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仙指的是哪八位?
历史上真实的“八仙起源”,其实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越狱行动!“八仙”,顾名思义,是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八位本领高强,享誉盛名的大灵大圣。
“八仙”分别是,吕洞宾、钟离权(汉钟离)、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何仙姑、蓝采和、张果老,八位道教神仙。
吕洞宾风流倜傥,诗词飘逸,剑法超绝;
钟离权一身生气,面容和善,渡人渡世;
曹国舅忠君报国,爱民如子,乐善好施;
铁拐李道法高深,济世救人,八仙之首;
韩湘子风度翩翩,明辨善恶,妙口生花;
何仙姑道根佛心,治世渡生,功德无量;
张果老凡仙双修,返璞归真,终得大道;
蓝采和周游天下,慧眼如珠,乘醉而歌;
这八位“神仙天团”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中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八仙”起源于唐宋,却成型于元朝,期间经历了近乎四百年的空白期,在这四百年间,民间有关于“八仙起源”的传说多如繁星,若逐个去讲,恐怕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然而在宋朝的“官方资料”《宋史·马默传》中,有一段记载着八仙起源的故事,根据宋史记载,历史上真实的“八仙起源”,其实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越狱行动!
《八仙过海之吕申克的救赎》—— 吕洞宾的原型叫做吕岩。 吕岩身长八尺,容貌英俊,诗文风流,谈吐优雅, 颇有一身仙风道骨的气质。 吕岩不仅是一位帅哥,还是一个天纵奇才。
大部分秀才、学子们寒窗苦读一辈子,也未必能高中状元,而吕岩仅仅二十出头便能够状元及第,光宗耀祖,其腹中的学问,可见一斑。
可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虽然吕岩的智商爆表,但是情商却十分堪忧。
心高气傲的吕岩,在官场上得罪了不少权贵,最终落得罢官免职、充军发配、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
在北宋时期,有一处被称之为“死囚岛”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沙门”。 沙门岛是一座巨大的海上监狱,其性质类似于清朝的宁古塔,是宋太宗专门给死囚设置的“人间地狱”。
沙门岛位于今天的山东烟台,那里四面环海、悬崖峭立,上蒙黑晦暗阴森之气,下临阿鼻地狱之海,山高蔽日遮天光,黑云惨夜无星斗。
沙门岛的周围驻扎着全副武装的宋朝军队,守卫极其森严。
根据《宋史·马默传》所记载,吕岩的政敌一心想置他于死地,便将他发配到了有去无回的沙门岛。
沙门岛的管理者叫做李庆,李庆暴虐成性,杀人如麻,最爱烹食人肉,以残杀犯人为乐趣,手段极其残忍,曾有七百多名囚犯被李庆残忍杀害。 聪明的吕岩不想坐以待毙,任人宰割,便暗中计划起了逃狱……
钟离权原本是将门之后,其本身也是个武艺高超,满腔报国志的大将军,因为被辽国军队打败,而判为死囚,刺配沙门岛。
曹国舅的原型曹景休地位崇高,他原本是曹皇后的弟弟,宋仁宗的小舅子。后来曹皇后倒台,连累了九族,曹国舅被宋仁宗发配到了沙门岛,成为了死囚。
铁拐李的原型李凝阳为人正直,侠义为怀,时常为百姓出头,惩治贪官污吏。 只因李凝阳惹恼了当朝宰相,而被相府的奴才打断了一条腿,然后被发配到了沙门岛。
张果老修仙练丹,教化百姓,但被官府以“妖言惑众”的罪名发配沙门岛。 韩湘子得罪了丞相的女儿,而被获罪,刺配沙门岛。
蓝采和的原型许坚是一位说书唱曲的民间艺人,因为所唱的词曲中有抨击朝政的内容,而被发配沙门岛。
吕岩和他们结为伙伴,一同商量逃狱的计划。
皇天不有心人,早已成仙得道的何仙姑,巧降及时雨,帮助他们逃出了沙门岛。 吕岩等人逃狱后,李庆害怕上司怪罪,便编造出一个“八仙过海”的故事。
《宋史·马默传》中所记载的“八仙起源”虽然有些“狗血”,但却是唯一记载于正统史书中的“八仙神话”,而且“八仙”中的各个人物所处的朝代大不相同,比如吕洞宾是唐朝生人,曹国舅是宋朝生人,铁拐李是春秋生人,除非他们有“时间宝石”可以穿越时空,否则很难在正史之中出现在同一个朝代。
而《宋史·马默传》,将“八仙”的身份和起源,用“通俗性”的方式记录在历史之中,我认为是比较可取的。
比起那些“斩妖除魔,玄而又玄”的民间传说要可信的多。
古代八仙指的是哪八位?
一、铁拐李:八仙中,铁拐李资历最深,见诸于文献则较晚。元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始有其名。其身世传说颇多,一说乃西王母点化成仙,封东华教主,授铁杖一根。一说本名洪水,常行乞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飞龙,乘龙而去为仙。一说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神游华山赴太上老君之约,嘱他的徒儿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徒儿因母亲病而欲归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无所归,附在一跛脚乞丐的尸体而起,蓬头垢面,袒腹跛足,以水喷倚身的竹杖变为铁拐,故名李铁拐。
铁拐李又称为铁李,原名叫李元中(有人说叫李凝阳、李孔目、李洪水),小名拐儿。《列仙全传》说他曾与李老君交往,就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人,但《历代神仙通鉴》则说他本是远古之神,曾经在黄、炎之前当过人王。 据《续文献通考》记载:隋时人名洪水,小字拐儿,又名铁拐,常行丐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龙,乘龙而去。所以铁拐李称做“李洪水”妥当。
二、汉钟离:元代全真教奉为“正阳祖师”北五祖之一。《列仙全传》说:钟离权,燕台人,号云房先生,为汉朝大将,在征讨吐蕃中,被上司粱翼妒嫉,只配给他老弱残兵三万人,刚到目的地就被吐蕃军劫营,军士落荒而逃。钟离权逃至一山谷,遇上一胡僧,将他带至一小村庄说:“这是东华先生的住处。”然后告别而去。过了一会儿,见一老人披着白色的鹿裘,扶着青色的藜杖,问钟离汉“来者可是汉大将军钟离权?”钟离权大惊,知道遇上了异人,于是向老者哀求学习救世之道。老者传授钟离权“长真决”,及金丹火候和青龙剑法。钟离汉后来又遇上仙王玄甫,学得“长生决”。最后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居住,得到“玉匣秘诀”修成真仙。玉皇大帝封他为“太极左宫真人”。
钟离权的母亲生他时,有一道强光照得满屋子通亮,大家都很担心会有事情发生。过了一会儿,强光渐渐消失了,屋内顿时一片黑漆,等大家适应过来,发现孩子已经出生了。他的额头很大,鼻子很高,手臂长过膝盖,长相非常奇特。钟离权长大之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他的父亲是一位王侯,使他有在朝廷表现的机会,受到皇帝的重用当上了大将军。有一次,皇上命令他率领一支军队去追打吐蕃,他在追赶的途中迷路了,这时候出现了一位吐蕃和尚,钟离权过去请他指点出路,和尚带到一栋豪华的大庄园前停下来对他说:“这里是东华先生生前住的地方,现在他已经得道成仙了,你可以暂时在这里休息一晚”说完,和尚就离开了。钟离权爬进墙内想找地方睡觉,可是听到屋子里有人说话的声音,一老人大声对他说“你不就是汉朝的大将军钟离权吗,怎会跑到这里来呢?”。钟离权虽然大吃一惊,但还是老实回答了。“你能来到这里也算是缘分,这样好了,我看你长得非比寻常,就教你一些道法。”钟离权早就有离世求道的意念,高兴的对仙人拜了又拜。只花了十天,钟离权就学会了长生不老的秘诀,学成之后向仙人道别,他跨出庄园再回头一看,只见遍地野草,什么都没有了。回到中原后,又遇到了华阳真人(就是东华先生)正式收他为徒并传授一些更高深的道法,又赐给他太乙刀圭和火符内丹。
钟离权晚年对道法着迷,辞官退隐,云游四海,终于在山东的崆峒山修练得道成仙了。钟离权当官时,为百姓做了很多事情,因为他是汉朝人,后代人都尊称他为“汉钟离”。
三、张果老:张果老名果,因年岁大故称张果老。《庆阳府志》、《正宁县志》都有记载“张果老墓在县(罗川)东七十里。”“县东有洞,相传果老隐居炼丹处,故有墓在焉。”张果老墓现在子午岭腹地西坡乡的碾盘山下。
张果老亦作张果。据《唐书》记载,确有其人,本是民间的江湖术士,因民间相传逐为神仙。居山西中条山,自言生于尧时,有长生不老之法。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的丈夫)不时征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则天也召他出山,张果老就在庙前装死,时值盛夏,不一会,他的身体腐烂发臭。武则天听后,只好作罢。但不久就有人在恒山的山中再次见到他。
唐玄宗数次召见他,求长生不老之法。唐玄宗问张果老“先生是得道之人,为何发疏齿落,老态龙钟? ”张果老说“衰朽之岁,也没有什么道术可依慿,所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实在令人羞愧。不过今天如果把这些疏发残齿拔去,不就可以长出新的出来吗? ”于是便在殿前拔去鬓发,击落牙齿,玄宗有点害怕,忙叫人扶张果老去休息。一会儿张果老回殿,果然容颜一新,青鬓皓齿。当时的达官贵人们都争相拜偈,求教返老还童的秘诀,但都被他拒绝了。张果老仙逝后,唐玄宗为他建“栖霞观”。张果老平日他倒骑着一头白毛驴,日能行万里,不骑的时候,就把牠折迭起来,放在皮囊里。
四、何仙姑:唐代广州增城何泰之女,十四五时途遇仙人,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不知饥饿。能预知祸福,善轻身飞行。关于她的故乡,除广东增城说之外,还有广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种说法。
另有一说:何仙姑原名何秀姑,生于武则天朝某年二月初七。父亲开豆腐坊,她自幼做父亲的帮手。十三四岁时到野外游玩,遇见了云游的铁拐李、吕洞宾和张果老,三位神仙给她吃了仙桃、仙枣和云母片,从此她再也不觉饥饿,并能预卜未来,知人祸福。乡亲们为她盖了一座小楼,要她住在那里,人们常来这里请她算命。渐渐地,何秀姑的名字变成了何仙姑。
《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十六岁时梦见仙人教他:“吃云母粉,可以轻身而且长生不死。”于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云母,发誓不嫁,经常来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飞。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带回一些山果给她的母亲吃。后逐渐不吃五谷,武则天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踪。唐天宝九年,出现在麻姑坛中,站立在五朵云中,其后又出现在广州的小石楼。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狄青早年在争南侬时路过永州,听说何仙姑能预知吉凶,便特地去询问战争的结果,何仙姑说:“公不必见贼,贼败且走。”开始狄青不信,后来宋军先锋与南侬智高的兵交战,不几回合,智高战败并逃入大理国。
五、蓝采和:唐开元天宝时人。夏服絮衫,冬卧冰雪,常于长安市唱踏踏歌,歌词多神仙之意。有人孩童时见过他,及至年老再见,采和颜状如故,后于酒楼乘醉骑鹤而去。元人以此逸事,撰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
《仙佛奇踪》中“蓝采和,不知那里人,经常穿着破烂的衣服,带着六吋的腰带,一只脚穿靴,一只脚赤足。夏天时在长衫内穿厚厚的内衣,冬天时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气彷如蒸气一般。每次在大街中讨饭,手持大拍版,长三尺余。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时好像是发狂,但又不是。歌词随意而作,歌中充满了仙意,而且变幻莫测。把得到的钱穿在绳子上,拖着走,就是掉了也不顾。有时赠与穷人家,有时花在酒肆中。周游天下,有人在孩童时见过他,至老后再见着他,蓝采和的容貌依旧。后来有人见他在壕梁酒楼上饮酒,听见有笙萧的声音,忽然乘着鹤而飞上天空,抛下靴子,衣衫,腰带,拍版,慢慢而升。元剧《钟离权度蓝采和》则说蓝采和是艺名,真名叫许坚,在勾栏里唱杂剧,年五十时,做寿因不知犯了什么错,为官府扣打,后被钟离权度化成仙。
六、吕洞宾在民间,吕洞宾是一位与观音菩萨、关公一样妇孺皆知、香火占尽的人物,合称“三大神明”。
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
吕洞宾,原名吕岩,故乡在河中府永乐镇(今山西永济县)。他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祖辈都做过隋唐官吏,吕洞宾自幼熟读经史,有人说他曾在唐宝历元年中了进士,当过地方官吏。
后来,他因厌倦兵起民变的混乱时世,抛弃人间功名富贵,和妻子一起来到中条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对可望,遂改名为吕洞宾;“吕”指他们夫妇两口;“洞”是居住的山洞;“宾”即是山洞里的宾客。他的道号为纯阳子。他在弃官出走之前广施恩惠,将万贯家产散发给贫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吕洞宾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他死后,家乡为他修建了“吕公祠”。到了金代,因吕洞宾信奉道教,于是将“祠”改成了“观”。元朝初年,忽必烈知道吕洞宾信奉的道教在群众中颇为流传,就想利用宗教和吕洞宾的声望巩固自己的统治,派国师丘处机管领道教,拆毁“吕公观”,修建了“永乐宫”。
吕洞宾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儒、道、佛三教交融。吕洞宾修习方术,得道成仙,这是道教出世思想。他成仙之后则要“度尽天下众生”,这又体现了儒家“兼济天下”的入世思想。而那长生于人世、乐于施舍的所作所为,又是佛教思想的反映。
二是世俗化内容。吕洞宾时常出现于酒楼、茶馆、饭铺吃喝,走后留下仙迹。他放荡形骸,不拘小节,好酒能诗爱女色,“酒色财气吕洞宾”,“吕洞宾戏牡丹”(白牡丹为当时名妓)。这些世俗生活内容,使吕洞宾这位仙人更富有人情味。
三是与文人传说相结合。吕洞宾修行出走之前的儒者经历,以及他饮酒、赋诗,追求山林的情趣,更适应了中下层文人口味,附合了许多文人传说因素,使他成为失意知识分子形象的神仙代表。吕洞宾的诗大致可分为题咏、赠答、劝度、修炼这样几类。
七、韩湘子:唐朝韩愈的侄孙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二十岁时去洛下探亲的时候,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讯全无。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读书,但韩湘子只跟下人赌博,喝醉了就睡在马房中三天五日,或露宿街头。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牡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八、曹国舅:
在宋代就被内丹道收编为吕洞宾弟子,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却至元明时期才有记载。
相传为宋仁宗朝之大国舅,名佾,亦作景休。曹国舅的弟弟贪赴京应试秀才之妻的美色,绞死秀才,强占其妻。秀才的冤魂向包拯申诉,包公准予查究。曹国舅告知其弟,务必将秀才的妻子置于死地,以绝后患。于是二国舅投秀才的妻子入井,被她逃脱,途遇曹国舅,误以为是包拯,向曹国舅申诉,曹国舅令手下用铁鞭打死秀才的妻子,手下以为她已死,把她弃尸于偏僻的小巷。秀才的妻子醒了之后,向包公叫冤,包公问明真情后,就诈病,曹国舅来探望包拯。包拯令秀才的妻子出诉,逐将曹国舅监禁。又作假书将二国舅骗来开封府,令此女面诉冤情。又将二国舅枷入牢中。曹皇后和宋仁宗亲自来劝包拯释放她的两个弟弟,包拯不从,命令将二国舅处决。宋仁宗大赦天下,包公才将曹国舅放行。曹国舅获释后,入山修行从此遁迹山林,矢志修道学仙。有一天,钟离权和吕洞宾授以《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练,不多久曹国舅就成仙了。
《宋史.曹彬传》指出:“曹佾,字公伯,韩王彬之孙,慈圣光宪皇后弟也。性和易,美仪度,通音律,善弈射,喜为诗。”“高丽国献玉带为秋芦白露,纹极精巧,诏后苑工以黄金仿其制为带,赐佾”,“坤成节献寿,特缀宰相班。”并指出他是一位“寡过善自保”者。《宋史.后妃.曹皇后传》载其姐于宋仁宗明道二年被立为皇后,宋英宗即位后曹佾曾被封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年老时曾入宫亲侍太后疾。七十二岁而卒,追封沂王。
古代八仙指的是哪八位?
古代八仙是指哪八位?这八位成仙前的身世是怎样的?而成仙后他们的品级又有多高呢?不如一起来聊聊。
对于中国的神话体系,很难找到一本系统介绍的书,我们所了解的神仙,基本上都是从“两游记一演义”里来的。这“两游记”自然是《东游记》和《西游记》,而“演义”自然就是《封神演义》了。一般把神仙分为五种,即: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不过咱们今天换一种分发,按照他们的来历来分,看看八仙属于哪一种。
按照来历先分各类神仙也分三六九等,按照各自成仙的早晚和方式,品阶也各不相同。从玉皇大帝到散仙,按照大家是怎么成仙的来划分,再看看他们在天上都是干什么,相信对八仙的品级您就很快明白了。
1.原住民“神仙”
代表神仙: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七仙女、太上老君等
这一类神仙的特征,就是在天上很久了。基本上都是属于养尊处优的主宰者地位上。从九重天住到了三十三重天。除了玉皇大帝,很多都不管闲事儿了,要么继续修炼,要么就开始炼制法器和丹药,以备不时之需。
2.册封的神仙
代表神仙:李靖、哪吒、二十八星宿、天罡地煞、九曜星官等。
《封神演义》里,姜子牙代天册封,一共封了365位正神。这些神仙在天宫或者其他地方,一般都是按部就班的各司其职。
3.谪仙人
说直接点就是做错了事情被贬的,但是过错又不至于永除仙籍,于是就放到人间或别的地方历练,等受罚完事了,再重回天庭。不过再回去还是不是原来的差事就很难说了。曾经率领十万天兵天将的天蓬元帅,后来不是跑到西方佛祖那里当净坛使者去了吗?虽然还是神仙,不过从道教体系跳到佛教体系,这种差别估计也不能算是平调吧。
4.吃错药的
嫦娥算一个,想找第二个也不容易。谁让她好奇到非要吃两人份的不死药呢?不过她去了天宫也没事干,只能在月宫和小白兔做伴了。
5.修炼成仙的
代表:八仙过海故事里的八仙
这类神仙在民间的群众基础都挺好的。他们或者经历几世劫难,或者做了几辈子的好人,总归是福报满了,于是换了个神仙来当。不过这些人都是闲差。看过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看官估计都记得,里面有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成玉元君,她就是从凡人飞升而来的,天天的也是在天宫闲的直咣当,看看荷花池,嚼嚼老婆舌。
没有大权在手,落得个逍遥自在,大多数一个个也愿意做个逍遥散仙,时而在仙界下下棋,时而到人间游游玩。当然也许机缘未到,机缘到了自然会让他们去渡个劫,或者去帮人消个灾什么的。人们常说的“逍遥似神仙”其实也正是说的这一类神仙,其他的神仙,估计是想逍遥也逍遥不起来,毕竟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八仙的故事道教有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之说,根据神仙们修炼的洞府不同而进行分类的。我们常说的《东游记》里的八位,其实是属于中八仙。三八二十四,介于人数太多,咱们今天还是只说咱们熟悉的,中八仙,就是在蓬莱仙山漂洋过海的那八位。
八仙的故事其实唐代已经有了,但那个时候姓名都不固定,今天叫何仙姑,明天可能就是张仙姑李仙姑,到了明朝吴元泰的《东游记》里才算正式的把名字给定下来。
1.铁拐李
铁拐李算是把八位里年纪最大的一个。传说他本是周朝下属小国巴国的百姓,年幼时曾经见过骑着青牛到处游历的老子。那老子本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他点化铁拐李,才使他得以看破红尘,修炼得道。最开始的铁拐李可不是一个瘸子,而是一个相貌堂堂的美男子。他修炼的境界极高,可以做到灵魂出窍。有一次他又玩灵魂出窍,让徒弟帮忙看着他的肉身,并告诉他如果自己十天不回来,那就是飞升成神仙,要烧掉自己的肉身。这徒弟看了几天,突然家里有事,他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虽然不到十天,但是他也给把自己师傅给烧了,然后跑回家去。结果铁拐李回来一看,这下好,灵魂无处安放,这不成孤魂野鬼了吗?情急之下,只能附在一具饿死的乞丐身上。还阳后也就变成了赖头跛足的样子。
2.汉钟离
汉钟离的形象有点可爱,堂堂大汉,坦胸露富,头上却梳着两个丫鬟的发髻。据说他是东汉时期的人。他出生之前,天生异象。他母亲看到一个巨人走进自己的房间,自称上古黄氏,投身在她腹中。这孩子生下来就比其他孩子看着老三岁,而起不哭不闹,不吃不喝。第7天突然开口说话:“神游紫府,名书玉京”。这两个地方都是九重天的地方,看来这孩子是命中注定会成仙的。
长大做了武将,还和吐蕃打过仗,可惜的是兵败而归。挫折比较容易让人顿悟,大概是从血流成河的沙场和兵败如山倒中,他明白了追逐名利富贵的人生实在没什么意思。于是他跑去了终南山隐居。可能因为本来就是神仙降世临凡,他就没有铁拐李那么倒霉,先后遇上了东华帝君和华阳真人,又是教剑法又是教炼丹,很快他就得到呈现了。
3.张果老
倒骑驴的可爱老头张果老,原名叫张果。有人说此人尧舜时已经有了,在唐朝时非常有名,喜欢寻找天下奇人异事的女皇武瞾就曾经让人寻访过他,但他不想像猴儿一样把自己的法术当杂技表演给女皇看,就诈死瞒蒙,跑了。
但是后来被唐玄宗找到了。唐玄宗曾经猎到一头鹿,张果老劝其放生,说这个鹿已经有上千岁了,乃是曾经被汉武帝猎到的一头鹿,后来也是他劝汉武帝放生,那鹿才活到今日。玄宗不信,张果老就说那鹿被汉武帝在左边鹿角下做了记号,玄宗去看,果然发现那鹿角下有个小小的铜牌。字迹虽然已经看不清了,但确实是古物。
关于他是如何成仙,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收到了铁拐李的邀请,参加了神仙的大聚会,在竹笋山得道了。但另外一种说法更有意思。
传说曾经一座高山上有一棵已经成了人形千年何首乌,被女山寺的和尚掘了去。一看是宝贝,知道吃了一定可以延年益寿,于是大小和尚欢天喜地开始烧水煮那何首乌。
煮好了以后,大家打算晚上一起分食,就放在厨房里各自去忙了。这个时候,又渴又饿的张果老跑到寺里找口吃的喝的,没想到和尚们都不在。他闻到一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更觉得腹中饥饿难当,于是顺着那香气一直到了厨房。打开锅盖一看,锅中之物虽然不认识,但是看起来十分好吃,于是连汤带那东西都吃了。吃完了以后突然觉得灵台一阵清明,仿佛从来没有这么神清气爽过。
此时一个和尚走进厨房,见何首乌被吃了不禁大惊失色。于是一群大小和尚不依不饶去追打张果老。张果老自然是不能等着挨打,连忙夺路而逃,倒着就骑上了自己的小毛驴往山门外跑。跑着跑着到了一处悬崖,再无路可去。张果老大叫不好,突然那驴纵身一跃,稳稳的踩在了一片云彩上。原来,那驴也借着他的仙气飞升了。
自此,一仙人一仙驴相伴游逛大好河山,看人世繁华世间百态。
4.蓝采和
蓝采和,据说是唐朝人,原名叫许坚。他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和祖父相依为命。祖父是个江湖郎中,他便也以此为生。江湖行走,少不得风采露宿,缺衣少食,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好衣服。一年到头衣衫褴褛,一只脚穿着鞋子,一只脚则光着。别看他年纪不大,却十分嗜酒,常常喝多了就在街头唱唱歌,跳跳舞。他自洒脱,那歌词也带着几分脱俗的意味。
医者父母心,他也有一颗善心。就是这可善心,让他得了善果。传说有一日他在莲花池边遇上了一个老者,那老者肚子上生了一个恶疮,已经破开流出不少脓血。蓝采和见他如此痛苦,忙上前帮他。因为手头没有工具,他也只能用嘴吸出那些脓血。待脓血吸的差不多了,那老人家也醒了过来。老人家让他去取一些莲池里的水帮助自己清洗一下伤口,蓝采和手头没有东西可以装水,那老者一直旁边:“那儿有个竹篮子,用它。”
蓝采和拿着竹篮站在水池边无奈苦笑,咋地,老人家这是让我表演竹篮打水一场空给他看嘛?那边老者催促:“笨蛋!找东西把篮子底儿兜住啊。”
他左顾右看,突然见那荷叶亭亭,摘下来刚好铺底。于是伸手摘了荷叶,取了池水给老人清洗。那池水接触到老人伤口,那伤口就越收越小,最后竟然连皮肤都完好如初了,蓝采和大惊,这谁竟然有如此功效?老人笑笑,去了一捧水让他喝下。
谁知道他喝完就突然身子轻飘飘的飞了起来。那老者笑道:“我本散仙汉钟离,见你根器不错,又一心向善,特来点化你!”
自此,蓝采和就成了仙人,那竹篮变成了他的法器。
而元剧中有一出戏叫《钟离权度蓝采和》,说的正是蓝采和成仙的故事。
5.何仙姑
何仙姑作为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兼顾善良、美丽、超脱为一身。传说她生于唐朝武则天时期,出生时就和别的小孩不一样,脑袋顶上有没有头发咱不知道,但是灼灼放光。从小她就聪明过人,十五岁人家别人家的小姑娘都开始找婆家嫁人了,她却跟父母发誓,自己要修道,一辈子及不嫁人。原来她梦见神人,那神人在梦中教她吃云母粉,她吃了一段时间,不禁身轻如燕,而且可以飞在半空。父母见女儿如此与众不同,也就不能按照要求普通女孩子那样要求女儿。她白天外出,晚上就带回来仙果孝敬父母。后来又自己学习了辟谷之术,言谈也颇有仙人之姿态。武则天听说有如此奇女子,就要召见她。但就在去皇宫的半路,突然她就不见了,原来是白日飞升了。
何仙姑和吕洞宾是不是有电视剧上那断斩不断理还乱的情缘,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提起。不过有一种说法,就是她十三岁时遇到了仙人吕洞宾,吕洞宾收她为徒,还给她仙桃,那仙桃吃后竟然可以不用再食人间烟火。当然,最后度化她的也正是师傅吕洞宾。
6.吕洞宾
吕洞宾,传说也是唐朝人。看来唐朝人成仙率挺高的。他出身书香门第,曾经有个禅师给他算命,说他是上天的神仙转世投胎,将来一定会重返仙界。
吕洞宾生的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而且聪明过人,出口成章。如此旷世奇才,没想到考了二十多次进士就是考不上。既然考不上,那在家里好好过日子行了吧?结果他竟然对娶媳妇没兴趣,任由媒婆踏平了门槛。
在科考这条路上,吕公子可谓屡败屡战,一路折腾了到了40几岁。这一年,他又去应试,在路上遇上了一个道士。那道士劝他和自己修道,吕洞宾不乐意。但两个人在别的方面相谈甚欢,于是就一起投宿了。
这一夜吕洞宾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状元及第,而且还平步青云,当了大官,娶了美妾娇妻。可惜官场混沌,他很快就堕入名利钱权的漩涡中,最后因为犯了法,被抄家贬黜,后来美妾娇妻都投奔了别人,他一个人穷困潦倒,痛苦不堪。
他惊得一身冷汗,起来却看见那道士冲他笑,问他:“美梦虽好,却做得太短了吧?”
他惊讶于这道人怎么知道自己的梦境,那道士说:“红尘不过一场梦,不如求仙问道。”吕洞宾大彻大悟,当下决定拜道士为师。
那道士自然就是汉钟离。因为吕洞宾这顿悟来的太过容易,汉钟离打算再磨练一下他,于是民间有中韩立十试吕洞宾的故事。
7.韩湘子
韩湘子,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侄子。这个侄子不进步做学问,还到处求仙问道。关于韩愈和韩湘子的故事有很多,不过咱们今天单说韩湘子。
据说韩湘子曾经跟随汉钟离和吕洞宾修道,还曾经度化了自己的媳妇林英。不过韩湘子是否在活着的时候飞升了,也没有找到依据。倒是有一种说法,说他成仙之时,突然看见仙桃熟了,一时嘴馋去摘,却没想到树枝断了,他落在地上摔死了。但死后肉身尸解了。这种仙叫“尸解仙”。
8.曹国舅
首先,曹国舅据说是宋朝的国舅,他的祖父曾经为赵匡胤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比起去和尚庙里找东西吃的张果老、一天天破衣啰嗦的蓝采和,他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了。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看破了红尘,要去当神仙。
所以他踏遍千山万水就为了寻找神仙的踪迹。结果找到了到处招募队友的汉钟离和吕洞宾。结果也是这二位度化他成仙的。
八仙中有虽然只有八个人,却包含了男女老少,出身或富贵或贫困,或曾贪恋过无语红尘,或生在富贵乡却一心修道。他们留下的故事也是五彩缤纷,精彩异常。在这里,只能先写这么多了。如果大家还想知道八仙更多的故事,不如去看看明代吴元泰的《东游记》吧,相信那上面的故事一定会让大家大块朵硕的。
古代八仙指的是哪八位?
张果老、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
古代八仙指的是哪八位?
既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八仙”只能指的是: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因为,他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古代八仙指的是哪八位?
何仙姑,铁拐李,吕洞滨,曹国舅,韩湘子,汉钟离,蓝釆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