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兴起两头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是喜还是悲?

江浙兴起两头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

当我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毕竟这满足了独生子女家庭的意愿,也解决了独生子女家庭可能存在的矛盾。无论是喜是悲,存在就有其合理性,而且我相信两头婚也不会流行太久,大家不必担心将来孩子随母姓会成为百家姓。

一、什么是两头婚?

近年来,在江浙地区流行了两头婚的现象,即在婚嫁上,男不叫娶,女不叫嫁,双方无需出彩礼。结婚后女性可以住在娘家,男人也可以住在自家。双方婚前约定结婚后生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随父姓,第二个孩子随母姓。结婚后双方与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粘性。孩子也没有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之分。

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两头婚现象?

1、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

其实,这都是独生子女政策所导致的结果。30几年前,国家为了抑制快速增长的人口,实施了独生子女政策,使得无论生男生女,一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所以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

这改变了传统的男孩是传宗接代的人这一观念,女孩子也是父母的血肉,也是父母的传承人,都肩负着传播下一代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男女真正平等。

2、受传统观念影响

传统观念中的男娶女嫁的习俗,会让女方家庭难以接受,传统观念中,嫁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让女方家庭仿佛成了失独者的家庭,这让多少人能心酸、心寒。

所以,两头分现象起源于独生子女政策,根植于传统观念。

假如中国人没有传宗接代这个传统观念,就不会在意孩子四是随父亲还是随母姓。第二个孩子随母姓是因为女方家庭也需要传承人,也需要财产继承人。

有人批判了两头婚有悖传统观念,却也不知道它其实就是传统观念在作祟。

3、女性地位提高的结果

两头婚的兴起也意味着女性的地位逐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现在女性在家庭中发挥的作用,可以顶一半天,女性参加工作的收入不低于男性,经济决定地位,这使得女性在家庭地位与日俱增。

古代重男轻女,是由于在封建社会,主要以农耕为主,男人需要负责家庭的生活开支来源,要到田地里进行劳作,逐渐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

如今社会早已变革,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男耕女作模式,信息时代使男女在社会分工中表现不明显。所以男女平等,不仅是一种口号,更是无形中变成一种实质的模式。

三、两头婚可能带来的乱象?

两头婚最大的问题是在第二个孩子随母姓。有不少人担忧,如果第二个孩子随母姓,那么以后就会成为百家姓。

其实,我认为这种现象不会全面出现。只是在独生子女这一代的孩子随母姓,等到这些随母性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家生孩子也就跟着外公的姓氏传承下去。

相信大部分人是如此,当然如果两代三代甚至更多代的人都随母姓,真的会造成姓氏乱象。这不仅是个姓氏问题,还将关系到家族的遗传问题。

中国传统观念,孩子随父姓,其实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从遗传病学的角度上可以进行宗族溯源,也就是中国所谓的根的观念。如果孩子随母姓,这一生物学遗传规律就会被打破。

因此,我的观点是两头婚现象,只可作为独生子女家庭的一时权衡之策,或者作为纯女户家庭一种过渡性的策略,不能在有一男一女家庭推广。

其实抛开独生子女这一代人,现在已经放开二胎政策,从00后这代人开始,每个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如果家庭中有一个孩子是男孩,他已经是家庭的希望,是传承人,就没必要再让女孩子也变成家庭的传承人了。

所以,我认为两头婚仅限于独生子女或纯女户家庭。民众不必担心会改变所有人的传统观念。

四、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

1、解决独生子女两头跑的难题

江浙会兴起两头婚现象,意味着这受到了部分民众的接受,从养老的角度,这也不失为解决独生子女两头跑的好方法。

曾经独生子女家庭,最怕过年过节,有许多人在“今年是到你家过,还是到我家过”这个问题上有了矛盾,甚至有些家庭因为这个问题无法达成协议而造成离婚。现在两头婚现象就能很好解决这个两头跑的问题,也减轻了独生子女家庭的负担。

2、解决女方家庭嫁女失落的心理

有多少人担心只生一个女孩,将来女孩嫁人之后,家里冷冷清清。现在两头婚现象让女方家庭跟男方家庭一样,也能享受婚恋带来的快乐。

3、解决天价彩礼的问题

如果按照传统观念,男婚女嫁,那么男人在娶妻前就必须先准备房子、车子、彩礼等等。这些年因为天价彩礼的问题造成多少惨剧,已经有目共睹。甚至出现了不少命案。

现在两头婚,让女方家庭也承担婚姻必要的开支。男方的经济压力不会太大,也不用担心,如果在婚姻中没有彩礼会被招赘入门。

写在最后:

我相信两头婚现象并不是全民普及的,毕竟有男孩的家庭,仍然以男孩为主,女孩子依然要出嫁。

当然,如果双方家庭通过协商愿意达成这样的协定,我们也必须尊重人家的选择,没必要过分自责。说到底无论这人是赞成还是反对?这都是需要结婚的两个家庭的事情,只要对家庭和谐,对社会稳定起作用的做法,都应该受到支持!

江浙兴起两头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是喜还是悲?

复古呢还是超前?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家庭伦理还真不好说,毕竟不同于纳西族,有走婚风俗。

江浙兴起两头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是喜还是悲?

江浙的“两头婚”有点儿类似于四川盐源县左所交界处与云南宁蒗县交界的泸沽湖居住的摩梭族的“走婚”相同,都是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模式。

其实在湖北的江汉平原某些地方还有“女娶男嫁”的风俗,一样的也生活得好好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己,习惯了,也就自然了。

当然,江浙一带的“两头婚”和湖北的“女嫁男娶”是不一样的!但是江浙的“两头婚”和摩梭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走婚"形式几乎没有多大差别,就这点而言,江浙一带的“两头婚”算不上是婚姻的创新形式,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为什么会出现江浙一带的“两头婚"现象呢?主要是这些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优生”、“只生一个孩子光荣”导致一批60后70后都只生育了一个孩子。那么独生子女的出现,势必涉及到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的出现。

如果男方上门入赘到女方,则男方的父母老了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们老年之后的生活起居问题?总之是不方便。

而女方嫁到男方,同样的也是放不下心自已的父母的养老生活问题,这都是涉及切身利害关系的大问题。

哪个子女不关心自己的父母呢?都是人生父母,谁不想照顾好自己的老爸老媽一辈子呢?孝,好难合理布局。

有人说,那干脆把男女双方的父母聚到一块儿来照顾,这还真不现实。为什么?①是有些老年父母是舍不得离开故土家乡的,②是双方父母难免性格还有生活习惯各有不同,舌头难免会被牙齿给咬着,这样就会有矛盾,也会影响到子女夫妻的感情,所以,把双方父母合在一起生活是不现实的。

二,江浙一带的“两头婚”还有关于各自传宗结代后所生子女能不能保留男女夫妻双方的姓氏问题。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传宗结代就是个人家族的姓氏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也是人生在世的全部意义。

从一点上来看,我们必须得给一万个赞!这是中华民族得以渊源流长几万年的强有力的保障!

“两头婚”如果夫妻二人生二个孩子,那么肯定一个孩子随夫姓,一个随母姓,这样,两个家庭的姓氏就得以传承下去了。

至于“两头婚”的其它利弊问题,其实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有人说这样不利于夫妻关系和谐,会生分出两个家来,不便于夫妻双方搞好家庭,使得男女夫妻双方各自照顾自己的原生态家庭,这似乎有些杞人忧天了。

还有的说生了两个孩子后,一人一个姓,长大了孩子会不亲。这也是有些过于担心了。血缘的关系怎能断得了?再说姓只是一个符号而己,怎么能扯得断血缘关系呢?

既然出现了这一“两头婚”现象,直是有它生存的土壞,至于如何去处理,人们也会找到方法的。

(农村现在有些老年丧偶或单身的男女也是以“两头婚”或是“走婚”的形式拼在一起来安享晚年生活)

“两头婚”、“走婚”,您怎么看呢?欢迎评论。

江浙兴起两头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是喜还是悲?

既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两头婚是一种新形的婚姻形式,也可以说是独生子女家庭的产物,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传统的婚姻家庭,是男强女弱,女性依附于男性,或者是男主外女主内,男女双方缺一不可,只有男女双方同心协力才能共同支撑起一个家庭,失去任何一方,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塌了天,家庭成员生存会陷入困境。因此,男女婚后必须在一个家庭生活。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男女平等,男女双方谁离了谁都能过,一个人就可以独立支撑起一个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有了父母的帮助,夫妻间的拥抱取暖己经失去了意义,特别是近几年来,女权主义盛行,夫妻之间互相容忍度大大降低,男女双方不再把婚姻当成人生中的大事,结婚离婚像吃顿饭一样简单,离婚成了潮流,谁也不把离婚当事。

两头婚的兴起,会使夫妻双方的感情更加淡漠,结婚只是成了一个形式,后果就是夫妻出更加自由,出轨率离婚率增加,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婚姻的解体。

江浙兴起两头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是喜还是悲?

喜忧参半吧!老一辈两个家庭,四个老人的独生子女,组成一个家庭,如果生了两个孩子,各有一个小孩随父母姓,在当今社会比较常见。

可是"男不娶女不嫁"那样,游离于两个家庭之间,似乎比单纯的孩子姓什么更增添了一个层次的问题,其实也只是更多的满足了虚荣心而已。

对于独生子女的客观事实所形成的社会现状,亲缘关系,却没有丝毫的影响和改变。加之不少家庭又欣赏写家谱,白纸黑字的历史记载一目了然,容不得半点虚假的瑕疵吧?

更有甚者,AA制那样分配在哪居家的时间,小家庭和子女飘浮不定,居无定所,心不静则神不宁。与此同时,爷爷外爷,奶奶姥姥混淆概念,孩子的幼小心灵里埋藏了复杂的东西,也不利于健康成长吧?

况且,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字内涵,人为的缩水变得简单化,不该复杂的事情,人为因素节外生枝十分复杂化,不该简单的事情却简单化,搞得一头雾水,一时半会不好定论客观事实,有多此一举之嫌!

(网络图片,原创回答)

江浙兴起两头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是喜还是悲?

江浙兴起两头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叫双方父母为爷爷奶奶,女方可以去婆家住,也可以在自己家住。这种新的婚姻方式确实新颖,不能说喜也不能说悲,只能说各有利弊吧。

首先对于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尤其是独生女儿的家庭,就算女儿结婚生子他们也不至于变成空巢老人,可以在家陪伴父母的时间多了,也不用怕婆家说这说那,住哪都自由,一个孩子随母姓,也算后继有人了。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这样会出现很多状况。第一就是感觉像结了个假婚,大家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肯定不多。对于男方来讲肯定不愿去女方家住,因为会不自在,感觉像上门女婿。但是对于女方来讲,肯定也是更愿意住自己家,因为可以避免婆媳矛盾,又可以多陪自己的父母。

第二,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又会出现问题了。假如两个都是男孩,那就无所谓,但是如果一胎女孩随父姓,二胎男孩随母姓,男方家肯定会不平衡,毕竟在当代社会,很多人还是想要生男孩。这就很容易引起矛盾。

第三,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两个孩子经常不在一起生活,会让两个孩子以后的关系变得不那么亲密,两个不同的姓氏还会以为不是亲手足。还有就是长辈可能会更喜爱跟自己姓氏的宝贝多一点,可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第四,各自抚养自己的孩子,那么对于女方来说更加有点不公平。毕竟生孩子会消耗女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耽误自己的正常工作,收入会有所减少,虽然是和自己的父母共同抚养,但是压力还是要比男方大得多,因为男方不会因为生孩子而影响自己的工作。

我觉得这种新的婚姻方式在将来可能不会很大程度普及,但是肯定会有少部分人以这种方式生活,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这就需要两个家庭互相磨合,互相理解,结婚之前就应该把所有的事情说清楚,避免后期出现矛盾,这样才有可能维持长久的婚姻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