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独孤伽罗?

独孤天下,得独孤者得天下!

独孤伽罗,出身高贵

在南北朝时期。独孤家族是当时天下最具权势的家族之一,独孤家的家主独孤信,西魏柱国大将军、北周魏国公。

所以在这种家庭背景下出生的独孤伽罗,无论是修养还是见识都达到了一般女子无法相比的境界。

有传言说独孤信是靠女儿上位:

独孤信之长女,乃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四女乃是大将军李虎之妻,唐高祖李渊之母,唐太宗李世民的奶奶。

后来独孤信又“相中”杨坚,将小女独孤伽罗“投资”给杨家,不得不说此人的眼光还是非常准的,杨坚得权以后女儿又被立为皇后,独孤一门双皇后,家庭的显赫程度达到顶峰。

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皇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但是,大家不妨想想,若不是独孤家族有实力,他又如何能将女儿嫁与人杰?

独孤伽罗,国母之风

独孤伽罗是一个很有政治能力的女人,杨坚当政以后,表面上是他自己在管理着朝廷,但其实是他和皇后两个人一起管理。

每天上早朝之时,二人就会乘坐同一顶轿子到达宫殿之前,等到丈夫完全进入朝堂之后,皇后就会进入朝堂旁边的“侯待室”等着自己丈夫下朝。

朝堂活动进行完毕以后,杨坚也会赶快回到自己的皇后身边,并且把自己遇到的政治困难给皇后叙述一下,大臣上奏的重要事项也会和皇后一起商量,而且大多数情况之下都是采用皇后的主意,并且国家管理的也非常平稳。

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

由于皇后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大臣们也送给他们“二圣”的名号,意思就是国家一共有两位君主一起管理,足以看出独孤伽罗的政治征服力。

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

其实她能在政治上有话语权也是自己行动获得的,有一次一位大臣给她从西域物色到一箱精美的珠宝,并且告诉她只需要花些银两就可以全部获得。

这样一箱珠宝几乎没有哪个女人可以抵抗住诱惑,但是她却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他告诉这位大臣,国家正在稳定时期,各个方面都需要用钱,自己不可以再花钱买一些玩物,如此一来大臣们对她也非常敬佩。

还有一次是他的表弟犯了法,杨坚在得知了消息以后非常为难,如果直接处理了这位表弟势必会折了皇后的面子,可如果放过他国家法律的威严也会受到影响

正当他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皇后主动站了出来处理了自己的表亲。

这样的态度无疑告诉了所有官员,朝廷之中不允许有徇私情的情况出现,她如此强硬公正的态度,让她在朝堂中有了更大的威信,不得不说她的政治智慧还是非常高的。

独孤伽罗,独享爱情

在隋朝时期,普通的权贵人家都可以有好多夫人,但是皇帝却不可以。

早在二人结婚之前,皇后就和丈夫有过一个约定,杨坚这一生只能爱自己一个人,而且只可以跟自己生下子嗣,这样的要求对于一个君主来说未免有些“苛刻”。

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

但是伽罗的魅力值实在“爆棚”,杨坚也非常顺从的答应了这个请求。可是后宫之中进进出出的全部是一些宫女,期间长了以后杨坚也难免会有“偷腥”行为,有一次他喜欢上了一位婢女,而这件事很快就被皇后得知了,等到丈夫上朝走了之后,她就让人把这位婢女杀害了。

得知消息的杨坚非常火大,但他仍然非常尊重自己的妻子,无奈的他只好把皇服和帽子都脱了下来,表示这个君主自己不坐了,想用这个方法给皇后“示威”(怂到了极点),最后还是大臣们一同劝说君主,他才有了台阶下来。

从这时候开始一直到皇后去世,他再也没有宠爱过别的妃子。所以这个女子对待感情的“自私”,足以让所有女子汗颜。

综上所述,这位女子不但有出众的容貌和家世,而且还具备很强的个人能力,所以就算是她去世以后杨坚又纳了些妃子,但这些人均没法替代死去的皇后,杨坚也经常表达对自己皇后的思念。

如何评价独孤伽罗?

在古代封建王朝,一个人如果能够成为皇帝的岳丈,那算得上是地位崇高了。在这些地位崇高的国丈里面要数最厉害的当属独孤信了。因为独孤信生有七个女儿,老大嫁给北周明帝,封明敬皇后;老四嫁给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丙,追封元贞皇后;老七就是独孤伽罗,嫁给隋文帝,封文献皇后。其中这位独孤伽罗更是能力卓绝,在她的协助之下,隋文帝杨坚才得以一统天下。

出身名门,便随杨坚一路成长

隋文献独孤皇后,名伽罗。据《隋书·文献独孤皇后传》载:“文献独孤皇后,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河内公信之女也”。在南北朝时期,北朝特别注重门当户对,血统是当时立足政坛的基础。独孤伽罗出身于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家,据史料记载独孤家先祖为拓跋鲜卑三十六部“部落大人,与魏俱起”。到了独孤信时期,因为边镇之乱而闯入中原,辗转其地积功显身,成了西魏“八柱国”之一 。随后独孤信与汉族大姓清河崔氏联姻,成为了关陇集团的重要力量。

据《隋书》记载:“信见高祖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时年十四”。当独孤信看到器宇不凡的杨坚之后,便将自己的小女儿独孤伽罗许配给了杨坚。二人的结合,不仅仅是当事人双方的结合,更是两大家族的联合。也正是在两人结合的这一年里,独孤信的失势身亡让独孤伽罗一夜之间成熟起来,认识到了家族斗争的残酷。

到了杨家之后的独孤伽罗携手丈夫杨坚,安分守己不参与权臣间都斗争。等到了权臣宇文护被北周武帝清除之后,杨坚才开始慢慢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将其夫妻二人所生长女杨丽华嫁给了北周武帝的皇太子宇文赟,自此杨家与北周皇族宇文家族联姻,家族地位更上一层楼。

正当杨家日渐强盛之际,继位的宇文赟为了平衡几大家族的力量、保证皇族利益,便开始着手削弱杨家。对于宇文赟而言,削弱杨家的第一步便是清除杨家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皇后杨丽华。于是宇文赟又一反成制相继册立四个皇后,与杨后并匹;而后又欲赐死杨后“逼令引自决”。此时的弘农杨氏面临着帝王的不测之怒,家族命运悬于千钧之重。

在这个危急关头,独孤伽罗一展其北方妇女的强健风慨,毅然闯宫“诣阁陈谢,叩头流血”。反复陈情于宇文赟,使杨后得免于赐死之难而家族得免于株连之厄。独孤伽罗 “闯宫卫后”,中止了宇文赟削弱乃至藉此而铲除弘农杨氏势力的“计划”,使杨坚及其家族能守全于宣帝之朝。

北周宣帝宇文赟去世之后,其7岁幼子静帝宇文衍继位。作为静帝宇文衍名义上的外公,杨坚成为了北周政权实际的掌舵人。此时的杨坚对是否废除静帝取而代之,一直犹豫不决。这时,又是独孤伽罗发话了,她说:“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这才使得杨坚终于下定了决心。公元 581 年,杨坚废周称帝,改国号为隋,成了隋文帝。

御国有方,共创盛世

杨坚当上皇帝之后,独孤伽罗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天生勤俭节约的独孤伽罗,一向不喜欢大排场。有一次在边境贸易上,出现了一盒明珠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殷寿建议独孤皇后买下。不料独孤皇后婉言谢绝,说:“如今戎狄屡次侵犯,将士征战疲劳,不如将八百万奖赏有功之士为佳。”此举立刻传遍朝野,受到百官交口称赞。在独孤伽罗的影响之下,成为了皇帝的杨坚也坚持这种简朴的生活。

此外对于朝堂之事,独孤伽罗也时常参与进来,给予杨坚合适的建议。相传杨坚上朝时,独孤皇后经常一同前往。不过到了朝堂门外她便止步,然后派宦官监察朝政。若有不妥的地方,等杨坚退朝后,她必然婉言进谏。由于看问题颇有见地,杨坚常常采纳她的意见,宫中的人甚至将她与杨坚并称为“二圣”。

对于那些皇亲国戚,倘若犯了罪,独孤伽罗也绝不会因亲情而姑息。有一次独孤伽罗的表兄、大都督崔长仁触犯刑律,按律当斩。杨坚看在独孤伽罗的情面,有意赦免其罪。独孤伽罗得知后义正词严地说:“国家之事,岂可顾私。”最终崔长仁被处死。正是在这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开创出了“人庶殷繁,帑藏充实”的“开皇盛世”。

如何评价独孤伽罗?

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是生活在我国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一位杰出而有个性的女性历史人物。她不仅是隋文帝杨坚的爱人伴侣,更是他最亲密坚定的战友、智囊以及精神支柱。《剑桥中国隋唐史》中评价道:杨坚的夫妻关系在中国历史中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后妃在君主的大部分执政期间对他有如此强烈和持续的影响,这实在少见。

独孤皇后本身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

独孤皇后的父系祖上属于依附拓跋鲜卑的代北匈奴部落,父亲独孤信在六镇起义后靠自身军功登上历史舞台,最后成为建立了西魏北周的关陇集团之重臣。母亲则来自来自汉族政治文化世家清河崔氏。所以她身上既有父系游牧民族之独立英气,亦有母系汉文化之博雅谦和,本身便是民族大融合之时代产物,是汉化了的鲜卑人,也因此塑造了她身上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

鲜卑民族有母系遗风,旧俗“妇持门户”“多由内政”,在这种文化环境下长大的小伽罗,自然具有鲜明的北朝妇女之风:有当家做主参与维护家族利益的自觉性、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父母嫁女,则教之以妒;姑姊逢迎,必相劝以忌。持制夫为妇德,以能妒为女工”《魏书》)。

父亲独孤信不时骑着高头大马出去建功立业,由此带来了战争的紧张不安和胜利喜悦气氛以及家族地位的不断提升。而北朝时期政局暗潮涌动、统治阶级斗争频繁,独孤家族最后惨遭落败,独孤信被杀,家族成员被流放。这样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家族的悲剧也让聪慧的伽罗心胸视野不像一般小女儿局限在小家庭关系中。她不仅对政治保持了敏感关注,而且埋下了渴望展现才华成就一番不输男儿事业的志气。

独孤信败落前夕,他做主把年仅十四、排行第七的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关陇集团中另一位重臣杨忠的嫡长子杨坚。杨忠曾经是他的旧部和老朋友,因此独孤家族败落后,独孤伽罗仍然得到了杨家的庇护,而她和丈夫杨坚之间,也产生了古代包办婚姻中少有的真挚而热烈的爱情,情到浓时,夫妻俩发誓没有异生之子,相约白头永不变心。从此以后,她深度参与了杨坚的各种政治活动。

当时掌握了北周政权的是权臣宇文护,由于杨坚拒绝依附于他,再加上与独孤信联姻的这层关系,导致杨坚备受猜忌打压,连续八年原地踏步不得升职,甚至不时有性命之忧。所幸杨坚的父亲杨忠骁勇善战,是北周重臣元勋,杨坚夫妇在他的羽翼之下暂得保全。独孤伽罗一直保持低调谦恭作风,赢得了世人赞美称贤,尽量为丈夫消祸。

性格果断,辅佐丈夫杨坚创下隋朝基业

杨忠去世后不久,在权臣阴影下隐忍多年的周武帝宇文邕突然发动政权诛杀了宇文护,夺回最高统治权。由于杨家地位尊贵,杨坚夫妇又没依附过宇文护,所以杨坚和独孤伽罗的长女杨丽华被周武帝聘为儿媳,成为了皇太子宇文赟的太子妃。杨坚因此又成为了北周外戚。

周武帝励精图治,吞并了老对手北齐后一统北方黄河流域,但不久后因病去世。太子继位,杨丽华成为皇后,杨坚的地位又进一步得到提升。但是宣帝生性猜忌多疑,他上位不久就诛杀一批宗室和大臣,马上又猜忌起岳父,甚至还并立了五个皇后。某次他和杨丽华吵架,打算赐死她时,得到消息的独孤伽罗这时表现出了代北女性的坚强气概,她毅然闯宫“诣阁陈谢,叩头流血”,使得女儿免死、杨家也免遭灭顶之灾。

宣帝由于生活作风很不理性,性格暴戾,即位两年多就病死了,这时他和出身卑微的宫女朱满月生的皇长子周静帝年仅九岁,最高皇权陷入中空。这时宣帝的佞幸之臣刘昉和郑译对此非常心动,但苦于身份地位不够威重,于是他们打算把皇后之父杨坚引进来当傀儡,自己躲在幕后操纵朝政。杨坚被推上前台后,迅速知会了家中的妻子,独孤伽罗马上派心腹李圆通进宫告诫丈夫:“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她这种果敢善断、坚毅强势的判断与气概显然给仓促上台、心中没有把握的杨坚吃了定心丸,从此杨坚在妻子和亲信、依附者的协助下,取代北周开创了隋朝基业。独孤皇后也由此正式走到了中国历史的前台。

隋朝可以说是夫妻两人的心血,独孤皇后为隋朝的强盛和发展可以说是呕心沥血贡献了毕生的心智精力。

一方面,她深度参与朝政。隋文帝每天上朝时,她必与之同辇而行,至殿阁而止。然后自己坐在阁中,派宦官随时跟踪沟通朝堂上的信息,每当“政有所失,随则匡正,多有弘益”。待到文帝下朝,她早已在等候,夫妻“相顾欣然”一起回宫,同起同居形影不离。而文帝私下燕会大臣等,经常由皇后作陪。比如文帝很宠信大理寺丞赵绰,常让他进入后殿阁中和皇后一起讨论朝政得失。可以说开皇年间的各种政策政务,独孤皇后不仅是顾问,甚至是决策者,她拥有相当强大的权势力量。由于隋文帝对皇后既宠爱又言听计从,宫中甚至并尊她和文帝为“二圣”。而另一方面,独孤皇后为了皇朝的长治久安,为了维护自己和丈夫的心血,她又主动节制了自己的力量。比如她拒绝了皇后为妇女授爵位的权力,认为这会扩张后宫参与国务活动的口子,甚至发展到干权乱政的程度,所以此举不妥。可以说,独孤皇后一方面积极为隋朝和隋文帝贡献她的政治才华,另一方面则是牢牢把握尺度,尽量低调隐身幕后。

隋文帝和高熲等完成的一系列定万世之基、成富国强兵的宏大伟业,北御突厥、南平陈朝,确立三省六部制,开科举、修律法、重农桑等,在职官、礼法、经济、文化、军事、公共工程等各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深远地影响了之后的唐朝以及未来一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发展,史称“开皇之治”,作为隋文帝朝政治系统的核心人物独孤皇后对此是功不可没的。

综上,独孤皇后应该可以称得上是传统认可的一位贤德皇后。不过,独孤皇后之所以在史书上引起争议甚至招来恶名,显然又具备她自己的特别个性。

首先,由于她和隋文帝之间具备真挚的爱情,再加上代北妇女有性忌妾媵的时代风气,因此,她对隋文帝具有强烈的爱情专一性要求,最终妒杀尉迟女导致独孤皇后背上了千古第一奇妒之名。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分析得很对:“隋文帝的皇后独孤夫人嫉妒心很强。在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中,嫉妒是妇人最大的恶德,严重时会成为被丈夫休掉的理由。因此,中国的史学家没有一个人同情独孤皇后,甚至有人将其嫉妒心强归结为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彼此感情非常深厚,文帝为爱妻不置嫔妾、六宫虚设。但他晚年也没抵抗的了美色的诱惑,爆发了尉迟女事件。独孤皇后直接杀死尉迟女的激烈举动当然体现了她身为统治阶级的冷酷残忍,但她本人也受到男权社会的压迫。最后她是有妥协的,虽然在隋文帝看来妾媵只是晚年生活调剂,他对皇后的疼爱和信任从没变过,但却没想到自尊心强烈的独孤皇后内心已经受到重创,从此“意颇衰折”,心灰意冷。

独孤皇后策动了废皇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的易储大事

爱情方面受到的打击并没影响独孤皇后对政治的关注和热情。由于隋朝等于是她和文帝的毕生心血,所以她和文帝对接班人的考察尤其慎重,独孤皇后在开皇末年废杨勇立杨广的决策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她的长子杨勇能力上应该还是具备了储君的基本素养,但个性上比较率性而为、不拒小节,与文帝夫妇比较严正的作风相冲突;最关键的是,杨勇对父母精心为他挑选的出身元魏皇族的嫡妃元氏非常不满,不仅作风风流,且最为宠爱的是一个出身不高、北齐降臣云定兴之女云氏,云氏还诞育了杨勇的长子。而北朝的社会风气是“重嫡贱庶”,重视世家门阀之间的联姻,秉持着这种观念的文帝夫妇和长子之间由此产生了矛盾和裂缝。这时天资聪明、才智出众又颇受父母宠爱的二弟晋王杨广开始有了夺嫡之心。面对着个性大条任性、虽平庸但没有大过的长子和精明强干和有天才的次子,他们俩的生母独孤皇后为了江山社稷,经过数年矛盾、犹豫和挣扎,最终废嫡立贤,明确选择了支持次子。

而独孤皇后选择的继承人杨广最后没有承担得起维护隋朝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客观来说,这是家天下的人治制度本身的漏洞缺陷,杨广性格中的负面因素并没在独孤皇后生前有什么暴露。仅以当时的情况而言,独孤皇后选择杨广,是从为了巩固新的政权统治、维护本集团利益起点出发来考虑的,而不是一己之私。唐修《隋书》简单地将她的行为曲解为“心非均一,擅宠移嫡” 的儿女私情,显然是不合理的。不过她作为母亲和君主,终归对儿子的培养和考察有失察之责,后世史书因她换太子、废高熲带来的恶评,可以说她也不得不承担。但传统史书对她的评价是不是客观公正,又是另一回事了。

总之,隋朝文献皇后伽罗是中国中古史关键节点隋朝一位著名女性传奇政治人物,她与其夫隋文帝杨坚终生如影相随、荣辱与共,且深度影响了隋朝的建立、发展全过程。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无法从单薄的史书上考证出她像帝王纪那样详细具体的政治功劳,但几乎所有与隋朝有关的史书和学者都承认她终生对隋朝政局和隋文帝行政决策、精神生活保持了强烈深刻的影响力。史书对她的评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可以肯定是,文献独孤皇后是一位个性鲜明,且直接对中国历史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的传奇政治女性,仅凭这一点,她就非常有探寻和研究价值。

如何评价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的父亲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的鲜卑族名将独孤信。这位仁兄作为西魏著名的八柱国之一,不仅是权势滔天,而且根据史书记载,那是容颜俊美,并且善于骑射,号独孤郎。简直就是霸道总裁的完美模板。

而独孤伽罗的母亲,也不是一般人。母亲崔夫人,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郑州崔氏,清河崔氏可是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家学渊源。

也就是说,独孤伽罗的家庭,可以说几乎是登峰造极了,父亲手握大权杀伐决断,母亲温柔贤惠学识深厚。独孤伽罗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使得她身上兼具了父亲游牧民族的豪放独立以及母亲身上的文雅娴静。

在独孤伽罗十四岁的时候,独孤信看中了自己的同事,大将军杨忠的儿子杨坚,把女儿嫁给了他。要说独孤信的眼光,纵观中国历史,恐怕再也没有人能超过他了。除了第七女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外,他的长女嫁给了周明帝宇文毓,第四女则嫁给了同为八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的第三子李昺,也就是后来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生母,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最牛老丈人

然而政治斗争永远是残酷的,在两个人新婚不久,独孤信在与北周权臣宇文护的斗争中失败被逼自尽,而杨坚也因为这个原因备受猜忌,只能暗自韬光养晦。在这段日子里,两人也是相互扶持,不仅没有任何怨言,感情反而越来越好。

终于周宣帝的突然暴死给了杨坚夫妇出头的机会,通过一番斗争,杨坚反制住宣帝幸臣,伪造皇帝遗书控制了中央权力中枢,此时的杨坚大权独揽,挟天子而号令天下。而此时独孤伽罗可能是想到了父亲的结局,因此一再鼓励杨坚不能只满足做一个权臣,要取皇帝而代之,开创自己的盛世。

隋文帝杨坚

于是,我们的独孤伽罗在撺掇丈夫以后,杨坚即皇帝位,独孤伽罗也就变成了独孤皇后。而独孤皇后对于皇帝杨坚的影响力之大,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杨坚每次去打卡上班,皇后必然跟着一起,然后在偏殿等着皇帝处理政务,下班了还得再一起坐车回去。没事会指导一下皇帝的工作,帮助查缺补漏。甚至还向杨坚发出了必须贯彻一夫一妻制,不能私下搞破鞋的新时代婚姻精神。所以宫中同尊帝后为“二圣”。

而这一切,作为历史上有名的耙耳朵皇帝,杨坚照单全收。当然,想要不照单全收可能有点难度。开皇二十年(600年),已经59岁高龄的隋文帝杨坚,在宫中见到颇有姿色的宫女尉迟氏,忍不住将其临幸,而独孤皇后得知此事后,竟然一怒之下将其处死。杨坚心里憋了一肚子火,可就是不敢发,眼睁睁看着自己喜欢的女人被活活处死,也只能生闷气,说了一句“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的感叹,当了皇帝,却六宫虚设,这皇帝当的有什么意思。

独孤伽罗不仅仅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的丈夫,对于自己的儿子也丝毫不会放松。大儿子杨勇本来被立为太子,但是因为杨勇对自己的太子妃不爱搭理,偏偏没事就去找其他妃子做游戏,惨遭独孤皇后嫌弃。二儿子表演艺术家杨广则是演技在线,专宠萧氏,表现的感情专一。而此时太子妃的突然暴毙甚至让皇后将怀疑的矛头指向了杨勇。于是独孤伽罗的枕头风吹起来,愣是让杨坚废了太子,立杨广为太子。

隋炀帝杨广

隋仁寿二年独孤伽罗离世,时年五十九岁。皇后的离去让隋文帝杨坚无比痛心,为她举办了规格极高的丧事。而皇后离世以后,太子杨广也放弃了自己的表演事业,在杨坚生病期间,竟敢调戏杨坚的妃子宣华夫人,宣华夫人将杨广的不轨之举告诉生病的杨坚时,杨坚气得连说“独孤误我!独孤误我!”。然而,此时他已无力改变杨广继位的结果,在独孤皇后离世仅仅一年多以后,杨坚也就去世了。

杨广继位,成了‬著名的隋炀帝,隋朝二世而亡。独孤伽罗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心中对爱情忠贞不二的儿子杨广居然会短短十几年就会把江山给弄丢了。后人也只能在读史的时候感叹一句,成也伽罗,败也伽罗

如何评价独孤伽罗?

伽罗射程远没有位移,后期装备成型无敌。

如何评价独孤伽罗?

在杨坚做上皇帝后,是一名很有个性的皇后坚持的一夫一妻,不允许纳妾包括她的几个儿子,大臣都不允许。也不参与朝政,贤内助帮了很多忙,但是后期,利用杨玄感几乎直接帮助了二儿子杨广,夺得太子之位。总体评价如果与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想比,稍逊。总之是封建时期一位很杰出的女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