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按14年工资标准计算发呢?
问题:为什么现在事业单位退休的人,还按2014年的工资标准计发养老金呢?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是由于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造成的,但不是发生在2014年之后退休的所有地区所有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而是发生在部分地区的部分“中人”身上,是暂时的,存在何时进行差额补缴的落实问题。
2014年10月1日,全国统一对机关事业养老单位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养老金实行统一制度的并轨制改革。划分了老人,中人和新人。实行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法,和新人新办法。
老人老办法:
老人的养老金只和退休时人事档案的最后工资标准及工龄挂钩。工龄决定退休后养老金的计发系数。各地规定的标准不一样。比如有的地区是工龄满30年享受在职时人事档案最后工资标准的100%
新人新办法:
新人的养老金和企业城镇职工新人一样,计算退休后的养老金。
中人过渡法:
中人的养老金和企业城镇职工中人计发标准不完全相同,先按企业标准计算,然后用老办法进行比较,实行限高保低。规定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养老金最高标准按新办法执行,最低标准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原最低标准执行,出现差额的,实行10年过度补贴法,2024年全部完成过渡。
但各地情况不同,各单位中人的情况很复杂,资金来源,差额计算,组织落实等等诸多因素,造成了绝大部分地区,并未能完全按国家制度的这一办法落实,而是暂时按2014年10月1日前的标准计发养老金,将来再补发落实。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限高保低10年过渡补贴差额的组织落实工作,是广大中人的心结,是大家的热切盼望,翘首以待的事情。各地的组织落实工作,有快有慢,大部分地区还在路上。目前内蒙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实完毕,部分地区部分单位也已经落实,南方有些小城镇最近也在行动。这是好现象,有动的,就有跟的,快了!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在此肯切呼吁,国家的政策非常明确,到底何时能完全落地,希望各地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克服困难,早日完成,知民意,解民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