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宝玉凤姐儿被害,赵姨娘没事,马道婆哪里去了?你怎么看贾宝玉凤姐儿被害这件事?

谢邀。

这是《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的情节,此回题目《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其中,赵姨娘买通马道婆欲用魔法加害宝玉与凤姐二人,姐弟二人中了魔法之后,性命垂危。最后二人被一僧一道所救。

在这一回中,赵姨娘和马道婆当然是坏人。而且八十回之后的结局中,马道婆最终还是恶有恶报。最后又捣鼓这些害人的事,结果被人发现告发,被官府抓了起来,判了死刑。而赵姨娘最后的结局也是中邪而死。这正应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俗话。凭心而论,此二人的结局都是八十回之后的续书中交代的。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思想逻辑,恐怕是不太符合曹雪芹原意的。读《红楼梦》,因为后边是续的,如果读的时候自己编出些冤仇相报的情节,是很没有意思的。《红楼梦》是伟大的作品,它里边牵扯到的每一个问题,只要自己认真读一下原文,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十五回,中心情节是姐弟逢五鬼, 这一回里,既有现实主义的描写,也有浪漫主义的小说架构。写的是现实中人的故事,也有鬼神的出现。曹雪芹的伟大之处在于,把浪漫主义的想象,与现实生活天衣无缝的联结在一起。而其中的联结点,就是中国人的宗教思想。通过宗教把二者联系起来。使得小说中表现出假做真时真亦假的艺术特点。

《红楼梦》大旨是谈情的。二十回也是从情说起。这一回,宝玉从头至尾情绪都是不太好,有点倒霉之象。他开始的情绪低落是因为红玉。他觉提红玉很不错,想把她要到自己的房里来。可是又怕红玉不愿意。这体现出宝玉的多情,以及对丫环,对女性的尊重。也正是因为这种多情与博爱的特质,使得贾宝玉很受人欢迎。接下来,贾环出场,与贾宝玉对映,贾宝玉体现出多情,贾环,体现出无情。他在给王夫人抄佛经,王夫人房里的丫头人人讨厌他,只有彩云和彩霞对他好,可是他并不领情。两个兄弟,一个可爱,一个可厌。于是可爱的贾宝玉引起可厌的贾环的妒忌。于是,使坏用蜡油烫伤了宝玉的脸。这是姐弟逢五鬼最直接的诱引。它与一个“情”字相关联。

贾宝玉的脸被烫,是贾府的大事情。王夫人心疼之余,骂贾环。这时,王熙凤提起赵姨娘,说赵姨娘也不好好管管贾环。引起王夫人对赵姨娘的痛骂。这是姐弟逢五鬼的第二个原因。开始只是贾环的妒忌,虽然与情相关,但也有正庶之争的意味,到王夫人骂赵姨娘,问题又上升到了妻妾争风。等到王熙凤发言,有挑嗦王夫人之嫌,而凤姐又是实际管事的。又使得问题上升到家庭财产管理权之争。这是姐弟逢五鬼的内在原因。

宝玉的脸被烫伤,自然引起很多人的关怀。马道婆是宝玉寄名的干娘。这种关系,是与宗教思想相联系的。大户人家的孩子,因为娇贵,怕被小鬼作弄,不好养活,就认个干娘,假说是干娘的儿子,骗骗小鬼不来作弄,就好养活了。王熙凤的女儿请刘姥姥为之取名,也是这个意思。

马道婆虽称道婆,但却是寺庙里从事宗教活动的。这也是中国特色,现在的寺庙也是这样,儒释道三教供于同一庙中,相安无事。前段时间去参观草铺关帝庙,上首正殿供关老爷,下首偏殿左边供菩萨,右边供财神。马道婆应该就是这样庙里的执事人员。她与贾母聊天的时候说过:“像我们庙里,就有好几处的王妃诰命供奉着。”

宝玉被烫了,在迷信的眼光下看来,就是被小鬼作弄了。把这小鬼看做是贾环也是可以的。这就是假做真时真亦假。马道婆利用这个机会成功的忽悠了贾母,为他们庙里每月捐一百五十斤灯油。以平常人眼的眼光来看,这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

马道婆发了这笔财之后,到各房拜见奶奶太太们,实际上还是寻找发财的机会。于是,找到了赵姨娘。如果害死凤姐和宝玉,荣府的财产,起码二房的财产,就落到贾环头上了。于是,两个人一拍既合,干了起来。为此,越姨娘不仅拿了大堆的银子送给她,还写了五百两银子的欠条。至此,一个害人的毒计开始实施。

最后的结果,书上也写的很明白。宝玉和凤姐最后被一僧一道所救。马道婆和赵姨娘,都没有任何事情。现在,回答这个问题,马道婆那里去了。很简单,马道婆做完这单生意之后,回她的庙里去了。

二十五回写的很清楚。一僧一道来贾府是来救宝玉与凤姐的。不是来惩罚坏人,为贾家破案的。所以,这个事件是宝玉和凤姐中邪了,最后被治好了。如果一僧一道不告诉贾家人原因,贾家人永远是不会知道的。况且,马道婆与赵姨娘这事做的还是挺严密的。马道婆把纸人交给赵姨娘之后,并不是现场在荣府做法,而是回到庙里之后才做的法。

纸人是赵姨娘放到宝玉床上的。就算以后被人发现,也没有谁能证明是赵姨娘干的。马道婆施的法。因为宝玉脸被烫之后,过去看他的人很多。根本不可能查出谁在床下掖了个纸人。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赵姨娘虽然不招人待见,但是,贾政对她很好。就算是别人怀疑到她,有贾政护着,别人也无可奈何。况且,有些人还要看探春的面子。因此,不管从那个角度上分析,贾家都不可能去查这事。

曹雪芹通过马道婆这个人物形象,流露出的思想倾向是很明确的。他对所谓三姑六婆,坑蒙拐骗的宗教人士,是持明确否定态度的。《红楼梦》中除了马道婆之外,还有许多此类人,比如荣国公的替身张道士,还有馒头庵的老尼等,基本上都是同一类人。他们虽然打着宗教的旗号,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世俗的。他们游走与上流社会与下层之间,能拐就拐,能骗则骗。可是,在世俗人的眼里,他们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菩萨不过是他们骗财骗物的幌子。 这正如儒家的伦理道德所维护的婚姻观念扼杀了人性是一样的。所以,曹雪芹塑造的马道婆这个人,是蕴含着社会道德与伦理批判的。这种批判和反思,才是《红楼梦》的思想性高于任何中国古典小说的原因。

这样一分析,很容易看出,《红楼梦》八十回之后,无论是马道婆的结局交代,以及赵姨娘的结局描写,都是很牵强的。因续书的作者无法达到曹雪芹的思想高度,就算是知道了人物结局的安排,也写不出让人相信的细节。因为思想不一致。

马道婆的被抓,在八十一回。她的被抓是个偶然现象,她在做坏事的时候,把揣在怀里的做法事的东西丢了,被人捡到。报了官。她才被抓。看看二十五回马道婆在贾府先骗贾母再骗赵姨娘。这种吃了原告吃被告的老道的江湖手段。怎么可能出现毛脚鸡一样的情况,把自己吃饭的家伙随意丢掉?只要把八十一回和二十五回的细节一对照,优劣自见。

赵姨娘的结局更是牵强。贾母死后,鸳鸯殉主,接着赵姨娘中邪,居然是鸳鸯的鬼魂附在她的身上。请问一下,鸳鸯和她之间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之后,赵姨娘就开始胡说八道,自己把当初害凤姐与宝玉的事全说了。这样的构思,决不是曹雪芹的水平。

曹雪芹写的是一个命运悲剧,女性悲歌。赵姨娘的结局应该不会好,马道婆也是。但她们的结局决不会简单的表现一个恶有恶报的意思。

《红楼梦》中贾宝玉凤姐儿被害,赵姨娘没事,马道婆哪里去了?你怎么看贾宝玉凤姐儿被害这件事?

魔魇事件,与其说是赵姨娘做的,不如说是马道婆做的,因为整个构思布局是马道婆;出钱的是赵姨娘,其实还是受马道婆挑唆。事实上赵姨娘再粗俗鄙陋,也是深宅妇人,根本不懂那一套。

马道婆呢,不仅是宝玉的寄名干娘(应该是众多干娘中的一个),而且与王夫人交好,按理说跟凤玉二人毫无矛盾。出这样的主意,完全是为了敛财。

实施魔魇,要拿十个纸铰的鬼,分别放在凤姐与宝玉的床下。其他的,就是马道婆在家里做法,贾府中人已经看不到了。

这些纸鬼,如何放到二人床下呢?书中写到“只见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个人进来瞧宝玉”,正好众人都在。那时候的卧室可兼客堂,可以在卧室接待女眷或者比较亲密的朋友,所以赵姨娘作为长辈女眷,进入宝玉的卧室,并不算突兀。当然是趁这时把纸鬼塞到宝玉床下了。

如何塞到凤姐床下,我们不得而知。但凤姐是管家中枢,往来人员更多更杂,甚至小厮旺儿、兴儿也可以在他卧室外听审。赵姨娘,或者派心腹人,托故去王熙凤屋里,当然更便利。

接下来就是凤姐宝玉发狂犯病。这其间,“也曾百般的医治祈祷,问卜求神,总无效验”,直到僧道二人指出,宝玉的通灵宝玉可治“人口不安,家宅颠倒,或逢凶险,或中邪祟不利”。于是二人神奇地好了。

这里有个细节,是“把他二人都抬到王夫人的上房内”进行治疗,甚至休养的三十三天,也“将他二人就安在王夫人卧室之内”。

从这里可以看出,贾政与王夫人分居已久,贾政不在王夫人卧室居住。否则宝玉也罢了,王熙凤是侄媳妇,怎么能住叔叔的房间。

这是闲话。再说这三十多天的时间,足够赵姨娘去两人卧室、偷偷取走纸鬼、销毁罪证的了。而赵姨娘见二人好转,也不会留下纸鬼,肯定会想到这一点。所以事情过后,魔魇并没有留下物证,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没有物证,人证呢?赵姨娘肯定是不会说的。丫鬟婆子,在她与马道婆密谋的时候,“掀帘子向外看看无人”,屋里也不会留人服侍。中间只叫一个心腹婆子去找人写欠契(赵姨娘不会写字),大概也不会告诉她事情底细。

唯一泄漏的危险,在于马道婆。不过自此之后,书中再没有提到马道婆。她是否照常来往贾府,我们不得而知。就算她常常来往,也不会跟人说谋害凤姐宝玉之事吧?她又不是傻子,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又去宣扬?

在凤姐与宝玉犯病治疗痊愈的整个过程中,根本没有人猜到是有人作祟害他们,事后也没有败露的机会。凤姐也好,王夫人也好,都不知道赵姨娘所为,又何谈报复?

续书中写马道婆因别的事件败露,也交代了贾府之事。凤姐这样说:“我记得咱们病后,那老妖精向赵姨娘那里来过几次,和赵姨娘讨银子,见了我,就脸上变貌变色,两眼黧鸡似的。”

如果按这个思路,马道婆向赵姨娘讨欠银,就有泄漏的可能。赵姨娘当时只付了订金,还写了一张欠契(有的版本是五十两,有的版本作五百两),事后讨要,倒也合理。问题是赵姨娘为什么不一次性付足?她真的没有钱吗?

不是的。当初马道婆也怀疑她没钱,她说:“我虽手里没什么,也零零碎碎,攒了几两梯己,还有几件衣裳、簪子”,但是实际付款,只有“白花花的一堆银子”,不提衣裳首饰了。可见赵姨娘的私蓄,远比她嘴里承认的。她是一贯的哭穷罢了。

既然有钱,为什么不一次性付款?即使现银不够,加上衣裳首饰,干脆利索;为何偏要留一个“欠契”的尾巴?当然是赵姨娘对马道婆的技术有怀疑,至少不完全相信:你说替我杀两个人,我就相信你?杀不了呢?只让他们生病而不致死呢?我会全部把钱给你吗?

事情的发展,凤姐宝玉虽然致病,没有送命。马道婆没有完成任务,还来要银子,太没有职业道德了吧?就算她不顾职业道德,也得考虑一下利弊吧?赵姨娘肯定不愿把事情闹穿,但会为此予取予求、任马道婆摆布吗?如果赵姨娘破釜沉舟,把事情公开了,贾家出于体面,未必会把赵姨娘怎么样,至少不会送官法办。但是马道婆呢?

凤姐和宝玉没死,赵姨娘与马道婆是互相忌惮。什么“讨银子”之类的事情,肯定不会发生。也就是说,从贾府内部,魔魇之事并没有泄漏的机会,报复无从谈起。至于马道婆在外面被捉,牵扯出赵姨娘之事,那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