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错过了交社保,该怎么办?
题主对我国的社保政策缺乏最基本的了解。社会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种。无论哪一种,累计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都可以享受养老金。
农村老人有可能错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基本上不存在错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说,所以还有补救的机会,除非自己放弃。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面向16周岁以上,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村老人错过也很正常。
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则不同,它面向的是有本地户籍,未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的16周岁以上的人群。
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才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建立时间较晚,所以国家规定,有两类人群无需累计缴费满15年,即可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
一种是,在建立该项制度时,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即可办理手续,终身无偿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
另一种是,在建立该项制度时,超过45岁不满60岁的,只需要按年缴费,无需补缴,60岁时即可终身按月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
另外,年满60岁时,累计缴费不满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允许一次性补齐,办理手续,终身按月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
无论题主朋友说的农村老人错过社保的情况属于上述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都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办理手续,申领养老金。有所区别的是,第一种不需要缴费,第二种需要补缴费用。
但是坐在家里,养老金不会自己送上门来。需要携带符合政策规定的相关材料,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才行。
另外,如果属于孤寡老人,五保户,特困,重残,失能,高龄等人群,还可以申请符合当地政策规定的其他社会保障及救扶政策。
建议题主朋友,尽快和当地的相关部门咨询确认当地政策,抓紧上车,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农村老人错过了交社保,该怎么办?
农村老人错过了交社保政策,该如何解决?
所谓错过了交社保政策,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政策实施晚,有些老人没赶上;二是赶上的没有钱交。农村没有社保的老人生活压力确实很大,这是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我国建立社保制度,是在1993年,1994年建立个人账户,当初社保只局限在国营、大集体正式职工,2000年后才逐步扩大到现在范围,大约是在2008年前后,农民才可以以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购买社会养老保险。这样算来,农村75岁以上的老人,根本就没赶上这个政策,即使手里有钱也不可以享受这个政策。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农村的老人开始发放每月50块钱的养老金。
在我们国家,农村的这部分老人,实属是最苦的一代人,他们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贫穷,饱偿了自然灾害的苦难,辛苦了多半辈子,好容易熬到了好时候,又漏了政策的空子,真的难为这些农村老人了。事实就是这样残酷,什么政策的制定都是分阶段的,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对农村这部分老年人,从政策上应当给予倾斜,在国家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适当提高他们的养老金标准,缓解这部分人的养老压力。相信,给这部分人提高养老标准,国人一定会支持的。农村老人错过了交社保,该怎么办?
农村老人错过交社保只是九十年代后没交社保,在农民交农业税和要出义务工这阶段农民没错过交社保,九几年前工厂也只是交税,没听说过交什么社保,工人算工龄退休有退休金,农民同样交了税农闲要做义务工,一年到头没闲过,以前的农民工人都老了,革命分工不同,都是为国作贡献,工人有退休金,农民没有,合理吗?
农村老人错过了交社保,该怎么办?
现在农村老人他们奋斗一辈子也没余钱,因为金钱与他们这些老人一生都没缘。年轻时国家贫穷,科技落后,他们只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向荒山要粮,把荒山改造成粮田。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只有义务建设祖国的精神,没有讨钱的理念,是他们无私奉献促进了社会发展。现在祖国繁荣,他们迫于经济压力,七八十岁还要累死累活在田间。他们是国家的贡献者,国家应该以退休老人的平均生活待遇,让他们衣食无忧,享受社会发展的福利。农村低保贫困户首先考虑那些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因为小康社会他们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让他们享几年福,也算社会对他们贡献的回报。
农村老人错过了交社保,该怎么办?
国家在实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时,对当时已年满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人是视同已缴费的,也就是说这一部分人不用交一分钱也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这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错过了养老保险交费时间的问题。
农村老人错过了交社保,该怎么办?
老农民错过交社保期,这不怪老农,但他们在新中国初期,以农养工时期为祖国做了很大贡献也算是忠臣功臣,国家应该善待扶贫。 也是中国扶贫的短板,应该补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