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的李鸿章是什么样的人?是伟人还是什么?
李鸿章是清朝近代海防的开拓者!
如果说林则徐、魏源这些第一批近代开眼看天下的人是近代海防事业的思想先驱。那么李鸿章就是讲这些思想实践的人!
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因为我们海防思想的缺失,缺乏强大的海军,导致英军得以在我们万里的海岸线肆意纵横,自由的袭击我们的海防工事,而我们却丝毫没有招架之力,只能听凭摆布。
这些屈辱都被李鸿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1872到1885年清政府实施的自强计划中,大半都是经由李鸿章的手创办的,而其中一项就是北洋海军的建设
和清朝许多官员一样,李鸿章起初对于海防也是不够重视的,但是随着对于沿海安全的考量的深入,他意识到大清需要迅速的获得现代化军舰。
当时本土造船厂在这时候并不能通过本土能力造出合适的船只,李鸿章只能从国外买船,管理海关税务的赫德就成了他和卖船国的居中人。
从1875年他通过赫德订购了四艘炮艇开始,接下来的十年间,地方大吏相继而起,买船成风。
可是由于缺乏中央政府的统一协调,不仅他们购进的船只,武器各色各样,他们统辖的水师也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
这些问题都令李鸿章很是头疼,这些问题集中爆发于清法战争的海洋战场,大清的海军在与法国海军的交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于是1885年李鸿章成立了海军衙门,海军衙门的成立表明了李鸿章对于海防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这在当时的清朝官员中是难能可贵的,
虽然无法阻止慈禧太后对于豪华宫苑的建造,但是李鸿章也在紧锣密鼓的跟进着海军的规模。
他不仅要求各省每年送足海防经费四百万两,也大量裁撤绿营和勇营的兵额,废除落后的帆船式战船和无用的陈旧轮船。
除此之外,他还大搞“海防捐”。虽然他的这一系列行为引发了官场的腐败,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却也加快了清朝海军建设的步伐。
到了1888年为止,北洋舰队已经拥有了两艘铁甲舰,七艘巡洋舰,六艘炮艇,六艘鱼雷艇,李鸿章还在当年制订了一套北洋海军章程。
不过,经费不足依旧是李鸿章建设海军过程中老大难的问题。
慈禧太后的需求不断增加,贪官污吏更想在讨好老佛爷的进献中牟取利益,由于种种事情的阻挠,李鸿章无可奈何的接受了海军衙门“停购船械”的建议。
不过当年的北洋海军,已经是亚洲吨位最大,军舰最强的海军。清朝的黄龙旗曾如同列强一般开进了日本的横须贺港。
可惜的是,李鸿章花了几十年心血打造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遭到日本的彻底打击。随着威海卫的陷落,大清海军几乎遭到全歼的灭顶之灾。
大清的海军建设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偃旗息鼓,作为近代大清海军的主要建设者的李鸿章也最终功败垂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