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环申请赔偿2234万元,皆因证据不足释放,什么是直接证据

张玉环案,因没有直接证据,以证据不足,疑罪从无释放,如今向国家申请2234万元赔偿金,引起热议!那么,南京女孩李倩月被害,嫌疑人洪某没有直接证据,只要他不承认,是不是也可以判为无罪?广西杀害父母的黄陈阳,只要他本人不承认,没有直接证据,是不是也可以恢复自由?

我认为直接证据就是能证明嫌疑人杀人的最有效证据,比如警方提取到嫌疑人的手印,杀人时的指纹,及毛发或血液等可以经过DNA检测的证据。

或者嫌疑人指使某人凶人的微信、短信记录,嫌疑人的笔迹、录音、脚印等证据都可以证实嫌疑人凶人的直接证据。

一、张玉环案

张玉环案中警方所掌握的证据仅是发现孩子尸体附近的绳索及麻袋,以及张玉环手上的抓㾗,警方从死者尸体中发现孩子是被勒死的,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张玉环凶人。

从警方掌握的证据绳索及麻袋虽说与张玉环家的绳索与麻袋相似,但缺乏直接联系的证据,比如人的血液或皮肤等可以证实是他作案的人体生物证据。因此,张玉环可以矢口否认:每家都有这样的绳子,如何断定那条绳子是我们家的。

至于手上的抓㾗,如果在孩子的指甲中没有提取到张玉环的皮肤组织或血液,也无法断定那些伤㾗是孩子抓伤的,所以张玉环完全可以反口说是自己擦伤或抓伤的。

没有人证,物证又不能直接证明他杀人,又没有语音或影像显示他凶人的过程,法院根据疑罪从无来判定张玉环无罪也是合理的。

既然现在拿不出有效的直接证据证明他杀人,他自然可以提出2234万的国家赔偿,只是他确实是狮子口大开,相信最终赔偿金额没有这么多。

二、南京李某月案

南京李某月被其男友骗到云南,伙同男子的朋友将他杀害,警察既然认定他杀人,必定有直接的数据。

如今是信息社会,到处有监控,他们作案过程要逃过“天眼”很难。再者,他们都在南京,必定要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到云南,这过程会留下有效的行程记录。

其次,三人预谋杀人,必定会留下某些信息记录或通话记录,这些也可以作为证据。当两个犯罪嫌疑人供出同谋的李某月男友,他们就是有效的人证。

这些都能成为李某月男友杀人的直接证据。

三、广西黄某阳案

广西黄某阳在家中杀害父母之后,跟父母相处了两日,方才调低空调温度逃离,直到父亲的兄弟,因为家中有丧事,联系不到哥哥,之后到他家中才发现他们夫妻已经被人杀害。

警方必定根据现场采集到的证据确定黄某阳为杀人凶手。现场警方可能取到哪些证据呢?其一,有可能留下黄某阳的血迹。他一人又杀害父母,两人必定是有所预谋的,父亲刚进家门,还没有摘下口罩,便被杀害,他有可能使用的是木棒等用具,把父亲敲晕或敲死。

因此,现场必定留下作案工具,作案工具上,能够采集到嫌疑人的手印,这些就能够证明他是杀人凶手。

包括嫌疑人处理父母尸体时,在父母身上所留下的一些痕迹,也可以作为直接的证据。

另外,警方还可以根据黄某阳的行踪来确定他是否具有作案的时间,包括黄某阳盗取了父母信用卡上的钱等等记录都可以作为证据。

警方既然能够协同柬埔寨的警方把黄某洋抓获,必定是掌握了黄某阳一系列的行踪,才能把他抓捕归案。

因此,王某阳不存在反口的可能。他跟李某月的男友一样,再不承认自己杀人,在众多事实证据面前,他也只能供述出犯罪事实。

张玉环案,由于发生在27年前,当时的刑侦技术有限,能够取得的物证十分贫乏,就给了犯罪嫌疑人反口的可能。所以才会出现第一次庭及第二次庭审完全矛盾的供词。

虽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总有漏网之鱼,只是希望张玉环案的真正杀人凶手能够尽快查出,给死者家属一个交待!

张玉环申请赔偿2234万元,皆因证据不足释放,什么是直接证据

题主需要加强学习,提高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了。

第一,关于什么是直接证据,度娘有解释:直接证据,“间接证据”的对称,是指能够单独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第二,题主举了三个例子,除了张玉环案,还有南京女孩李倩月被害案,广西杀害父母的黄陈阳案,如果他们本人不承认,没有直接证据,是不是也可以恢复自由?答案是:不可以。

第三,我想说的是,题主根本就没有真正理解直接证据的意思。只要能够单独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都是直接证据。而题主只是简简单单的,把“口供”当成了唯一的直接证据。

第四,比如,一个人在大街上杀人,难道他不亲口承认就没有直接证据了吗?监控录像、看见杀人过程的路人,路过车子的行车记录仪,都可以是直接证据。

你说的如南京女孩李倩月被害案也一样,嫌疑人洪某不承认,依然可以有直接证据,虽然他可能不在现场,没有参与杀害的过程,但是证据可以从杀人者的口供、通话记录、帐目往来等来形成证据链条,就可以成为铁证。

还有广西杀害父母的黄陈阳也是一样,比如附近的监控,他是一家三口里最后一个出门的人,比如他父母身上的血有没有属于他的,甚至是留下的生物DNA都可以是直接证据。

总之,不要把直接证据简单地理解成“口供是唯一的直接证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