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乱语和“胡”说八道中的“胡"是否和北方少数民族胡人有关系?

感谢邀请!

是有关系的,因为“胡”这个字,在中国古代一般是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比如胡人,胡服,胡姬等等称谓。汉代匈奴冒顿单于给汉帝书中说:“ 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汉书·匈奴传》)。

所以呢,像“胡”说八道这些成语和胡人有很大渊源。比如说,“胡说八道”中的“胡说”一词就是胡人说的话,东晋时候,居住在西北的主要有匈奴、鲜卑、等民族。胡人说话中原人听不懂,因此,中原人把他们的话叫胡说,以此来代指听不懂的话。

而至于“胡说八道”,胡人在说佛之八圣道。八道,即八正道,一称八圣道;为佛教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它主要论述通向涅磐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另一说是源于道教。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与得道成仙,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八个阶段,也就是八道。一是入道,即进入道门;二是学道,即学习修道的理论和方法;三是访道,即对道的研修要请高道、大德加以指点;四是修道,即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五是得道,即通过修行、参悟,使自己的道行达到高深;六是传道,即有了道行,不仅要个人修持还要普渡众生进行传道;七是为了道,即通过上述过程终于得道、脱胎换骨完成了修道的过程;八是成道,即升入天界成为所谓的神仙。

所以,那些听不懂佛法,又看不懂佛文的人,把胡人讲解佛经说成是“胡说八道",这说起来有点不讲理,明明是自己听不懂胡人讲道经诵经文,又看不懂胡人的道经文章。反而还“倒打一耙”,说人家“胡说八道”。但“约定俗成”,古往今来,一直这么说这么写。故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喻不可信。

“胡”言乱语和“胡”说八道中的“胡"是否和北方少数民族胡人有关系?

确实有关系。

这个“胡”就是古代对北方和西域各族的称呼,后来成了对所有外族的一个泛称,最有名的就是晋代的“五胡乱华”。而“胡言”指的自然就是胡人的语言。

具体到“胡言乱语”,早期其实是“胡言汉语”,就是外国人说中国话的意思,但大概是那些外国人总是说得含糊不清,后来这个词逐渐有了“乱说”的含义,便渐渐变成了“胡言乱语”,而意思也固定成了“没有根据的乱说”了。

至于“胡说八道”,“胡说”与“胡言”一个意思,而“八道”是一个佛教词汇,即所谓的“八正道”,所以“胡说八道”早先的意思就是胡人讲解佛经,佛法本就深奥,胡人叽里咕噜地讲来,更是让人听得摸不着头脑,不知在说些什么,最后这个词就变成了“没根据的瞎吹乱侃”的意思。

“胡”言乱语和“胡”说八道中的“胡"是否和北方少数民族胡人有关系?

胡言乱语与胡说八道其实都是歇后语引申而来的成语。例如:疯子说梦话——胡言乱语;二流子骂街——胡说八道。它们的意思相近,是同为贬义词!至于与胡人的关系,胡说八道比较有渊源:胡说”一词始于东晋时期,这时候中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主要居住于西北的有匈奴、鲜卑等族人,我们称之为“胡人”。他们所说的话和语言中原人大都听不懂,因此,中原人把他们的话和语言叫做“胡说”。八道即为佛教佛经中所称的“正八道”,也称“圣道”。

“胡”言乱语和“胡”说八道中的“胡"是否和北方少数民族胡人有关系?

有关系,而且以一贯之地让"胡人"背了几千年的锅。

唐诗里的边塞诗,写北方戍边的,非常有名的一句"胡天八月即飞雪"。寒浸浸地冷,想着都抖了一下。这就是北方的天宇。天宇底下生活着一群人,这群人是个强大的民族。叫匈奴族。南方人回避这"凶奴″,干脆就叫"胡人"。这"胡人"二字恐怕也带着些厌恶的称呼。这在战国时就有"胡服骑射"为证。

岳飞壮怀激烈,表达忠心护国,咬牙切齿地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两句话都针对早期凶悍的汉族的死对头匈奴。也就是胡人。

自泱泱大国开疆封土以降。中原人就自视为华夏,其余四方都是夷狄。先人有"东越西夷,南蛮北狄"。中间就是华夏所居,文明之国。这让四方人很恼火。东方越族,南方蛮族,西方戎夷,北方狄族。而狄族发展成匈奴族。自周王朝时代,周穆王征伐,戎夷不朝,中国内乱,四方趁机坐大,扰搅中国一日比一日更甚。南方人深受其害,刻骨铭心。所以修长城,驻重兵拒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这匈奴叫胡人己经非常普遍了。

胡人的语言,当时的南方人听不懂,又没有许多翻译,更没系统地学习。交往就非常困难,不知所云。

张骞出使西域,找了一个翻译才免强对付语言不通的麻烦。于是,听不懂胡人的语言,不找自己的原因,就说胡人叽叽喳喳不会说话,语言不通本不足为奇。但先人板板通通赶一块儿归结起来说胡人不会讲话,只会乱说。就称为"胡说″。后来,我人又把这些引申一下,就有了诸如胡说霸道,胡搅蛮缠,胡作非为,花里胡哨,胡吃海喝,胡搞女人……只要是推责任,抬高自已,刚愎自负,不听别人言论,压制别人意见的,不找自己原因,全让胡人"背锅"。这至少是妄自菲薄,自以为是的表现嘛。

金兀朮侵犯宋朝,开口闭口小南蛮小南蛮的,叫得让人起火。你看,这称呼一出,必定要打上一仗才罢。

雍正皇帝最怕南方士人有"华夷"之论。捉住必投大狱。可见,自尊多一点就自卑了。好在匈奴族(胡人)被融合了,成了大家庭中一员,要不,这官司打起来就收不了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