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四月份黄山风景区对安徽省市民免门票费政策?以及限流两万带来的人挤人现象?
首先要说明一下,黄山风景区限流2万,不会带来人挤人现象。
黄山正常限流量是五万。2018年清明小长假第二天,当日进山游客达3万余人。
不过,现在疫情仍未结束,几万人扎堆,则是一个令人恐怖数字。
有关方面为了吸客,出招,有限度免门票费,人员版块仅限于本省,而且,还拿开了黄山市3个市辖区、4个县和黄山风景区当地住民135万人;为分流,将西递宏村等A级景区也加入到免门票里面来,考虑应该说比较周全。
有理由肯定,免近200元门票费,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对一个2(父母)、2(夫妻)、1(孩子)式家庭来说,免费可达800-1000元,这是一个大数字。
往年,非疫情时期,清明、五一,人特多,也限流,只是今年情况有所不同。
中国人多,这是我们的优势,同时,也是旅游景点的死结。疫情时间,没有人来,黄山清冷的不行。一开禁,一哄而上,危机出现,奈何?
出招免门票费吸客,决定有气魄,实际上近期在许多地方热门景点,几乎都有游客利好消息,作为经营方式无可厚非,只是,一定不可以忽略了“时间”。
此时的时间表达有两个关键词:
1,“缓疫阶段”。
2,“疫情防控常态化”。
“缓疫阶段”,简单说,就是疫情还没有结束,“疫情防控常态化”,说明每个人都不可放松警惕,准备打持久战。
事实上,考虑比较周全的管理者很快敏感到“人群高度聚积”危险,立即采取措施,连发通告,控制了局面,表现了能吏卓越才干。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官员对于中国民情不了解,急功近利出业绩心态不可取。
注意到各地有官员自已消费,带头吃馆子,以身带动民情。
个人认为,景区旅游以及中国人的堂食方式,真不用操心。这一块永远是卖方市场,只要卖方给出良心价格,合理收取费用,中国人多,哪儿都会爆满,不需要特意去做出一些招徕动作。
百姓旅游,百姓上馆子,市场繁荣,最基本的一点,得有钱消费,能赚到钱。
改革开放许多年来,旅游兴旺,说明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疫情过后,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体恢复生产能力尽快进入高速发展那一档,我认为,这倒是一方官员值得下功夫的地方。
如何看待四月份黄山风景区对安徽省市民免门票费政策?以及限流两万带来的人挤人现象?
这样可避免大范围传染的可能性!
限流两万应该是经过评估的,是在可控范围吧!
其实人挤人之:只要人数到了一定范围都有人碰人的现象。因为什么叫挤没有准确概念!
古语所说:人上一万无边海涯,就是多的意思而显得挤。
如何看待四月份黄山风景区对安徽省市民免门票费政策?以及限流两万带来的人挤人现象?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近日爆出黄山景区人满为患,在很多人眼中,这个清明小长假受疫情影响,国内各大景区应该人流稀少。然而当你看过4月4日在网上热传的安徽黄山景区游客爆满的照片和视频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想法错了。据悉,为了限制人流,黄山景区从4月4日至4月5日早晨,连发4个公告,估计准备前往黄山的很多游客看了都会失望。
据悉,4月4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黄山风景区天气晴好。由于景区对安徽省居民(除黄山市外)免门费,景区吸引了较多省内游客前来游览。当日上午9点40分,黄山风景区进山人数已达到当前游客最大承载量(每天限流2万人)的80%,上午10点30分,黄山风景区进山人数达到两万人,景区立即停止售票。
随后黄山景区连发两个公告,第一份《关于黄山风景区采取限流措施的公告》是上午9点22分,公告称截止目前,景区进山人数已达到游客流量限制两万人的80%,即将采取限流措施。一个多小时后(10时28分),第二份《关于黄山风景区停止售票的公告》发出,公告称,截至目前,景区进山人数已达到游客流量限制两万人,停止售票。请游客选择其他旅游路线,或改日进山。
通过视频和照片可以看出,尽管黄山景区实施了限流,但景区内的部分区域,特别是栈道游客还是相当拥挤。据景区发布的消息称,景区换乘中心游客积压多,主要是由于实行核验安康码、测温等疫情管控措施,从而导致游客通行相对正常情况较慢。
据了解,黄山景区为了应对爆满的游客,提高通行能力,从4月4日开始,开放了南大门集散中心和南大门分中心两个换乘点,分散游客购票进山。景区客运公司安排了120辆客运大巴,每小时可单程运送游客5300人,开放了8条安康码核对通道。同时,还在两个换乘点分别设置了红外人体热成像仪,实行无接触体温检测,一旦发现游客体温异常,立即自动报警,按防控要求规范处置。
与此同时,黄山风景区南大门片 200多名干部员工全员上岗,做好交通、游览、经营、治安秩序管理。景区交警支队提前在主干道两侧设置锥桶、严禁车辆乱停乱放,从清晨6点30分起,在南大门片不间断进行交通疏导,通过间断放行等方式,确保交通大动脉畅通有序。
针对4月4日游客爆满情况,4月5日清晨,黄山景区再次连发两个公告,发出预警。第一份《黄山风景区进山游客限流公告》于早晨6时35分发出,公告称目前,黄山南大门汤口区域停车位已接近饱和,即将采取限流措施,请广大游客选择其他游览线路或改日进山。
一个小时后(7时39分),发出《关于停止接待游客的公告》,截至目前,景区进山人数已达到游客流量限制两万人,停止游客入园,请游客选择其他旅游路线,或改日进山。这意味着,4月5日的黄山景区,又是一场考验。
这几个月受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陷停滞状态,旅游从业者困难重重,但是,顽强的旅游人用不服输的精神开辟出一个新的生存通道,硬是在这黑暗之中,活出一片光明。
如今,国内疫情逐渐结束,旅游业也在快速复苏中,预计国内游和周边游将会成为今年旅游的主力,所以,同行们,旅游业的恢复,或许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当然,目前看,境外游要凉凉了,领队可以考虑转地接了。
相信黑暗会过去,困难的日子也会离去。旅游业的春天正在一步步走来!!
让我们我们蓄势待发,等待重见光明的那一天!!
如何看待四月份黄山风景区对安徽省市民免门票费政策?以及限流两万带来的人挤人现象?
黄山是个好黄山,黄山景区是个好景区,之所以在疫情警报尚未完全解除之际,清明假期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人挤人现象,以俺等普通的游客心理揣度景区管理层的心理,估计是“大爷”病犯了了。
什么是“大爷”病,就是普通老百姓说的“店大欺客”,什么也不在乎,我做的就是“合理”的,爱来不来,来了就我说了算。
黄山景区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妥妥的世界级大景区。其管理水平,对大势的把握能力都应该是世界级的。在当前全球疫情大爆发、大蔓延时期,虽然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还没有到高枕无忧的地步,黄山景区管理层的“大爷”病犯的不是时候。
第一、黄山风景区对市民免门票是好事,但好事能不能办好,也要考虑接待、容纳能力和疫情防控需要。为了刺激消费,尽快打开旅游市场的复苏,同时让利于市民,对安徽市民免费,确实是个大好事。但是,黄山景区作为世界级的景区,其游客来源远非安徽一个省的游客,要考虑全国的游客,甚至全球的游客。虽然目前对国外游客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隔离措施,但已经在国内的国外游客同样可以自由出入黄山景区。
在高票价时代,免费政策无疑极大刺激了本省游客,但要考虑到清明小长假国内旅游市场的总需求,应该未雨绸缪,提早规划免费的时间、时段、地域等,有效分流省内游客,确保安全。
黄山景区再大,也盛不下整个安徽的游客,更不要说还有省外的大量游客,不人挤人才怪。
第二,黄山风景区的危机管控处置能力堪忧。面对井喷式的游客,黄山景区在4月4日早上9点22分发出《采取限流措施的公告》,表示“即将采取限流措施”。但实际上效果不佳,到底只是一纸空文还是落实不力,反正造成了景区的人流拥挤。10点28分发出停止售票的公告。这些措施的推出,显然是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游客已经涌入景区,再加上游览路线不畅,已经形成了拥挤状态。到4月5日凌晨6点35分再次发出《进山游客限流通告》,再次表示“即将采取限流措施”。两次公告的措施竟然一模一样,都是“即将采取限流措施”,可见这个“即将”二字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真的采取限流措施,要不然,也不会在第二天复制、重复同样的语句。真正到了7点39分,才真正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发出《关于停止接待游客的公告》。“停止游客入园”,这才是具体的措施,而不是“即将限流”。总共三天假期,其实已经过了三分之一,而第二天已经购票的游客,已经进山的游客已经产生了拥挤。临时限流,显然不具有可操作性性,难度也更大。
而只有到了5日下午9点4分发出的《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景区开放的工作安排》,才有了实质性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应急措施。这时,清明小长假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即使不采取这些措施,进山游客也开始下山,甚至返程了,限流已经失去了意义。
到了4月6日,黄山景区终于“秩序井然”,这些井然的秩序有多少成分是景区主动疏导、限流的结果,还是游客返程自然减少的结果,只有景区自己知道。
第三,黄山风景区的疫情防控措施堪忧。根据游客视频及有关照片显示,拥挤在景区内的游客除了人挤人,已经不存在安全距离外,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游客并没有戴口罩,也没有发现有明显的和疫情防控相关的工作人员、防控措施等。在当前疫情还没有彻底消除前,“人挤人”的情况有多危险,大家心知肚明,如果一旦发生内源性疫情或者个别感染,其后果想想都害怕。
而如果真的如景区解释的那样,因为健康码扫码而造成拥挤,那么这种拥挤应该发生在扫码的外边,而不应该发生在整个景区的上山步道上,因扫健康码而造成拥挤,显然不能解释山上的拥挤程度。
显然,这些拥挤不是因为疫情防控而引起的,如果真正疫情防控做得好,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游客进山,更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拥挤。
疫情尚未消除,景区方、游客都多些心吧,安全第一,疫情防控第一。即使为了刺激旅游复苏,加快复工复产,也要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第一考量。
如何看待四月份黄山风景区对安徽省市民免门票费政策?以及限流两万带来的人挤人现象?
谢邀!
昨天(4月5日),黄山游客超2万人限额,景区连发几则通告试图“截留”未来游客;被媒体评论“心太大了”并屡上热搜。为此,当地自媒体还以“黄山游客“限流”,评论之前,请先回归常识“为由,为景区的所作所为辩解。那么,该如何评价黄山景区免门票费政策以及限流带来的人挤人现象呢? 我的观点很明确,眼下,任何景区如此操作,都可能造成人挤人“失控”现象——特别在节假日期间。只不过黄山景区太有名了,为别的景区“顶了雷儿!”
一、黄山景区敏感时期开张迎客,只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规范动作4月5日黄山景区出现超2万限额“人挤人”现状,源自两个因素:
1、疫情防控中,许多人“禁闭”家中两月之久,疫情防控取得进展可以自由出行了,借清明小长假就近游览著名景区,借此舒缓压抑已久心绪儿,可以理解;
2、3月30日,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发文称,为提振疫后旅游市场,促进当地旅游复苏回暖,黄山市决定于4月1日至4月14日,针对安徽籍居民开展为期两周的“江淮大地串门游”活动。安徽籍居民凭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簿)可享受黄山市指定A级旅游景区门票免费优惠政策。
为此,我特上网查阅,“江淮大地串门游”活动涉及安徽省内31家A级景区。而黄山风景区无疑是这31家A级景区中门票价最高、也最为有名的景区。而据媒体报道,4月5日这31家A级景区中,包括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呈坎、唐模景区等景区,在同日也一样趋于饱和发出预警。只不过,这些景区的游客爆棚、人与人远没有黄山景区超额现象更引人瞩目罢了。
而“江淮大地串门游”活动,也是安徽省旅游部门响应“尽早复工复产”政策,实施的规范动作;也是为拯救业已失去今年旅游黄金季节的“自救行为”,无可厚非。如果过多指责景区的防控措施的话,也的确是不太了解旅游景区的流程和现状。简单说,疫情非常时期,景区急急开张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引流促销”,和我们旅游市场、特别是节假日旅游市场人流过度集中、游客拥堵不堪之间“不可协调”的矛盾,是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暂时无解!
二、节假日期间,各主要景区“摩肩接踵”不是简单的“限流”可以解决的据了解,黄山景区日饱和流量是五万人。疫情防控的需要,每日限流2万人。理论上,如此分流应对“不扎堆、不聚集”的防疫要求,但现实中,绝对不可操作——特别是节假日、周六日游客小高峰期。旅游的人都知道,不管景区多大,其主要浏览、游玩点均分散集中在景区的若干点,不管你任何限流,人流一定“流动中”集中“扎堆”到景区的若干景点。只是人为的控制人流,比往常“稍微”显着人流分散些,也就达到防疫目的了。但别忘了,这需要景区付出巨大的劳动力以及游客的自觉。劳动力可以增加。但游客的自觉性——还是不要过分乐观地想象。
而旅游我们都知道,不管一日游、多日游,其游客出发和抵达目的地的时间都差不多,你不可能如商场限制人流般,这一小时进500人,购物结束后再进下一波500人。所以,在每日相对固定时间,游客“扎堆儿”进入景区;“扎堆儿”在各个景点浏览、游玩,是最不可控的。也就造成报道中2万人“扎堆儿”、拥堵的现象。
报道中,我们看到图片中密集“扎堆儿”的游客,就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出入景区,而按要求进景区时还要查验“健康码”、测体温......这一系列的措施,无疑又加重了若干点游客“扎堆儿”的景象。其实,即使五万人分散到黄山景区160.6平方千米面积里,也是非常稀疏、零散;但集中在景区若干景点,多少游客都显着“摩肩接踵”!这——又涉及到各个景区其特别的游览路线。
三、黄山景区的拥堵,非限流可解决去过黄山景区的游客都知道,黄山风景区160多平方千米面积,东起黄狮 ,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200多个大小景点。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从汤口镇南门进入景区乘坐景区公交到缆车处,下缆车开始真正沿路线游览,其脚下的路就“越走越窄”了。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其奇峰险景,都需要你沿崎岖山路攀爬、行走。有时候,经常“一线天”的路径,也容不得你急急地赶路。所以,除非如疫情后黄山景区第一天开张只有一人游览,平常日摩肩接踵那是平常事儿;更别说节假日、疫情压抑之下以及免门票诸多因素遭遇的窘况了。
2018年游览黄山时,跟团“一日游”。当天早九点景区开门后,就跟在导游后面一路小跑,最后到光明顶后,实在觉着跟着导游时间太赶、看不好景后,就离开导游自己按路线游览了。但——为了赶上下山的缆车,这一路还是非常紧张,以至于急急赶到缆车处,又在集中扎堆等待下山的人群中,人挤人等待了一个小时。由此回想,即使限流2万人,也一样难以控制若干点的“人挤人”。
四、旅游市场是可持续发展朝阳行业,急迫开张情礼之间“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预测,今年疫情将导致全球旅游业5000万人失业”;2020年全球旅游业GDP损失将高达2.1万亿美元。全球旅游业拉响警报之际,中国旅游业也损失惨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受非典影响,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为3442.27亿元,同比下滑11.24%,若叠加2002年10%的同比增速,则非典影响旅游业20%左右的营收。若以2018年全国旅游业51278亿元的总规模为参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或超万亿元。
历史数据显示,旅游行业为全球GDP贡献了10.4%,带来的工作机会占全球总就业量的10%,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已连续8年超过全球经济平均增速。在此背景下,国内多地陆续吹响扶持、振兴旅游业发展政策暖风,以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生存问题,并促进旅游业尽快复苏,也是非常时期的无奈之下。但我国人口基数以及节假日放假集中“扎堆儿”式出行,也与现状下严峻的防控形势形成难以协调的矛盾。
就黄山而言,整个疫情期间黄山风景区旅游收入损失6000万元,但黄山并没有利用所谓的游客“报复性消费”心理去弥补损失,而是推出免票政策,其实是向市场伸出“友善之手”,不应过度指责。如果真的需要指责什么的话,那就是在所有行业没有完全复工复产之下,旅游业这种特殊行业“身先士卒”开门迎客,是否明智——这就是一个难解的大话题了!
为了省200左右的门票钱“扎堆”游览——别轻易指责景区和游客“心太大了“!一家三口能省去6、700元旅游消费,对于疫情下日益窘迫的生活,谁还不“在乎”呢?而对于景区是否急急开张以及应对,只能是现实中解决现实的问题!疫情下,谁也不想发生不测——其它的,就交给时间检验吧!
关注@蓝调男人316000 与你分享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如何看待四月份黄山风景区对安徽省市民免门票费政策?以及限流两万带来的人挤人现象?
我是黄山风景区人,黄山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风景如画、云海、奇松、怪石、温泉闻名于世,但黄山不比西湖,黄山的地理环境不适合游人过多,对人生安全,景区管理带来难度。黄山四季风景都不一样,所以大家不必挤在一起来黄山旅游,这样各种物价都比平时高几倍,交通还堵所以我用平常心去看黄山免费这事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