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说钱学森能值五个师,那以现在的角度看,他还只值五个师吗?
说起钱学森,就不得不说起他与毛主席有一次话家常时说的话。
钱学森自从回到祖国后,经常和毛主席商议事情,有一次主席问他:“你为什么要回国,在美国的待遇那么好,回来你后悔吗?”毛主席当时问这话的时候很随意。
没想到钱学森听后却非常认真地回答:“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主席听后热泪盈眶,百感交集,紧紧地握住了钱学森的手,在场的人无不鼓起掌来。
美国军部次长金布尔曾用一句话评价钱学森:“他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这句话在今天看来,钱学森何止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他比50个师的兵力还重要。
因钱学森的回国使我国的原子弹、导弹事业,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当年为了让钱学森回国,中国可是付出不少代价的,用被中国俘虏的15名美军飞行员进行交换,美国才勉强同意。
今天的美国政府想起当年的往事,定然肠子都悔青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钱学森其人出生: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
求学经历:1923年9月,就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29年,考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六月份考取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
1935年九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九月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来成为世界著名大科学家,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就:钱学森在美国主要研究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
28岁时师从美国著名科学家,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
1953年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美国:钱学森完成了美国历史上首次喷气助推起飞试验和单次火箭动力有人飞机飞行试验。
他获得了最高等级的保密许可证,获准参加陆海空三军战争部科学研究局一切军事机密研究工作。
他带领了十多位科学家共同攻关,制造出与德国v2火箭匹敌的武器,被誉为“美国导弹先驱”。当时美国给予他的年薪达到了每年10万美金。
从1943年到1947年,任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三、艰难回国路1949年,在美国麦卡锡对共产党人实行全面的追查,当时美国政府怀疑钱学森为共产党人,要他揭发朋友,他拒绝了,之后他被美国军事部门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
当时钱学森十分气愤,在美国既然搞不了研究,新中国又成立,他与夫人商量,还是早日赶回已经解放了的新中国,为国家作贡献。
钱学森自从有了这想法,便开始计划,做好各种准备,收拾好东西,当他提着行旅准备踏上回国的轮船时,在港口就被美国官员拦住。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
由于他曾参加过美国军方的秘密研究,美国政府担心他泄露机密,移民局到他家抄家,海关收了他的行李包过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美国检察官审查了他所有的资料,还把他拘留在特米那岛上半个月。
在美国被拘留14天,据钱学森的儿子回忆说,当时美国政府对钱学森进行非人的折磨,每天晚上都不让他睡觉,每隔三分钟就开一下灯,刺眼的灯光扰乱钱学森的睡眠,连续13天的身体摧残使钱学森瘦了13磅。后来是加州理工学院送了1.5万美金的保释金,美国当局才是放了他。
但美国依然扣留钱学森,不让其回国。从1949年到1950年,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消息传到了中国,中央对钱学森的处境极为关心,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了钱学森。
被美国软禁五年后,钱学森在报纸中偶然看到父亲的好友陈叔通,于是写信向陈叔通求救:请求祖国政府帮助他回国。
周总理十分关心这件事。1954年,他让中国秘书长王炳南在与美国代表约翰逊商讨两国侨民问题时,要提出:要求美国停止扣留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当时被美方无理拒绝了。
1955年,周恩来总理与美国在外交谈判上不断努力,要求释放钱学森等留学生。中国为了表示诚意,释放了4个扣押的美国飞行员,最后甚至又释放了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虏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
当时美国担心中国对那些俘虏的飞行员施压,泄露美国空军机密,因此最终答应了中国的要求。但钱学森被美国没收了20多年间积累下的研究笔记,最后才得以返回祖国。
四、对国家的贡献回归祖国之后的钱学森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会见,周总理在各方面给予了钱学森细致的关怀。钱学森说,一生对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周总理,另一位是他的岳父。
1956年,钱学森提出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1956年,我国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
他主持和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列入国家任务。
他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是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航天器的研究,解决了人造卫星研究过程中许多关键技术问题。
他在航天事业、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有卓越的贡献。
他回国后,成立了中国科技技术大学,为两弹一星工程培养了大量人才,用十年的时间帮助中国研制出原子弹,使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飞跃性的发展,让我国拥有国防武器技术整整提前20年。
从钱学森对中国导弹事业的贡献来看,他的价值绝对不止五个师的价值。五个师大约七八万兵力。
一颗常规导弹爆炸时,能在地面上留下长30米,宽20米,深5米的大坑,这样的杀伤力有多大?我们可想而知。何况从此有千千万万的导弹,这岂是七八万兵力可比的。
而钱学森开启了我国导弹事业的先河,之后我们才有一系列的导弹研究,之后才了有了zhou际导弹、中程导弹、近程导弹等不同类型的导弹,甚至有了核弹。导弹的威力以射程来计算。
目前中国的导弹射程从500千米到3000千米,一直提高到5000千米。
这些导弹随便一颗在战场上的杀伤力都比五个师的兵力强。这是钱学森奠定了导弹研究的基础,开启了导弹研究的先河,他的价值无法估量。连毛泽东都说,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5个师,在我看来,对我们说来钱学森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有人问,如果中国没有钱学森会怎么样?假如当年钱学森没有回国,中国的国防航天事业将后落后20年,20年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钱学森的价值依然不止值五个师!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
美国人说钱学森能值五个师,那以现在的角度看,他还只值五个师吗?
钱学森的价值是根据中国导弹的射程来衡量的。
- 当中国的导弹射程为500公里是,他就已经顶的上美国的五个师了;
- 当中国的导弹能打2000公里,钱学森能让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详细认真的考虑北纬17度线的意义;
- 当中国的导弹能在潜艇上发射,并且射程为3000公里的时候,钱学森让中国可以安心的裁军,然后开始发展中国经济,以及消除内部问题,完全不用担心来自美国的威胁。
- 当中国导弹发展到可以在发射车上发射,并可以击中千百公里外的一艘军舰大小目标的时候,美国人只能在家里念叨“上帝啊,你就是一个威胁”,然而他们即便把航母战斗群停在家门口,也不敢轻举妄动。
- 当中国的导弹达到超音速,而且击中几千公里外两发同时命中一个靶子的时候,钱学森已经不在了。但他的影响力能让美国只能说“一切尽在掌握”,然后美国总统能做的就是想尽办法制裁中国企业。
所以,钱学森的价值仅仅只是五个师吗?不,远远不止。钱老让曾经嚣叫打压中国的美国人,现在只能用所谓的“毛衣战”来扼制中国。
五个师是什么概念?美军现在也就10个作战师。
二战期间,欧洲战场投入了61个师,太平洋战争投入21个师,按美军的编制,每个步兵师在14000人左右,加上各自的航空营、炮营,5个师大约七八万人。虽然这是当时顶级的战斗力,但看起来没什么可怕的,因为说这个话的人,并没有预计到钱学森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力。
丹.金布尔是钱学森的好友,冯卡门火箭公司的高官。在他成为美国海军部部长的时候,说“钱学森到哪儿都值五个师”。以他的专业素养、对美军势力和对钱学森实力的判断,这句话并不夸张。
美国人还是低估了钱学森,低估了中国新中国成立时是真的一穷二白,是一个没有工业的农业大国,金布尔认为这样的环境无法让钱学森发挥出全部的才能。一个火箭天才、空气动力学专家、麻省理工终身教授,到当时一无所有的中国去,除了种水稻,还能干什么?
金布尔的想法确实没错,因为火箭和航天都是系统工程,需要实验室、仪器和整个专业的团队,不但需要优秀的年轻人才,更要有无数各个领域的工程师、科学家、产业工人等等,但当时的中国根本不具备这些人才。
然而你,美国人低估了钱学森,低估了中国,如果钱老是印度人,或许回国后真的只能去种水稻了。但新中国不一样,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明白钱学森的价值,更明白未来军事武器的发展。
没有体系,就弄个体系,没有仪器设备,就自己造,没有科学家、工程师、产业工人,就自己培养出来,从最基础的物理、数学开始。只要肯努力,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多几年,中国人可能别的没有,但有的就是勤劳、奋斗、不退缩、迎难而上的精神。
钱学森的价值远高于五个师美国人不明白中国社会主义的动员能力,也不明白一个压迫了几百年的民族,在获得新生后所爆发出来的生机与热情,这样的热情可以燃尽一切的障碍。
在美国人眼里,钱学森可能只值五个师,但在中国,他是一整支火箭军、整个东风家族、整个长征系列。他让中国拥有了美国所没有的超高音速武器,让美国不敢再嚣张的站在鸭绿江边对中国的领土指手画脚,让美国从战争威胁,转为“贸易战”。
钱学森是“战略威慑”的基石,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让帝国主义不敢再轻视我们的长矛。
美国人说钱学森能值五个师,那以现在的角度看,他还只值五个师吗?
美国现在肠子都悔青了,美国其实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国家,知道钱学森的价值,但是美国也有不懂的地方,比如说美国就是不懂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认为钱学森的确是人才,放了可惜也是美国的损失,但是美国人觉得当时的中国没有工业基础,就算放钱学森回来,没有基础工业的支持也会变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十一个飞行员换加上一些政治条件,美国接受了。
只是这次接受让美国人后来后悔莫及,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建立起来自己的工业基础,有了工业基础中国有了搞武器的条件,虽然说当时研制出来的火箭技术威慑力不算太高,但是呢完事开头难,中国研制出来了火箭,就等于打好了基础,未来突破是时间问题,美国的这次行为其实说不后悔那是假的,如果历史可以重来,美国估计不会放人。
就算知道我们没有钱学森也一样可以研制出来火箭技术,但是至少会推迟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一定,那样等到我们真的研制出来了,美苏的武器就已经领先我们好几代,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可以做好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可能会改变很多事情,只是历史没有如果,所以现在回想起来,用11名飞行员换来我们提前一二十年拥有火箭技术,这是非常值的事。
如果让那些导弹技术不成熟国家去换,不要说五个师,就算十个师都会毫不犹豫,五个师十个师是抵不过一次弹道导弹投送突防技术的,不要说值不值,而是说这是掉了钱学森的身价了,现在的弹道导弹投送技术的威慑力超过十个师都不止,里面产生的影响更是长远的而不是短暂的,当时换做任何国家都会换,而且是毫不犹豫的换。
就算现在来看也一样值,技术这个东西其实不会过时,现在真正能掌握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也就十个左右,这还是把印度这种半吊子都算在里面的数字,技术不会退步,只能说在不断的实践中进步,钱学森就算放到现在,他的水平也肯定不止停留在那个阶段,所以他的价值甚至有可能还会更高,弹道导弹技术一旦掌握,那就等于国际地位的改变,还有其他方面的改变,这不是几个师能做到的。
美国人说钱学森能值五个师,那以现在的角度看,他还只值五个师吗?
值一万个师,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确立了我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强国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美国人说钱学森能值五个师,那以现在的角度看,他还只值五个师吗?
我认为值五个师说法不对,钱学森回国后,把我们的导弹和航天技术至少提前了20年,在现在看,他的贡献无法衡量!他贡献了一个航天强国!
美国人说钱学森能值五个师,那以现在的角度看,他还只值五个师吗?
这是位于上海的钱学森图书馆的大厅,图书馆大厅里竖立着一枚东风-2A型弹道导弹的实弹模型,弹体上写着毛主席的语录:“这支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两弹结合”,即是用导弹做为原子弹的运载工具,是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的一个大课题。这个过程,和研究核弹一样充满曲折,不但和苏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也有海外归国科学家的大力支援。
在二战末期,苏联缴获纳粹德国一批v1,v2导弹和导弹专家,在此基础上,苏联的导弹技术发展飞快,研制出系列化的弹道导弹。我国在导弹领域同样寻求苏联的援助,开始的时候,苏联确实帮了不少忙,比如说提供了R-2模型导弹。结果研究到关键时刻,苏联专家集体跑路了。
面对这种局面,主持导弹研究工作的聂荣臻,指示国防部五院的科技人员一定要争一口气,绝不动摇仿制导弹的决心。之后我国研究导弹也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如果说钱三强是我们研究核弹的关键人物,那么研究导弹的关键人物就是钱学森。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一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导弹飞行7分多钟,命中了550千米外的预定目标,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在苏联援助专家全部撤走的异常困难条件下,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造出来的导弹,也被称为“争气弹”。 中国结束了没有导弹的历史,从此开启了自行设计研制导弹的历程。东风一号导弹仿制于苏联的R-2弹道导弹,其技术基础来自于德国V-2飞弹。
美国航天企业SpaceX公司墙上的钱学森画像。
钱学森成名于美国,师从美国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1947年他就为美国设计出了飞行距离一万两千公里的液体火箭,成为了美国宇航事业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因为钱学森的成就太过耀眼,所以他的归国之路非常坎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迫切想回国效力,却被美军列为“黑名单”,不断拒绝他的请求。有一次,美国海军部长丹•金布尔在拒绝了钱学森之后,甚至掩饰不住自己的情绪,怒吼: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他知道的情况太多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
后来,钱学森机智地把自己的处境夹在家书之中,通过欧洲转寄到了中国。周总理立即指示外交部和美国交涉,甚至提前释放了美国的间谍。经过长期努力,才让钱学森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对此,美国海军部长叹息说: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做得愚蠢的一件事!
这张著名的照片,有人说这是钱学森在演示弹道导弹如何通过新型弹道从纽约打到巴黎。其实是误解,这是在演示新型飞行器采用“钱学森弹道”从纽约飞到巴黎。
1955年的秋天,钱学森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为我国插上翱翔的翅膀。钱学森归国之后,迅速着手研究我国自己的导弹,当时很多中国人不清楚导弹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譬如,陈赓大将就问过钱学森:“您看,中国人到底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回答:“外国人能搞,我们中国人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这是钱学森在1996年第一季度的工资单,实发1933.08元。当时钱学森41年军龄,中科院院士。当年工资真的不高。钱学森在美国时,他的年薪达到了3万美元。除了固定的工资之外,钱学森还可以从各项研究之中得到一定的收入,加起来的话,钱学森在当时的美国每年的收入大概为5万美元。
以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研制导弹武器是非常艰难的。例如制造导弹弹体与制造飞机不同,飞机的机体大多采用铆接,而导弹弹体则以焊接为主。当时,焊接导弹用的氩气我国还不能生产,从东德进口一瓶药6万元,我国在南京试制一瓶氩气成本高达20万元。一个焊工几天就要消耗一瓶氩气,所以,人们当时说氩弧焊工的手是“金手”。导弹研究部门非常重视氩弧焊工,提出大家都要保护金手,引发了一桩夫妻吵架的趣事。
一天,一位氩弧焊工下班回家,看见妻子在忙着做饭,丈夫卷起袖子就要帮着洗菜。结果被妻子一把将菜盆抢了过去,说:不用你! 丈夫看见不用洗菜,就去倒炉灰。妻子又一把将丈夫推开,大声说:不用你管?这下,丈夫也有些火了,于是夫妻间件爆发了一场争吵,左邻右里纷纷出来劝架。妻子便向众人说:“大家看看,他可是氩弧焊工,氩弧焊工的手是金手。我们要保护他们的手,不能干粗活。可是他们自己却不在意保护自己的手,回家要洗菜,倒炉灰,你们说是不是不明事理?”邻居们听到这里,顿时哈哈大笑。
(美国海军部部长丹•金布尔)
今天,咱们听到这样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个故事又是十分得朴实,它告诉我们:当时的导弹创业者们,真正把发展尖端技术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正是依靠科学家和工人们共同的努力,在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了,这个日子甚至比第一枚原子弹爆破提早了四年。
这一天也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聂荣臻激动而深情的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之后,国产原子弹问世,钱学森又攻克了最后一关,将导弹与原子弹结合,完成了导弹核武器试验。这个过程,美国用了13年,而中国仅用了2年多时间。至此,我国的倚天剑已然出鞘,试问谁可争锋?
第一,这是中国人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经验!在重大科技问题的研发上,必须要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的研究和开发的力量!金钱换不到真正尖端的技术!引进了也只能永远依附别人。第二,中国人的确是勤劳勇敢,而且“中国人的头脑并不笨”。(注:1960年12月,钱学森在导弹决策会议上的讲话)
回顾我国导弹核武器的发展历程,有一句话叫做“会说话的原子弹”。这一点没错,只有原子弹,才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我国的国际地位在70年代发生了显著的提升。正是因为原子弹、氢弹和导弹,中美之间的关系方能正常化,珍宝岛事件我国才能不落下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