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美国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首先第一点肯定是其战略价值。
广岛是日本的重要军港,而且还是日军大本营东部总军司令部所在,炸那儿有点报当年珍珠港大仇得味道。而长崎是当时日本重要的军工基地。轰炸这两个城市有助于削弱日军实力。而且这两个地方地势比较平坦,天气也还可以,适合原子弹的投放以及得到比较满意的轰炸效果。
第二个原因,投放原子弹的目的是结束战争和控制日本,并不是真正的摧毁日本。美方在东亚地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盟友”支持,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控制范围进一步加大。
在选择原子弹投放地区之时,美方特地考虑了日本今后的发展路线,认为日本可以作为自己在东亚布局的重要“棋子”,所以原子弹只需要震慑住对方,让自己的势力渗入日本权利核心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战争结束以后,美方派出大量军队驻守日本,而且还在经济方面给予对方极大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之中,美方对日本的掌控已经根深蒂固,日本的发展已经完全由美方主导。
两枚原子弹不仅提前结束战争,而且还让美方控制住了日本的军事力量。以至于二者在后期成为同一阵营的“盟友”,如果把核武器投放到东京,日本基本相当于一个废国,这样一来美方也没有办法把日本扶植起来,美方的东亚布局也宣告破产。
第三点,减少盟军伤亡。在整个二战过程中,美方被日本打“怕”了,这种怕并不是由双方的实力差别造成的,而是由日本军队“疯狂”的行为造成的。
美方在真正投入战争以后,几乎在所有方面“碾压”日本,日本军政界也明白自己无论怎样都干不过美利坚,但是他们又不肯就这样败退离场,于是一个个“玉碎”计划就开始在战场上实行。
日本方面完全自杀式的打法让盟军感到恐惧,盟军所有的成员都不想和后期的日本军人遭遇。在这种情况之下,盟军需要的是日方尽快做出投降决定,如果把原子弹投放到了东京地区。
皇室成员以及军政大臣全部会死在核武器之下,整个日本就会陷入无人领导的境地,民众和军队都会变得混乱焦躁。由于没有人可以代表日本投降,所以盟军只能登陆日本,可正处在“疯狂”状态的日本国民一定会让盟军产生更大的伤亡,这样的局面是美方不愿意看到的。
第四点,广岛长崎保存尚好。早在投放核武之前,美方就已经在东京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火攻行动,整座城市在两轮火攻之后基本变成了焦土,百分之六十五的城市建筑被彻底损毁,除了皇宫和东京大学以外,没有一处建筑完好保存了下来。
除了没有核辐射之外,东京遭到破坏的程度已经不亚于被投放一颗原子弹。此外像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都遭到过大规模的轰炸,破坏程度严重。而广岛和长崎,是当时保存还算完整的两个城市。
美方当年研制原子弹耗费了大量的资金人力,这种武器的造价也是非常昂贵。
根据当时记载,美方的一颗原子弹造价大约在七亿美元(当时的一美元相当于如今十五美元左右),如此大的花费自然要珍惜着使用,让原子弹发挥出最大的轰炸作用,所以这两颗原子弹才被投放到了两座完好的城市之中。
总得来说,美方选择这两个城市的根本目的还是想让日本早日投降并掌控日本,毕竟核武器的研究花了“大价钱”,美方自然要得到丰厚的“回报”。
当年美国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当年美国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二战美国选择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原因是日本偷袭美国的夏威夷的珍珠港海军基地,造成珍珠港伤亡惨重,各种军舰和航母受到重创。当时美国国内民众反日的情绪高涨,因为珍珠港事件激发了美国内民和军队的对日本报复的决心。万幸的事情发生了,美国抢先希特勒制造出原子弹,如果希特勒抢先美国人制造出原子弹,那么要改写历史了。
当时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期,美国的国民游行示威反日情绪推到最高点,美国的执政党翼同民众一样同仇敌忾。军方模拟原子弹打击报复日本最终美国国会通过,由于对日本17个城市综合分析。这17个城市前提是没有受美军轰炸和重工业发达的,最终挑选广岛、小仓2个城市实施核打击,当时美国的核团队对核能的了解,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必须挑选的城市之前没有被美军轰炸过的,核专家们诚心想看看原子弹有多大的威力。
1945年8月6日广岛被美国空军投下的原子弹所摧毁,伤亡十分惨重,近爆炸中心的所有建筑物都化成灰尘。1945年8月9日准备对小仓实施核打击,原因当时小仓的气象条件不适宜投弹,由组长决定改道直奔长崎,对长崎实施核打击。长崎是历史上最大替死鬼。
当年美国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这个事直接导致日本投降的原因。不这样做,日本根本就认识不到自己的行径,继而继续战争,这件事是美国教训日本而这样做的,因为日本居然不把美国放在眼里,偷袭珍珠港事件,所以美国也存在报复,第二,就是这样做可以让最后一支纳粹份子倒下,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为什么会用原子弹回应,就是美国要报复日本,让日本记住美国。在一个就是这场战争该结束了,全世界伤亡损伤太大了,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而这样做,最后就是当时日军在中国还有驻军,还在打,所以逼迫日军撤出,向中国缴械。其实可以归纳为两点。所以不这样做的话,战争不可能结束,至少短期内是这样,日军必定还会和中苏继续打,还会有死亡,所以就是这样。1945年8月下旬美国就投了两个原子弹,9月2号日军就投降了。原子弹,其拍摄录象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所以美军临时决定轰炸广岛和长崎
当年美国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谢谢邀请!
今天凌晨(5月5日)
写了一篇有关原子弹的短文介绍这个问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将美国人拖入到了二战的绞杀战、美国人参加到二战正义一方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速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7大州所有人种广泛参与的一场反法西斯战争(61个国家2亿人口)。
1945年8月5日和9日、美军“B29空中堡垒”中型轰炸机分别向日本本土广岛和长琦投下了代号:“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弹、1945年9月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向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是加速日本军国主义投降的“加速器”。
原子弹作为核武器的一种威慑力、杀伤力、破坏力唯一一次在人类战争使用、意义深远。
事实证明、原子弹核武器的威慑力、杀伤力、破坏力造成的核辐射、核污染危害远远的大于理论上的危害……
当年美国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用原子弹爆炸的强大威力威慑敌对国家,按美国意图建立战后国际秩序背书。
当年美国为什么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目的只要一个,就是尽快结束战争。美国也不像用抢滩登陆日本本岛,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和时间,世界其他国家也不想,于是用原子弹这种反人类罪的武器就提上日程了。美军向日本投原子弹最初的方案选择了6个目标,分别是京都、东京、广岛,小仓,长崎,新潟,东京已经被4轮B29“李梅火攻”烧了90%,一片废墟,烧得比原子弹还干净,更何况日本高层还在东京,如果全炸死了,谁来代表日本投降?于是日本政治中心东京躲过一劫!那为何剩下的5个目标,美国会选择广岛和长崎呢?其实最初美国准备组织联军进攻日本本土,估计战争还要打1年半,而伤亡估计80万,当然个人觉得这个数字有点保守,全民玉碎的日本给美军到来150万损失应该不成问题,当然最支持登录作战的是麦克阿瑟。但美国高层经过慎重讨论后,还是决定“使用原子弹逼迫日军投降”。
美国军方很快拿出了原子弹投放的6大目标,分别是京都、东京、广岛,小仓,长崎,新潟,这些目标有日本政治中心、工业基地或者军事重镇,东京前面说了必须保留,一旦炸了就没人代表日本投降了,京都是日本天皇生活的地方,世界古城,历史学家梁思成向美国建议京都古建筑群为世界文化遗产,应该免于被轰炸,美国高层采纳了。
还剩下广岛、小仓、长崎和新潟,广岛是第一目标,这里是日本军队重要的陆海军兵力集结地,而且日本的毒气研究据点也在这里,于是在8.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此引爆,原子弹的威力给了日本巨大得震撼。紧接着第二目标选择是小仓,但B29轰炸机飞到上空时天气不好找不到目标,最终选择了飞往备选方案长崎,如果日本还不投降,小仓、新潟都难逃劫难。
原子弹的巨大威力让日本天皇震惊了,天皇知道自己再抵抗无疑会有更多的城市遭受核弹洗礼,在8月15日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