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和门诊报销制度改革后,对年轻人和不爱得病的人是否不公平?你怎么看?
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医疗保险不是多缴多得,而是共济互助。
所谓共济互助,简单点儿说就是没病的支援有病的,年轻的支援年老的。因此新改革对老人或病人有利,对健康人群不利,对又老又病的人最有利。
这次职工医保制度改革,有三项核心举措:
1、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医保个人账户,而是进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部分仍然全部划入个人账户;
2、新增一项医保报销待遇,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报销50%起,并且向退休人员倾斜。
3、拓宽医保卡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参保人、配偶、父母和子女全家人都可以使用。
概括的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金额减少了,门诊报销待遇提高了,医保卡个人账户可以全家人用了!
8月26日,职工医保新政策征求意见稿公布后,老人和病人特别高兴,但年轻人和不爱得病的人有点儿不高兴,这很正常。
青青劝属于年轻人和健康人群的朋友要想开,看远些,谁都有老的时候,谁又能保证自己老的时候不得病?不得大病?如果到老的时候真的没有病,都没用上医保,那就当做善事了,是最有福德的人。
无论是医疗保障制度还是养老保障制度,纵观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考虑的都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可能每个人都合适。你说呢?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和门诊报销制度改革后,对年轻人和不爱得病的人是否不公平?你怎么看?
专款专用,医保费就应该用于病人!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和门诊报销制度改革后,对年轻人和不爱得病的人是否不公平?你怎么看?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正逐渐在全国推广,简单来说,就是职工医保参保人的门诊费用由以前主要通过“个人账户”方式保障,转为现在通过“共济保障”,也就是统筹来报销。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原来从统筹基金划入个人账户的一部分资金不再划入,而是留在统筹基金共济使用。
这里“共济”的本质是保险,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给发生风险事件(疾病)的人用,共同抵御疾病风险。从表面上看,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参保人当期新计入个人账户的钱减少了,但这笔钱并没有“丢失”,而是用来加强大家的门诊保障。从长远看,参保人不会吃亏,其医保待遇是逐步提高的,特别是门诊保障会进一步提高,且并不新增单位和个人缴费额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