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发枪发射缓慢为何还能取代弓弩等冷兵器?
燧发枪为什么能取代弓弩?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其比弓弩射程远、杀伤力大之类的。
其实论武器性能、燧发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被弓弩压制的。
远程武器嘛,一般看中的无非就是射程、精度、杀伤力,持久性。
首先射程上,一般的英国长弓手能达到200米左右,当然了,那是抛物线射击,讲究群体覆盖,没什么精度。正常的直射,80米左右射死人是没问题的。
再远的话,杀伤力和精度都不能保证。而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其实也差不多就这样,当然了,后来的线膛燧发枪改观很多,最远可以达到200了,而且精度也提高了,这也是为何鸦片战争,清朝的火枪兵打不过人家。
但总体来说,在线膛燧发枪问世之前,火枪射程上没有优势。
至于其他的几个方面,火枪更是被弓箭完爆!
精度?火枪根本谈不上精度,不然你以为欧洲人傻啊,在哪里排队枪毙?没办法,只有用排枪战术,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其射击覆盖。如果像后来那样的单兵自由射击的话,估计半天也打不死一个人。
而弓箭的话,一个优秀的弓箭手,不说百步穿杨吧,百步穿头还是没问题的。至于杀伤力,火枪是散弹,近距离还好,隔远了的话,其穿透性并不比弓箭强,当然了,这个得看箭头。
至于最后的持久性,火枪那个装填速度,那简直没法玩儿。其画面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那么为什么,欧洲的军队早早的就放弃了冷兵器,而选择火枪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儿过《红色警戒》这样的游戏,有没有体验过爆兵的快感?
火枪兵可比弓箭兵“爆”得容易,训练一名火枪手,短则一两个星期,长则月余,不说能够成为了一名真正得士兵,但是开枪射击那是绝对没问题了。而且这玩意儿对于身体要求也不高,不需要你能多大的力气,能端的起这把枪,那就差不多了。
而弓箭手可不行,少则三五年,多则十数年,所谓的百步穿杨,那是长久得训练得来的,像英格兰长弓手那可是从小就得训练,玩儿这个对于身体要求很高,必须要有强大的臂力,不然拉不开弓,还射什么箭呢?
即使是咱们偏向于机关术得“弩”,上“弹药”那也是很费解啊,看到电影《英雄》里面得大秦箭阵没有,那是用蹬啊!
再者,火枪的铅丸子可比箭矢携带起来方便得多,成本也低。
最后最关键得是,火枪它省力啊。动动手指,扣扣扳机就行了,只要子弹火药管够,枪膛不炸,那就是无限战斗。但是弓箭手不行啊,他能拉多少次?累都累死!
所以答案就出来了,火枪可以快速武装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成本还低。而弓箭呢,给你不会使那也没用!起所有对于火枪得优势,那都是建立在这是由一名优秀弓箭手来使用。
燧发枪发射缓慢为何还能取代弓弩等冷兵器?
弓就不用说了吧,除非像游牧名族一样从小就在马背上射箭玩儿的。正经海洋、农耕文明的社会平时哪来这么多精力去训练一个弓箭手?尤其像英格兰长弓手这种从小就得练起来的兵种。
而弩手的话虽然说训练成本确实比弓手便宜多了,但消耗也高啊,一支弩矢造起来的成本比火枪批量生产铅丸子总麻烦的多吧~ 一仗下来的几万支下去的消耗也是不得了。而且弩矢又长又重,一个弩手才能携带几支?
弩虽然造价不不算贵,但是开弩费事儿啊,动不动几百上千磅的拉力,得脚踩着蹬,甚至还得借助机械摇臂上弦。效率也就1分钟两发这个程度。
再者,不管是长弓还是弩,对于板甲和厚塔盾的穿透力都不咋地。火枪对付那群铁王八就毫无压力,也就是这时候开始,那群看似威风的沙雕板甲兵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火枪毕竟是个长杆子玩意,在前面加上刺刀之后也能充当长矛抵抗骑兵或者肉搏。而弓弩手还得挂一把短剑,然而这玩意在被骑兵冲的时候没啥鸟用。
更别说随着时代的进步,从火绳到燧发,再到火帽;从铅丸+黑火药到纸包整装弹再到金属定装;从前膛到后膛;从滑膛到线膛。越来越快、越来越可靠、越来越准。
我的意思是,早期燧发能替代弓弩一个和训练成本低很有关系,另一个箭矢这玩意其实制造起来成本很高,不然也不会有草船借箭的故事;火枪使起来也不费力,可以持续输出,必要时还能+刺刀肉搏,穿透力也刚刚的,这不替代弓弩还有天理么?
燧发枪发射缓慢为何还能取代弓弩等冷兵器?
其实早在燧发枪流行之前,火绳枪便已经取代了弓弩成为了单兵远程兵器的主流武器。火枪之所以可以取代弓弩,原因是非常之多的。
首先第一点就是火枪的训练速度很快,新手只要几分钟就会使用火枪,仅仅几天的时间便可以上阵作战。就算是训练火枪方阵,也只要一两个月的功夫。而一个合格的弓箭手则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其投入的经历和成本远远的大于了火枪手。
第二点是成本问题,弩箭和火枪的攻击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平射为主。但是早期的火枪要比弩箭便宜的多,造一把弩所花的时间和经费,足够打造十几支火枪了。所以在火门枪时代,弩箭就逐步被火枪取代了位置,而当火绳枪出现时,火枪的精度、射程和威力都被大大的提高,自然也就不需要重新发展弩箭了。
当然火枪的精度始终不如弓弩,一直到线膛燧发枪出现,火枪的精度问题才被解决。而在此之前,火枪的攻击方式多是方阵火枪齐射,通过高密度的火力网来打击敌人。事实上,古代弓箭和弩箭的使用方式也是结阵攻击,当弓箭方阵采用仰角射击时,不可避免的就要牺牲掉精度。而弩箭方阵中的士兵间隔则要在1米以上,如此一来士兵才会有足够的间距操作重弩。而当双方军队都动辄以千人以上或者万人以上时,精度就失去了意义,只有大面积的火力覆盖才是王道。像西班牙方阵中,火绳枪手的横向间距已经只有30CM。进入燧发枪时代后,方阵的前后排间距也缩短至70CM左右,这就为空间密集的三排火枪齐射提供了条件。
事实上在燧发枪时代,人们也在追求子弹的快速装填。像法国1777燧发枪的子弹装填速度是1分钟一发,而英国的布朗贝斯燧发枪则可以40s不到就完成一发子弹的装填。
在对敌伤害上,火枪的杀伤效果也要胜过弓弩,弓弩对敌人的身体伤害往往是由箭头决定,大箭头创面大,但是相应的破甲能力则不足。而子弹则不同,在枪管内的高温是的子弹膨胀变形,而且变形的子弹在飞行过程中还可以做旋转运动,最后造成的创口往往是远大于枪械的口径。
所以综合多种因素,燧发枪取代弓弩是个必然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燧发枪发射缓慢为何还能取代弓弩等冷兵器?
1.声音很大,有一定的震慑作用,这个回答的人当中好像几乎都没有提到。最早的火门枪差不多就是用来吓唬人的,几乎没有任何精度可言,但仍然有人用。
2.操作简便。一支火枪上膛以后,你可以等很久才发射。此间,你的手指可以一直放在扳机上。随时可以击发。但是弓箭不可以。引弓很久不射的话,手臂和背部会力竭,只能先放下来,要射的话得立刻重新瞄准。即使是弩,长期拉开不放也会损坏弓弦。但火枪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3.火枪容易训练。从零开始操作火枪的训练,可能几天之内就能学会熟练使用。但是要学会熟练使用弓箭,至少需要一个月。这还不包括基础体能训练。没错,使用弓箭是需要体能的,不仅仅拉弓需要体能,瞄准也需要很大体能。而火枪的瞄准所需的体能很小。
燧发枪发射缓慢为何还能取代弓弩等冷兵器?
弓箭手必须从小培养,因为臂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练出来的。
弩手培养起来相对简单,但是装弩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射程比较近。
燧发枪的火药对铁甲有优势,可以直接破甲。
但燧发枪有个最大的优势,可以直接装上刺刀,变成近战武器。
燧发枪发射缓慢为何还能取代弓弩等冷兵器?
燧发枪以及后来的步枪,突击步枪,在战场上取代的不是弓箭,而是长矛,取代弓箭的是各种野战炮。
我们可以简化的把二战以前的战场力量分为三类:
第一最基本的,阵线部队,他们占军队的多数,主要任务是维持己方阵地,并推进夺取敌方阵地,破坏敌方阵型(兵力部署),杀伤敌军是完成主要任务之后的次要任务。
从冷兵器时代的盾牌+刀矛组成的各类队形的步兵阵线,到冷热兵器并用时代的长矛+火绳枪组成的步兵方阵,到燧发枪时代的步兵线列,到装备定装步枪步兵的散兵线,到一战时代的步兵堑壕。战场上的基本任务就是守卫己方阵型,推进破坏敌方阵型。
第二类是弓弩类(远程)部队在战场上主要是用来提供伤害输出,几乎不能用来维持阵线(阿金库克战役有拒马桩,还有下马骑士和骑士扈从),这类任务在后来是由各类可以随部队机动部署的野战炮兵完成的。比如这类部队早期用投石索,弓箭,后面又发展出弩,弩炮,投石机,再后面是步兵炮,骑兵炮,然后是迫击炮,野战炮,再后来还有榴弹炮火箭炮等等。
第三类是机动战斗部队,机动速度大幅超过前两种部队的,比如战车,骑兵,机械化兵力,空降部队,战役级别的空军等等
火绳枪,燧发枪早期使用也都是布置在长矛方阵外围,用于提供拒止敌方骑兵或步兵冲击的火力,在己方进攻时候进行首轮打击,如果类比和罗马步兵的标枪比较像,几乎没有跨射能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