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清明上河图、兰亭序、大方鼎和红楼遗失的后半部,哪个最有价值?
这个问题肯定是没有标准答案,而且它们都是稀世珍宝,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如果非要论个一二的话,我觉得《红楼梦》遗失的后半部,不但不应垫底,而且应该排在首位。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讲讲我的理由。
前四件都是稀世国宝。都很珍贵,其中和氏璧现已不知所终,《兰亭序》的真迹也已经陪葬李世民,留下的是复制品。清明上河图是宋朝张择端的神品,大方鼎应该指的是司母毋大方鼎吧,它现在存最大的商周时期青铜鼎,其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都是无法衡量的。可是,这四样东西都是不能与《红楼梦》的后半部比的。
和氏璧虽然没有了,但他的大体情况,我们还是知道的,就是一个美玉,上面雕刻了李斯写的八个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的小篆写法,现在是知道的。如果玉玺找到了,当然是好,是无价之宝。找不到的话,也就这样。
大方鼎也是一样,虽然他现在是最大的,可是假如没有他,还是有其它商周大鼎的存在。比如毛公鼎之类的。
《兰亭序》的真迹已经没有了,但是,我们现在有复制品。这四件物品除了和氏璧之外,其余都有资料。就是资料不是百分百,但对于一般的爱好者来说,已经足够了。比如兰亭序,我们不必去看那份藏在故宫里的唐人复制品,从网上看看照片,也能欣赏王羲之书法风彩之一二。
而《红楼梦》的后半部就不一样了。我们都知道《红楼梦》的故事,也都知道后半部分是假的。是别人续的。续的虽然也不错,但始终无法做到天衣无缝。从《红楼梦》开始流传到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红楼梦》续书已经有几十上百种了。但是没有一种补得是令广大读者满意的。比较起来,高鄂所续的后四十回,是续书中水平最高的。进入现代之后,仍有人在续,包括著名作家刘心武。为什么刘心武这样著名的作家,竟然整不过一个前清的普通文人。道理很简单,《红楼梦》是世情小说,它不同于历史小说,还有其它体裁,它写的是家长里短。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家长里短是不同的。离的时间越长,就会越隔膜。另外,高鄂的背后有书商程伟元的支持,搜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完善情节作准备。再加上时间离得近。所以,虽然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勉强可以附于八十之后,完善成篇。而现在,无论红学的研究成果有多丰富,想要补写《红楼梦》完全是痴人说梦。
我觉得《红楼梦》应该是没有写完的。我这儿有本甲戌本的影印本,在第一回中有段脂评,是这样写的:“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梗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唯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这段话里,脂砚斋很明确的说了,书没写完,曹雪芹就死了。至于现在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人出来嚷嚷说,书是写完了的。不过是为自己去补写争钱,做个引子而已。
正是因为《红楼梦》是永远残缺的。这个遗憾是永远不可能弥补的。所以,千千万万红迷们,心里便会产生渴望,渴望那些被曹雪芹写出来的部分被找到。但从程高本的《红楼梦》全本问世,到现在,每一次所谓找到的真本,其实都是骗局。如果有,早出来了。现在,有找到《红楼梦》遗失的后半部,只要真正实现阴阳穿越之后,找到曹雪芹去问了。
和氏璧、清明上河图、兰亭序、大方鼎和红楼遗失的后半部,哪个最有价值?
这问题答案各不如一。红楼梦遗失的后半部也不是垫底。每一样都是稀世珍宝。
每个人的回答也会有所侧重,无法确定哪一样是最有价值。
和氏璧、清明上河图、兰亭序、大方鼎和红楼遗失的后半部,哪个最有价值?
最有价值应首推大方鼎。
青铜鼎最早出现于商周。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国家的象征。在大鼎的面前,人们都会顶礼膜拜。
2006年内蒙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之际,国家副主席率团赠礼之物既是大方日鼎。可见此礼最珍贵
……。
其它都虽珍贵,但与大方鼎相比,均显逊色。
和氏璧、清明上河图、兰亭序、大方鼎和红楼遗失的后半部,哪个最有价值?
应当说,这几种宝物都是价值连城,不可多得。但比较起来,红楼梦后半部更令人神往。由于后半部的缺失,使红楼梦成为具有缺陷美的一部奇书,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正因如此,让许多人陷于红楼梦的迷雾中,如痴如醉,不能自已。沉迷于红楼梦者,对红楼故事,感同身受,啼笑有致,对红楼人物,缠绵俳侧,爱恨交加。所以二百余年以耒,各色人等,大量翻阅史料,搜集民间传闻,对红楼梦旳作者及其历史背景,对红楼梦故事所表达的政治含义,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原型及归宿,千方百计,孜孜以求,但终无一解,让红楼梦旳探询如解读如坠五里雾中。大家都希望,红楼梦后半部忽有一日,重现世人面前,解除人们的疑问。所以这后半部就如同龙宫珍宝,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可笑又可悲的是,正因为缺失,它才有价值,一旦真正找找,人们会发现,不过如此,它的价值也就大形失色了。
和氏璧、清明上河图、兰亭序、大方鼎和红楼遗失的后半部,哪个最有价值?
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为东晋王羲之所作,相传真迹被李世民殉葬带入地下。
清明上河图被国人誉为十大传世名画,为北宋年见的风俗画,现存于故宫。
和氏璧为大秦传国玉玺,其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目前已失传。从年份上来看,和氏璧年代最久远,价值最大。但从艺术角度来分析,兰亭序和清明上河图代表着我国古代书法和绘画所达到的造诣,也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我认为毫无疑问大方鼎排第一,这个东西代表了古九州,也就是中国这个国家本身。不管国体,政体,民族,制度怎么变,它都是代表中国。这个东西如果发现了但是不在中国手里的话,我认为开战都是值得的。
《红楼梦》这个东西有必要说一说,书籍是传达价值观的最好物品,有句话很好:“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人认为《红楼梦》它是百科全书式的小说,而有的人则认为他的故事情节拖沓无聊至极。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和氏璧、清明上河图、兰亭序、大方鼎和红楼遗失的后半部,哪个最有价值?
我觉得这几件都有价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