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发生焚书坑儒又倡导儒家,毁掉寺庙又重建寺庙,这是为什么?
战国时期,中国就形成了百家思想,在历史的发展中,各家思想有的不断发展丰富,比如儒家,道家,法家等等,有的逐渐消失。所以发展的思想,都是因为他们切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切合社会现实的,便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了。
百家思想对中国影响最大,无疑是儒家,其次是道家、法家、兵家等等。儒家思想在秦朝受到焚书坑儒的打击,到汉武帝时期,又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重新又兴旺了起了,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近代,五四运动之后,孔孟之道被打倒,它对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才逐渐降低,但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生活文化的影响依然延续着。比如重义轻利,孝敬父母,友爱亲朋等等的观念从来没有被中国人真正的抛弃过。
一种思想,只要它是正确的,总会被发现,被重视的。如果它是没有用的,错误的,就算宣传的再起劲,最终也会被人所抛弃。儒家从秦朝的被坑被焚,到汉初的被尊,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百家思想的形成,反映的社会各阶层站在不同立场上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这些思想的之所以产生,必有原因,也必有用处。简单的说,儒家是治世思想,也就是社会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建立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伦理。道家思想的老子,也是社会治理的思想,到庄子的时候,目光从社会转到对个体精神的关注。儒与道思想,成为中国主流文化中的两翼,儒是经世济用,道是避世修身。除此之外,法家思想是以法惩恶,儒家是以礼扬善。再和兵家比较,兵家是用兵之道。用兵必是乱世,必有不吉祥。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千年来,为什么儒家一直是主导的。
独尊儒术的“尊”字说明,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思想,而在这些思想中,儒家是最重要,最尊贵的。这就好像请客吃饭的时候,儒家坐在上席,最尊贵的位置上,其它各家也各有其位,各有其用。而不是被抛弃了。
秦朝时期,是战国纷争天下大乱向天下大治过渡的时期。秦始皇奋六世余烈,积六代人的努力,平定天下,统一了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就是战争的过程。而儒家之道,不是战争之道,是和平之道,所以,在秦始皇时期,儒家没有地位是很正常的,被打压也是理所当然的。秦朝时期,吃香走运的是法家和兵家。以法家治理国家,以兵家平定天下。
儒家在秦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是没有功劳的。既然没有功劳,就别说话。可是,这帮儒生们太过自信,以为自己的学术对治理社会是有用的,就胡说八道,品评起天下大事来。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秦始皇以法家之术,把他们统统收拾了。但秦朝的历史本身已经说明,靠严刑峻法或许可以打天下,但很难治天下。十五年之后,动乱复起。又进入群雄逐鹿,生灵涂炭的时代。
刘邦出身于低层,建立汉朝之后。急需要建立正常的国家秩序,这正是儒家所长,这时,儒家又有了用武之地。这就是历史上坑儒有倡儒的原因。
儒家因为近代的落后背了锅。所以近百年来一直被人泼污水。认为儒家多么反动。在这里我们做个简单的比较,大家就会明白,儒家影响中国政治两千年,并非无因。尊法贬儒者说,儒家是奴性,法家是法制精神。这是胡说八道。法家之道,是为君主个人服务的。儒家之道,是为天下面姓的。孟子说的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就是这个意思。后世恰恰把这个弄反了。
再以兵家思想对比一下。《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履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廉洁爱民,在儒家眼中,是优良品质,必须坚持。在兵家眼中,这是为将大忌。我们举个例子,曾国荃攻破天京之时,洪秀全的财富被刮分了。如果没有这些财富的刺激,曾国荃廉洁奉公,湘军能攻破天京吗?
当然,兵家是战时之用。儒家是治世之用,治世的人才必须廉洁爱民。这就是为什么一直是儒家主动中国政治的原因。因为历史上战争的时间,总是比和平的时期少。
上面说的是儒家。佛家的情况也一样。佛家做为外来思想,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唐朝时期发展完备,与儒、道一起形成三教合一的中国文化。儒家做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具有积极入世的精神,而缺乏宗教精神。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因此,佛与道,便弥补了儒家所缺失的宗教精神及终极关怀。佛与道,都是出世的。在人生不如意之时,可以给人以精神的安慰。对人生也是有益的。但是,佛与道大兴的时候,往往会对社会发展造成强烈的负面影响。最简单的例子,南朝梁武帝萧衍,就是虔诚的佛教徒。曾三次舍身入佛,最后都被大臣重金赎回。南朝之时,佛教大兴,全国各地布满佛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后代有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梁武帝这么虔诚的信佛,佛祖并没有特别关照他。他自己也在候景之乱中饿死。
尊崇佛教的梁武帝
与佛教一样,道教大兴的时候也一样,最著名的例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因为一心修道,把国家政治搞的一团乱糟。因此,当政者信佛信道之时,佛道便大兴,之后就会对社会政治造成不良影响。接着就会出灭佛之类的行为。
佛道的大兴对社会发展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是,适当的存在,对社会人生是有益的。所以,当他们发展超出社会需要的时候,就会被抑制。当衰落到一定程度,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时候,就会慢慢发展起来。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理解,未必正确。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