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敖?
李敖的大名,对我来说,少年时代就如雷贯耳了,高中时,知道他那句五百年的名言,一直想拜读他的大作,无奈升学压力太大,再加上囊中羞涩,所以竟然一直到大学才开始真正读他的作品。
上了大学以后,在图书馆遨游书海,文学区的书架上,有一排书籍占了近一层,赫然就是李敖的《李敖大全集》。当时不明所以,为什么别人都是全集,他怎么是李敖大全集?后来看了李敖的视频才知道,他是故意的,前面加个大,才显得他特立独行,才能招人侧目。
当时对胡适感兴趣,曾经读过别人整理的《胡适自传》,觉得不过瘾,于是对于李敖大全集里的书,先拜读了他的《胡适评传》,一读之下惊为天人,原来传记还可以写的这么好,这么事无巨细,处处有来头,字字有证据。立马大为折服,心想,他果然名不虚传。
于是开始接着读别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些写他曾经的女朋友的,写他的家人,他的老太太,他的姐姐们的。李敖的文字功底在汉语作家圈里算是最顶级的之一。读他的文字,不费思量,因为他把意思用文字表达得再清晰明了没有了。
后来就开始看李敖有话说,李敖千秋评论,发现比读他的书还有意思。不过,在这上面,他也有一个缺点。他曾经在北大演讲的时候说,胡适的演讲不可不听,不可再听。为什么呢?因为胡适的大名,人人皆知,如此大人物的演讲怎可不听?但是听一遍就可以了,不要听第二遍,因为胡适太啰嗦,太狡猾,翻来覆去演讲的内容,还是第一次的,所以叫做不可再听。因为胡适想讲的东西,第一遍演讲都讲了,再听就是重复的东西。
李敖也有这个毛病。无论他的书里,还是他的有话说,你都会碰到很多很多重复的东西。
李敖以狂名世,他解释过,他只是借狂,借着狷介,来邀人瞩目而已,他自己并非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但是李敖的渊博也确实令我很敬服,古今中外,他都能略知一二,而且说起来头头是道。后来读书,再碰到像他这么渊博的,也就是周作人了,当然周作人的渊博在于中国的古书和日本的文学。李敖的渊博却多了些实用主义,于周作人的纯然是一片趣味不同。他在书里,用什么典故,引什么名人名言,都是为了他的实用主义做佐证的。这也是他的特色。
他做什么都讲证据。网上曾经流传他的名言,普通人骂人,只是骂人,他却可以骂完人,还能用证据证明他骂的那个人确实是个王八蛋。所以他说他最擅长打小抄了,因为他觉得以后用得着。他的李敖有话说,桌子上摆的除了他要卖的书,就剩下他的证据了,所以他理直气壮,他自信。
他是个爱国者,这不但从他后半世从政时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来,从他年轻时就可预知,他在台大公然穿长衫,接触胡适殷海光这类人,跟着他们的同类办杂志,办报纸,一腔热血,并非只为了展现才华,而是有更大的理想抱负。这段内容也许会有和谐的东西,所以就不细说了。
他的爱情观也让我惊诧。我读他的回忆录,他那些女朋友都是各具才情,让人艳羡不已。他爱写情书,用文字跟他的女朋友们沟通。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他整天打手铳。他给他女朋友的情书,写的充满理性,又缠绵悱恻,一会你觉得他在说教,一会你又觉得他在调情。他的爱情观,有时候简直是混乱。
李敖多次回忆自己对日本人的仇视,因为他们是侵略者,他在北京城,见过骑着高头大马的日本兵在街上耀武扬威,他还是个少年,几乎做了亡国奴。所以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他们家去台湾的时候,从上海坐轮船,穷人是没有机会的,他们家之所以能登上船,是他爸爸用金条买的席位,还是站票,所以他知道金钱的可贵。胡适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接济了他一千块钱,他记了一辈子。
别人视金钱如粪土,他却知道金钱是好东西,没有金钱,很多事就做不成。
我受益李敖实多,我知道他很渊博,便也想学他的渊博,于是找来他的学习方法,依葫芦画瓢,结果搞成了东施效颦。是我定力不够,毅力也不够。有句话说的好,板凳要坐十年冷,才能搞好学问。这冷板凳,李敖坐得住,我却坐不住。也许这就是众人不如他的缘故。
李敖的晚年,令很多人所不齿,有很多人觉得他转性了,变成了一个哗众取宠的老年人。其实我不这么觉得。如果仔细看他的神州文化之旅的几场演讲,你就会觉得,李敖还是那个李敖,他还是爱美女,还是爱金钱,还是不屈不挠,只是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急于求成了。他知道了一个道理,一件事,要实现它,不是一辈子的时间能完成的。
希望他下辈子,还是那个李敖。
如何评价李敖?
2018年春天,作家李敖在台湾去世。
李敖在一次做客《康熙来了》的时候,小S问他:“你有没有一点点害怕死亡?”李敖引用了海明威《战地春梦》这本书中的话,他说:“我不怕死,可是我讨厌死。”
李敖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作家。他博古通今、知识纵横,但却常常语出惊人,桀骜不驯。
有很多人讨厌李敖。有人讨厌李敖是因为他的狂傲。李敖曾经说过:“五百年来,中国白话文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也有人厌恶李敖源自于他的几段感情。他与胡因梦离婚后曾经评论:“美人便秘,与常人无二。”很多人自然觉得这样评价自己的前妻是不恰当的。
可是,无论你讨厌他、喜爱他、不了解他,李敖都是一个集天赋与努力为一身的人。很多人是一出生便展现出了某一方面极强的天赋,却从未在这一方面苦下功夫。这样的人多半被历史的潮流淹没。很多人是后天十二分努力,但是却难以达到顶尖的成就。这样的例子,只是需要翻看下每届参加奥运会却没有进入决赛的运动员名单,便可以找到无数。
然而,李敖是一个能够把天赋和勤奋结合在一起的人。他直到老之将至,仍笔耕不辍。这不得不让人敬佩。可是,当一个既有天赋又有勤奋的人身上还勇于去承担社会责任,那么这个人不得不让人怀念。
1李敖说,如果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指这个人是小女孩,那个人是老人,这不是很好的语言。他说,我们应该形容这是“红颜”,那是“白发”。虽然俗套,却是好的语言,因为用的是细节。
对于李敖,他的细节太多。在他比较晚年的电视采访中,他是:“早上5点起床,深夜11点入睡。”这是他的细节。 年过80岁,李敖依旧早上5点钟起床,他看书、写字,直到夜里11点。
他说,如果他在一个小时内没有写出一些文字,那么他便荒废了这1个小时。他说,时间是多么宝贵啊! 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都认为自己功成名就,往往希望自己的学生们可以为自己整理出自己的著作。可是李敖却依旧每日读书写作。
李敖在17岁时便学习中国古典著作,后来又研究西方的文史哲著作。李敖表示他这辈子没有出过国。一个从未出过国的人却可以把西方的英文原版著作信手拈来。你可以时常在他的作品中看见他直接引用经典英文原文。例如,他在作品中引用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生命前进着》、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的文字等等。他觉得观点总归要有知识来做支撑才显得厚重。他对资料要求非常严谨,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详实。
2李敖是个有着双重性格的人。他常常在台上骂人,讲粗口,他写很多书来批评人,可是他在台下待人接物却总是文质彬彬,细腻,温柔。
2005年,李敖重访了他在北京的母校,新鲜胡同小学。当他走进小学,发现很多小学生在雨中列队拍手迎接他。他特意走过去和列队的小朋友们一一握手。当他走进教室,有人提议李敖在黑板上给孩子们写几个字。校长给李敖递来了粉笔,他一边接过粉笔,一边说:“不敢当不敢当”。
另一次,李敖在做客《康熙来了》的时候,他手中的资料不小心跌落在地上。小s低头帮他捡起,他也立刻低头捡资料,并且说:“不敢当,不敢当。”
李敖曾经因为小s调侃李敖暗恋张兰而把小s告上法庭。李敖在这次诉讼中不要金钱也不要道歉,他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康熙来了》。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李敖是为了再度出名才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那时的《康熙来了》这档节目的人气在非常高的。然而,如果你也看过2011年那期节目,你就会发现,整场节目下来,李敖只是为了向主持人们传递他的思想主张,即,作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做娱乐节目的同时向人们传递更有深度的内容与知识。他说:“你们逃避了社会责任,你们抢到了这么好的媒体,结果你们整天在节目里吃喝玩乐,挖苦别人,糟蹋了你们的才华。”
3不同于很多纸上谈兵的文人,李敖既敢在文章中写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又敢于身体力行去改变这些不满。他上综艺节目,用娱乐的方式为大众传递有深度的内容。他敢于广撒钱财,用钱去支持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
李敖常常喜欢在他演讲的最后引用陆游的一句诗,“樽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他的意思是,他在众人面前开玩笑,大家千万不要笑他,因为他死了之后,大家会想他想得发狂。
现在他去世了一年多,我想,很多人也一定很怀念他。
关注Oh读书,每天带你读好书
如何评价李敖?
在国内,我是知道李敖较早的少数人之一。
1980年在读大学三年级时,我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一本香港九龙葛量洪教育学院教师李知其捐赠的诗词集《不外如是斋诗词草稿》, 书后有其联络地址,便冒昧去信请教。李先生很快复信,令我喜出望外。此后,我们一直保持书信往来,直到我南下深圳。
就在我与李先生建立通信关系不久,我收到香港寄来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波文书讯》。
《波文书讯》是香港波文书局编辑部所编,是“波文书会”的附属刊物,每月20日出版,我收到的这期是在1980年11月出版的。按“编者的话”说:该刊“目的是要激励读书风气,并向读者提供文化出版等有关消息。”其栏目设置有:“本月书介”,评介香港面世的且具有参考价值的书刊;“出版消息”告诉读者港台与国内的出版动态;“东鳞西爪”所辑内容较多样化,而以具参考价值的文化界、教育界、出版界最新消息为主;《文化短讯》则报道各团体的文化活动;《本月书目》罗列香港市面流通的港台及国内新书之书目。
我读到的第一篇是《过气小英雄+传统酸文士+女人大汤丸+文化玩童——试评《文化顽童李敖》。开篇即说:“十多年前,‘李敖’ 这名字在台湾无人不晓。在香港,李敖的狂傲亦一度成为知识分子的热门话题。《老年人与棒子》的发表,使李敖霎时成为台湾文坛 一颗光闪闪的彗星,使当地文艺圈卷起一阵狂潮,给台湾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今天的李敖重新活跃起来,在写书编书之余,一忽儿 与萧孟能发生纠缠不清的财物纠纷,一忽儿与影星胡茵梦传奇地离离合合。他再次成为深入民间,‘叫座力’十足的新闻人物。”由 于当时两岸三地在文化上的交流尚处于封闭状态,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李敖其人,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名人”。直到80年代末, 李敖的书才开始在大陆陆续问世,加上他在电视时常出现,其名气才渐渐为内地读者所熟知。我真正了解李敖,还是通过李昕写的《李敖登陆记——出版背后的故事》。该书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于2016年8月出版,责任编辑之一汪小玲送了我一本。细读之后,方知李敖坎坷的一生,可谓一波三折,令人扼腕!现在,李敖已在数月前仙逝,功过是非已有定论。不过,我还是感谢书评的作者让我很早就知道了李敖。
《波文书讯》的“东鳞西爪”栏目虽小,但信息量很大。比如,介绍了北京大学中文电脑专家王选教授计划在一年半之后,正式应用 中文电脑排印书籍。要知道,当时国内还没有几个人知道电脑为何物,遑论用中文电脑排印了。该栏目还披露了作家陈残云、秦牧、 黄庆云,美术家韩美林,语言学家王力等分别到香港访问的信息。
《本月书目》也引起了我的关注,从中获知港台出版了不少的新书以及再版的三十年代的名作家的名著。
读毕全书,我去信问李先生,《波文书讯》是否是他所寄?他复信称非也,并告诫我:香港社会极其复杂,与人联系须格谨慎。不过,我还是很感谢寄书者,是他给我开了一扇瞭望港台文学的窗口 得窥其中一斑。
让我评价李敖,自觉有些唐突。毕竟了解有限,只能说说印象。看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不得不承认他知识渊博 口才极好 ,政治立场鲜明,大张旗鼓地主张两岸统一,是个了不起的学者与政治家。唯一不喜欢的是,言语太过尖刻。或许,这正是他的个性使然吧。
如何评价李敖?
西晋潘安《秋兴赋》中说:“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我想到了大师一生最贴切的一句话。
李敖与儿子李戡
总有写好事之徒,觉得李敖过于狂放,而文章浅薄。其实,他们才是一群浅薄之徒。因为他们没有看全李敖的文章。他们只不过是盲人摸象。李敖深度、专心、努力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
要谈深度,首先绕不开的是哲学。在这里,可以提一下师承关系。李敖老师殷海光,是著名的哲学家。殷海光的老师金岳霖是清华的大哲学家。严格地说殷海光并没有教过李敖课,金岳霖也没有把衣钵传给殷海光。殷海光作为思想家还不够格。但是,如果不那么严格的说,金岳霖也可称为李敖的老师的老师。
李敖大学时候对西哲的鄙视
《李敖书翰集》中一文《回信给中央研究院的一员》中提到:
11号晚上我第一次向你说我的新看法,我说东西文化云云已经不成问题,至少不再是可以谈谈的问题,也不是笔墨官司的问题,因为十几年或几十年来,我们的社会早巳走向“实质上的改变(西化)”,在西方文明的“冲击”(impact)之下,我们那些“义和团的防线”早已处处瓦解,从大学的六个学院来看,理、工、农、医,早已没有东方的影子,(园艺系的一点东方庭园观念与中医学院的闹闹都不足以用来张目的!)法学院中除了一点政治思想史、一点法制史、一点应用文外,也找不到国粹或国渣的影儿,文学院算是东方文明的逋逃薮,外文与考古系是西化了的,中文、历史、哲学则纯是乌烟瘴气!看不到一点儿新思潮、新东西!(哲学系中“康德”“尼采”等课已经是西方文明老掉了牙的部分了,除了殷海光的逻辑经验论,我不承认别人在介绍西方的新东西!)
大学时期的李敖称西哲康德尼采是老掉牙,逻辑经验论还可以学习一下。
1、康德哲学的践行者
李敖有话说第580集《不出户知天下》谈到康德哲学:
德国的哲学家康德,康德一辈子没有离开他家乡80公里以外的地方,这个人又长寿,可是他没有离开他的家乡方圆80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他在大学里面的一门课,他是教自然地理,看到没有?好有趣,还教地理,可是他自己的活动范围就这么狭窄,为什么我举出来的?冰人的例子,举出来康德的例子,就告诉大家,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由于科技的进步,真正的做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谓的“不出户,知天下”,我没有出家门,我就知道天下,就知道这个世界
又说:
好,有人讲我了,像我女儿北京的女儿讲,我说他土,为什么李敖土?你没有出过国门,我李敖就没有出过国门,虽然我的活动范围不止冰人般的60公里,也不像康德一样说是这个80公里,可是我的确我的活动范围非常小非常小,我在中国的东方的台湾省这个小岛上面,我去的地方也非常少,台湾很多地方我都没有去过。原因就是我所说的,我不要要吸取经验,是靠着这种in person,这种身临其境的方法去寻找经验,不一定好。我的好朋友,我所佩服的高信疆先生,他回来跟我讲,他到陕西去看了秦始皇那个秦陵,他说,唉呀,他说看看书也蛮好的,不一定到现场去,为什么呢?因为你去现场,很多地方气氛也给破坏掉,也不一定好。这就是我的一个偏见,注意,我讲过这是我的偏见,可是我这个偏见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所以像我女儿说我土,在一般世俗的标准里面看我是土。
“知”和“行”的比较,他选择了“知”。
在《李敖笑傲江湖》一文《李敖快意恩仇录(六)》中谈到:
注意到没有,这就是我李敖的理论,就是很多风景、名山胜景我不去看,为什么不去看?不是它不值得看,而是不值得跑去看,不值得坐飞机去看,都不值得。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那句古话,明朝有名的艺术家叫董其昌讲的话,叫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句话错了,我李敖的说法是说“行零里路,读两万卷书”,为什么呢?这样才有效果。
2、犬儒哲学家——第欧根尼,愤世嫉俗,脱离物质,玩世不恭
在李敖有话说52期《白天打灯笼,晚上睡木桶》中提到:
一个老头子,光天化日之下打个灯笼。看到没有?我随便搜集的漫画。他是什么人?他是希腊犬儒派的就是愤世嫉俗的这种哲学家,叫做Diogenes。这个是他一幅油画相,他在河边。他有两个饭碗,其中一个舀水的,后来发现这两个工具一个就够用了,就丢掉一个。他使生活非常的简单,非常的简化,这就是Diogenes,希腊犬儒学派的哲学家。他打个灯笼干什么呢?当街找人。为什么找人?他说万古如常夜,这个世界是黑暗的,没有人,光天化日之下没有。我看见万古如常夜,漆黑一团,所以我要打个灯笼去找人,因为你们都不是人,我要找人。他用这种讽刺的方法,这家伙还当街给大家看,就是这么愤世嫉俗的一个人。
马其顿的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听说希腊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哲学家,自己住在一个木桶子里面,那样子安贫乐道、逍遥自在,就特别去拜访他。看到没有?他藏在这个木桶里面,亚历山大大帝去拜访他。皇帝就问他:你有什么要求,我可以帮你忙。这个老头子说: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你走开,你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这样子拽,这样子神气。所以,亚历山大有一句叹息,说得很妙,英文表现得比其他文还好,他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的话(If I were not Alexander),希望我是Diogenes(I would be Diogenes)。这句话又捧了自己又捧了他:因为我是亚历山大,我很伟大,我是皇帝,所以我可以不变成他;如果我不是我,我不是亚历山大,我要变成他。如果我不是李敖,我希望我是李敖第二。怎样子?就这样神奇,这么拽。这句话说得非常的虎虎有生气。
愤世嫉俗,犬儒哲学给他的升华。
3、边沁功利主义,反对动机论,做事必须要有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死后被做成蜡像供人瞻仰,以发挥余温。李敖也有如此的效仿,多次宣称在已把遗体捐赠台大医院,死后千刀万剐,展示骨架标本。最后虽未如愿,但多次公开发声也有如此愿望。
李敖有话说209集《以子之法掐子之脖》中谈到:
我曾经有过一个有趣的比喻,我李敖跟着年轻的女孩子在马路上走,跟女朋友在一起走,这边来了一个叫花子,一个乞丐,脏兮兮的,臭烘烘的,他走过来的时候啊向我要钱,我就掏出来一百块钱给了他,你可以做好几个解释,解释这个现象。第一个,我有洁癖,这个叫花子,乞丐啊臭烘烘的,我怕他弄脏我,所以赶紧给他一百块钱,破财消灾这是一个理由;还有我要显摆,我给我女朋友看到你看我是多么有慈悲心的,多么豪爽的一个男人,所以给了乞丐一百块钱;还有一个原因,就可能我有一个规则,一个戒律,要日行一善,我今天要做一件好事,还有我做了什么亏心事了,我觉得我要用一件好事来补偿这个事情,这个做得不妥的事情,所以我要日行一善,给了一百块钱,给这个叫花子。你可以找到很多的正面的,反面的,见得了人的,见不了人的理由。可是有一个情况是真的,就是我身上这一百块跑到他身上去了,这是一个可观的现象,怎么样解释它都不重要,所以在哲学里面,我李敖是反对唯心的,反对这种动机论的,动机不重要,结果如何,结果就是一百块钱不见了,一百块钱跑到他身上去了。
在《李敖语萃》中说:
思想领导才够帅
卢梭思想领导了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边沁思想领导了功利主义,穆勒思想领导了自由贸易,黑格尔思想领导了德国方向,马克思思想领导了共产国际。……这些重大的政治事件,无一不是“思想挂帅”的结果,无一不证明了“思想是领导一切”而非“政治是领导一切”。相信“政治是领导一切”的人,是近视的、乱视的,他们的眼光有问题,他们全错了!
中国北方土话夸一个人长得漂亮潇洒,总说:“这个人真帅!”迷信“政治挂帅”的人,他们的思想其实太迂腐了、褊狭了、丑恶了,实在不够“帅”。“政治挂帅不够帅”,——头脑清醒的人,请务必记得这句话!(《政治挂帅不够帅》)
4、真理的不确定性。上世纪的哲学,下世纪的玄学。
李敖有话说294集《选同志比选敌人更重要》中说:
标题“哲学的下场”,本世纪的哲学是下世纪的玄学,最好的例子就是马克思,马克思当时所形成的他的理论是哲学,可是当时代进步了以后,发现马克思的理论不再是哲学,而是更虚无缥缈的玄学。当时马克思说他自己东西是科学的,我们经过年深日久,或者经过了真正的科学的实验以后,发现马克思东西不是科学的,甚至不是哲学的,而是玄学的。所以今天我们的国家推出理论来都说我们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说某种程度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什么意思啊?就是修正了马克思主义。换句话说呢,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玄学的部分,我们已经心里有所了解,知道那是玄学,不再把它当作哲学,也不再把它当作科学。所以大家注意我这句话,本世纪的哲学是下世纪的玄学,这一句话像是一条定律一样的提醒大家,我们注意任何所谓万古不变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这种真理。
5、不可知论者+微弱无神论者
《李敖秘密书房》中谈到过他对宗教信仰、有神论、无神论的看法。他的看法很保守,他选择的是康德的不可知论。
我在这篇文章提到过,在此不多加赘述。
详情可以点击文章链接查看:
李敖的认识论=不可知论 + 微弱无神论
6、斯宾诺莎的宇宙观、平等观——你我终将幻灭
李敖《大学杂记》有一篇《斯宾诺莎的人生观》,其中提到:
依据斯宾诺沙的幻想,上帝是什么?斯宾诺沙是一位泛神论者,这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位哲学家的眼里,上帝即为万物,同时每一样事物都是上帝的一部分。每一粒生长的种子、每一块土地、每一朵待开的花以及每一种生物,不论它是多么卑下,都分享上帝神圣的意旨。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是上帝心智的表现。
现在,不要让我们有限的智慧,与上帝的无限的智慧相混合。虽然是伟大的哲学家,也只能看见上帝全部计划的片段。至于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假如我们想去窥视上帝的全部神圣的计划,那就等于我们坐在监狱之中,从墙壁上的小洞,去观望整个汪洋大海或一望无际的青天。我们之所以不能窥视上帝幻景的全貌,是因为我们的肉体把我们的心灵围遮住了。如果我们能够将心灵的障碍打开,如果我们能够窥到上帝的幻景,我们就可以看出我们人与上帝永恒的关系。所以在这里,斯宾诺沙说,我们就可以明白天上壮丽的星球与地上贫穷的乞丐,在整个宇宙的生命中,都是一律平等的。
仰观宇宙,你我不过一粒微尘。
又在《第一流人的境界》一文《戴布兹的千古名言》中说:
哲学家斯宾塞说:“没有人能完全自由,除非所有人完全自由;没有人能完全道德,除非所有人完全道德;没有人能完全快乐,除非所有人完全快乐。”这种伟大的透视力、伟大的胸襟,我给它下了一个描绘,这叫“自由的不自由”。
斯宾诺莎宏大的宇宙观,给了一个上帝视角来看待李敖所遭遇的一切。
7、罗素——恋爱自由主义、内心的幸福之路
《李敖回忆录》中《复出》一节中提到:
在入狱前十六天,认识“汝清”。“汝清”是我不认识的一个留学生的新婚夫人,这是我生平第二次和有夫之妇私通(第一次是我28岁时候,和一个我不认识的流氓的太太),我真正做到了罗素《婚姻与道德》名著的境界。在这一两年里,在我床上,虽然不乏女人,“汝清”却是一个最能跟我腻在一起的惹人怜爱的小情妇。
罗素主张:
“性就像吃饭”
“婚姻不过是道德的束缚”
这些对于激情、叛逆的李敖,这个太对胃口了。
另外,李敖在《大学杂记》这本日记中有一篇文章《罗素论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其中提到:
为了逃避那富有建设性的烦闷,他们反而堕入另一种更可怕的烦闷。幸福的生活,大半有赖于恬静,因为唯有在恬静的空气中,真正的欢乐才能常住。
好动的李敖,经过修炼,变成了书房里的怪胎。
李敖有话说356集《为什么坏人得志》谈到:
“我想起来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一篇文章,文章叫做《为什么坏人得志,好人不得志》。为什么坏人得志?我告诉大家,绝大部分有头有脸的人,很少是好人,大部分都是坏人。“
8、叔本华、尼采哲学。世人的误解,觉得李敖歧视女人。
李敖有话说608集《我没有歧视女人》中说:
哲学家叔本华,他是有性别歧视的,还跟女人打架,跟女房东打架,女房东受了伤告他,法院判决他要赔偿她,每个月都要给她钱。他负担很重,后来这个房东死了,他叹了一口气,女人死了,厄运走了,他才得到自由,有这种情况。那像那个哲学家尼采,也是有这种性别歧视的,所以他说跟女人在一起,不要忘记带鞭子。并且他还讲了一句话,他说凡是女人成了学者,就表示她生殖器官有毛病。换句话说呢,她一定性生活或什么方面不协调,才变成了女性的学者。这都是歧视女人的言论,从孔子到叔本华到尼采,都是哲学家。我李敖不是哲学家,我没有歧视女人,可是我的确很准确的了解了一些女人的性格,我的确有,有这样描写的。可是这种描写并不是说我岐视,我没有歧视。
李敖认为女人是感性动物,非常可爱,不适合理性思考。
9、王阳明心学——不信唯心论
李敖有话说634集《要成功时机最重要》中提到:
“照着中国王阳明,中国的哲学,王阳明说,你这个花,我看到你才叫花。我没看到你,就没有这个花。这样子很激烈的,很尖锐的唯心论。我没看到你,就没有。对美女而言,就是这样子。你再漂亮,你在山脚下孤芳自赏,孤芳自赏,没有人赏你。“
又《李敖语萃》中提到:
王阳明说:“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他全错了!善绝非一颗善心,便可了事。善必须实践,必须把钱掏出来、把血输出来、把弱小扶起来、把坏蛋打在地上,才叫善;反过来说,“想”掏钱、“准备”输血、“计划”抑强扶弱,都不叫做善。你动机好,没用,动机是最自欺欺人的借口,17世纪的西方哲人,就看出这点,所以他们点破——“善意铺成了到地狱之路”。这就是说,有善意而无善行,照样下地狱,阎王老爷可不承认光说不练。
他对王阳明的唯心论提出相当的批评。
10、杜威的教育学实用主义
李敖在《历史与人像》中一文《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他》中提到:
关于杜威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一看罗素的《西洋哲学史》中的叙述。罗素将西洋的哲学思想分为八派,有自由、浪漫、理想、功利、共产、直觉、工具和他自己的名析主义。其中的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就是以杜威为代表的。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博士的哲学,用19世纪的科学做根据,由孔德的实证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詹姆斯的实用主义递演成的,我们敢认为西洋新文明的代表。”(见《杜威博士生日演说词》)何以这么说呢?因为杜威出自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存疑主义(Agnosticism),复在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中,掺入主知的社会见地,而主张他的工具主义。他思想的滥觞,再往远一点说,他是受了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知识即力量”(Knowledge is Power)的原则的影响的。
11、尼采——嘲笑尼采爱情的鞭子论
在《中国性研究》一文《鞭子缠身可也!》中谈到:
尼采的鞭子论,显然又有他对女人性格的痛苦理解,他认为女人是不能做朋友的,女人不过是猫、是鸟、是最好的母牛。因为女人头脑中只有跳舞、废话和衣服。在女人性格中,有许多做作、肤浅、骄矜、放肆的因子,这些因子,只有由于对男人的畏惧,才有以局限和控制。在这一方面,他显然比孔夫子女人难养论更为细腻。尼采相信女人是令人快乐的,但他相信除了训练女人来娱乐战士外、在使紧张的男人开心外,其他皆为蠢事。因此,他的鞭子论,在性心理学的分析外,又可有伦理学、社会学的分析,他的鞭子,显然具有抽象的镇压女人的意味,因为女人那一套劣根性一旦不能镇压,一切就都不可收拾了。
又说:
真正解决这种“鞭下爱情”的,似乎仍有待于有几分Philanderer气质的花花公子型人物,而不是哲学家。花花公子型人物对女人最能占上风,他们不用鞭子打女人,只是鞭子缠身而已。他们能主动的仅受女人之利、不蒙女人之害,而女人也因他们的熟练、从容和自如而委身相向、而皆大欢喜。我相信最后解决亚当夏娃以来男女纠缠不清问题的,是花花公子,而不是哲学家。花花公子可以说你的是我的,女人可以说我的是你的,但哲学家却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他妈的。这就是“李敖如是说”,鞭子缠身的女人是我人证。
他认为只有花花公子才能解决女人的爱情问题。
又在《中国命研究》其中一篇文章《为中国人信命寻根》中谈到:
小迷信打大迷信看了王充的宿命思想,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似乎在用一种小的迷信(宿命)理论,来推翻一种大的迷信(天人相感)理论,有点像尼采似的,在用一种新的玄学,来推翻一种旧的玄学。相对的说,小的迷信和新的玄学,的确比它们所要推翻的来得高明一点。在王充的时代里,以他的处境和学力,所能做到的极限,就是如此。设想在当时由官方带头的迷信大运动里、由御用学者逢迎的思想大反动里,王充能够敢于对“世书俗说,多所不安”而要“幽居独处,考论实虚”,而要“心濆涌,笔手扰”的发之于著作,我们就不能不对他佩服了。——我们虽对他的“大智”有所苛责,但对他的“大勇”,可就真的没话说了。
说尼采只是用小迷信替代大迷信,用新玄学取代旧玄学。终究还是玄学,扯淡。
12、唾弃叔本华伪善、得梅毒
《李敖语萃》中《说西道东》一文提到:
伪善
写是没有用的,叔本华就写过了,他白天写文章否定女人,晚上却偷偷跑到绿灯户睡觉,写文章载道的人很少不是伪善的,“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我还是少发高论吧!我只知道我们不再需要“述而不作”的圣人,我们应该学学那些“做而不述”的实行者。
他说叔本华白天骂女人,晚上去找妓女。
又在《李敖风流自传》中提到:
哲学家怎可以老是心情不好?哲学家得了胃癌,就好像神父得了梅毒,斯人也,不可有斯疾也!不过,哲学家倒可以得梅毒,叔本华(A.Schopenhauer)是也。但殷海光当然不会,他的胃癌,就是梅毒!
讽刺叔本华得梅毒死了。
后续,关于中国的哲学家,我就不发言了。大家自己看《李敖大全集》。相信会受益颇多。
中国的哲学家,诸子百家占大头。
李敖毕竟不是哲学家,但是这些哲学家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特别是胡适的自由主义、罗素的爱情观、康德博学、边沁的功利主义,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佛经中讲的的“普度众生”等等。
李敖先生的智慧是博学的,给他的启发也是广泛的,并非哪一个人给他影响最大。
只有在深刻的学习中,才会有如此的思想深度。
如何评价李敖?
李敖先生,总结来说是个好人,一个正义的、真善美的好人。而不是假恶丑的坏人。虽然,个性古怪、嘴巴无情,善良正直的李敖!。
如何评价李敖?
谢邀!😊就平常对李敖的印象:
1.首先,他是一个爱国者,坚决反台独,坚决反美帝,坚决拥护统一,这方面,让人敬佩;
2.他还是一个敢言者,谁都敢骂,谁都敢不给面子,骂的还有道理;
3.他还是一个博学者,嬉笑怒骂,信手拈来,这也是被骂者无言以对的根源;
4.当然,关于对女性的关系和看法,他的作为充满争议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