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跟爷爷奶奶有冲突该怎么办?

自从孩子断奶后三个月,我就开始工作了,孩子交给奶奶带,晚上跟我睡。之前我带都是有规律的安排孩子孩子,和习惯。虽然孩子小,但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肯定是对孩子有帮助的,比如吃饭,她从吃辅食我就让她自己坐,安安静静吃完才能活动。虽然在育儿路上我也不懂,但是为了孩子,也是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调整。如今孩子两岁半了,我发现她虽然在成长,可是也出现了每个年龄阶段小孩子的"通病"比如,打人,喜欢说不……孩子这些成长都不是问题,只要他的行为家长能给予的回应能制止或者引导,我发现她们并不是跟我一样的育娃,我变成了恶毒的妈妈,我听到的奶奶几句让娃吃饭和睡觉的几句"名言",快吃吧,不吃饭妈妈要打你了。你再打我妈妈就要打你了。妈妈不想要你了。我听到就觉得很可笑,纠正她奶奶,她奶奶就说"她吃饭不坐啊,坐不住啊,让她午睡她不睡啊"都是说孩子的问题,这种推卸方式,她能带好孩子么?虽然奶奶一直积极给我们带孩子,可是我真的看不惯很多,可以宠可以让她有自己的选择,但是这其中要有家长的监督跟筛选,要有最基本的规律和原则,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现在我就觉得孩子问题很多,吃饭总是又蹦又跳的吃很久,睡觉睡得很晚都是十一二点。乱丢东西

如今这个社会高速发展,两代人相隔二三十年,但这中间的差距就太大了,老辈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那时的中国还没有走入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们文化素质还很低,生活水平也正处在解决温饱的时候,育儿观念,也是以大带小,或者进入计划生育时代,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物资满足都不富裕,人们育儿的观念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开始转变观念不一样。

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城乡差距也在缩小,大部人拥进城里,文化水平有所提高,消费观念也出现了巨大变化,生孩子方面人们注重优生优育,育儿知识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年轻人身居各种岗位,带孩子的任务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替代,作为隔代教育,又是两个世纪的人,孩子的减少,就显得异常珍贵,消费观念也会使两代人出现很大的分歧,护理孩子都有不同的认识和思想,面对这种情况,爷爷奶奶应该分清主次,爷爷奶奶都是负起孩子的后勤和家中琐事的任务,教育孩子应以父母为主,爷爷奶奶为辅,出现不同的意见的时候,都耐心沟通,息事宁人,把这件事的好坏说清楚,慢慢融合,达成共识,不要遇事各持己见,不听任何建议,我行我素,引起家庭不和,彼此心里都有疙瘩解不开,持续坚持,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大人心中不快,照顾孩子也不会尽力,孩子成了无辜的出气包,为了孩子都要作出让步,改变一下自己,处处为这个家和谐而努力,因为孩子才会住在一起,但生活习惯,两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就要做到彼此迁让,包容,沟通,才能使家中和睦,最主要的是多沟通,创造和谐气氛,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多做事少发一些亳无意义的牢骚,只有这样这个家,才会充满欢声笑语,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孩子才会更加阳光可爱,在不知不觉中,看着孩子一天一个变化,健康快乐的成长。

隔代教育虽是一个难题,有了孩子作为轴心,也是拉近亲情的一种最好的纽代。老人是宝,孩子更是这个大家庭的宝,只有有宝承在,这个家就意义非凡,这个家就有了生机和希望。

育儿观念跟爷爷奶奶有冲突该怎么办?

不要急燥[微笑]。

两辈人育儿绝对有矛盾,两口子还为孩子教育吵嘴呢[捂脸].

你孩子不是“留守儿童”[呲牙]。只要你在身边,翻不了天[笑哭]一一孩子或更具成长优势,因为他接触面广了,有机会“感染”外界多种你认为的“病毒”,会产生抗体、日后适应性更强,如李兰娟院士所说:我们做过实验,全程无菌环境中培育的生命,繁殖功能都丟失了[我想静静]。

你不放手,保证主导地位;调正自己心态,珍惜现有条件;润物无声,循序渐进,你的孩子不会走偏[笑]。

这种智慧你是有的[灵光一闪].

育儿观念跟爷爷奶奶有冲突该怎么办?

爷爷奶奶的人生使命和使用价值,基本上已经丧失殆尽了。所以爷爷奶奶们,不必要担心或干预儿孙们的前途和未来吧。否则是吃力不讨好的结果。

育儿观念跟爷爷奶奶有冲突该怎么办?

小孩子天生就是好动元脾淘气不要建议难道你喜欢孩子说一不二在老实的孩子也不好这些慢慢教他大了点就会懂

育儿观念跟爷爷奶奶有冲突该怎么办?

有冲突是正常的,90后小的时候全社会倡导科学喂养,电视里每天讲,单位还专门请儿童医院的院长来讲育儿常识。现在的90后,即使高学历只是在本专业上,育儿常识不见得比60后懂的多。

育儿观念跟爷爷奶奶有冲突该怎么办?

你是一个很有教育观念的妈妈,与长辈存在育儿理念的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奶奶的一些做法也确实不好,你有试过让爸爸来沟通吗?或者奶奶更喜欢听谁的话?看是否有效果?

婆婆的这种育儿模式都是她原生家庭带来的,我们一时半会或者根本没法改变去改变他人,如果可以你换一个人代养,或者把孩子送去托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