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都会选择自杀?

这个问题收藏好久了,不敢轻易做答。毕竟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今晚有点时间,谈一点个人看法吧。

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是有一些自杀的。比较著名的比如海明威、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等,中国人中,也有不少,比如著名诗人顾城、海子。美国华人写出《南京大屠杀》的张纯如,还有台湾的三毛,以及林弈含。

个人觉得,选择自杀的人,大概是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吧?如果站在医学的角度上看,这些人大概都与抑郁相关。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一定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出了问题。而世界观的形成,是与文化相关联的。

中国古代,有被社会迫害至死的,但很少自杀的。特别是知识分子更是这样。这与中国文化儒道互补的两个方面有关系。儒家思想,指导着知识分子努力进取,以天下为己任,兼济天下。道家思想在人生失意的时候,可以做为寄托,寄情山水,修身养性。因此,传统的知识分子,大多都很长寿。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其背后有个最高的价值标准叫中庸之道。一切都恰到好处,一切都不过分。

现代西方思想,有些有很多问题,有许多思想家自己到最后都疯了。著名的比如尼采,海德格尔等。他们对社会的理解与体验,比一般人要深刻的多。这就失去了中庸的态度。另外,西方文化比较注重个体,讲究个人主义。这容易让人陷入到自我之中,无法解脱。而中国文化讲究集体主义,注重付出。因此,也就比较不容易陷入到自之中。

这些选择自杀的。要不是陷入了自我之中无法自拔;要不就是陷入了精神的冲突之中,不得解脱。从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日本的川端康成与芥川龙之介的自杀,应该与日本文化中的一种称之为“物哀”的美学追求有关。川端康成曾说:“无言的死,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于是,他便自杀了,什么话也没有留下。他们认为,这种死,具有某种美感。

中国文化本来是珍爱生活的。像海子,顾城等人,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西风东渐之时,得风气之先者。他们的思想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同时在他们的身上又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征。正是因为两种思想在他们身上的冲突,造成了他们人生的悲剧。

以顾城来说,他的诗中表达了很多西方的现代意识,先锋思想。成了著名诗人之后,他的自我意识充分张扬起来。但是,在行为上,两性关系上。一方面是现代西方平等的观念,另一方面,他又想着享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齐人之福,希望一妻一妾都不会离开她。当现实成为不合能时,两种文化和观念发生冲突时,悲剧便产生了。

张纯如是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这是让人很尊敬的一位作家,她是在调查南京大屠杀的过程中,看到了太多人性的黑暗精神上受不了而抑郁的。既然受不了,为什么还要去做。因为现实的不公平。二战后,美国为了自身的政治需要,包庇日本,掩盖了这些历史的阴暗面,为了公平和正义,她必须面对这些血腥与残酷,最终使得自己的精神崩溃。

我更想说说前不久自杀的台湾的林弈含。我曾在网上看到过她去世之前接受采访时所讲的话。其中很明白的体现出了她世界观的纠结。她的小说写的是一个高中生被老师诱奸的事情。我们六零后是从小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其中有一句歌词说,“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如果真正做到了,就绝对不会抑郁的。你看林弈含小说的名字中有“初恋乐园”的字眼。也就是说,在林弈含的定位中,被老师诱奸,是一种初恋,还且还是乐园。这就是明显的价值判断上的混乱。而且林弈含在谈话中一直在谈胡兰成,她把自己小说中的老师与胡兰成相比较。提到他们的时候,在他的内心,不是把他们当成坏蛋,强奸犯,而是在不断的强调他们的学问以及风度。在赞颂他们美的外表的同时,她不断的在追问“他们为什么会这们?”从这个谈话里,就能看出,林弈含自杀的原因,在她的心里,大概一直解不开上面的这个结。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这些诱奸学生的老师就是畜牲。如果她能报定与这些坏人誓不两立的报仇心态。可以肯定,她决不会自杀。是因为家庭和社会没有给她一种文化选择和取舍的能力。使她陷入了文化冲突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最终送了自己的命。

为什么很多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都会选择自杀?

这说不清楚、文化太多也许想法太多了么、或是理想太高低不下来所以选择自杀……!!一句话命中自由……!!

为什么很多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都会选择自杀?

飞花《作娟悟语》谢邀。一句话因为不想活,因为想解脱,就这么简单。就拿海子来说吧,因为太年青,驾驭不了那超脱世俗的灵魂,所以不能自恃,以决绝的方式,告别世界,去追求所谓的解脱和圆满。正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台词:我们太年青了,卡拉语。现实的我和希望的我相差甚远,心中的自己和现实自己相互撕杀,搅扰着不安宁的灵魂,无法继续活下去。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文/顾作娟。

为什么很多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都会选择自杀?

以偏概全。大部分诗人和作家都能好好活着,不论贫穷或富有。从古到今,他们中有许多优秀代表,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一杜甫,经历了国破家亡,他所处的年代,正是国家由强盛走向衰落,由大一统走向藩镇割据的时代,但他顽强地活着,写了流芳百世的诗篇,象“三吏三别”,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这样的诗人,才使让人敬佩。很多有名的艺术家、画家,活着的时候一贫如洗,在贫病交加中死去,象毕加索、梵高等……

如果这些作家、诗人,象鲁迅先生那样“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作生活的强者,就不会作自绝于世的事来!

为什么很多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都会选择自杀?

没有很多。唐宋那么多大诗人有谁自杀了?海子,顾城算什么大成就?自杀是人品低贱,愚蠢所为,杀妻是灭绝人性,畏罪自杀。有人把他们捧为现代十大诗人之一,粉飾他们的自杀行为,这是诗歌界的悲哀,怎么说也不光彩!

为什么很多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都会选择自杀?

因为在文学方面成就的人,大多是感情丰富的人,他们大多比平常人更渴望爱,因为他们很难在生活中找到一个理解他,能和他灵魂对话的知音,他们很高傲,他们的眼界比常人高,他们很聪明,他们拥有哲学家的思维:总有超前的,有预见性的想法,但他们找不到一个与他思想,心灵能产生共鸣的人,所以:他们也必定是孤独的,也是痛苦的,最后不能自拨,只能选择自杀,因为他幻想在另一个世界,另一个空间,能找到真正的灵魂伴侣,能找到与他思想在一个层面的朋友,那他们就可以举杯邀明月,每天不醉不休,岂不是一件幸福美妙的事?人生在世,知已难求,所以只求一死,好与另一世界的知已相逢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