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宋朝会有“八贤王”,他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化身?

今看宋朝赵匡胤到赵光义的权利更迭逸闻里好像没有提到八王千岁?戏剧里的八王千岁是怎么回事?

八贤王的出处,要追溯到遥远的明代。(加了美颜的陈道明秒杀所有小鲜肉有没有?)

评书、杂剧等民间“戏曲文化”在明朝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老百姓们对“忠臣良将”的故事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因此明代戏曲文化吸纳了宋元南戏和金元杂剧,发展出了以“宋朝历史”为主要时间线的传奇戏曲,“杨家将”、“岳家军”随之走入了明代戏剧舞台。

明朝嘉靖年间,民间小说作者熊大木,通过搜集戏曲、评书中“杨家将”保宋抗辽的故事,编纂出了小说《杨家将传》,八贤王最初的形象也随之被创作出来。《杨家将传》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清代。

清嘉庆年间,中国武侠小说祖师爷石玉昆,创作出了以北宋仁宗年间为历史模本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小说对八贤王有着大篇幅的描写,八贤王“忠君爱国、刚正不阿”的角色形象就此定型。

在古代小说与现代影视剧中,八贤王的身世十分尊贵,他是宋真宗的亲弟弟亦是宋仁宗的亲叔叔。

宋太祖赵匡胤在世时赐他一把昭金锏,给予他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权利。从这一刻开始,八贤王开启了“宋朝超级英雄”的“开挂人生”。

现代影视剧中,每当杨家将或是包青天惹怒了宋仁宗要被其治罪时,八贤王都会手持昭金锏,及时奔赴朝堂之上,救这些忠臣良将于危难之中。

在港剧《碧血青天杨家将》中,宋仁宗受庞太师古惑,所以下令斩杀包拯,八贤王带着四位三朝元老组成“复仇者联盟”,手持太祖御赐的五件“神器”杀上朝堂请求宋仁宗收回杀令。

宋仁宗瞬间意识到“这五个老家伙大概是来群殴的”,仁宗无奈之下只好认怂,连皇上都不得不忌惮三分,由此可见八贤王在朝堂与民间的威信之高。

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中,准确的来说八贤王是不存在的,八贤王只不过是后世文学家根据赵德芳为原型,虚构出来的“角色人物”。

八贤王的原型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四儿子,赵德芳自幼聪明伶俐且爱好读书,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民间口碑都非常好,

在赵德芳十七岁那年,父皇赵匡胤龙驭归天,民间传说赵匡胤死前曾留下遗嘱,立秦王赵德芳为新君,但是最后却由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继位,赵光义继位五年后,年仅23岁的赵德芳就去世了。

赵德芳的英年早逝,与他曾经是皇位继承人的背景,让民间百姓都觉得他的死并不单纯,但是赵德芳却为小说作家提供了设计人物角色的灵感。

宋代的一些戏词创造者,利用民间百姓对赵德芳的同情,创造出了“八贤王”这一角色,这不仅为人物角色注入了灵魂还讨好了百姓,可谓一举两得。

说来说去,其实在历史上,八贤王这号人物根本不存在,由于杨家将 包青天“不畏皇权、一心除奸”的人物设定难免会与皇帝以及权臣之间发生对立冲突,

在这种故事剧情的发展下,作者必须创造出一个有权有势的皇族后裔作为这些“正面人物”的坚强后盾,从而促使戏剧更加合理化、矛盾更加尖锐、故事更加复杂化。

于是英年早逝的皇族后裔赵德芳,便成为了虚构人物最佳的原型,八贤王也由此被创作出来。

影视剧中宋朝会有“八贤王”,他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化身?

熊大木《杨家将传》中的“八王”署名是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后世的杨家将评书、戏剧中的“八王爷”则大多署名赵德芳 ,这是宋太祖的另一个儿子),太祖临终前传位给其弟赵光义,赐其子赵德昭金锏一把,朝中如有不正之臣得专诛戮,曾多次救杨家将众人。

《杨家府演义》中的“八王爷”署名是赵德崇(这是宋太宗长子赵元佐的原名)。

在古代,皇帝都被称为九五之尊,意思是权力最大的人,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古代人们认为,天底下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皇帝的,就是你手上的东西,也是皇帝赏赐给你的,但古人也考虑到一个问题,如果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要是他犯错误了,岂不是引起大祸,所以古代往往还有一种东西可以制约皇帝的权利,这就是金锏。

八贤王是由历史上宋朝初年四位皇子德昭、德芳、元佐、元俨为原型、吸收他们的一些轶闻加上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塑造融合出来的文学人物,虚构的人物是不会成为历史上的皇帝的,所以不会被选择为皇帝。

赵光义赐封赵德芳时的几句唱词解释了八贤王的权力范围:孤赐你金镶白玉锁,加封你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晋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再赐你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压定了满朝的文武大小官员哪一个不尊,你是个八贤王,代管朕躬。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