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极力追捧?

感谢邀请!

中国自古有文圣孔子,人们把关羽抬高到“圣”的地位,与孔子并列,称“武圣”,成为中国历史人物中生后最为荣耀的典型,受到世人极力推崇,《三国演义》推崇他的文学作品之一。

必须要说明的是,关二爷在《三国演义》之前就已经很火了。即使是在《三国志》中,关二爷那也是非常高大上和有逼格的存在,很多人觉得《三国演义》神话关羽,把关羽形象拔高了,但是细读《三国志》会发现,有些地方《三国志》描述关羽,还要胜过《三国演义》,无数人都是关羽吹!

郭嘉评关羽:“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

程昱评价关羽:“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

陆逊评关羽:“当世雄杰”

曹操评关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诸葛亮评关羽:“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注:指关羽)之绝伦逸群。”

就连对蜀国一直不感冒的作者陈寿,也是关羽的粉丝,他是这样评价关羽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

所以关羽从一开始便是大众偶像!

大约从隋朝开始,关羽被人们一步步捧上了神坛。到了宋代,由于统治者的推动,关羽被完全神化,并最终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转变。 北宋时,国家内有奸臣作祟,外有强敌入侵,人们特别怀念历史上那些勇武善战而又忠义双全的英雄。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本已开始神化的关羽被幸运地遴选出来,成为人们改造的对象。

在关羽“由人到神”转变的同时,关羽的“政治”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关羽生前虽然战功卓著,但他的政治地位并不突出。 生前只是侯爵的关羽在死后千余年间地位直线上升,由侯而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到了光绪五年(1879),清德宗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封号长达二十六字。

于是,关羽终于登上了众神仰慕、苍生顶礼膜拜的神坛。

所以,关羽并不是因为《三国演义》才受到世人追捧,而是一直都受世人所追捧。罗贯中起到的是一个锦上添花,扩大影响的作用!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极力追捧?

关羽被后世追捧,源于他所身处的集团——蜀汉。关羽成为“义绝”,大约从南宋前中期时候开始。南宋对抗的北方金国之统治区域大约等同于三国时期的魏国,南宋大部分时期的统治区域大约是东吴和蜀汉的范围。而宋室南渡三十余年后,宋庭的国策逐渐向偏安固定,于是官方对于三国中谁为正统的讨论逐渐离开魏国而偏向蜀汉,罗贯中《三国演义》就这样得到官方推广而广为人知,关羽也就沾了这个光。元朝时期,元政府在历史传统上主要以南宋分继承者自居,而是金国,南宋对三国的立场得以持续。这样,从南宋前中期到元代一代,大约两百年的时间里,蜀汉作为值得同情的正统被暂时固定下来,忠于刘备的关羽也就长期享受着人间的虔诚烟火。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极力追捧?

关公的忠义事迹在隋唐以前就在民间流传了。当然是《三国志》等正史里没有记载或者是简单记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宋代,关公的事迹已经逐渐完整起来。

勿容值疑,关公在历史上的事迹是正面的,由其他忠于汉室,忠于刘备,报答曹操;战场上斩杀名将颜良,带领荆州刘备部队水淹七军大败曹军,最后被孙权部偷袭,被俘后遇害。这些事迹是统治阶级愿意接受的,也是民间老百姓口口相传的。

关公在北宋末年被徽宗皇帝封为“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南宋高宗又封关公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孝宗又封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泰定帝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神宗又进一步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已经成了神。

到了清朝顺治帝更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已成了天帝一般了。雍正帝封为“三代公爵、圣曾祖、光昭公、圣祖、裕昌公、圣考、成忠公”道光皇帝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光绪帝封号就更长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关公的很多事迹在民间流传应早于《三国演义》的成书时。但是随着《三国演义》成书后的广泛流传,关公的事迹更加圆满,加上统治者的推波助澜,所以得到了后世的大力追捧。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极力追捧?

谢谢邀请!

因为关羽是“忠义”的化身。他不仅武艺高强,且忠肝义胆,义薄云天,他的忠义符合中国人民尊从的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义道德,也利于统治者的统治需要,所以受到后世的追捧。在《三国演义》传播之前,关羽的知名度并没有那么高,隋朝时,关羽开始被当作佛教的一个神灵供奉,北宋时期道教兴旺,笃信道教的宋徽宗给了关羽一个“崇宁真君”,“武安王”的封号,道教也因此将关羽列为神灵。《三国演义》的传播,使关羽开始火起来,罗贯中用大量笔墨来刻画关羽这个形象,溢尽赞美之词,使关羽的形象更加丰满,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关羽。而最终将关羽推上巅峰的是满清统治者,清朝先后有8个皇帝共13次封谥关羽,最后成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还编造了关羽转世成天神,为满清皇帝护驾的传说。至此,经过一千多年,关羽历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终于走上神坛。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极力追捧?

主要是三国演义对关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和神话,在小说中关羽被描述成一位武艺超群、忠肝义胆、有勇有谋的正派人物,就算死后也被神话魂魄封为了神从而杀了吕蒙。可以说从出场开始基本就是个主角型角色,后世的人敬重关羽忠肝义胆、正气凌然、恩怨分明,更是将关羽当成精神领袖,便有了摆关公像和贴关公门神的习惯。特别是结拜时习惯拜关公,毕竟关公结拜后一辈子都为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极力追捧?

武功超群,艺盖华夏,成为力量和胜利的象征。炳烛夜读,温酒斩将,过关斩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堪称成语制造者,可标为文化符号。知恩图报,忠义千秋,占领了道德至高点,成为正义的化身。综上,关羽在人们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成为后人的偶像,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