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时,如何确保饮水健康?

那一年,经过几十天藏地艰难行走,终于离开了72拐的险峻,穿过日定,告别珠峰,去钠木措,走可可西里,翻过昆仑山口,抵达格尔木,海拔低了下来......在一个叫做茶卡盐湖的地方,稍许逗留,驾车东去,阳光从山顶树林子里照射到车上,柏油马路平坦舒适,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拐过弯道,下长坡,湖面升起,朋友们心情激动起来,——青海湖到了。

西藏之行40天。

那一年,从敦煌走哈密,西下博斯腾湖,进入尉犁,去楼兰,抵若羌。环新疆自驾,进入了沙漠腹地,在南疆,走了近10天,两度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并在塔中镇露营,而后再走且末、于田、和田抵达叶城,上喀什,......几十天后,我们出现在北疆喀纳斯。

这次环新疆之行50天。

朋友问:外出旅游时,如何确保饮水健康?

这一问,看似不经意,实际上点到了要津。

许多人认为,水,以现代文明生活标准,自然不会有问题,哪儿都有水,当地人怎么喝,我们也怎么喝,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可取的。

每个地方的水,实质上并不一样,水处理方式也不尽一样,南北差异大。不可以认为自来水从管子里流出来,都一样。

老年人常讲到出门的人水土不服。实际上外出旅游,没有什么“土”之不服,多为饮水出了问题,自己不知道而已。

举个例子,走高速,休息服务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服务区最基本服务,便是24小时提供开水。司机、游客们用它泡面、上暖瓶,泡茶。

这有什么不对吗?

我们知道,服务区远离城市,多数没有自来水,水供应一般来自地下井水。

地下井水的卫生指标,是否合格,是个问题。热水开了没有,人多的时候,排除接水,水达不到100度,人少了,那水又循环烧沸。一个人出差一、两天,偶尔用这个水,不会有问题,常年累月走高速的朋友便应该留个心眼了。

我们再谈一谈路上,路上的一些宾馆、餐饮,其实也是这个情况,用井水。

并非井水不能用,主要问题,井水是几乎所有店家节省开支的一个主要项目。在一个距离城镇相对较远的地方,开旅馆、餐饮,申请安装自来水,要很大一笔费用。打井则来得便利,用起来,也省钱。

这个问题关系到监督、检测。如此,就要看当地执法严格情况了,此时讨论已超出本题。

再来说一些极地,比如西藏、新疆。

本文开头叙说了西藏、新疆的路上,这些地方,除了城镇,基本没有自来水,72拐、可可西里人都没有,怎么可能安装自来水呢?新疆绝大多数路上,也是如此,没有自来水。

没有自来水,又要使用水,卫生问题就凸突出来了。因为,自来水终归感觉有保障,至少有人监测,而旅行路上的餐馆,这个屏障可能没有。

那年,我们在西藏当雄钠木措,落宿一四川餐馆,老板为人不错,很客气,价格也合理。我们有聊到水的问题。钠木措,海拔4000多米,气候恶劣,餐馆一年仅做半年生意,其他时间,因为大雪封山,钠木措没有人,店家回乡务农。

高山之湖钠木措不可能有自来水,钠木措湖也不提供饮用水,它是咸的。如此,四川餐馆的水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两条路径:1,有人送水上山叫卖,2,钠木措多雨,用器皿接水。

原来,我们在钠木措的饭菜(茶我们自己带了水)都是用来路不明的水,加工出来的。

如果追问,卖水之人,水是哪里来的呢?器皿接的水,能喝吗?回答定不能让人满意。

所以说,朋友的问题,点到了要津。

旅游饮水是大事。

人们出外,不可避免会饮用到不卫生的水,人体内酸机制会杀灭部分细菌,但,经常喝不卫生的水,则对身体有极大危害。

怎么办呢?

建议朋友们旅行,无论你是自驾游,还是跟团,或者自由行,出差带上一个小电磁炉,小小的那种,很方便,插在包里,走到哪儿,喝水都不受困惑,也可以带电热开水杯。

不是在开玩笑,

我旅行一般带有这些东西,插在行囊里。自驾则纯净水,品牌很多,可供选择,每个地方当地的纯净水实际上也很好。

自驾游,通常车上备有水箱,水箱管生活用水,不饮用。一般情况,到了一地,人们都会进行水的补充,很方便,比如住旅店,在餐馆里吃饭,可以在这些地方将水箱加满,并购买纯净水。

你一定见到过自驾游朋友,自己烧饭,其实内中也有对水不放心的考量。

外出旅游时,如何确保饮水健康?在下提几点看法,供朋友们思考:

1,一定不喝任何地方的生水,冷水,甜饮料,

2,做到随身水杯里永远有自己烧的水,这点可以做到。

3,带上小电磁炉,或者电开水杯,

4,可以喝当地纯净水,

5,外地餐馆茶水,一般不要去喝它。

6,重要建议:养成坐下来喝茶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间,只要得空,便坐下来泡上一壶,喝足来,利尿,驱寒、酒后去油腻、饮泡茶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很多细菌干扰。

控制住喝水这一环节,是出门旅行第一件事,不要忽视了这一点,在外面生病、闹肚子,以为身体不适是所谓水土不服,实际上主因便是水。旅游是一件辛苦与快乐交织在一起的事情,由于喝水引起身体不舒服,旅游意义也将在痛苦中失去。

外出旅游时,如何确保饮水健康?

饮水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不完美的旅行就是喝水出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和别人一起的旅行中出现过同类问题,大多数都是喝水喝坏肚子了,在旅行期间天天没精神,好好的行程都被打乱了,每天不是在厕所就是在找厕所的路上,严重了还得住院治疗,这种情况外国人称之为“旅行腹泻”,如果腹泻厉害了,身体丢失电解质过多,还有可能发生“痢疾”“抽搐”“发烧”“虚脱”的症状,引起生命危险。

很多人的体质不是很好,虽然表面看上去健健康康,但是对于适应异地水土方面就弱了,或者有些人的肠胃本来就不好,一旦水质有变化,马上身体就有排斥反应,拉肚子就避免不了,再一个有些旅行城市的饮食上多是做“一锤子买卖”对于游客的饮水不重视,饮用水不干净,这些问题都是在如今在国内的旅行比较常见的。

那么如何避免因为饮水所引起的问题呢?

第一、提前了解目的地水质情况

比如说南方的水质较软,而北方水质矿物质多,而且水质酸碱度差异非常大,如果旅游距离跨度大,最好是了解下当地的水质的情况,在出行前就做好应对措施,或是带上一只水质监测笔实时测量,最大程度上预防因为饮水问题带来的不适。

第二、如果有条件最好携带自家水

这个是再好不过的了,如果是自驾车旅游就方便多了,找两个大号纯净水桶灌满,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两个人一周的饮用水量,本地人喝本地水当然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况且自己携带的水,卫生方面也有很好的保证。

第三、学会中和水质

这个应该是我们喜爱户外旅行的朋友们都清楚的,在酸性水地区,在水里加少量的盐就可酸碱平衡,在碱性水地区,加入适量的醋就可以了,那么加多少呢,这个加一点点就可以了,一般不影响到口感就可以了,盐和醋还可增加身体内的电解质,对于适应水土有很好的帮助。

第四、饮食合理调整

在饮用水质上酸碱度影响较大,吃饭上也可以相应做些调整,比如绿色蔬菜富含生物碱,酸奶制品酸性物质多,肉类食品的酸性物质也高,茶叶的碱性物质丰富,在了解到当时水质情况后,可以根据中和的方式来调整饮食结构,也可以有效防止水土问题发生。

第五、不管任何情况不要饮用生水

有些地方的饮用水质量不高,水里面的微生物一般难以肉眼观察得到,对于本地人可能无所谓,但是对外来的旅客就不同了,最好是把水加热后饮用,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此类事情发生,不喜欢喝热水的可以放凉饮用,但最好不要低过15度,过凉的水会刺激肠胃连带发生腹泻情况。

第六、直接购买超市品牌纯净水

一般品牌的纯净水,为适应全国消费者,一般以中性水居多,适应所有人群饮用,虽然没营养但是,出不了什么大问题,最方便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一般的旅行者较多的采用,这种办法规避饮用水问题,但不适宜长期采用,毕竟适应水土才是最重要的。

第七、出现腹泻情况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

因水质引起的腹泻,一般不是病毒性的,不要服用抗生素,因为很多抗生素是广谱的,本来身体正在我调整,以适应水土问题,服用抗生素把身体内很多的有益菌都杀死了,尤其是肠道菌种,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影响,加重腹泻情况。

水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水的好坏完全可以决定人体的健康程度,在旅游途中要时刻注意,毕竟不在自己的居住地,任何事物对于自己都是第一次,多多注意适时调整才能获得完美的旅行。

最后祝大家的旅行快乐出发,满意而归!

外出旅游时,如何确保饮水健康?

出门在外,不但要注意饮食安全更要注重饮水健康。否则极易发生水土不服,从而影响旅行质量。如果是自驾可以多准备些瓶装矿泉水,初到某个地方开始一两天尽量不要饮用当地的自来水,以免身体不适应当地的水质。自带水用完了也可以购买当地的瓶装矿泉水烧开后饮用。我们出门是这样做的,你们觉得靠谱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