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朱棣两怎么练就这么高的军事素养和决断能力以及高超的帝王水准?

感谢邀请!

朱元璋和朱棣这两父子,应该是明朝为数不多的明君里面最为出色的两位了。

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做起,一步步分奋斗成长,最终赶跑了蒙古人,重建汉人天下,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开国帝王。

而作为一个泥腿子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并没有因为没文化而表现出任何的不适。他内惩贪腐,外伐北元,兴修水利,发展民生。他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让那个被蒙古人祸害得千疮百孔的中华大地重新搞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史称洪武之治。

是个厉害人物!

至于他儿子朱棣,虽说这皇位来路不正,是从侄子手上抢的。但在做皇帝这方面,他确实干得不错,深得他爹的遗传。特别是迁都北京这件事儿,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为了“天子守国门”,但确实是把北方给镇守得好好的。

他估计是为了替老爸当年抱不平,对蒙古人那是深通恶绝。他曾五次亲征蒙古,直到死,这得多大仇啊。

与此同时,他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这个内阁制度后来被西方国家所效仿,一直延续。

当然,还有郑和下西洋,虽然有些费钱,但名声不错。这也说明,他统治时期,明朝确实有点儿家底,这永乐大帝也不是吹的。

也算是虎父无犬子!

至于他们父子两为何会这么优秀,除了天赋基因的缘故,那就是他们自身的经历所造就的了。

首先朱元璋参加刘福通起义军,从一个小兵做起,一步一步成为起义军领袖。这期间除了有个好岳父的提携以外,他的努力与拼搏更是主要原因。不然,人家郭子兴也不会将女儿嫁给他。后来,他又与小明王斗,与张士诚斗,与陈友谅斗,并将他们一个一个踩在脚下,期间他经历了多少,学到了多少,这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这才是他成为一代明君的最大倚仗,就好比当年的刘邦一样。

而朱棣,他虽然没有朱元璋那么残酷的经历,但他年未满二十便被朱元璋派到了北平做藩王。在燕京大地,他可不是去享福的,再往北就是蒙古人,他可没少和他们打交道。

他曾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

这是他日后争夺皇位的最大资本,也是他日后当皇帝的最大资本。

朱元璋和朱棣两怎么练就这么高的军事素养和决断能力以及高超的帝王水准?

主要都是自身学习、实践磨炼出来的。

一、实践出真知

朱元璋穷苦百姓出身,没有读过书,在乱世之中投身元末农民起义,可以说战争本身就是他的老师,他是靠一步步摸索、实践、历练得出了军事能力的。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比任何一位军事老师,比任何一本兵书都有价值,而且活学活用,不会死板教条。

中国历史上,没读过兵书甚至是没有受过正常教育却成为军事大家的例子很多,泥腿子击败军事院校高材生也屡见不鲜。

至于朱棣,一是有了父亲给他配备的武将的言传身教,二是更自己带兵打战,将军事理论实践,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二、收揽人才,有了自己的文武智囊集团

这也是主要的原因,初期朱元璋属于创业阶段,随着招揽的人才越来越多,后期他就不再自己亲自出征作战了,像徐达、傅有德等都是有突出军事素养的人,他们也会对朱元璋自己的军事能力产生影响的。

朱棣更是如此,早期他都是随着父亲时代的明代出征蒙古的,不可避免的受到这些名将的熏陶,自然学的行军打仗的精髓。

当然,军事天分也很重要,朱元璋和朱棣应该都是属于聪明的人,至少不是愚钝的人,不然蠢死了,怎么学也学不会的。

朱元璋和朱棣两怎么练就这么高的军事素养和决断能力以及高超的帝王水准?

朱元璋,应该是天生加慢慢实践得来了,因为毕竟出生于草莽,早期从事的也是和尚职业,和打仗毫无关联,从参加起义后一步步实践而来。朱棣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战争狂人。从早期开始朱棣的各种军事理论和实践应该得益于三个人,老爹朱元璋、老丈人徐达和将朱棣忽悠靖难的姚广孝。对于生长在战火中的皇子,朱棣早年和其他几位成长与战火中的皇子们一样,在凤阳被朱元璋安排操练军队,常常言传身教,将各种军事理论认真教导,因此正统的军事学习了很多,在20岁坐镇北平,先后多次帮助朱元璋平叛元朝余孽,在当时可以说是最能打仗的皇子,后期四年靖难成功后更是南征安南、五次征讨,大漠开创了明朝盛世,可以说朱棣一生性格上是很热衷于战争的,也很能吃苦耐劳,常常将行军打仗当成一种享受,这在历代皇帝史上很罕有的,而且这个人胆子很大,很喜欢兵行险着,很符合朱元璋的用兵策略,最后连死都是死在征途上的。

朱元璋和朱棣两怎么练就这么高的军事素养和决断能力以及高超的帝王水准?

枪手多呗, 手下拿钱,领导领功啊。

真以为领导都是神仙、祖坟都冒青烟。

朱元璋和朱棣两怎么练就这么高的军事素养和决断能力以及高超的帝王水准?

敌人太强大,斗争太激烈。极端恶劣的环境,将意志坚定的他们造就得非常有才能、时势造英雄,如果他们没有这么强,也不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朱元璋和朱棣两怎么练就这么高的军事素养和决断能力以及高超的帝王水准?

君王坐天下没有点本事是不行的,要有别人不极的才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