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蒙古大汗蒙哥没有死在钓鱼城,历史会怎样?

感谢邀请!

公元1206年,在漠北高原,一个名为“蒙古”的国家诞生!他们的领导者叫做孛儿只斤·铁木真。

在随后的数十年里,这个国家开始了疯狂的扩张。铁木真和他的子孙们不停地发动战争,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国家和地区。最终开拓出了一个地跨欧亚,国土面积达到三千多万平方公里里的超级大帝国。

1241年,铁木真之子,蒙古帝国大汗窝阔台逝世,汗位空虚。蒙古帝国突然失去了领导者,陷入了内乱之中,其扩张的步伐也因此而停止。

然而,这只是短暂的平静。1251年蒙哥继位之后,蒙古又开始了扩张。先后攻灭了大理和西亚诸国,并在南边收服了高丽王朝,取得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南宋王朝成为了东亚大陆之上的一根独苗!

1258年,蒙哥与其弟忽必烈以及大将兀良合台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其中蒙哥亲率主力进攻四川。

在这个过程中,蒙哥率领蒙古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仅半年时间,便已经拿下四川大半。任谁都没想到,无敌的蒙古大军,最终会被一座叫做“钓鱼城”的小城给拦住了去路。

1259年初,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区)钓鱼城下攻势受阻,数月不能攻克,甚至于连蒙哥也折戟于此。

1259年8月,蒙哥于钓鱼城前线突然暴毙。关于其死因,有说是病逝,有说是被南宋石炮所伤,不治身亡,还有说是意外落水而死。

蒙哥的死,成为蒙古帝国的一个转折点!

蒙哥死得很突然,甚至急促到没有在临终前留下遗诏确定继承人。所以,蒙古诸王为了争夺大汗之位,停止了一切的对外征伐,纷纷班师回朝。不仅南宋因此而获得喘息之机,旭烈兀统帅的第三次蒙古西征被迫中止。

当时他正准备向埃及进军,突然获悉蒙哥死讯。于是只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自率大军东还。结果,蒙军寡不敌众被埃及军队打败,自此蒙军再也未能打进非洲。

最为重要的是,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最终导致蒙古帝国的分裂。

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与察哈台汗国不承认忽必烈为蒙古大汗,只有伊尔汗国承认忽必烈的蒙古大汗地位,蒙古帝国随之解体。此后忽必烈的权力仅限于东方。

所以,元朝和蒙古帝国不能等同而论!

而此后,蒙古帝国也由盛转衰,逐渐走起了下坡路。

所以,蒙哥的死,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南宋王朝得以续命,就连当时整个的世界格局也因此而改变!

此外,撇开这下大历史不谈。蒙哥的死,可以说救了钓鱼城的一城百姓。当初蒙哥久攻钓鱼城不下,恼羞成怒,放话在破城之后定要屠尽全城百姓以泄愤。然而在他死后多年,忽必烈并没有屠城。这也算是他死有所值了!

如果蒙古大汗蒙哥没有死在钓鱼城,历史会怎样?

如果当年蒙哥没有战死在钓鱼城下,那么欧亚大陆的历史会不会改写?!

答案是:不会滴!如果当年(1259年),蒙哥大汗没有在四川钓鱼城下受伤而死,也许名义上的蒙古帝国仍然会延续下去,四大汗国也许会继续追奉蒙古大汗,但欧亚大陆的历史不会有本质改变的。

因为历史上始终没有出现过真正统一的蒙古帝国,伴随蒙古铁骑西征,出现了四大汗国,所谓蒙古帝国的统治,也就是四大汗国的统治,承继的是血缘世袭的分封和蒙古贵族的旧体制,仍是贵族政治,而不是中原地区的官僚政治。……

更不是后来,忽必烈建立的元朝(1271——1368)行省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何况,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中国的帝制王朝,而其汉化程度和封建化程度又是相对不彻底的。

事实上,蒙古帝国的统治,也就是四大汗国的统治(见地图),而统一的蒙古帝国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的概念之中……

更重要的是蒙古帝国是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必然遭到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伴随蒙古铁骑驰骋节奏的放缓,蒙古帝国的统治也就必然四分五裂,难以为继……

何况,蒙古铁骑西征过程中,蒙古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是相对落后的,……也是难以适应日益不断扩大的蒙古帝国的统治……

因此,既使当年蒙哥大汗没有战死在四川钓鱼城下,也不会改写欧亚大陆的历史!!

如果蒙古大汗蒙哥没有死在钓鱼城,历史会怎样?

蒙哥(1209一1259)是成吉思皇帝小儿孑托雷长子,母亲唆鲁乐帖尼。继贵由之后登上大蒙古帝国汗位。他还有几个非常厉害的弟弟:旭烈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以后都都成为蒙古大汗。1259年,蒙哥汗死在钓鱼城下,各路蒙古宗王纷纷反回参与蒙古汗位争夺,对欧洲和北非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1258年,蒙哥,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哈兵分三路灭大理和南宋。1258年七月,蒙哥亲率十万蒙军进攻四川,蒙军势如破竹迅速攻占四川大部分地区。1259年,猛哥率军来到合州(重庆合州区)钓鱼城下,钓鱼城地势险要,宋将王坚率军坚守数月不下。后来,猛哥死在钓鱼城下,猛哥死的突然,生前又没立继承人,蒙古宗王纷纷撤兵,参与汗位之争。

忽必烈正在灭宋前线,闻听蒙哥汗以死,立刻北归。忽必烈回到燕京在汉人士绅帮助下宣布继承蒙古汗位。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在合林忽里台大会上也宣布继承蒙古汗位。哥俩展开几年大战,忽必烈胜出,蒙古帝国因猛哥之死不可避免的分裂。猛哥南征的同时,派弟弟旭烈兀率十万蒙古骑兵西征。1256年,旭烈兀十万大军从漠北出发,渡过阿丹河所向披糜。

旭烈兀灭掉波斯西部木刺夷国,进兵巴格达灭阿拨斯王朝,亡叙利亚阿尤历王朝。接着派兵攻占小亚细亚大部分地飞,兵锋直指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下一步准备同埃及马木留克王朝交战。这时传来蒙哥汗己死的消息。旭烈兀留下大将怯的不花留一万蒙军驻守叙利亚,自己率西征军主力东返。忽必烈为寻求支持答应旭烈兀据所占之地自立汗国。

埃及马木留克王朝认为机会难得派出精锐马穆鲁克骑兵把留下白一万蒙古人全歼,大将怯的不花被俘而死。旭烈兀大怒准备西征,但这时他同钦察汗国别儿可讦争夺阿塞拜疆展开大战,此后伊利汗国再也没有能力西征。蒙哥之死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南宋灭亡后,钓鱼城坚守三年为南宋残余势力留下喘息时间,否则不会有崖山之战。蒙哥生前没有留下继承人,导至两个弟弟为争夺汗位展开大战,为蒙古帝国分裂埋下祸根。旭烈兀停止西征,埃及和欧洲得以幸免,。







如果蒙古大汗蒙哥没有死在钓鱼城,历史会怎样?

先说结论:如果蒙哥不死,世界历史进程必然会被改写,而且蒙哥有可能成为人类史上唯一统一亚欧大陆的征服者。

蒙哥参加第一次和第二次蒙古西征,他出生早草原,来到过中原、来到过中亚、来到过东欧、中欧,几乎是人类历史上足迹最远的帝王。

蒙哥大汗是人类史最有可能的亚欧大陆征服者

首先蒙哥站在先辈的肩膀上

蒙哥继位为蒙古帝国的第四代大汗时,此时蒙古帝国仍然处在生机勃勃的上升期。

在西方,蒙古大军已经向西方发动了两场西征,第一次西征中中亚强国花剌子模灰飞烟灭,蒙古帝国的版图拓展到里海以东地区,整个中亚进入帝蒙古帝国版图;而蒙古第二次西征则是彻底砸碎了东欧地区的原住民的反抗,兵锋直抵中欧地区的匈牙利、波兰等地,欧洲几乎已经在蒙古人的可触及的范围之内。

蒙哥大汗继位时的蒙古帝国

在东方蒙古帝国灭亡了西夏、灭亡了金国、占领了青藏高原、攻灭大理,整个东亚大陆只剩下南宋还在抵抗。

蒙哥是黄金家族第三代中唯一众望所归之人

蒙古帝国的第二大大汗窝阔台时期发动了对欧洲的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此次西征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有蒙古帝国各王系长子率领,其中术赤长子拔都(其实是次子)、察合台的次子拜答尔、窝阔台的长子贵由、托雷的长子蒙哥等都参加了长子西征。

而在长子西征中,蒙哥和拔都交好,而拔都后来是金帐汗国的大汗,也是蒙古帝国的汗国中势力最强的一个,后来正是依靠着拔都的大力支持,蒙哥才在贵由死后,成功在忽里台大会上脱颖而出,成为蒙古帝国的第四代大汗,所以说尽管蒙古帝国进入第三代,由于分封制帝国已经出现了分裂的迹象,但是在黄金家族的第三代中蒙哥大汗是唯一一个能够统领整个蒙古帝国,而遭受反对和非议最少的人选。

蒙哥曾与拔都等人并肩作战,是黄金家族中最有声望的

而且蒙哥曾亲自带兵在欧洲作战,他完全了解欧洲的现实状况是什么,所以说如果给予蒙哥更多的时间,他征服欧洲绝对不是梦想。

蒙哥大汗发动蒙古第三次西征,几乎统一了亚洲

蒙哥大汗继位后,他自己和弟弟忽必烈率军进攻南宋,而由自己另外一个弟弟旭烈兀从花剌子模故地出发,进攻波斯和阿拉伯帝国,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一路向西,势如劈竹,先是攻占波斯,随后率军攻入阿拉伯帝国帝国首都巴格达,杀死末代哈里发,灭亡阿拉伯帝国,随后进入叙利亚,蒙古大军抵达地中海东岸,并且厉兵秣马准备攻入北非的埃及。

旭烈兀率领的蒙古第三次西征

此时蒙古大汗蒙哥突然在钓鱼城前线战死,于是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戛然而止,而很快蒙古本土出现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争夺汗位的内战,而旭烈兀也也被迫从西亚东返草原,结果他走之后,他在叙利亚的蒙古军队遭到埃及马木留克军队的偷袭,部将怯的不花战死,蒙古人失去染着北非的机会。

所以假设蒙哥能够活更长的时间,他两路攻宋,灭亡南宋仅仅是时间问题;而蒙哥完全有足够的号召力号令东欧的金帐汗国,所以继续发动对欧洲的战争也并不困难,而如果蒙哥不死,旭烈兀的西征之路不会结束,蒙古大军席卷北非,进行更大规模的征服是可能的。

蒙哥大汗死后,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内战

可是蒙哥大汗死了,在四川的钓鱼城下战死,随后蒙古帝国内战,最后忽必烈胜出,但是他破坏了忽里台大会制度,此后蒙古帝国各汗国各行其是,已经是事实上的分裂,而窝阔台汗国的汗王海都还直接与忽必烈发生战争;而为了奖励旭烈兀在内战中对自己的支持,旭烈兀也分封在他所征服的西亚地区,成为伊儿汗国的汗国,而不久之后金帐汗国与伊儿汗国因为领土和宗教问题也发生战争,蒙古帝国彻底分裂也让蒙古人的对外征服终结。

如果蒙古大汗蒙哥没有死在钓鱼城,历史会怎样?

蒙古大汗蒙哥没有死在钓鱼城,他去哪儿啦?

金庸在写了长篇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之后,社会上对金庸的评价褒贬不一。形成了挺金派和倒金派两大阵营。挺金派,代表人物是北大的孔庆东教授;倒金派,代表人物是台湾的李敖及大陆的王朔。

除了这些人之后,居然还有一个人对金庸发出了挑战。

蒙古大汗蒙哥居然敢冒金庸之大不韪,率蒙古铁骑攻打大宋。金庸大怒,立刻派杨过前去刺杀蒙哥。

蒙哥久闻杨过神勇,想来大军未必能防住杨过暗杀。于是放出风声,蒙哥在钓鱼城被“砲风”所伤而死!

蒙哥还是觉得不放心,于是甩下大军,一口气跑到了英国。因为一路狂奔,跑得是满头大汗。当地人一见,此人满头大汗,于是便称蒙哥为“大汗”。

蒙哥在英国定居后,遇到了一位名叫“玛丽”的姑娘,一见倾心。两人成婚后,生下一子,起名“蒙哥马利”。

西毒欧阳锋被黄蓉整疯了之后,消失了一段时间,众人揣测欧阳锋躲在某处修炼假《九阴真经》。其时,欧阳锋疯疯癫癫一路向西,不知不觉到了欧洲。和某女又产下一子,因欧阳锋号称“西毒”,于是给孩子起名“希特勒”。

希特勒逐渐成长起来,发展了欧阳锋使毒的技术,利用“毒气”杀了不少人。蒙哥马利率领盟军,杀奔欧洲。最终希特勒自杀。

蒙哥马利于是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盟军最杰出的将领之一。2002年,蒙哥马利被英国BBC评选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第88名。

如果蒙古大汗蒙哥没有死在钓鱼城,历史会怎样?

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是一奶同胞,都是拖雷和正妻所生的嫡子。1251年,蒙哥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古汗位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拖雷家族,同时也为蒙古帝国的分裂埋下了祸根。(蒙哥汉像)

蒙哥继承汗位后,首先镇压了窝阔台系不承认蒙哥汗位的王族宗室。他命令忽必烈进攻大理,迂回到南宋的后方;1253年命令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率军西征,主要目标是中东地区,最终目标是埃及等地。

此前蒙古两次西征征服了东欧和中亚等地,此次西征主要是因为木剌夷国(现在伊朗)不肯臣服和纳贡,而蒙哥和忽必烈的主要目标是南宋,这是战略重点。(旭烈兀剧照)

旭烈兀西征,于1256年消灭木剌夷国;1257年9月进军阿拔斯王朝(现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1258年2月阿拔斯王朝投降;1258年9月进攻阿尤布王朝(现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1259年4月阿尤布王朝投降。此时带来了连锁反应,拜占庭帝国和西欧的各个国家纷纷来结盟,旭烈兀打算进攻硕果仅存的反对派埃及。(旭烈兀西征路线图)

此时蒙哥大汗阵亡的消息传来,旭烈兀将主力移师伊朗,而且不再东归,攻打埃及也就烟消云散。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争夺帝位打的不可开交,旭烈兀的儿子原来支持阿里不哥,旭烈兀占据伊朗后支持忽必烈,旭烈兀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意图以伊朗为基地建立帝国。忽必烈争夺汗位胜利后,派遣了三万蒙古军队给旭烈兀,让他自己建立伊尔汗国。(忽必烈消灭南宋后蒙古各帝国形势图)

蒙哥大汗是蒙古帝国最后一位能维持帝国整体存在的人,假如他多活十几年,就会建立横跨亚、欧、和北非的超级蒙古帝国。他死后,蒙古帝国分崩离析,建立了不少的蒙古汗国,各自为政,不再统一。他的死让拜占庭帝国、西欧各国、西亚各国、北非各国看到了希望,“上帝之鞭”终于走了。

西亚的阿拉伯人则称钓鱼城是东方的麦加,拯救了西方穆斯林世界的圣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