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

感谢邀请!

汉武帝刘彻,西汉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

刘彻十六岁登基,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大汉版图的基本范围。开启的汉朝对匈奴战争,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这是大汉王朝和大汉民族的立国立族之战,“强汉”之名深入人心,汉族之称号由此而始。

他是华夏民族永恒的骄傲,炎黄子孙永久的丰碑。

事实上,刘彻这个皇位来得并不容易,因为他并不是汉景帝刘启的嫡子。他的母亲王氏生他的时候并非皇后。而且更为有趣的是,这个王氏在嫁给刘启之前,原本已经有过婚嫁,王娡刚成年时,就在其母臧儿的主持下,嫁到一户普通农家金王孙家里,还生了个女儿。不过后来王娡的母亲臧儿让他们离婚了,并又托关系将王娡送进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宫中。

不知道刘启是有人妻癖好还是王娡自身魅力过人,反正当时的皇太子刘启对王娡很是宠爱,封其为美人。后来在刘启继位为帝的当年,王娡生下皇十子刘彻,而此时其身份已为王夫人。

所以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继承制,这皇位其实一开始根本轮不到刘彻来做。不过当时薄皇后可没有给景帝生儿子,所以境地并没有嫡子,其下的所有皇子都是庶出。这道给了刘彻一些机会。

不过刘启最初选择的继承人是他的庶出长子、刘彻的异母长兄刘荣。但后来刘荣的母亲栗姬恃宠自傲,出言不逊,经常惹景帝不高兴。后来无子无宠的薄皇后被废,竟然有人建议立栗姬为皇后,惹得刘启猜忌,刘荣也受到了牵连,于是便被废了。

而后,反倒是刘彻的母亲王夫人被立为皇后,那么子以母贵,刘彻也由此变成了嫡长子,所以被立为太子。

所以说,刘彻能当上皇帝,全靠他妈啊!

当然了,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也是重要的助力,当初馆陶公主一直都想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就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公主屡次给景帝进献美女而拒绝这桩婚事,刘嫖十分恼火。于是,馆陶公主看上了“梦日入怀”而生的胶东王,想把女儿嫁给时年四岁的刘彻,王夫人同意了这桩婚事。

在那之后,馆陶公主便有心将刘彻扶上太子之位,这样才能与自己的女儿相配。

另外,汉武帝自己的能力也是一方面,汉景帝不是昏君,他不会将江山传给昏庸无能之辈。刘彻小小年纪在读书骑射上已经优于其他皇子了,汉景帝一直觉得他是一个可塑之才,于是有心培养他。后来刘荣被废,刘彻便成为太子之位的优先考虑对象之一。

当然,最后的结果证明景帝并没有看错人,汉武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

因为一个著名的成语“金屋藏娇”,而此话的背后是长公主及窦太后的不懈努力。

在我国古代立储问题上有一个潜规则,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也就是说继承大统向来都是嫡子优先,长子优先,无子嗣再由亲堂兄弟继承。而汉武帝刘彻命好,汉景帝的薄皇后是没有子嗣的,所以汉景帝没有嫡子。那么第一层障碍就解除了,但汉景帝有十四个庶子,刘彻为第十子,这一层如何突破呢?

公元前153年,四岁的刘彻被封为胶东王,同年景帝庶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此时薄皇后因无子被废,但刘荣的生母栗姬却没有立为皇后,这为后来的事情转折留下转机,后来一个人的出现让转机变为现实,此人为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是景帝的亲妹妹,两人关系很好,馆陶公主也甚得窦太后的喜爱。而馆陶公主有个女儿叫陈阿娇,她欲把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但栗姬冷漠不许,这里馆陶公主与刘荣生母便结下梁子。

而刘彻在与阿娇玩耍之时甚是喜欢阿娇,并说要盖一座金屋子给阿娇住,馆陶公主便很喜欢刘彻。

而后,由于刘荣之母自恃为太子之母,常于后宫做恶。景帝一怒之下废掉太子刘荣。在此机遇下,馆陶公主向窦太后做了工作,在太后和妹妹的影响下,景帝立了刘彻为新太子。

汉武帝继承大统,是典型的宫斗结果,但这一结果也让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褒贬不一的千古一帝,在其伟大功绩之下,被质疑过“穷兵黩武”,但无法否认的是大汉王朝的强盛,和版图的扩张,这位千古一帝也为汉文明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杰出贡献。

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

还是那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谁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谁就可能脱颖而出。

汉武帝的身份开始确实不算尊贵,但是庶出也是有好处的,好处就是让汉武帝越来越像汉文帝的出身。

事实上,汉武帝为何能够登上皇位?还是这些鲜为人知的缘由!

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其母亲薄太后,也是出身卑微,而汉文帝明明也是庶出,既然汉文帝可以当皇帝!那么汉武帝当然也可以登上皇位呀!

有些事情,往往是歪打正着,表面上不尊贵,事实上是很受宠。

举个例子,比如雍正皇帝是四阿哥,乾隆帝也是四阿哥,乾隆皇帝就喜欢学他爷爷康熙皇帝。

同样的道理,汉代真正对汉武帝的兄弟们有影响的不是汉惠帝刘盈,而是汉文帝刘恒!

事实上,刘恒治理大汉天下20来年,其子就是汉景帝,文景之治对中国历史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何况是对汉朝呢!

汉文帝对汉武帝的影响更加强烈。

可以说,汉武帝刘彻,以及其兄弟们都活在汉文帝的光环之下,他们对爷爷汉文帝的出身卑微,难道不知道吗!

所以,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不是说说而已!

刘彻虽然出身相对来说不算嫡长子,但是他却非常幸运,可以效法汉文帝,成为一匹夺储的黑马。

当然了,小刘彻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成为皇帝,

真正决定汉武帝命运的是几个争权夺利的女人!

其实,汉武帝的母亲不仅仅是出身卑微,而且还是一个“二婚”的女人!她在汉宫总是夹着尾巴做人,从来不敢高声说话,谨小慎微,以至于成为非常有人缘的女人!

一个不骄不躁的母亲!

一个权力欲望很大馆陶公主!

这两个女人在一次娃娃亲的事情上,不拍而合,这样刘彻就成为四个女人的交点。

人以群分:馆陶公主、窦太后、阿娇、刘彻之母!

这四个女人可以说是三代人的精英!

他们结合起来!才有了刘彻成为太子的可能性。

当然,其中真正有影响力的人是窦太后!

开始的时候,窦太后看好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但是,刘武自己不争气,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而且没有耐性!

事实上,刘武是非常可能成为汉文帝第二的!

只要汉景帝身体不行,或者有丝毫的畏惧,都有可能把自己搞成第二个刘盈。

从汉代的权力继承来看,有两个途径,其一是“刘邦-刘盈”模式,其二就是“刘盈-刘恒”模式

“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模式,在汉代事实上是存在的。

事实上,“刘盈-刘恒”的皇位继承模式,就是“兄终弟及”!

但是,汉景帝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成为第二个刘盈,他与母亲窦太后的博弈,最终促使自己摆脱了刘盈的阴影。

刘武最大的悲哀是没有遇上刘盈那样的软弱哥哥。

准确的说,是强势的汉景帝战胜了梁王刘武!

这样子!窦太后唯一指望的儿子刘武没有任何机会了,窦太后只能指望自己的女儿馆陶公主,这样馆陶公主就成为汉武帝成为太子的一个关键因素了。

汉武帝的胜利,其实就是四个女人联合汉景帝所造成的一种格局,汉武帝就是这个权力格局的最终表现形式而已!

也就是说,哪个皇子能够联合窦太后、馆陶公主,并且获得皇帝的赞同,那么他就是最终的皇位继承者。

汉武帝刘彻的母亲是一个明白人,她看清楚了汉宫的权力格局,而且快速地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因此刘彻就成为了汉景帝的太子,也就未来的皇帝了!

因此,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他最终也能够登上皇位。

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关注和评论!@龚柳辉

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

汉武帝刘彻的母亲是王娡,王娡的母亲臧儿是故燕王臧荼孙。也就是说王娡是燕王臧荼的外曾孙。燕王臧荼和刘邦一样,是项羽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之一。照此看来,王娡的身份不能算卑微。

还有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的皇后是薄皇后,刘启为太子时,祖母薄太后以薄氏女为妃,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后。刘启不喜薄后,薄后毋子、毋宠。薄太后崩,景帝废薄皇后。因此景帝刘启无嫡子。刘彻也无所谓嫡出庶出了。

虽然都是庶出,也讲究长幼有序。刘彻原本没有被立的份,刘启最初立的太子是长子刘荣。刘荣母栗姬,貌美,善妒。

长公主嫖(馆陶公主),喜欢把美人引荐给景帝刘启,宫中美人多是因馆陶公主得到景帝的宠幸。栗姬深恨馆陶公主。公主有女,想给太子刘荣为妃,栗姬就不同意。馆陶公主转头就找王夫人(王娡),许给刘彻,王夫人立马同意。

馆陶公主一是恼栗姬薄了她面子,二是要帮准女婿刘彻。所以一见到景帝就说栗姬好妒,凡是你宠幸过的姬妾,她都使侍者在背后唾之。景帝心里自然对栗姬有了看法。

有一次景帝病了,就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你要善待我的这些皇子们,愚蠢的栗姬居然不答应,景帝心里更不痛快了!

这时王夫人又偷偷的在背后煽了一把火,故意让大臣奏请立栗姬为后。景帝大怒说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遂诛杀大行。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栗姬又见不到皇帝,忧愤而死。

景帝遂立王夫人为后,其男刘彻为太子!所以刘彻上位,姑母馆陶公主功不可没!

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

第一汉武帝不是庶出;第二,汉武帝的生母王太后出身也不算卑微。

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一生有十四子、三女,皆非发妻薄皇后所生。薄皇后为汉景帝祖母,薄太后的同族,很早就嫁给了汉景帝,但是汉景帝对她十分的冷淡。二十多年的夫妻被概括为“无宠无后”,注意这个顺序,薄皇后先是因为无宠,之后才是无后。到了汉景帝六年,薄皇后被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

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按理说以长幼有序的规矩,排不上储君之位,但是其母王娡有宠于汉景帝,在薄后被废之后不到一年就被封为皇后。所以此时汉武帝就是嫡长子,绝不再是庶出。

再说汉武帝的母亲孝景后王娡确实在汉初的后宫中算一个“狠人”,但比其她的母亲,也就是汉武帝的姥姥臧儿来说,孝景后就是个“囊人”。臧儿出身不低,是楚汉争霸之际,燕王臧霸的孙女。臧儿先嫁槐里王仲,生日后的盖侯王信、孝景后王娡、孝景夫人王皃姁。王仲死后臧儿改嫁长陵田氏,生田蚡、田胜兄弟。

王娡成年后嫁槐里金王孙,二人生有一女金俗,这时已经是汉文帝后期。但是,不知道已经当了姥姥的臧儿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听信预言认为自己的女儿将贵不可言,就逼迫王娡与金王孙离婚。之后将两个女儿都送入太子宫。王家姐妹皆有宠于嫁给了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至少汉武帝的姥姥是一位出身显赫、经历坎坷、手腕灵活但是也寡廉鲜耻的的机会主义者。汉武帝日后性格上的优点缺点未必不和他的姥姥有遗传关系。

再婚的王娡在为太子连生三女(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后又生一子刘彘。刘彘出世之前其父母分别做了两个神奇的梦,母亲梦到了太阳落入怀中;父亲梦见和红毛野猪拱破了漪兰殿的大门,总之都是贵不可言的征兆。过了几个月,汉文帝驾崩,太子继位,是为汉景帝,不久刘彘降生,是为十皇子胶东王。汉景帝七年四月乙巳日,胶东王太后、夫人王娡被立为新皇后,同月丁巳日,七岁的胶东王被立为太子,这就是日后的汉武帝。

所以说,当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上,汉武帝都不算是庶出;而汉武帝的母亲虽然出身说不上高贵,但却也流淌着乱世英雄的血液。而百年前的燕王臧霸却怎么也想不到他和自己的对手汉高帝竟然会拥有共同的后代,而这个后代却会改变了整个世界。

据旧题汉朝郭宪所著的《洞冥记》卷一记载:

“ 汉武帝未诞之时, 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直下,入 崇兰阁 ,帝觉而坐于阁上,果见赤气如烟雾,来蔽户牖,望上有丹霞蓊欎而起,乃改崇兰阁为猗兰殿 。”

后“赤彘”一词被用为帝王诞育之兆。

汉武帝是神兽赤彘下凡的传说并非是污蔑或是泄愤,因为在周、汉之际很多神灵都是以野猪的形象出现,他们也大多是伟大君王的祖先。

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

山野老人解读两汉三国,与您一起体会历史新感觉!

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

对于这个问题,山野老人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西汉对于皇后的出身并不在意。

今天的人把皇后看成是最高尚的白富美,这是今人以后世的经验看待过去的皇后,这个观点到底成不成立?最少西汉是不成立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山野老人以史为证。

刘邦是开国皇帝,刘邦的皇后是吕后。吕后是一个农家女孩,算不得最高尚的白富美。

至于刘邦的妃子就更不好说了。

戚夫人很美,但是不能算白富美。

薄夫人就更不用说了,她原是魏王豹的女人,到刘邦这里最少是二婚。

刘长的母亲是刘邦女婿张敖的歌姬。

刘邦儿子刘盈的皇后是刘邦的外甥孙女张嫣。

张嫣喊刘盈为舅舅。

至于其她皇妃之类就更谈不上白富美了。

第三个皇帝是文帝,文帝的皇后是窦漪房。

窦漪房是农家女孩,之前是刘邦身边的侍女。

第四个皇帝是景帝,景帝的皇后是薄皇太后的远房侄女薄巧慧。

薄巧慧嫁给景帝,是景帝的奶奶与景帝母亲撮合的结果。

后来,景帝以薄巧慧没有皇子废除了。

之后是栗夫人与王夫人争皇后。

这两人都不能算最高尚的白富美。具体情况留在后面说。

第五个皇帝是汉武帝,汉武帝的第一个皇后是陈阿娇,陈阿娇的命运与薄巧慧一样,因为没有皇子被废除。

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是卫子夫,卫子夫是私生子,原是汉武帝姐姐的歌姬。

汉武帝的嫔妃李夫人是歌女,钩弋夫人是犯罪官员的女儿。

第六个皇帝是汉昭帝,汉昭帝的皇后是上官桀的孙女,霍光的外甥孙女。

第七个皇帝是汉宣帝,汉宣帝的第一位皇后是许皇后,是汉宣帝流落民间找的女人。

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曾经是一名犯人。

第八个皇帝是汉元帝,汉元帝的皇后是王政君,在入宫之前也是个寡妇。

第九个皇帝是汉成帝,汉成帝的第二个皇后赵飞燕虽然很美,但是出身也很卑贱。

汉成帝之后的皇后都是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以上列举的史料可以看出,西汉对于皇后的出身并不十分在意!

二,汉武帝登基是权力斗争的结果。

汉文帝原本有八个皇子,等到汉景帝登基后,汉文帝的八个儿子只剩下汉景帝刘启与汉景帝的弟弟刘武。

汉景帝为了拉拢弟弟刘武,对刘武说,我百年之后传位给你。

刘武信以为真,将汉景帝的话告诉母亲窦皇太后。

窦皇太后为了小儿子刘武,逼迫汉景帝封刘武为太子。

汉景帝为了对付母亲窦皇后的逼迫,慌忙册封栗夫人的儿子,也是长子刘荣为太子。

刘荣被册封为太子后,景帝的姐姐刘嫖为了女儿陈阿娇的前程,不顾羞耻,亲自上门,对栗夫人说:“ 我准备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你儿子刘荣做老婆。”

栗夫人讨厌刘嫖以姐姐的身份常常入宫,为景帝送美女,因此委婉地说:“我儿子还小,不急于找老婆。”

刘嫖受到如此羞辱,转身到王娡那里。

王娡有个儿子叫彘儿,刘嫖对王娡说:“我把女儿陈阿娇许配你的日子彘儿,你同意吗?”

王娡脑筋急转弯,刘嫖是什么人?长公主。王娡立即同意了。

王娡是什么人?

王娡是臧儿的女儿,臧儿是原来燕王臧荼的孙女。

臧荼造反,被刘邦剿灭后,臧儿趁机来到长安。

王娡先是嫁给金王孙,生有一女,叫金俗,后被母亲送入皇宫。

王娡拉上刘嫖这层关系后,刘嫖为了自己女儿陈阿娇的前程,不断在景帝面前诽谤栗夫人,吹捧王娡与王娡的儿子彘儿。

景帝听多了姐姐的话,对栗夫人很厌恶,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废除了刘荣的太子。

景帝的母亲窦皇太后听说景帝废除了刘荣的太子,又逼迫景帝封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为太子。

景帝为了对付窦皇太后的逼迫,匆忙册封彘儿为太子。

王娡的儿子彘儿从某种程度上说,捡了个便宜。

三,汉武帝也是有故事的人。

王娡的儿子彘儿能册封为太子,尽管某种程度上说,算是捡了便宜,但是彘儿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这里简单介绍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红日入怀。

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宠幸王娡。

王娡对景帝讲了一个红日入怀的故事。

王娡说:“我昨晚梦见一轮红日落入我的怀中。”

景帝说:“这是好征兆。”

后来王娡就生下儿子彘儿。

第二个故事,改名“彻”。

有一天,景帝的心情特别好,便问身边的儿子彘儿说:“彘儿,你想不想做皇帝?”

彘儿回答说:“做不做皇帝,彘儿说了不算。不过,彘儿会按皇子的要求好好修身养性。”

景帝听了龙颜大悦,便将“彘儿”的名字改为“彻”,由此可以看出景帝对彘儿的喜爱。

第三故事,“金屋藏娇”,这个故事知道了人很多,就不在此赘述了。

这三个故事,孤立看,似乎没有什么意义,联系起来看,却是意味深长。

第一个故事,说明汉武帝是有来历的人。

汉高祖是母亲赤龙伏胸而怀孕才有了汉高祖,汉文帝是母亲梦见龙王伏胸而怀孕才有了汉文帝,汉武帝是母亲红日入怀而怀孕才有了汉武帝,这样联系起来想,就可知汉武帝登基指日可待。

第二个、第三个故事,都说明汉武帝从小天资过人,具备了天子的资质。

由此说明,汉武帝的太子尽管是捡来的,但是汉武帝本身也并非等闲之辈,能登基做皇帝也是实至名归!

综上所述,汉武帝能登基做皇帝,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汉武帝自身具备做皇帝的资质的必然结果,与其出身与其母亲地位卑微没有多大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