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跪像真的不应该拆么?

秦桧的跪像当然不应该拆除的,难道这还需要问吗?我们的祖先之所以为岳飞建庙供后人祭拜瞻仰,是因为在岳飞的身上体现了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期奋起抗争的精神,以及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精神。只要中华民族外部还有敌人,这种精神就不会过时。

秦桧夫妇为什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是因为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行为是为人所不齿的。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国家之争,任何国家都不会允许出卖自己国家利益卖身求荣的无耻之辈的存身之地。基于此,任何为秦桧洗白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秦桧夫妇将永远跪在岳王庙里。

给秦桧翻案的人,自然要找很多理论依据,其中最典型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顶罪说,认为害死岳飞的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本人,秦桧不过是代人受过,替高宗顶罪的,要跪的话,也应该是宋高宗来跪,奏桧来跪是不公平的。这个说法大概源自明朝文征明的一首词。文征明是著名书法家,对历代碑刻很感兴趣,当他看到一块当初宋高宗敕封岳飞的碑文时,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满江红》。其中写道: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这首词写了高宗对岳飞态度的变化,有指斥高宗忘恩负义的味道在内。结尾的两句是:量区区,一桧何能,逢其遇。

这大概是较早指出岳飞之死的凶手是宋高宗的。这种观点出来后,获得很多支持。也算是对这一历史事件讨论的加深与补充。宋史记载,岳飞之死是秦桧一手操作的。就算岳飞是被秦桧害死的,高宗做为一把手也难免要负领导责任。从这一角度看来,文征明只是说了别人都知道却没说出来的话,算不得独到的见解。

宋高宗对岳飞的死,当然是要负责任的,但并不能因此减轻秦桧的罪责。道理很简单,比如一个杀人犯被判了刑,多年之后发现,这个杀人犯背后还有个教唆犯。我们不能因为教唆犯的出现,就认为杀人犯无罪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岳飞只所以会死,是因为他自己政治上的不聪明,比如越权干预高宗立太子等。既使这些都是事实,也不能改变岳飞是民族英雄,而秦桧是卖国贼这一基本事实。

有人说岳飞迂忠,我觉的事实恰恰相反,岳飞的忠不是忠于皇帝一人,而是忠于国家民族的,否则,不会明知皇帝不喜欢的事他要做。他的身上体现的是一种正气,一种浩然之气,这是从孟子到岳飞,到文天祥,到于谦是一脉相承的。文天祥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那些试图为秦桧翻案的所谓后人,其实你们和秦桧没什么关系。除了五服,法律上就不承认亲属关系了。秦桧自秦桧,你们自你们。就算是秦桧的后人,也出了许多忠臣义士,你们不去和他们攀亲戚,而非要和臭名昭著的秦桧拉关系,若不是嗜痂成癖,就是别有用心了。

最后再说一点,秦桧夫妇的跪像,也是国家文物,不是你们想拆就能拆了的,还要问一问占大多数的中华文化的信仰者,崇拜民族英雄的爱国者,看他们同不同意!

秦桧跪像真的不应该拆么?

皇室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享有者世间最优渥的待遇,他们会选取各地最奇特的异宝,满足口腹之欲。一次,宋高宗的吴皇后在宫内设下酒宴,招待身居相位的秦桧妻子王氏。王氏此人,性情泼辣,不知礼仪,妒妇之像十足。觥筹交错间,吴皇后为王氏夹菜,以示君臣和睦之景象。并且温和关怀地问道:“秦夫人来尝尝这鲻鱼,皇室特贡的,别处可享用不到”。

鲻鱼其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海鱼,在黄海、东海每年有大量的产出。但当时的南宋,战事吃紧,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船只大量被朝廷征召,鲻鱼自然也就成了奢侈品。而且皇室食用的鲻鱼个头很大,还要保持新鲜,也是难得的贡品,因此吴皇后才向王氏介绍鲻鱼。

鲻鱼肉质鲜美,以清蒸为主,王氏品尝一口后,觉得索然无味、心生不满。于是不在意的摇了摇头,向吴皇后炫耀道:“这种鱼有什么稀奇的,吃起来没有丝毫味道,我秦府多得是。而且个头比这大多了,也更加新鲜,皇后如果喜欢,下次妾身为你多带些便是了”。吴皇后皱了皱秀眉,不满地离开了宴席。

王氏很郁闷地回到了秦府,就向秦桧述说了事情的经过,秦桧直接吓得茶杯都落地了。心中连连暗叹:妇人之见,祸从口出啊!王氏见秦桧如此慌张,仔细一想也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那些皇室的贡品自己家不少,但自己向皇后炫耀,明显会招来灾祸的。

此时的秦桧,赵构刚刚启用他担任宰相,正和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主战派斗法,地位远没有到达权倾朝野的地步。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就要再次罢相了。

望着惊慌失措的王氏,秦桧是敢怒不敢言,这个“母老虎”主管家中一切,偏偏头发长见识如此之短,做出这样愚蠢的举动。秦桧此人,虽然一肚子坏水,但也是出了名的“怕老婆”。一方面,王氏太过泼辣,善于胡搅蛮缠;另一方面,秦桧出身没落的小地主家庭,是王家在早年将他带上了仕途。

可以说终秦桧一生,哪怕晚年权倾朝野,也受了王氏的一辈子欺压,甚至绝了后。王氏相貌倒还可以,但性格泼辣善妒,秦桧根本不敢纳妾。这原本不是问题,可偏偏王氏一直不能怀胎,秦桧着急了。他一个书生打闹都斗不过王氏,只能动些歪脑筋,在外边偷偷包养了一房小妾,小妾很争气,给他生了一个私生子。

王氏得知后不干了,天天一哭二闹三上吊,秦桧实在没有办法了,将小妾赶出了秦府。小妾后来嫁给了一个林姓的富贵人家,秦桧的儿子自然也就姓了“林”,有王氏在,他至死也没能讨回自己的亲生儿子。

但王氏也是“很善良的”,毕竟宋代对于家族血脉传承还是很重视的,没有子嗣的秦桧百年之后如何面见先祖?王氏一想,自己不能给秦桧生下儿子,那就让哥哥给他一个,不就行了。正好王氏的哥哥也偷偷养了一个小妾,还剩下了一个私生子,王氏就把哥哥的私生子抱养了回来,当做秦桧的亲生儿子来养,取名叫做秦熺。

秦桧对于泼辣的王氏就是惧怕到了这种程度,哪怕绝后也不敢反抗。因此,王氏的言行虽然将秦府上下推到了刀尖上,秦桧也在畏惧她的泼辣。想到王氏的泼辣,秦桧心生一计:对啊!我妻子王氏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谁不知道她的泼辣无知呢?

秦桧立刻向王氏说:“快点进宫,给吴皇后送几条更大的鱼”。王氏虽然无知了点,但也不傻,直接揪起了秦桧的耳朵:“你是不是傻,我说错话就算了,你还敢让我进宫去送更大的鱼,你想害秦府抄家吗”?

秦桧异常无奈地解释道:“我是让你去进宫送大鱼,但也没说让你去送鲻鱼,你弄几条大青鱼送进宫去”。青鱼不属于海鱼的范畴,反而盛产在江淮等河流之中,没有大船只的百姓无法打捞海鱼,多以青鱼为食。比起鲻鱼,青鱼有相似之处,但要廉价易得的多。

王氏听后大喜,连忙进宫,面见吴皇后。见面后,王氏命令下人将一条条大青鱼带了上来,兴奋地说道:“娘娘,你看我秦府的鱼大不大,您如果喜欢,我下次再带一些进宫来”。吴皇后性格温和,看到地上的青鱼,联想到王氏平素泼辣无知的表现,就相信了她误将青鱼当成了鲻鱼。王氏口误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秦桧之贪婪和欺君罔上可见一斑,《绍兴和议》之后,岳飞身死,韩世忠口不言兵,秦桧彻底权倾朝野、如日中天。江南各地豪族、世家,有想为官致仕者,无不争相巴结秦桧一家。各种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奇珍异物,秦府堆积如山。各地皇室贡品,先入秦府遴选,余者递交宫廷,秦桧一家,富可敌国。

秦桧一方面压榨钱粮、剥削百姓,一面巧言令色,排除异己。宋高宗赵构晚年,宋廷之上尽是议和弃戈、偏安一隅之臣。秦桧一面上奏赵构,江南各地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另一方面结党营私,大肆敛财,江淮百姓多年无战乱,却面有菜色。

王氏兄长的私生子秦熺,比起秦桧有过之而无不及。秦桧孙子秦埙参加科举,秦桧、秦熺胁迫主考官陈之茂将秦埙评为状元。当年陆游也参加了科举,文采斐然而又慷慨激昂的陆游,深受主考官陈之茂赞赏,位列第一。可事后秦桧,再次更改秦埙为状元,其权势可见一斑。直到宋高宗亲自评定秦埙为探花,一番敲打,秦桧才有所收敛。

秦桧一家祸国之举,令人触目惊心,权倾朝野的秦桧,却为悍妇王氏压制一生。秦桧的养子秦熺,终究只是王氏哥哥的私生子,而秦桧的私生子至死都没有相认,严格地讲:秦桧无后。秦桧死后,养子秦熺企图继承相位失败后,秦桧一脉走向没落。

参考资料:

《宋史.卷四七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本文系头条号汉史钩沉原创首发,欢迎关注,了解中国古代史~

秦桧跪像真的不应该拆么?

对秦桧平反,把岳飞的民族英雄抺掉,可不是一个案例,对岳飞的封赏扯平更不对,对英雄的敬仰是一种精神,是民族魂,不可改,要改多了,关羽庙也改拆,关羽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是蜀独分子阻止祖国统一,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否也撤出教科书,将相和是不是赵独分子,历史将无英雄名将!

秦桧跪像真的不应该拆么?

永远不能拆,一直到日月无光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