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了阿里巴巴,人民的生活质量会提高吗?

题主题出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两句话,一句是墙倒众人推。另一句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虽然我不喜欢马云在荧光灯下的高调,但看到这样的问题,也不想落井下石。

假如突然有一天马云消失了,没有了阿里,人们的生活质量会更高吗?未必,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时代犹如滚滚长河,波涛汹涌,不断向前推进。没有人能够抗拒时代的更新,马云和阿里促进了时代更新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同时也摧毁了旧时代,付出了不少社会成本。

只强调社会变革的成本,以此否定迭代更新,不符合社会进步的逻辑。没有马云和阿里,还会有张云和阿外们。幻想回到从前,痴人说梦。

一个硬币有两个面,看人看事需要客观。马云是有争议性的人物,也有不很恰当的言行,但不应该因此全面否定他对推动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

金融缺乏有效监管犹如脱缰的野马。马云需要反省,阿里也需要整顿、分拆,动过大手术后的阿里会更有免疫力,互联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会更具备可持续性。

具体到每一个普通百姓,想提高生活质量,应该面对现实,审时度势,发愤图强,凭自己的本事生活。有什么样的本事,就过什么样的生活。

指望马云和阿里消失,历史就能倒退吗?天上就能掉馅儿饼了?幼稚!请原谅我的直率,别说历史不能倒退,即使能退回去,也是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假如没有了阿里巴巴,人民的生活质量会提高吗?

从这个问题的性质来分析,不难看出马云的阿里巴巴确实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这种影响客观上讲,现在的阿里巴巴已经产生了好和坏的作用,否则就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

无论好与坏,现在媒体中已出现了太多的案例争论,这里就没必要去列举那些实例来应证它的优劣了,只想从阿里和马云的本质上去看待它到底是好还是坏。

从好的方面而言,自从阿里巴出现之后,它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出的营销方式,确实是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和支付方式,使得市场交易变得快捷和便利,打破了传统营销格局,在支付环节上推出无纸货币替代纸质货币的支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但从坏的方面而言,阿里和马云本人太不安分守己,不恪守商人应有的本份,把触角伸进了国家金融,试图动摇国家金融的根基。有人说马云玩金融是为了帮助国家改变金融服务质量,这就大错而特错了。金融服务质量的提高,只能从服务方式、水平和管理体制上来改变,而不是把国家金融私有化,挖国家金融的根基。

更有甚者,这些年来马云不止一次地公开叫嚣,国家管不好金融就由他阿里来管。这是何等的狂妄!一个资本家的本质和嘴脸永远就是私有的,他只会顾及他们个人的利益,不可能考虑大众的冷暖与安危,更不会考虑社会的长治久安。倘若任由阿里胡作非为而带来社会的激化矛盾与动荡,他就会以一个纯商人的面目,把这些矛盾踢给政府,说是政府治理的无能,激化民众与执政党之间的矛盾。从这里不难看出马云的战略阴谋有何其的阴险,这就是一种赤祼裸的颠覆,你还说他马云是个爱党爱国的好商人么?

另外,阿里与马云之流的互联网大佬们,运用网络手段大肆挥使垄断大棒,从行业上瓜分势力,把普通民众的生活必须玩弄于鼓掌之间任其摆布,他们利用全盘垄断的商业模式,今天想给你几颗糖尝尝这糖甜还是不甜,明天叫你断炊你就断炊,否则你就只能在他们的指挥棒下,叫你满大街疲于奔命,还美其名曰帮你改变就业和发财方式。试想,国家和社会在垄断寡头们的任由肆意摆布下,这还是社会主义的人人平等社会么?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庆幸党和政府的明察秋毫,即时重拳出击斩断马云黑手,再一次救民于水火之中,我们当给党和政府点一个大大的赞!

假如没有了阿里巴巴,人民的生活质量会提高吗?

假如没有了阿里巴巴,人民的生活质量会提高吗?

假如没有了阿里巴巴,会有其它的巴巴。

网络经济的高速度发展,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

网络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这点无需质疑。

网络经济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与阿里巴巴和马云无关。

朋友,您说呢?

假如没有了阿里巴巴,人民的生活质量会提高吗?

郎咸平年前就说过:阿里不死,中国不富。郎这个人很多观点我都不太认同,但这个观点举双手双脚支持。

无论是做实体店或做电商,本质上都是流量生意,有人流、有人进店,才有机会赚钱。所以开实体店的经常报怨赚的钱都被房东拿走了,就是因为门面的位置决定了人流量。

在实体店层面,如果你在某个路口、商场门口花重金租了一个好铺面,生意好到爆,其他卖家再眼红,除非花大代价违约,否则那个位置也是你的。

在电商层面,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网络上一切皆可控,电商平台可以控制流量走向,相当于路口位置人流量大了它可以把路重新修下或变个路口、商场感觉靠门的位置能租个好价钱就又在墙上多开了几个门或干脆把这个门堵了另开它门。能够控制流量,使得电商平台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比实体店房东不知道大到哪里去了。

仍然以开实体店做比方,为了享受一个好位置,必须要给房东足够多的租金,否则这个位置就被别人拿走了。而由于电商平台对流量的控制性更强,要想给自己的网店获得足够的流量,就要付出比实体店房东租金更高的代价。

当然,电商平台不会傻到明目张胆拿走流量,它会通过直通车、聚划算、双11活动等,再加上所谓搜索曝光权重的算法,不管你是卖灯还是卖衣服的,自认为生意还可以,不想参加这些活动,那么对不起你的曝光就会迅速下降,去年某品牌微波炉公开信指责天猫隐藏自己门店,就是这样的情况。

它到处宣传创造了多少千万的就业岗位,但实质上不过把原本属于万千实体店的生意转移到了线上、原本属于万千房东的收入转移到了自家平台,它一直号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最后实际上只不过把所有的生意都自己做了、让别人无生意可做,它富了自己、穷了天下!

网络流量汇聚的天然特性,使得阿里具有了追求垄断的天然基因,加之其一直利用掌控的舆论为自己叫好,使得普天之下十多年来看不到批评其的声音,可谓即得名又得利,直到2020年这个神奇的年份马云公开叫板金融监管政策。

之前,做生意是竞争没错,但少有把同行全部干死、自己垄断一个行业这样的做法。如今不同了,自从淘宝通过免费把易趣打败后,互联网公司都学会了通过免费、补贴,把同行消灭,自己独占一个行业,吃两头、三头的利润,典型代表者如滴滴、美团等。这就是阿里带给中国经济尤其是互联网经济最大的负面榜样。

所以我们应该鼓励某东、某多,在市场上跟阿里真刀真枪的干,应该鼓励政府在反垄断上动真格下手段,应该反对媒体包括自媒体拿钱发文,应该反对媒体平台拿公关的钱删贴子控评。

还是那句话,阿里不死、中国不富。

假如没有了阿里巴巴,人民的生活质量会提高吗?

我是一个实体店的经营者,最近几年,确实受电商影响,经营状况不好,年年经营额下滑,但电商网购,已给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及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它的壮大,是顺应了市场经济的需求,按照人们的心愿发展起来的。

国家防止市场被资本垄断,是正确的,但不能否定这种新型购物模式,给百姓带来的方便,特别是上班族,他们已经天天离不开网购,他们的生活,工作时间是按网购来计算的,那些既要上街购物,又要洗衣做饭,再去上班,他们上代人的生活模式,当代人不会接受。

如果方便快捷的电商一旦被迫消失,青年人的生活就没有了着落,会在百忙之中,不知所措,因此,电商的存在和发展,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实体店的衰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实体店脱胎换骨的再造时机,原来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人的需求,需创新竞争,不能靠打压新型经济,为经济旧模式让路,这样的强迫,违背经济规律,没有发展动力。

近期,需多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声讨电商,实体店成了保护对象。其实,实体店利润丰厚,一件东西翻倍或者翻几倍出售,不知坑害多少消费者,最终受益者是那些地产商,与那些持有铺位者,一些店主和售货员,大部分是过手财神,受益不多,并且最终受损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

所以,电商不应走,实体店不必强留,一切都应遵重市场规律,符合广大消费者心愿,优胜劣汰,这才是现代市场,对社会的总体造福作用,谁违背了这个市场规律,经济就要下滑。

假如没有了阿里巴巴,人民的生活质量会提高吗?

政府部门对事不对人,象支付宝这样的平台,国家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的,只是约束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不可能不用支付宝。至于马云,是个英雄,他改变了世界,使全世界的人受益,是中国人的骄傲。最坏的结果,也是功过相抵,他能做回商人的本份,就是胜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