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攻克癌症?
不是钱多就不生癌症,不是钱多就可以治愈癌症。不仅是许多明星死于癌症,普通老百姓也是很多死于癌症。只不过是明星名气大,让大家知道了他的癌症,而普遍老百姓得癌症无人知晓。现在癌症那么多,笔者认为主要二个原因:
一、食物
现在人们吃的食物,污染物质多。很多人吃的食物加入化学添加剂。不良商家,为了自己的食物不容易烂掉,色泽鲜艳、卖的好价格,有毒的化学品也会添加进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导致癌症的是塑料。现在人们塑料使用的非常普遍,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污一染,塑料不容易腐烂,造成了严重污染。塑料装热的食物,是非常危险的,尤其一些小吃店,刚刚烧好的食物就直接倒入塑料袋中,塑料在高温环境下就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的成分,人吃进去了,就容易伤害身体,甚至于生癌症。所以,千万别用塑料袋装高温的食品。
二、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范围很广。主要是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土壤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要杀死虫子,农药里含有多种有毒的化学元素,这些有毒有害农药,会残留在土壤中,植物生长就会含有毒有害物质,到餐桌上吃的食物也就会含有毒有害的食物。空气污染,更是可怕,人类总是要呼吸的,空气污染了,人们就会吸入有害的气体。污染严重的大企业排放出来滚滚浓烟的烟冲,就是在向空中排毒,尤其是重工业污染更加严重。水质污染也非常可怕,人总是要喝水的,水又是流动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向河道排放污水,造成严重的河流污染。
饮食污染,环境污染,是全球性的。人类要真正攻克癌症,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这是一漫长的过程。人类什么时候攻克癌症,还真是一个无解题。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攻克癌症?
癌症是一个古老病种,埃及的羊皮卷和中国的黄帝内经都有病例记载。就是说,癌症已经伴随人类千万年,只是至今没有被克服。 癌症一定会被高度智慧的人类攻克!至于攻克的时间,做如下分析。 一,癌症研究的现状 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 1,癌症的起源归因为基因突变。就是人类基因组固有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导致细胞癌变,是各种肿瘤的根本原因。 2,肿瘤的治疗,就是怎样彻底清除肿瘤组织,灭杀癌细胞,使得体内不再有癌细胞活动,不再有肿瘤组织侵袭浸润破坏正常器官功能。 3,所有治疗方法,除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外,都存在容易复发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癌症成为不治之症。 二,攻克癌症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情形 有两种可能的结局 1,人类找到了一种方法,比如一种药物或者一种理疗做法,在个体被确诊癌症后,施加治疗,然后癌症消失,不再复发,机体获得痊愈。 2,人类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在癌变完成之前,确认个体处于癌前病变阶段,进行有效干预,实现逆转,恢复健康。 现在,广大的癌症患者以及亲人,以及世界各大实验室、研发公司,都把希望寄托于癌症确诊之后进行根除性治疗。包括最近美国批准的所谓细胞免疫疗法等,都是这个目标。 三,分析 1,现在对于癌症机理的认识局限,是这个古老疾病没有被攻克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基因突变被认定是肿瘤的起源的结论,可能不符合问题的真相。所以,各种治疗按照既有逻辑进行干预,并不能收到预期结果。 2,即使基因突变论是正确的,以灭杀癌细胞为目的的各种治疗方法,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最主要的就是体内即使全部癌细胞被灭杀了,并不代表患者痊愈!相反,可能意味着更大规模肿瘤的爆发。 3,整个肿瘤研究和治疗的现状,已经呈现出的事实趋向于,对于一个确诊的癌症患者,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外加的手段逆转病症!无论肿瘤处于多么的早期阶段。 罹患癌症者的机体似乎已经具备一种机制,就是无论如何要进行肿瘤的生长繁殖。 4,与其无法寻找到有效根治办法,我们可以退一步,进行早期干预预防。 不是在现在说的定义的癌症早期进行干预,而是对高危人群进行癌前病变阶段的积极干预,实现逆转。 就是比照对付天花病毒的办法。人类至今没有有效治疗天花感染的手段。但是我们用疫苗种植培养抗体的办法,成功战胜了这个病毒。 同样的,因为在癌前病变阶段,进展是可以逆转的,我们如果能将所有病变有效逆转,癌症也就不会存在了。 5,综合分析,癌症的最后攻克,应该就是建立了完善的癌前病变检测机制,并有有效干预手段,逆转病情。 目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经清晰地找到了癌前病变的各种生物学指标,只是没有很好利用。如果能够切实利用起来,服务于癌症预防,癌症是极有可能被由此彻底征服! 所以,两条攻克癌症的道路,一定会有一条最后胜出。高度聪明的人类,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最重要的,如果按照进行癌前病变干预逆转的方法攻克癌症的话,在最多三年之内,就会有实质性成果!请大家拭目以待。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攻克癌症?
癌症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了吗?这似乎是一个没有疑问和悬念的答案。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人类对癌症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各种新药物、新理论的层出不穷,我们抗击癌症的能力势必越来越强。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癌症登月计划也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人类攻克癌症的梦想或许终会像当年登上月球一样成为现实。
但是,我们看到的另一个事实是,身边任何一个号称副作用更轻、效果更好的疗法都无法完美地攻克肿瘤;很多晚期肿瘤患者仍在受着病痛的折磨,瘦到皮包骨头,痛到生不如死;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仍在持续上升,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因此,很多人都在怀疑,我们所处的这个大环境真的越来越好了吗?
毋庸置疑,癌症治疗总体水平在进步
1、新药物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
从癌症治疗的药物和方法上来讲,仅在2011年到2016年期间,全球就有68款抗癌新药上市,涵盖22种适应症。这些创新疗法极大改变了癌症治疗的范式。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的疗法异军突起,对于传统的三大疗法形成了极大的补充,丰富了肿瘤治疗的方法,提升了肿瘤治疗的效果,为肿瘤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从治疗理念上来讲,综合治疗、精准治疗的理念大行其道,大幅提升了肿瘤治疗的效果。对肿瘤的深入认识,让我们意识到肿瘤并不是切得越多、越大,治疗就越彻底;同样的肿瘤发生在不同个体身上,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传统的局部治疗、单一治疗、粗放治疗正在向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各项检测结果以及肿瘤生物特性综合考虑的“个性化”“精准化”治疗转变,一方面提升了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也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为肿瘤的治疗带来帮助。计算生物学这个新兴领域把大数据云应用于案例分析中,并基于癌症科学和已经批准治疗的实际经验,辅助医生的决策,给癌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合理的建议。与医生的主观治疗相比,AI驱动更容易把握那些可以改善治疗结果的信息,从而给出更合理的建议,因而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2、肿瘤患者实实在在受益
各种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希望和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免疫治疗为例,它填补了很多晚期肿瘤治疗的空白。最著名的“代言人”当属美国前总统卡特了。90多岁的老爷子不幸得了黑色素瘤,并转移到了脑部和肝脏,属于极度高危的肿瘤患者。传统的治疗手段可能回天乏力了,但是,经过免疫治疗药物Keytruda联合放疗的治疗,老爷子竟奇迹般的治愈了,全身肿瘤消失,之后还愉快地停药了。这让全世界看到了免疫治疗带来的光辉和希望。
又比如说,保乳手术为如今数不清的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以往在乳腺癌手术中,乳房根治术几乎是唯一选择,那时候认为切除范围越大,生存率就越高,因此往往在切除整个乳房的同时,连带淋巴结和乳房下部的肌肉一同切除,这严重影响了患者之后的生活质量。如今,在特定患者中,保乳手术的施行可在切除肿瘤病灶后通过修复术保留女性乳房外观和功能,大大降低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而且治疗效果可等同于全切。有研究表明,保乳手术联合术后放疗,远期疗效甚至由于全切。
3、鲜活的数据来说话
任何不以数据为基础的结论都是靠不住的,数据就是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证据。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Cancer Facts & Figures 2018》指出,在美国,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975-1977年为49%,1987-1989年为55%,而2007-2013年已经跃至69%。在中国,癌症的五年生存率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同样成上升趋势。2018年,《Lancet Global Health》发表了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一项统计学研究数据[1],数据表明癌症的五年生存率从2003-05年的30.9%显著增加至2012-15的40.5%。即使在调整了性别和病例组合后,五年生存率的增加仍然是显著的。也就是说,我国癌症治疗水平确实是在稳步提升的。
不可否认,癌症预后仍不尽如人意
1、癌症治疗仍是世界难题
尽管人类在认识癌症、对抗癌症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无法宣称战胜癌症、消灭癌症,癌症的治疗仍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晚期癌症,总体来讲,预后仍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间。
2、癌症治疗药物和方法未必可及
药物或治疗方法是否可及也是影响癌症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中国患者来说,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药新疗法经美国FDA批准上市后,距离其在中国上市往往还需一段时日,二是抗癌药物价格高昂,很多患者无法承受。
3、肿瘤死亡率仍在升高
2017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郝捷院士在《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中指出,上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及本世纪初先后三次中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显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均逐渐升高。当然,这与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不无关系,但也从一个角度反应出,我国肿瘤治疗仍旧任重而道远。
4、 不断提高的人类预期的反衬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往一个个看似无法实现的梦想都陆续变成了现实,这让我们对人类的智慧充满了景仰,对这个世界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具体到医学领域,就表现为人类对疾病治疗的预期和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预期和要求的反衬之下,疾病治疗的效果就显得“力不从心”。这是一个永恒的规律,我们的愿望始终是美好的,而生命终归是有限的,人类终归不是无所不能的。
综合以上所述,总体来讲,癌症治疗的水平和效果是不断进步、令人欣喜的,但与人类的预期和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我们相信,人类的未来、肿瘤治疗领域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 Zeng H, Chen W, Zheng R, et al. Changing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during 2003–15: 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J].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8, 6(5): e555-e567.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攻克癌症?
不需要花多少钱,不需要受多少罪,就像治疗感冒一样把肿瘤彻底清除干净,在心理上和机体上不留下任何痕迹——这样就算是攻克了癌症!
癌症正在折磨着许许多多的患者及家属,治疗可能人财两空,不治疗就意味着慢慢等死——治也不是,不治也不是,很难抉择。
癌症患者的压力非常非常大,举一家之力恐怕也难以挽救自己的生命。就是倾家荡产也未必能多活几年。而且治疗要承受副作用的折磨,还不知道有没有效果。自己还能活多久?自己是不是应该放弃治疗?从此自己生活在阴影之中,永远没有健康快乐的日子了。
爱癌症病人大都求生无望,压抑而绝望,可以说生不如死,从此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煎熬和疾病折磨之中。——癌症带给人的就是苦难和灾难!攻克癌症刻不容缓!
何时攻克癌症?——有报道说2028年能攻克癌症,当然也只是预测,那么还有十年左右的时间,现在的癌症病人还能赶上吗?
医学在不断进步,这是非常肯定的,所以相信总有一天人类攻克癌症,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癌症治疗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癌症治疗的探索,不断有新药问世,不断也新的治疗方法被应用于临床,那么攻克癌症应该不再遥远。
其实现在也能治愈癌症!比如部分早期癌症能够通过手术的方式治愈,还有一些癌症也可以通过各种治疗手段治愈。理想的攻克癌症的愿望是能够治愈所有癌症,所有癌症病人都治得起,都能重新成为健康的人。
现在还没有攻克癌症,健康人要重视体检,做到早发现才能有治愈的机会。癌症患者要积极治疗,为自己争取时间,坚持到攻克癌症那一天自己就彻底得救了。
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还在递增,我们也不知道哪天才能攻克癌症,我们能做的就是洁身自好重视预防,做好预防,争取不得癌症这样就最好。还要注意定期体检,这样能发现大部分早期癌症,为自己争取治愈的机会。
感谢关注——百姓体育!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攻克癌症?
癌症是恶性肿瘤, 由100多种不同部位肿瘤组成,近年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情况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天约2万人被诊断为癌症,目前还没有一种癌症能够完全治愈。这是第一。第二,每一种癌症都有特殊性,病因不同,病变部位不一样,病理变化也不一样,等等,这些都是癌症攻克的难关。第三,每一种癌症的病因不一样,每一个癌症患者患癌的原因也不同,这就是造成癌症难以治愈的原因。第四从治疗方法上,只是一个部位癌症有法,但对其他部位的癌症就没有效,目前对癌症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第五从预防上虽然宫颈癌疫苗已在临床上应用,长期效果还有待观察,其他癌症疫苗还没有,更不知道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研发出来。第六癌症只能一个个攻克,说不准还会有新的癌症发生。随着科学的发展,从大众预防做起,减少癌症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癌症的生存率,癌症对人类的危害就会减轻,但彻底消灭癌症还要更长时间,不可预知。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攻克癌症?
感谢邀请!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应该限定在晚期癌症,因为很多早期癌症通过手术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临床治愈的含义是手术后5年不复发。但晚期癌症以目前的医疗技术(不论国内外),都是无法治愈的!
晚期癌症为什么难以治愈?晚期癌症一般都已经发生转移,转移灶是肉眼能够看见的,全身血液里可能到处有游荡的肿瘤细胞在寻找合适的栖息地,所以是切不干净的,也就是晚期癌症医生不给手术的原因;另外,抗肿瘤药物的局限性,目前的化疗不仅仅杀灭肿瘤细胞,还损伤正常细胞,所以副反应很大,而且几个周期的化疗也不能把体内肿瘤细胞消灭干净,治疗停止后又会继续增殖;其次,肿瘤细胞一直在变化,有很多新药物被研发出来,肿瘤细胞刚开始可能对某种药物敏感,后来慢慢适应了,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最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也都会产生耐药!
癌症何时才会被治愈?癌症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被攻克呢?成千上万的癌症患者、家属和医务工作者都在期待着。但究竟是哪一天呢,也许在5年之内,也许还需要50年!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也一直有进步,但一直没有突破性成果。现在我国每天超过1万例新诊断的癌症患者,大家都坚持着、期待着癌症被攻克的那一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