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支持在家过春节还是旅游过春节?旅行过年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是一个时间安排问题。

支持在家过年、还是旅游过年貌似是对立问题,选甲选乙,在家还是在外,粗看是矛盾的。

起作用的是时间,大多数人在这一季享有7天假期,有一些人甚至拥有整个新年从初一到元宵的全部15天时间。我认为于其讨论支持在家过春节还是旅游过春节,不如直接将上述两种过春节方法理解为选择一种时间的支配方式更来得直观,人们可能难以处理在家还是在外形成两难选择,但如果将时间切割开来,这个两难可以得到解决。

最现实的追问莫过于: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过年,或者可以放弃家人亲友的期待旅游过春节吗?所问最大的诉求是——人的情分。

时间是生物的属性。时间,空间和物质是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时空。

当人们从各个岗位上歇下来踏上回家行程,空间出现了交换,你从单位上机械程序式环境进入到了一个亲情交融空间,前者上班休息有固定时间,后者看似没有时间要求,也不用打卡,其流程本质上走的还是时间对人们的要求。

不可否认,从大年三十到初七时间里,每一天时间对人们都有严格要求,不容许变更,不可以将年夜饭放到初几来吃。空间则更不容商量,俗语:“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老乡”,表达了时间与空间的要求,只是人们没有察觉到时间和空间对自己的要求而已。

我春节旅游是常态,但比较注意时间顺序。

某年春节自驾环海南游,出发日期选择在大年初三,就是说和家人大年三十团聚过了,压岁钱钱也给过了,初一初二将所有要拜年的亲友全部拜完,并说明,要出去旅游,所以不作拖延,牌就不打了,酒以后咱们再闹。于是出发。等于将打牌、喝酒以及其他一些无意义的时间给挤出来了。

过年时间得精心安排,不可以认为放假了,光是歇着,不动,那等于浪费时间。前面说过,过年只是进行了空间转换,春节所谓放假了你并不能说了算,说话的是民俗人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年可能更忙。

作者一家今年年前新加坡自由行,初二返回,初三开始拜会相关亲友,打打小牌,按计划参加并宴请亲朋好友以了人情。

你将时间用在哪里可以决定在家过春节、还是旅游过春节的一些基本操作。可考虑先旅游后回家,也可以倒过来,先回家后旅游,看具体情况作出安排。实际上,朋友在家过春节7天假期的最后几天多无所事事,部分元宵后开工上班的朋友后期更是心情寂寞,一方面觉得无所事事,另一方面又感到日子过得太快,什么事也没做年就过完了。

你忽略了时间必须精细安排的问题。

关于朋友第二问:旅行过年是怎样一种体验?

以在下观察旅游过春节和平时旅游在物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唯精神上感觉过年之日出门在外亲情太淡,斯情难忍。

至此,回答朋友所问:“你支持在家过春节还是旅游过春节,旅行过年是怎样一种体验?“

作者已表明态度——最好兼顾。这不是折衷,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根据你的时间来区分,你得计算一下,兼顾好时间安排,但在下内心世界还是不支持旅游过春节。总之你首先得尊重时间。

好,就到这里,祝朋友们新春快乐!

你支持在家过春节还是旅游过春节?旅行过年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个要看客观条件了。如果一家人都想出去旅行过春节,并且平时也确实没有能凑到一起出去玩的时间,一起旅行过春节当然很好了。

但如果父母并不想出去玩,希望在家里过,而子女平时也没有太多时间见到父母,陪着父母,当然还是在家过好了,毕竟过年的意义就在于团团圆圆。可能很多年轻人觉得所谓的“团团圆圆”是被道德绑架了,但生活不是需要仪式感吗?过年的团圆对于老人来说就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感呀。

当然如果一家人都想旅行过年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仪式感,在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和陌生人的一起过大年,享受更大的团圆,肯定会是一生难忘的经历。

小娘子有一年就带着爸妈去云南大理过年的,感受着白族人过年时的喜庆,舞龙、接本主,我们一家子和陌生人一起吃年夜饭,我还穿上了白族人的衣服,非常有意思。

不过春节期间旅行的成本也会高很多,机票、酒店都会比平时高至少一倍以上,热门景区人也会超级多。所以如果不是平常不容许一起旅行,我建议还是春节在家过,平时再一起出去玩。当然如果你不差钱,就想热闹,那就哪儿的景点出名就去哪儿。

所以我并不会刻意支持到底在家过春节还是旅游过春节,这完全要看你自家的情况了。

你支持在家过春节还是旅游过春节?旅行过年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个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说,看自己的想法,说不上哪个更好些的,一家人在一起过年也是其乐融融,旅游过年也别有一番风景!

你支持在家过春节还是旅游过春节?旅行过年是怎样一种体验?

心安处即是故乡,在哪里不是重点,团圆才是主旋律。旅行过年也正在成为一种新年俗,跟你分享一下今年我们家“有趣”的旅行故事。

一只旅游35年+从业旅游15年的旅游大咖,一个萌宝的妈妈,专业为你剖析旅游上的问题,喜欢请关注我喔!

心安处即故乡,不管回家、还是外出旅游过年,我支持的是团圆!

其实,这个想法是我30岁以后才萌生的的,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这种想法更是越加强烈。团圆,是农历新年的永恒主旋律,在中华子女的世界里,团圆更是绕不过去的情感归宿。我也不知道这种想法是不是人到中年的标志,只是在自己成家、生儿育女以后,这个观念是以立方速度膨胀的。

因为一直没有离开家,平时我都是和家人在一起,因此在30岁以前的黄金周,我会更希望安排自己的各式各样节目,去完成平时没有机会完成的旅行,甚至是逃避家里过年那些连环饭局,总有着让长辈们团圆,我自己快乐的思想。我也的确是这样过来的。加上自己也是从事旅游业,新年黄金周正是最忙碌的时间段,因此也一直在工作和外出中摸爬滚打过来。只是在路上,会见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团体,乐也融融地在路上。

也许其它年轻人也会有我过去的想法,更渴望过一个属于自己的春节,这无可置疑,也和年龄阶段的心态特点相关。但之于现在的我,实在明白团圆对于家人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人到中年,更会感觉一家老少新年团圆的机会,是过一年、少一年。我们已经到了光阴似箭的年龄了,所以团圆才是我所支持的。

而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了,无论是留在家里,还是外出旅行,我觉得都是可以的。在一起,在陌生的场景里体验不同的年俗,是一件新奇好玩的事情;但没有安排,天天窝在家里聚餐、走亲戚,也是可以接受。

2019年春节黄金周已经结束,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今年春节假期旅游收入5139亿元,接待4.15亿人次,总结起来就是“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那说明了啥?很多人也和我的想法是相同的。与过去春节必须回家团聚的传统思想不同,外出旅游过年,也正在成为一种黄金周的潮流和趋势。

旅行过年,绝对不是一趟轻松的旅程!跟大家分享今年我们家旅行过年的“有趣”故事,看看我们家的“旅囧”。但是,和家人一起过的旅途无论怎么囧,还是感觉愉快。

要评价旅行过年的感觉,公正而言,旅游的感受肯定不是最好的。碰上黄金周这样的旺季,加上中国农历新年、大半个中国国民休息的日子,供求关系的紧张等等,各种因素叠加,使得纯粹旅程感觉而言,它不是最佳的。当然,这也包括出游性价比。但是新年之于中国人而言,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所以,无论旅游的感觉怎样,但这绝对还算是一个愉快的旅程。

我感觉今年我家的旅行故事,就特别能说明这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由于各种工作上的原因,我是在大年初一中午才正式开启我的假期,而且在那以前,我们只有“要是今年大家都能回家过年,就自驾在周边转转”的想法,而一直没有成型的计划。因此在大年初一中午我们出发上高速前,大家都没有明确目的地。我希望到广西海边旅行,先生想到粤西海边吃生蚝,老人家想到梅州地区过大年……直到跑上高速前10分钟,我们才统一意见,把目标锁定在湖南东江湖。

年初一晚上11点,我们到达资江的酒店,那一路高速异常顺畅,甚至在过了连州以后的高速上,路上基本没多少车。

年初二睡懒觉到中午,约了车来酒店接我们到景区,开启了美丽的东江湖半天游。黄昏时间,我心血来潮提议骑自行车看日出,一家人就兴冲冲地踏上追寻落日之旅。并且……我妈在骑自行车期间腰椎间盘的旧患复发,当晚被迫在酒店卧床一晚。

年初三早上,心急如焚的我带着有伤的妈妈,在资江折腾了2家当地最大的医院。可是因为过年期间,医生都休息了,无法做康复治疗,建议我们办理住院并卧床,等年初四以后康复医生上班……这些流程对于一个过路游客而言,确实有点折腾。万般无奈之下,让急诊医生帮开了一个止痛药,我们就计划午饭后回程广东了。

然而……资江东江湖作为广东游客的后花园,新年期间也迎接了大量的广东游客。而点评网上排列前位的餐厅,都满满的广东食客。碰上新年黄金周,在餐厅等候吃一个东江湖石锅鱼,耗费了接近3小时。当我们启程时,已经下午3点多了。

回程路上,听说我妈的朋友们都去韶关泡温泉了,加上时间太晚,又临时改变主意,当晚在韶关市汤溪镇歇息,找一个温泉小旅馆泡温泉。晚上7点多抵达,只见小镇上热闹非凡,各个农家小院里满满的都是广东的自驾游客。

黄金周资源紧张,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于是,我们又开启了临时挨家问住宿的状态……终于在村子的最后一家农家小院,找到了还有空房间的,而且价格还比较能接受,赶紧定下来。接着找餐厅用晚餐,小村上2家餐厅也是全爆满了,权宜之下,只能坐在路边一个小士多改的食店用晚餐……

看完我的流水账,是不是感觉黄金周的旅行相当折腾?是的,这整个旅途下来,累是免不了的。由于黄金周,资源都相对紧张,我们享受到的肯定不是最好的旅游接待。但是这个旅程,我们全家却在团圆的基础上,拥有了一个充满未知的有趣旅程,和平常生活不同,充满了新鲜感和挑战。我们看过了漂亮的东江湖,泡过了最朴实的农家温泉,看到了最早盛放的早樱,还一路品尝着不同的当地特色美食,连州蛇碌、东江鱼、韶关农家鸡……一个没少,这却正正是旅程带给我们的乐趣。

好吧,春节我们的团圆旅程,算是痛并快乐着!

你的春节旅途故事又是怎样的?也是充满了转折和未知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趣事喔!

你支持在家过春节还是旅游过春节?旅行过年是怎样一种体验?

人生有三个阶段,看你处于哪个阶段,从而更倾向选择在家还是旅行过年。

还是孩子的时候,家里有长辈,也就是爷爷奶奶都在的情况下,我们全家人、爷爷奶奶的6个孩子和他们各自的家庭都是在一起过的,往往这时候都要准备好几桌菜饭,印象里年夜晚饭都是在家吃的,长辈们一起做菜,边看春晚边包饺子,然后放烟花过凌晨。

等我开始挣钱养活自己的时候,爷爷奶奶陆续去世,家里最年长的长辈不在了,各个大伯、大姑亲戚们聚集在一起不是那么全了,不是这个不在就是那个不在。分别以各自家庭为单位进行过年。也是这时候,我们家开始旅行过春节,体验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

有时在北京,体验北京的交通清冷,祈福跨年;有时在河北,观看民俗式的热闹表演,然后来个温泉;或者在海南,区别于内陆的寒冷,温暖舒适;或者到云南,登登玉龙雪山,看看云南的导游。

等到了结婚,就要去男方家里过年,这就回到了传统模式,也就是在家过年的状态。

旅行过年更适用于理念开放,家里有余量的家庭。毕竟中国的大环境下,回到老家过年是更被认可的。毕竟现在人一年才回家一次。

或者可以前三天在家里,初四左右开始带着长辈出去旅游一番,也不失为一举两得的选择!

你支持在家过春节还是旅游过春节?旅行过年是怎样一种体验?

如果让我来做选择,我肯定会选择在家过年。平时都是离开父母,自己建立了小家庭生活在城市里。孩子长大了,又有各种学习或培训班要忙碌,能带他回老家住的时间就很少。

而春节长假,是一个很难得的聚会契机。带上孩子老婆回老家过年,既可以让长辈感受到春节团圆之乐,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家乡传统的过年氛围。因此,这是一个很好的团圆机会。

个人觉得出门旅游,表面看吃住都通过花钱来轻松解决了,但对于老人来说,肯定没在自己家里住得舒心。同样"吃"这一块,也不会像在家里自己做来得开胃。尤其是在大过年的时候,做各种传统小吃,烧各样地方菜肴,大家一起动手,其乐融融,这是出门旅行所体验不到的。

当然,现在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于有的家庭上下都愿意并喜欢出门旅游过年的,那也不无可以。而很多家庭,本身就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根本没有"老家"可去,那么正好可以利用春假,一起出门旅行,离开一年到头都生活着的城市,反倒是很有新鲜感的事情。

生活似旅行,有缘即同行!更多旅游资讯或江南游线路定制,请关注本号:【笔尖上的旅行】,一个致力于让文字带上趣味和态度的旅游创作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