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机为什么不安装一个向后发射的机枪来对付来袭导弹?
脑洞固然可开,但战机设计们都是吃行业饭的专业人士,但凡靠谱他们早就整活了。
“密集阵”小型化确实不难,而且飞机上用的火炮与军舰“密集阵”上的差不多。
“密集阵”使用的火炮为六管加特林式 20mm M61A1机炮,美军的F-4、F-15、F-16、F-18、F22等等等等使用的全是这门传家宝。
因为源于通用的火神计划(Project Vulcan),该炮也被称为“火神炮”,它能实行高达每分钟7200发的超高射速,实际射速被控制在3000-4500发/分钟。
当然,“密集阵”系统不仅仅是炮,最关键的是那个自动索敌拦截的AN/VPS-2脉冲多普勒追踪雷达和红外前视仪。
全套设备重达6200千克,想随意找个空间塞飞机上是不可能的,即便塞进去了,也会大大降低战机的性能;一架F-15战机的空机重也就12973千克,哪怕再塞个重量减半的密集阵,那燃油、武器、航速、气动、起降性能都会被改写。
何况密集阵并不适应于空战,它是一种基于K波段火控雷达的装备,这个波段虽然精确,但受雨雾的影响较重。战机也不可能像军舰那样,有足够的预判时间开启火控雷达;对于战机而言,任何主动雷达在非必要情况下都是提前暴露自身的危险行为,然而空空导弹的袭击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秒到几秒。
毕竟“密集阵”所需要对付的目标是来袭的反舰导弹,这些飞航式导弹大多在亚音速情况下飞行。如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最高不过0.9马赫,还有反舰战斧,速度 0.72马赫。即便是俄罗斯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日炙”,最高也就2.3马赫。
实际上,密集阵这类主动近防系统面对反舰导弹不见得靠谱,它们的作用还没有经历真正的大战考验,在演习中也频频出漏子,只能算是军舰的最后一层保险,反正那么大的军舰,也不少这几吨重量,横竖它能帮忙挣扎一下。
战机面对的空空导弹可没反舰导弹这么慢,美军的超视距弹AIM-120可达4马赫,格斗弹AIM-9X亦可达3马赫,俄罗斯的R-73可达2.5马赫,R-77能达到4马赫,法国“米卡”也是4马赫,基本上3-4马赫是个普遍的数值。
而且,现代空空导弹除了那些热寻的类型喜欢咬屁股,很多已经改变了战术,它们会智能化的规划机动路径,变成了更高效的“迎头攻击”或“弹幕腰斩”,近防系统搁屁股后面打啥?
所以,就算真给战机屁股上按个原版“密集阵”,它们也未见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反倒会拖累战机。
在飞机主动防御方面人类也不是一点想法没有,实际上如今的一些战机在研究全视雷达技术,为的就是能掌握更多的空战方向,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未尝不会出现专门拦截来袭导弹的装备。
如美国人正在开发的机载激光炮,它们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战机的防御系统。只需要战机能发现并持续稳定的锁定导弹,激光就能将来弹摧毁。
还有“机载垂直发射系统”,这种还处于设想阶段的设备非常惹人联想,比如可以设计一些与热诱弹结合的半主动式小拦截弹,通过垂发的方式紧急打出去,一边释放干扰,一边制造电子假目标,一边主动贴炸导弹。
现代战机为什么不安装一个向后发射的机枪来对付来袭导弹?
战机,如果单指战斗机,安装护尾自卫枪炮当然会有空间和重量的难度,但最难的还不是这个,而是不实用。因为虽然可能装不下,但并非完全没地方装,苏-35系列重型战斗机两个尾喷管之间就装有护尾雷达,小型枪炮也是可能安装的。
但是,密集阵的近程防御是基于载舰无法靠机动规避对方反舰导弹的前提,因而载舰能为近防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而空空导弹即使速度并不比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末段速度快太多,但被攻击的战斗机首先要基于自身机动加以规避,这会使其尾部的拦截枪炮射界迅速变化,射击窗口小到无法把握,除非战斗机放弃机动规避。相反,空空导弹却因为导引头的不断进步,根本不需要尾追攻击,而是可以从很广的角度接近目标。这使战斗机的护尾枪炮用处很小。不过,说因为载机大过载机动,尾部枪炮就打不中,还是基于人工射击的经验。载机的机动如果造成枪管晃动,当然打不中,但自动枪炮的伺服机构的射角调整速度完全能弥补这种机动,而子弹一旦出膛,更是不受载机机动影响,至少近距离内弹道还是平直的。
如果战机是指作战飞机,那么就有轰炸机等大型机型,它们安装护尾枪炮已经很久了,甚至也有火控雷达帮助,但基于上述空空导弹的攻击范围的扩大,这种自卫措施就过时了。
但这些都不等于战机不需要自卫,只是护尾枪炮应该发展成全向射击(比如装在机腹,机背)的激光器,而且对空空导弹还不需要硬杀伤,用激光破坏其导引头的光电器件(对雷达制导型则用电子干扰)即可。再发展一些时间,高功率激光已经可望安装在战斗机上,那就不只可以自卫,还可以用来攻击对方战机和地面目标了。
目前,DIRCM等定向红外对抗系统还只装在直升机、运输机甚至客机等容易被空空/地空导弹攻击的机种上,但未来战斗机的安装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现代战机为什么不安装一个向后发射的机枪来对付来袭导弹?
谢邀,
首先现代战机向后发射“炮弹”是为了打飞机的,而不是打导弹的。
这类的机炮(枪)统称尾炮。在很多6、70年代的大型军用飞机上都有装备。
安装这种装置理论上是可以对战机的后半环进行防卫的。
而且安装尾炮的大型战机的确也有击落现代喷气式战斗机的记录。
原因在于用尾炮打6、70年代的战斗机还是很舒服的。以装备尾炮的B-52为例子,这是一架巨型轰炸机。
大小也仅仅比波音747稍微小那么一点点。越南战场上的米格战机仅仅装备NR-30或者GHS-23机炮
这些飞机的机炮炮弹数量并不是很多,以米格-19为例,装备3门NR-30 30mm机炮,两侧备弹各75发,机首备弹55发。统共就只有205发炮弹。对于大型轰炸机来说仅够挠痒痒的。
这就要求战斗机飞行员需要在极近的距离内对轰炸机的关键部位开火。通常这个极近的距离是600米以内,而且在攻击的时候两者的相对速度相对接近。
这就很像——
这时候尾炮的炮手就可以比较方便的攻击跟在身后的战斗机了。
但对于导弹来说……导弹的相对速度远大于战斗机接近大型飞机尾部的速度。如果是在中近距离上发射的空对空导弹从导弹发射到命中目标不超过30秒的时间,尾炮根本很难做出反应。
即便是安装了一套1130这样的近防炮,也很难对来袭导弹构成威胁。而且炮的重量、弹药的重量都会严重的影响飞机本身的机动性。去掉这些,降低重量后,飞机的生存能力也就更高一些。
现代战机为什么不安装一个向后发射的机枪来对付来袭导弹?
因为没用,还给飞机增加死重,降低了战斗机的机动性能,还一点用处没有。
用机枪和机炮去拦截导弹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国最初在军舰上开发了一款730近防炮,专门就是用来拦截反舰导弹用的。这款近防炮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与美国的密集阵、欧洲守门员近防炮性能差不多,性能够先进了吧!可是实际使用过程中,730近防炮拦截亚音速和1倍多音速反舰导弹性能还可以,拦截2马赫速度的反舰导弹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而更快的反舰导弹也就只能望而心叹了。于是乎我国紧接着就开发出一款更先进的1130近防炮执行拦截任务,万发炮的威力终于解决了问题。
下面我们再来说现代战机后面装机枪拦截来袭导弹的问题,空空导弹速度在2~6马赫并不足为奇吧,论速度比反舰导弹快吧;空空导弹个头大概只有反舰导弹的1/10左右吧。速度更快个头更小,那么装上机枪怎么去拦截,依靠飞行员去瞄准?还是利用自动捕捉的手段?连730近防炮对付超音速反舰导弹都不好使,你的机枪就好使了?即使换成机炮都不行。
导弹飞来也就在电光火石之间,飞行员利用雷达锁定敌机的时候还得大费周折,更何况是那么小的导弹,即使能发现目标,等你瞄准的时候飞机已经中弹了。那么就用自动瞄准自动射击这一套,那可就不是加一个机枪的问题,光学瞄准、红外瞄准、又或者雷达瞄准?还得配上高速计算机吧?这一套系统配齐了得加多少死重?即使配齐了,导弹就一定会从后面飞来,如果从侧面过来呢?难道还要飞行员调整飞机姿态让红外最显眼的发动机对着人家的导弹?
所以说,在战斗机后面安装机炮拦截导弹就是天方夜谭,完全不现实!
现代战机为什么不安装一个向后发射的机枪来对付来袭导弹?
战斗机作为目前战争当中最为重要的武器,不仅速度惊人,而且战斗力也是非常强悍。但随着导弹科技的不断升级,其自身的速度已经超越了战斗机,甚至可以说空对空导弹在距离十公里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追赶上全速前进的战斗机,可见其速度有多么恐怖。甚至很多网友都觉得导弹科技已经超越的战斗机,在未来战争的环境下,战斗机的优势会不断缩小,导弹甚至有可能会直接取代战斗机。而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战斗机如果在尾部安装一个向后射击的机枪并针对来袭的导弹进行攻击,是不是就能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其实,战斗机在尾部安装机枪,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像二战期间的战斗机或重型轰炸机,尾部都曾经使用过机枪去攻击后方的敌人,而且的的确确在实际的运用层面有一定的作用,不过这个并不能说明这种设计也可以使用在现代战争上。
首先,现代战争中的战斗机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是一战、二战时期战斗机的好几倍,而且战斗机的每一个部位都是精打细算的,不可能在尾部为了安装战斗机而放弃其他核心零部件。
其次,空对空导弹或者地对空导弹的速度非常快,想要使用机枪这种传统武器去对付导弹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可能战斗机尾部的机枪刚射出几发子弹,导弹就已经命中目标了,更何况机枪的口径都非常地小,就算使用的是穿甲弹,也未必能够击穿导弹。而且机枪想要精准命中目标还需要人工手持进行射击,这一点对于战斗机驾驶员而言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再加上导弹已经锁定的战斗机,驾驶员是需要通过热诱弹和高超的驾驶技术躲避导弹,还是将自己的小命托付给一把看上去没有什么用的机枪呢?答案其实已经显而易见了。
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也不是说机枪就真的一无是处。
例如将机枪设计成为全向射击,并根据激光指示进行射击,这样可能就解决了战斗机驾驶员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不过面对空对空导弹这种超音速导弹其实还是无法构成实质上的威胁,不过通过一系列的升级还是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卫能力,只不过就算这种反制措施成功了,导弹方面也会跟进升级策略,所以说想要成功反制来袭的导弹,有效的办法还是通过热诱弹以及飞行躲避进行自救。
很多人都以为美军的F-22以及F-35战斗机非常地强悍,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就算美军的战斗机再厉害,在遇到高超音速导弹的情况下,战斗机也大概率会被直接击落,导弹的速度甚至可以是战斗机的两倍甚至更多,所以战斗机在被导弹锁定的情况下,一般都是释放热诱弹或者躲避飞行,不过从目前来看,战斗机也无法100%逃脱。
很多人都觉得军舰上的“火神炮”密集阵六管机炮火力够猛,而且在军舰上就可以轻松拦截反舰导弹,如果将这套设备安装到战斗机上,岂不就万事大吉了?
但如果你了解过火神炮的话,那么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要知道火神炮密集阵火炮的重量在6200千克,将这么个大家伙直接塞进飞机里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美军的F15战斗机才重12980千克,这个火神炮几乎相当于半个F-15,而且反舰导弹和空对空导弹也不是一个级别的,普通的反舰导弹的速度大多不会超过1马赫,即便是俄罗斯最为出名的“日炙”反舰导弹最高速度也才2.3马赫,所以两者的区别非常大,不要以为战舰上用的就可以直接生搬硬套在战斗机上。总之,这种方法并不是和现在的战机。
现代战机为什么不安装一个向后发射的机枪来对付来袭导弹?
撒尿反导弹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