雷家书》,一部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十三年里给长子傅聪的信件合集。其原本体现的只是父母对于远在海外儿子的关怀,是一种两代人的亲情见证。
但是在我学生时代,《傅雷家书》却被家长和老师奉为教育圣经。因为这部书里面随处可见傅雷对于儿子傅聪的教导;而傅聪也确实成为了一位有出息的人。傅聪乃是世界著名钢琴家,有“钢琴诗人”美誉。他曾在中国的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授,担任过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评委。不幸的是,就在12月28日,傅聪先生因为感染新冠去世了。
出于唯结果论的角度,傅聪的成功无疑证明了傅雷教育的正确性。所以那些家长们都想着用照搬书中的傅雷式教育思想,来教导自己的孩子。希望通过学习傅雷,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傅聪那样的人。
然而事实上,傅聪的成功不是《傅雷家书》里面的家长里短能够说清楚的,更不是学习所谓傅雷式教育就能复刻的。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够拥有傅聪那般家庭背景和经历的孩子,其实并不多。
傅雷曾经对傅聪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
傅雷这话或许有些夸张,但也差不了多少。一般人提起傅雷,总是不以为然,认为他不过就是翻译了一些国外的名家著作,本身缺乏有力的代表作品。不得不说,这种认知是其实非常片面的。
因为翻译家这个头衔其实是非常难得的,因为翻译国外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词语拼凑,这样翻译出来的作品多半是读不通的,更不要说尊重原著了。所以,想要成为一名翻译家,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外语功底,更需要过人的文学鉴赏能力。往往翻译一部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不比自己写一部来得轻松。
而傅雷则是当时中国最好的翻译家之一,尤其是在法语领域。他是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重要作品的中国翻译巨匠,发展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提炼为“神似”说,注重美学,从行文到语言都有巧妙的布局。他的数百万言译作作为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巴金说过,全中国的法语翻译一共有两个,傅雷是一个。我是半个,剩下其他所有人加起来算半个。由此可见,傅雷在圈内的地位之高。此外,傅雷还是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才情兼通的文艺评论家。作为民进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傅雷基本上算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领袖人物。
当然了,对于长年在外留学的傅聪来说,父亲身份地位或许无法给他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帮助。但是他至少给儿子提供了一个书香世家的环境,比如在那个人们还在为温饱而发愁的年代,傅聪却能够衣食无忧,还可以在8岁半便开始学习钢琴,9岁便能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后来还能留学国外,娶了著名小提琴家兼"国际音协"主席梅纽因的女儿,根本不必担心前途未来。此外傅雷本身的才情思想,更影响了傅聪的一些人生价值取向。
然而,那些一昧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并没有反思过自己给到孩子的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同时做出的是怎样的一个榜样。
当然,也有人对《傅雷家书》不以为然,甚至于对于傅雷和傅聪父子充满着偏见。因为傅聪的国籍是英国,而且是在1959年从中国改的国籍。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在祖国最为困难的时候,选择改变自己的国籍,无疑会遭受许多的质疑。连带着教育傅聪的父亲傅雷,也遭受着批评甚至谩骂。
事实上,说这些话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傅聪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代,当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知识分子被戴上了帽子,其中就包括傅雷一家。当时不堪受辱的傅聪,选择了出走国外,并在1965年选择加入了英国国籍。
对此,傅聪也是有苦衷的,要知道他是个弹钢琴的音乐家。当时的国内收到批斗的人可能会被下放农场,去干农活粗活,这么做的话他这钢琴家的手就不可逆转地毁了。如此,傅聪那么一个视钢琴为生命的人,怎么敢回国?
而不回国的傅聪,拿着中国护照在英国举步维艰,许多地方不准他演出,弄得他没有办法生活。而在1966年,留在国内的父亲傅雷和母亲朱梅馥,因不堪忍受漫无休止的批斗和凌辱,携手在家中自缢身亡。如此一来,傅聪就更加回不来了。
所以,傅聪不是不想回国,而是回不来。
随着1979年,傅雷被平反,恢复了政治名誉。傅聪不就又回来了,他受聘担任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办学,教课,做演出,提携了不知道多少国内的演奏家后辈。很显然,傅聪老先生虽然国籍变了,但他的心却没有变,这样的人不该遭受偏见。
请问傅雷和傅聪有过什么成就和贡献?
在中国和英美在朝鲜战场兵戎相见的时候, 中国军人为保家卫国伤亡37万人,英美帝国主义在全世界封锁打压新中国,多次直接空投特务到内地到西藏组织叛乱,那时候是英美和新中国最敌对的时候,傅聪选择抛弃祖国和父母叛逃敌国!让英国大肆宣扬“中国年轻钢琴家叛逃英国”!是他在国内受了委屈吗?是国家对不住他吗?相反,国家拿出紧缺的外汇成千上万元公派他出国留学,并给予他很高的荣誉,在当时国家正是困难的时候,归国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工资才二三百元,国家拿出那么多钱让他深造学习,本指望他学成归来,没想到不仅不回国,反而转投敌国!父母羞愤自杀,哪怕你不想回国留在波兰也比叛逃到敌国强吧,不忠不孝之人,《傅雷家书》写的有水平,但是也是教子无方,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我实在看不出他爷俩有多大的贡献。
请问傅雷和傅聪有过什么成就和贡献?
傅雷先生乃学贯东西、绝无仅有的国宝级翻译家,经他引入的西方文化名著,哺育了半多世纪、无以计数的中华儿女。
傅聪先生乃享誉全球、获奖无数的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年轻时因出国比赛滞留海外,经周恩来总理多方关怀始予批准。
当下不少“低龄”国人,读书无多,音乐无感,除了自嗨厉害、自诩爱国、疯狂叫骂崇洋媚外递刀子,哪里还有一星半点人的气息?
在剿杀文明的浩劫文革中,傅雷夫妇不堪迫害羞辱双双自尽。有一细节 —— 为不致悬梁踢倒凳子,惊动楼下邻居休息,这对善良夫妇在凳子下,还铺垫了厚厚棉被。
仅此一点,算不算傅氏夫妇最后的贡献?
请问傅雷和傅聪有过什么成就和贡献?
傅雷在当时的年代属于比较有名的翻译,翻过一些著名的著作,由于当时中国属于一穷二白的百废待兴的阶段,所以比较受国家及领导人的爱戴,想想吧,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都知道此人,可见政治地位及待遇不低,同时在1958年,也就是历史有名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家能公派其子傅聪留学,谁能有此厚遇,不过傅聪留学期间经不住诱惑,转道华沙叛至英国,想想吧!那是什么年代啊?傅聪的成就也就是弹奏了几曲钢琴,既不是创作者也不是制造者,说不清楚,感觉没有听唢呐二胡舒服!
请问傅雷和傅聪有过什么成就和贡献?
傅雷、傅聪父子俩专业上的贡献也不必我来叙述。我想他们父子俩的人生际遇是最值得后人铭记和深思的。傅雷夫妇最后以如此决绝惨烈的方式告别人间,绝不苟活保持了一个传统而又具有现代意识知识分子最后的尊严和抗议。还是傅聪流亡海外都传达了那些年代这些中国最精英阶层的共同命运。这是后人必须牢记,不敢须臾遗忘的!官方早已定论,“十年浩劫”是全民族的浩劫!傅雷、傅聪以及全体中国人的惨痛历史时刻警醒着后代子孙!中国人是付出了多少血和泪的代价才走向了改革开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初衷,绝不能走回头路!
请问傅雷和傅聪有过什么成就和贡献?
首先声明,我发的不是针对问题的回答。
网上很多公共知识分子纷纷祭奠一个英籍华人~傅聪,以前还真没见过那么多公共知识分子祭奠一个外籍华人。再看看傅聪是傅雷的儿子,就明了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呀。所以,他们祭奠就祭奠吧,毕竟傅聪也没有对不起中国,对于一个没有对不起中国的华人过世,我也表示哀悼。
其他人要是就这事和公共知识分子认真,就入套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