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为什么要改名为北京大学呢?

首先纠正一下,燕京大学并没有改名为北京大学!

燕大是燕大,北大是北大,这是两所不同的学校。燕京大学创立于1919年,而北大创立于1898年,比燕京大学糟了20多年,当时还叫做京师大学堂,算得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

所以,北大可不是燕大改名来。

当然了,两者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历史渊源。

燕京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20世纪初,四家美英宗教组织一起在北京建立了燕京大学,其从性质上讲,是一所私立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学校名字还不叫燕京大学,而是叫做“北京大学”,而咱们今天的北大呢,在当时的名字是“国立北京大学”。两者虽然有区别,但两所“北大”,着实有点别扭。

所以在1919年,司徒雷登就任校长,将其改名为燕京大学。

这所学校是近代最为著名的大学之一,在当时的中国属于优质高校,不仅学校面积很大,而且质量也是最优的,还曾经与哈佛合作,使得它在当时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建国后,燕京大被拆分学,这所学校部分系别被拆出去成为独立的高校,比如燕京大学法学院变成了中国政法大学;燕京大学经济系变成了中央财经大学;燕京大学历史系变成了中央民族大学。

所以说,燕京大学是很多中国现代高校的鼻祖。

1952年,中国高校进行内部学科整顿,燕京大学被彻底取缔而消失,这所学校剩余的系别又被并入其他大学,其中工学并入清华,成为了清华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则吸纳了文、理两个学科,之后还把把学校移到了燕京大学原校址——燕园。而上面的牌匾也变成了“北京大学”,这就是所谓的“改名”!

所以从燕京大学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到,燕大和北大有着比较多的联系。

从燕京大学最初起名为北大到后面的拆分并校,特别是北大最后将校址搬到了燕大,北京大学可以在某程度上扮演了传承者的角色。

当然,是之一!

燕京大学为什么要改名为北京大学呢?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您分析、分享、解惑

中国最古老的大学是那个大学?应该90%的人都说肯定是北京大学了。

咱先介绍北京大学,再说燕京大学,其实两个大学真不是一回事,具体应该说,北京大学历史悠久,但是实力在当年没有现在这么神,燕京大学曾经实力更强。

最重要的是北京大学那老校园很破很小,而燕京大学校园(现在的北大校园,俗称燕园)显得皇家气派,美轮美奂。如果去过北京大学,认真观察的话,会发现北京大学标志性大门有两个牌匾:前面是北京大学,后面是燕京大学。

不是北京大学改名燕京大学,而是北京大学不要了自己老家,当了燕京大学上门女婿,顺便鸠占鹊巢,把燕京大学校园占为己有,老北大校园当了文物献给国家。

先讲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可是历史悠久,在中国的大学中,比历史没有比得过北京大学,当然综合实力,也只有清华大学能和北京大学相提并论。不过要说明的是,北京大学当国立大学的时候,清华大学还是个学校?也就是中学。

北京大学溯源于这个光绪皇帝钦点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当年创办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举措,依据是清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而且《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也是受到光绪批准的。

这个章程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个章程,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最早的学制纲要。不过后来SD大学的章程据说自己的字正规章程,

当时北京大学因为皇家背景,地位高高在上,是远超其他高校的。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只是大清很快灭亡了。随之北京大学的地位也从最顶级大学变成比较一般的国立大学

另外注意时间,5月4日那是北京大学的建校日。五四青年节其实就是北大的校庆日,这就是为什么有了五四青年节。

老北大的校园

老北京大学可不是现在的燕园,而是在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今五四大街)29号,为北大老校舍之一,原名“京师大学堂”在故宫博物院北侧的景山公园东边,五四路北侧,中国美术馆的西边。

为啥五四青年节,北大冲在前面?五月四日是北京大学校庆,北大学生本来是庆祝大学,结果演变为/反/帝/反/封。因为北大校园离那个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很近,可以说近在咫尺,清华想去,可惜太远。

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是20世纪初创办的大学,不是公立大学,也不是个人私立大学,而是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创办的大学,属于带有欧美教会背景的大学,北京这样的大学还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

燕京大学也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之一,创办于1919年,当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任校长,曾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在国内外名声大震,当时燕京大学毕业生等同于哈佛大学毕业。

司/徒/雷/登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学课本学过“别了,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父母是美国人,虽然他是美国驻华大使,但是他自己说自己其实是个中国人,司/徒/雷/登为中国也是做出了重大贡献,因为燕京大学是他一手创办的,燕园是他一手策划筹建的。

司/徒/雷/登死后,骨灰在2008年迁于杭州半山安贤园,也算回家了,因为他本来就是杭州人,个人绝对北京大学应该纪念一下这位昔日的燕京大学老校长,骨灰安放在北大更好一点。

燕园由美国建筑师H.K.Murphy负责校园规划设计,墨菲虽然是个美国人,但是他的的设计理念很好,设计很合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山水相依,湖岛相伴,红墙灰瓦,雕梁画栋。实在是伟大的建筑设计作品,而不像中国某些大学校园,弄个和白宫差不多的建筑,一个字:俗。

当时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谁厉害?

当时北京大学是著名的国立大学,但不是最厉害的国立大学,当时最厉害的国立大学是国立中/央/大学,北京大学虽然是第一国立大学,但是当时实力在3名之外。最厉害的是中/央/大学,然后是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

当时的办学经费表可以看得出来,燕京大学作为实力大学,经费比北京大学多近50%。是私立大学经费最多,实力最强的大学,而且燕京大学可以免试上哈佛大学研究生的。

而北京大学在国立大学里面经费在8名之外,实力当时其实一般般。

燕京大学的解散,北京大学把燕京大学校园作为自己校园。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燕京大学的教/会背景,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同样的大学还有齐鲁大学,辅仁大学,圣约翰大学,华西大学等。

燕京大学被直接拆分,院系并入相关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燕京大学法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燕京大学经济系)、中/央/民/族大学(燕京大学历史系)。部分由燕京大学拆分的,燕京大学文理科全部并入北京大学,另外北京大学接管了燕京大学校园。北京大学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接管了文理科,大学校园,北大一下子从一个一般国立大学摇身一变为顶级大学。

只是国内校园像清华北大这么动辄五六千亩,很少见。而且清华北大的校园有大又漂亮,对得起名校牌子。

结论,现在北京大学也继承了燕京大学的办学精神,也把现在北大校园叫做燕园。现在昔日的燕京大学已经和现在的北京大学融为一体了。

老铁们,看到这里,点个关注,点个赞呗。

燕京大学为什么要改名为北京大学呢?

作者:金满楼

认真说,燕京大学并没有改名为北京大学,而是被整体拆解消灭了。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是北京大学,是国立大学;燕京大学是燕京大学,是教会大学。前者在沙滩红楼,后者在现在的北大。

是的,你没听错,现在北大所在的地方,就是博雅塔、未名湖的地方,这个被称为民国最美大学的地方,就是原来的燕京大学。

换句话说,在燕京大学被拆解后,原在沙滩红楼那个犄角旮旯的北大于是鸠占鹊巢,搬到了原燕京大学的地方,于是这里就成了北大。

既然说到这里,就干脆说说燕京大学的来龙去脉吧!

燕京大学是美国在华布道团设立的,其最早是由汇文大学及协和大学在1918年合并而成,其首任校长就是民国史上赫赫有名的司徒雷登。

之后,在诚静怡博士(后出任中华基督教会总会会长)的提议下,新的大学被命名为“燕京大学”。

而之所以叫“燕京大学”,一来是之前北京也被称为燕京,二来已经有了北京大学了。

最开始的时候,燕京大学的规模并不大,后来经过司徒雷登与鲁斯义的努力,最终募集了一笔资金,并在城外了买一块地皮以建造一个新的校园。

这块地皮,就在当时清华大学的对面,而这块地的主人乃是陕西督军陈树藩。后来,这块地皮以六万大洋的价格转让,陈树藩还捐出了其中的三分之一作为办学经费。

在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的设计下,新的燕京大学经过五年的建造后最终落成了。

这座崭新的校园,外部采取了中国古典建筑式样,古香古色,有山有塔,有湖有轩,内部则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如暖气、热水、抽水马桶等等。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当时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更令人振奋的是,鲁斯义争取到美国铝业公司创始人、大资本家霍尔遗产执行人的支

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任教于燕京大学的名师也是灿若繁星,如陆志韦、容庚、赵紫辰、邓文如、顾颉刚、陈寅恪、钱穆、张东荪、洪谦、冯友兰、萧公权、钱玄同、俞平伯、周作人、郑振铎、朱自清、顾随、谢冰心、吴文藻、雷洁琼、费孝通、张友渔等;

还有来自国外的心理学家夏仁德、记者斯诺等人,当时都曾在燕京大学任教过,而像冰心、费孝通等人,都是燕京毕业后在外国获得学位再次回到母校任教的。

二战时,中国驻世界各地的新闻特派员,十人中有九个是燕大新闻系的毕业生;1949 年之后,燕京的教授与学生中先后有56 人被评为院士。

要知道,存在仅33年的历史中(中间还要排除因日本侵略而受到干扰的8年),燕京大学的注册学生总共不超过10000名。

就当时的教学质量而言,当时的燕京大学毕业生,基本为世界上所有的著名大学所承认,并可以直接申请就读硕博士课程。

燕京大学为什么要改名为北京大学呢?

不是改名,是撤销,并且拆分。

燕京大学为什么要改名为北京大学呢?

民国期间,中国有多所教会主办的大学,著名者有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华中大学、金陵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沪江大学和岭南大学等。

燕京大学是这些教会大学中的佼佼者,其首任校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燕京初设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三大学院,抗战胜利后又增设了工学院。

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迁办学,燕京继续留在北平,为沦陷区教育保留了一片净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大学被日本人封闭,被迫迁往大后方成都办学,抗战胜利后重回北平。

美丽的燕园

燕京大学人才济济,先后有陆志韦、雷洁琼、吴文藻、容庚、赵紫宸、冯友兰、张东荪、钱穆、顾颉刚、周作人、郑振铎、吴宓等著名教授在此任教,知名校友有外交家黄华、周南,文学家冰心、萧乾,红学大师周汝昌,艺术家孙道临等等,人数众多,在此就不一一记录了。

抗战胜利后,司徒雷登在燕京大学正門前登梯安装校匾

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燕京大学被整体撤销,其文理学院并入北大;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法学、社会学并入今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系并入今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并入今中央财经大学。燕京大学美丽的校园燕园由北京大学接收,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人们一般都认为燕京大学建国后更名为北京大学,其实并非如此。

燕京大学为什么要改名为北京大学呢?

诚邀,如题。关于这个问题,楼主可能有点误会,实际上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并不是一回事。先说说燕京大学

很多人以为燕京大学就是北京大学,其实这是不对的。据史料记载,燕京大学建立于1919年,由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通州协和大学合并而成,由于这三所学校都是美国教会主办,所以燕京大学确切的说是一所美式大学。1921年校长司徒雷登通过各慈善人士的捐款,在北京西郊建造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环境最优美的一所校园,这既是燕京大学的校园。燕京大学下有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又称医预院,学制为三年预科),以及文科和理科相关专业学系,是一座著名的私立学校,并不属于当时的民国教育部管理,19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时期燕京大学被撤销。

再说说北大

北京大学的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了吧,毕竟高中课本都学过的。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北京大学首任校,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革命运动人才培养的摇篮。所以北京大学就是北京大学,燕大没有改名,北大也不是燕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北京大学校园就是当年的燕京大学遗址,北京大学的英文名称Peking University也是当年燕京大学前身之一汇文大学的英文简称,燕京大学的部分院系也和清华大学文科院系等并入北京大学,所以说北京大学身上也流传着燕大的血液,二者的确是亲密无间的姐妹学校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