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有个前提条件的,即人要面南背北而立,这句话才成立。如果人不是面南背北的话。这句话就不成立了。人面南背北而立的时候,左边是东,右边是西。前边是南,后边是北。所以,青龙是东方,白虎是西方,朱雀是南方,玄武是北方。
先说一下,为什么是面南背北。而不是其它。这与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关。华夏文明发源于北半球的黄河流域。这一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永远在南边。人建房子的时候,开门开窗都是朝南的。其目的是为了采光和取暖。古代部落首领议事的时候,在房间里,是坐在正北的方向,脸朝南方。也就是面朝光线进来的方向。这叫向明而治。首领们给下属安排事务的时候,下属可以看清楚,首领的面部表情。明白他的意思,这就向明而治。面南背北,是向明而治的自然结果。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指的就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结果。他们其实是天上星相,二十八宿所组成的形状。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合成青龙的形象。
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组合成朱雀的形象。
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组合成白虎的形象。
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合成玄武的形象。玄武是龟蛇缠绕之象。
这样说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其实是东、西、南、北四方的形象表示。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明白中间是谁了。中间的就是话语的主体,就是你自己。如果你在没有任何所指的情况下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就是你自己,意思是说,你为主体,面南背北之时,左边是东,时间上代表春天,代表生;右边是西,代表杀,时间上是秋天。前边是是南,代表夏天,后边是北代表冬天。
明白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意思,中间的主题自然就有了。下面举例说明一下。我们知道,唐代李世民有"玄武门之变“,其中的”玄武门“就是皇城的北门。这时中心是什么,就是皇城中间的那座建筑,叫什么殿也行,什么宫也行。
比如南京有玄武湖,为什么叫玄武湖,因为他在某个参照物的北边。如果这个参照物是南京城的话。中间就是南京城。在北边的湖,就叫玄武湖。
同样,朱雀桥,就是皇城南边的桥叫朱雀桥。中间也是城。
我们也听到过有叫青龙桥的,也很容易理解青龙桥肯定在参照物的东边。也就是说,中间是在青龙桥的西边。
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叫白虎桥或是白虎门的。原因很简单。东西南北四方加上中间,和五行相联,又和生杀收藏相联系,西方属金,与杀相联青龙代表生,是吉利的,白虎代表杀,不吉利。所以,不会以它来命名事物。古代有人被称为”白虎星“的,也代表不吉利,会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这些是属于迷信附会,没什么道理。但古人观察天象的成果,是真实的。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东方甲乙木青龙,南方丙丁火朱雀,西方庚辛金白虎,北方壬癸水玄武,中央戊己土勾陈腾蛇!
原因如下:
上古六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螣蛇。
1、青龙:东为青色,配龙 ,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
2、白虎: 西为白色,配虎。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
3、玄武:北为黑色,配武。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 、龟,称玄武。
4、朱雀:南为朱色,配雀 。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
5、勾陈:方位代表中央,属土。勾陈之象,实名麒麟,位居中央,权司戊日。盖仁兽而以玉虚为治。
6、腾蛇:螣蛇是五方神兽的独立一员,位居中央,色尚黄。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是皇天后土。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显然说得是方位。一个人,背北朝南站着,才可以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所以在古代,处于正中间的皇帝的宝座的朝向,是很有讲究的。突然说一个人“南向”,往往就意味着称帝啦。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占星家的说法。古时没有现代天文学,占星家就大行其道。抬头仰望星空,是他们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因为最起码,要看日晷的转动计算年,要看月亮的盈亏计算月,要看日出日落计算日,更要看彗星的出没来判断灾祥......
天上繁星点点,你说它的排列有规律,就是有规律。比如,北斗七星的组合,就像指向北方的勺子。所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是一样。不过,为什么这些星座都带颜色呢?因为,一旦它们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之后,四个方位的星群就不再是遥远的冷冰冰的存在了,而是具有了各自的特性。
北边阴冷黑暗,属水,阴之极也,故为玄武,玄,暗黑也;南边溽热难耐,属火,阳之极也,故为朱雀,朱,火红也;东边旭日东升,属木,阳之少也,故为青龙,青,春天万物萌发之色也;西边日暮西山,属金,阴之少也,故为白虎,白,金属发出的凛凛寒光也。
把天上与地下合为一体,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古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由于笃信天人合一,所以在日常,人们丝毫马虎不得。比如,城池的北门,必称之为宣武门,南门,必称之为朱雀门,等等。
那么中间是什么呢?肯定是皇天后土啦。所以,统治这一片天下的人就是天子,就是皇帝,也叫做后。请注意,后土的后,最早指的是皇帝,不是皇帝的太太哦。
就这样,为了讨个吉祥的彩头,往往用麒麟来代表皇天后土。从此,五行就完备了,各自的瑞兽也一一就位啦。
总之,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是皇天后土。这个说法是古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驱使之下,结合阴阳五行学说而制定的。这一切,无不体现出古人的智慧。更加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古人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5千年的历史沉淀。在这璀璨你的文化之中,我们华夏也有自己的神话体系。神话故事是依赖于人们的想象力,以及各种传说组成的。现在这些文化,已经深深的印在了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即使到现在,依旧被大众所喜爱所喜闻乐见。
在神话故事中,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但是这四种分别是什么神兽呢?那为什么只有四方,那中间有什么呢?
青龙被取名为孟章,也就是道教的孟章神君。在古籍《淮南子》中曾有记载,能令天神下跪者,莫贵于青龙,也正是在此时,青龙的地位最为尊贵,成为了四大神兽之首。白虎被取名为监兵,也就是道教的监兵神君,而他的属性是金,因此它的颜色是白色,代表的是秋天的萧索。朱雀被取名为陵光,也就是道教的陵光神君,因为他的属性是火,所以颜色是红色,代表着夏天的酷热。玄武被取名为执明,也就是道教的执明神君,由于它的属性是水,代表着是冬天。
而在神话故事之中,四大神兽占据了天下的4个方位:金、木、水、火,而被他们守护在中间的,自然就是土了。而“土”,在神话故事中,所代表的是黄龙,不过他并不是四大神兽守护的对象,而是牵制4大神兽的第五神兽。因为,在轩辕黄帝时期,这4大神兽还不是祥瑞之兽,反而是为祸四方的恶兽,黄帝为了防止这4大神兽作乱,便化身黄龙,降服这四大神兽,并最后将他们封印在天地的四个方位,让他们无法互相斗争。
由于古代的皇帝都以“龙”自称,还身穿龙袍,所以黄龙便成为了古代皇权的象征。并且,数千年以来,龙和黄色就成为了皇帝的特有标志。所以,这四大神兽也被看作是守卫皇权的象征,被历朝历代的皇帝称为祥瑞之兽,体现在各个方面。因此,四大神兽中间的神兽便是黄龙,而守卫的便是我们中华民族,让我们的传承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间是什么?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四大神兽,是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称四象,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远古的星宿信仰,而不是道教,直到两汉时期才被道教吸收成为四灵神君。
东之青龙,西之白虎,南之朱雀,北之玄武,那中间又是什么神兽呢?
东方甲乙木,对应的神兽是青龙,青龙属木;
南方丙丁火,对应的神兽是朱雀,朱雀属火;
西方庚辛金,对应的神兽是白虎,白虎属金;
北方壬癸水,对应的神兽是玄龟,玄武属水;
关于中间神兽的说法主要有四种,具体如下:
1、中为黄龙。与金木水火土对应。青龙为木,白虎为金,朱雀为火,玄武为水,中央黄龙为土。五行思想的体现将黄龙看做是五龙之一。有四大神兽之外的“第五灵”甚至四灵之长的说法,『中央黄为土』就是黄龙。《淮南子》、《灵宪》等诸多古籍认为居中主土的为黄龙。
2、中央戊己土,对应的神兽是麒麟,麒麟属土。麒麟是指中国传统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麒麟有中土之兽的说法, 《易冒》一书将其与青龙等四灵相提并论。
3、中央戊己土代表神兽为腾蛇。
腾蛇神话中由女娲娘娘(人面蛇身)以自己形象制造的土属性替身,是一种会腾云驾雾的蛇,为星宿之一,有“勾陈腾蛇”之说。
4、中央戊己土代表神兽为勾陈。
勾陈在上古六神之中,与腾蛇同属土。《易冒》:“勾陈之象,实名麒麟,位居中央,权司戊日。盖仁兽而以土德为治也…腾蛇之将,职附勾陈,游巡于前,权司己日。盖火神而配土德以行也。”
民间传说,腾蛇是与勾陈并列的神兽,位居四象之下。
在风水学中,腾蛇的地位与传说一致,是与勾陈并列的神兽,位居四象之下。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有一句玩笑话这样说:“左青龙,右白虎,中间一个二百五”。
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也有一句经典台词:“我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口,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其实这两句话的原话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星宿。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称为四象,是中国神话中的四方神灵,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所以也有“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之说,形象的来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
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星空,会看到苍龙显现;春夏之交,则会有朱雀上升;夏秋之交,又会看到白虎露头;秋冬之交,轮到了玄武升起。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轮流交替出现,好似佑护着下方这片土地,所以他们又被古人们称为“四大神兽”。
青龙,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东方之神。汉后道教将其吸纳为护法神,被人们称为“孟章神君”。因为青龙五行属木,所以青龙象征四象中的少阳,是四季中的春季。
白虎,是代表少昊与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汉后道教将其吸纳为护法神,被人们称为“监兵神君”。因为白虎五行属金,所以白虎象征四象中的少阴,是四季中的秋季。
古人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援神契》曰:“王者德至鸟兽,则白虎动。”
朱雀,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汉后道教将其吸纳为护法神,被称为“陵光神君”。因为朱雀五行属火,所以朱雀象征四象中的老阳,是四季中的夏季。
现代很多人认为朱雀是凤凰或是凤凰的一种,但实际上作为天之四灵与四方星宿之一的朱雀与礼记四灵之一的凤凰存在极大的不同,二者并不一致。
玄武,是代表颛顼与北方七宿的北方之神。汉后道教将其吸纳为护法神,被称为“执明神君”,后被称为“真武大帝”。因为玄武五行属水,所以玄武象征四象中的老阴,是四季中的冬季。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在五行中分别表示木、金、火、水,那么中间的黄龙就是五行属土的神兽了。
按照古籍记载,五行思想体现出黄龙是五龙之一,有四大神兽之外的“第五灵”甚至四灵之长的说法,“中央黄为土”就是黄龙。
黄龙在古代是皇权象征,而当时的思想是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位于中央,掌管、牵制东西南北的四个神兽。所以,在中间的神兽就是黄龙,代表皇帝。
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黄龙,称为天官五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