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和霍去病谁打仗厉害?
感谢邀请!
卫青和霍去病也许是历史上最出名的一对舅甥了吧!
一个奴隶出身,一个年少成名;一个封狼居胥,一个横扫漠南;一个打服了大单于,一个追哭了左贤王;一个受封长平侯,一个谥封“景桓侯”。
他们是“帝国双壁”,他们一起打败了匈奴,一起拱卫了大汉,一起陪葬于茂陵!
所以,在历史上,卫青和霍去病,从来都是以“卫霍”并称。而“卫青和霍去病谁厉害”也一直是一个仁智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在我眼中,在没有实打实的打一场的情况下,仅凭史料评判,二人难分高下,只能说各有所长!
卫青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刀客,自带一股霸气,以刚猛著称,其招沉稳有力。面对对手,皆是从正面碾压,赢得干净彻底。
漠北一战,汉军和单于兵相遇,卫青以武钢车结阵,以弱胜强击败单于主力。而由于漠北之战击溃了单于的主力,匈奴开始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而霍去病则更像是一名剑客!其善于出其不意,一击必杀!元朔六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锋芒初露,独自领八百骑出击,俘虏匈奴单于的叔父和国相,斩单于的祖父等2028人,封冠军侯。
两年后,霍去病再行突击,一举拿下河西地区,使匈奴痛呼:“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再两年,他与舅舅卫青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北进两千多里,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匈奴左贤王面前。最终霍去病斩首七万余,分狼居胥山,凯旋而归!
所以,卫青与霍去病,一刀一剑,各有所长。而他们刀剑合璧,一同帮助汉武帝击败了匈奴这一大敌,拱卫了汉室江山。
总之卫青与霍去病,合则天下无敌,分则各自牛逼!
卫青和霍去病谁打仗厉害?
如果,想知道卫青PK霍去病,谁的军事才能更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比投入与产出的结果。毕竟,打仗打的就是人和钱。自然,谁的人钱物消耗越少,战果越辉煌,谁的军事才能也就越强。
一、卫青对战匈奴期间的兵力投入与战果分析
第一战:汉武帝元光六年,卫青首次作战,领兵一万,迎击匈奴于上谷,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虏700人。投入一万,战损不详,战果七百。
第二战:汉武帝元朔元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直入斩首虏敌数千人。投入三万,战损不详,战果数千。
第三战:汉武帝元朔二年,卫青率大军进攻盘踞河南的匈奴部落,虏敌数千人,牲畜百万。投入不详(但应当不会少于第二次出征三万的兵力数),战损不详,战果数千、牲畜数百万。
第四战:汉武帝元朔五年春,卫青领十万骑兵,攻打朔方、高阙匈奴,俘虏右贤王部小王十余人,部族一万五千人,牲畜千百万头。此战后,汉武帝拜卫青为大将军。投入十万,战损不详,战果一万五千,牲畜千百万。
第五、六战:汉武帝元朔六年春、夏两季,两次领十万骑兵,攻打定襄、漠南伊稚斜单于大本营,歼敌过万。投入十万,战损不详,两次战果过万,平均每战约为五、六千。
第七战:汉武帝元狩四年春,率领骑兵五万,步兵十万,出兵漠北,击溃匈奴漠南主力,迫使其部向西北转移,数年无力南下。因此,被汉武帝加封为大司马,兼领太尉。投入十五万,战损不详,战果赶跑。
二、霍去病对战匈奴期间的兵力投入与战果分析
第一战:汉武帝元朔六年,随大将军卫青出兵定襄,首次作战领兵八百,斩首捕虏二千余人。同进,斩杀单于祖父,俘单于叔父、将军、当户等匈奴贵族数十人。投入八百,战损极少,战果二千余人。
第二战:汉武帝元狩二年春,率骑兵一万出征陇西,孤军深入,正面对敌,斩获一万八千人。其中:遫濮王、折兰王、卢侯王,俘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匈奴贵族数千人。投入一万,战损七千,战果一万八千。
第三战:同年夏,率骑兵一万出征北地,斩获三万零二百人。其中,包括酋涂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数千人。投入一万,战损三千,战果三万零两百。
第四战:同年秋,率骑兵一万出征酒泉,斩获八千,受降四万族众。其中,包括三十三个部落王。投入一万,战损为零,战果八千,成功受降四万。
第五战:汉武帝元狩三年,率骑兵五万、另有步兵辎重军十万,出征代郡,斩获七万余人。其实,包括北车耆王,单于章渠,屯头王、韩王、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匈奴部落首领数百人。投入十五万,战损一万,战果七万余人。
三、卫青与霍去病战果比对分析
两相对匈奴作战次数比对:卫青对匈奴作战次数,七次;霍去病对匈奴作战次数五次。比对结果:霍去病少卫青两次。
两相对匈奴作战总兵力比对:卫青出动总兵力约为四十三万人次;霍去病出动总兵力为十八万零八百人次。比对结果:霍去病少卫青近近二十五万人次,不足卫青总兵力的一半。
两相对匈奴作战战果比对:卫青斩获敌人为五万余人;霍去病斩获敌人约为十二万余人。比对结果:霍去病多卫青近七万人,超出一半还多。
两相对匈奴作战时长比对:卫青领兵累计作战时长近八年;霍去病领兵累计作战时长近三年。比对结果:霍去病少卫青五年。
两相对匈奴作战时的战术比对:卫青兵法要点:“车阵防守,骑兵突击。”,也就是说先侧重于守,而后寻机歼敌。霍去病兵法要点:突飞猛进,灵活机动。也就是说,突出骑兵草原上的“闪电战术”,从不待敌至,皆为主动进攻。比对结果:卫青侧重于防,而霍去病侧重攻。正所谓:最好的防守,就是进守。所以,战术上霍去病应当胜于卫青。
非常明显,霍去病处处占优。虽然,霍去病第二战,直接面对匈奴主力,损失基本上接近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地步,但是同样战果非常之大。同时,后面的三次大战,均以较少的投入,取得了最好的战绩,总战损仅为两万余人。
此外,据汉史记载,对匈奴作战期间,共出征十四万匹战马,返回仅有三万,汉军将士损失达十几万,且库藏钱粮皆已耗尽,仍不足以供养将士作战所需。由此可见,卫青统军总战损人数至少多出霍去病两倍以上。
也因此,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下罪己诏,向全国百姓告罪。
由此可知,大军出动,每一天的物资消耗,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能以最短的时间,投入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好的结果,当为胜出者。而卫、霍相比之下,孰强孰弱,自当一目了然。
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来源网络
卫青和霍去病谁打仗厉害?
卫青和霍去病是甥舅俩,一个是汉武帝的小舅子,一个是汉武帝的内侄,两人都是私生子,都是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战神,是匈奴人的灾星。两人都创造了一个奇迹:一辈子没打过败仗!要比较他们的军事才能,还真有一点小难度。
一、卫青的主要战绩元光六年,汉武帝继马邑之谋后,第一次派军深入大漠,寻求对匈主动作战。这一战,汉武帝派出四路人马,各领万人,独立作战,这也是卫青的处子战。在其他三路人马一路无功而返,一路损了七千人马,李广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只有卫青斩敌七百,得胜回朝。
接下来两年,卫青连续出击,每次斩敌数千,并将匈奴人赶出河套地区,汉武帝在此设立朔方郡,彻底解除了匈奴人对长安地区的威胁,对匈作战,进入战略主动进攻势态。
元朔五年和六年,卫青又两次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每次杀敌一两万,俘虏匈奴贵族若干。
元狩四年,卫青率军指挥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漠北大战。他和霍去病各率五万人马,两路出击,本来作为策应的卫青,碰巧遇上匈奴主力,卫青当机立断,改变战术,歼敌一万九千人,遗憾的是匈奴单于逃脱。
漠北大战后,匈奴彻底丧失对汉朝的主动进攻能力。
二、霍去病的主要战绩霍去病17岁第一次出战,卫青令他率800骑,在漠南寻求战机。结果霍去病,纵横千里,杀敌2000多,俘虏国相等数百人,一战成名。
时隔一年,霍去病兵出河西,杀敌四万,掳获匈奴王、王子、国相等高官120人。同年,又平定叛乱,顺利接应浑邪王四万人马归汉。
霍去病参加的最后一次作战就是漠北大战,他千里奔袭,一直杀到狼居胥山,锋指贝加尔湖,杀敌七万多人,又俘虏王、国相等83人。
三、两人战力比较霍去病英年早逝,从17岁至22岁,一生只出战五次(含一次接应浑邪王归降),卫青则征战十年,七次大战。霍去病就像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短暂但灿烂!
从数字上讲,舅舅卫青,在外甥霍去病面前有点拿不出手,霍去病就是个杀神,匈奴人的大灾星。每次他不砍几颗匈奴王爷的头,都不好意思回朝!
但从战争的重要性上来说,外甥霍去病还得给舅舅拎几年鞋。卫青的几次战役,都涉及大汉帝国战略利益,对未来战局影响极大!
所以,卫青是战略家,霍去病是战术家。卫青是帅,霍去病是将!
这跟两人的成为经历关系很大。卫青骑奴出身,为人低调谨慎。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是大开大合冒险行事。霍去病不一样,自幼在汉武帝身边长大,有汉武帝这个导师在,造就了霍去病雄浑大气,不拘一格,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所以,卫青不可能出现,以几百人奔袭数千里的举动,也不容易失败。霍去病注定是,赢就会赢得畅快淋漓,输就会输得一败涂地。说句不该说的话,以霍去病的性格,再给他数年时间,失败就在前方等他!
以卫青的谨慎,他即便卷入政治斗争,受到汉武帝猜忌,也能化险为夷。但如果霍去病卷入朝争,就是火星碰地球的大乱!
冥冥中,上天都给他们安排了最好的结局,让他们成了彪炳史册,功德圆满的战神,幸甚!
卫青和霍去病谁打仗厉害?
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都是汉武帝发掘出来的名将,他们都善于指挥骑兵大兵团作战,都是中国古代军神级人物。如果比较他们哪个人更厉害,我认为还是算卫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卫青成名更早,是最早对匈奴形成碾压态势的将领。正是卫青多次痛击匈奴,把匈奴和汉朝军队的攻守之势逆转。
二、霍去病其实很大程度是卫青培养的。霍去病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以及汉武帝的偏爱外,他是站在卫青肩膀之上。
三、从战法看,卫青善于整体战术推进,会针对敌军进行详细的战术设计,更能体现其指挥能力。霍去病善于打机会仗,完全靠军队的勇往直前冲垮敌人。很明显卫青才象一个真正的军事家。
再则,霍去病打胜仗,常常是因为有卫青的策应,而霍去病运气比较好,多次巧遇匈奴主力,有机会立下大功。
卫青和霍去病谁打仗厉害?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一代名将,在对匈奴的战争中战功卓著,称他们为帝国双壁也当之无愧。在比较两人谁厉害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对比。
两人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我们先来看一看卫青和霍去病各自的人生轨迹。卫青,出生卑微,童年悲惨,他的故事。卫青的母亲是平阳公主府中的家奴,和县令郑季私通生了卫青。但郑家根本就不认这个私生子,郑家人都把他当奴仆一样看待,动辄打骂虐待。长大一点后,卫青实在忍受不了,逃出郑家,回到了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就是平阳公主上马和下马时,让她踩着当垫脚的。后来,又入宫在建章营做了一个马夫。有一天,汉武帝去打猎,一箭射中马的咽喉,群臣纷纷叫好,但卫青却跑过去抱着受伤的马大哭。汉武帝又气又惊,问他这是干什么,卫青说道:“汉朝打不过匈奴是有原因的,匈奴人爱自己的马,爱自己的女人。汉朝不爱自己的马,不爱自己的女人。陛下以射杀军马为乐事,还年年把公主送给匈奴,用女人来换取和平。我们大汉的男人哪去了?”汉武帝听后,又内疚又敬佩卫青,一个养马的有这份见识,便封卫青统领建章营所有的军马。后来,靠着战功,当然也有姐姐卫子夫的关系,一路升迁,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十八岁便被汉武帝封为骠姚校尉。初次征战就领800骑兵深入敌境,杀得匈奴溃不成军,战果显赫,深受汉武帝赏识,被封为冠军侯。两人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养成了他们截然不同的性格。卫青谦和,平凡,敛朴,谨慎,而霍去病强悍,勇猛,奢侈,张杨。
大规模骑兵兵团战术的开创与发扬从汉武帝登基开始,汉帝国已经开始酝酿对匈奴的反击,而在此前,对匈奴的策略主要以消极防守为主。为了彻底反击匈奴,必须要改变军事策略,以骑兵大兵团深入草原腹地,寻找匈奴主力并与之决战。而原先在防守策略下成长起来的将领,已经是英雄迟暮,缺乏带领大规模骑兵战略集团的能力和胆略,比如李广,这位草原老司机更是屡屡迷路,贻误战机。而卫青正是骑兵兵团主动出击的开创者。卫青七次统帅汉军骑兵出击匈奴,七战七捷,共斩杀,俘虏敌人五万余人。元光六年(前129),卫青第一次出征匈奴,在其他三路皆败的情况下,独卫青一路取得了胜利,奇袭匈奴圣地龙城,取得龙城大捷。之后又屡次出击,收复了河朔,河套等地区。如果说卫青是大规模骑兵战略集团出击的开创者,那霍去病则将这一战术发扬到极致。霍去病一生六出匈奴,在卫青大规模骑兵出击的基础上,大胆使用了迂回穿插,闪电奇袭的战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不给匈奴喘息集结的时间。当然,这也得益于他谜一般的自带导航功能。
卫青和霍去病两人,都是不世而出的军事奇才。卫青就像一汪水,包容谦让,而霍去病更像一团火,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不拘一格。你更喜欢谁呢?
我是冷月无声,欢迎点赞加关注,每天持续分享历史知识!
卫青和霍去病谁打仗厉害?
卫青是阵地战专家。霍去病是开创闪电战的祖师爷。各有春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