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有哪些有趣但是真实的故事?

美国海军中当年存在一个外挂角色——约瑟夫·罗切福特。

这个人从20年代开始就被美国海军培养,上过加州大学,进过国务院机要部门,还被送去学日语和担任驻日大使馆翻译。

后来他分析出中途岛战役日军的目的,破解了90%的日本密电码,截获了山本五十六视察的信息并导致他被击落……整个太平洋日军都成了被监控的傻子。

尼米兹曾经推荐罗切福特领海军优异服役勋章,未果,他死后9年才被追授。

里根总统在1986年连续为其追授总统自由勋章和荣誉勋章。

英国在诺曼底登陆前,为保密,用几百年前的法律抓了个“女巫”

女巫名叫海伦·邓肯,她只是个靠封建迷信混饭吃的普通人,并非真的女巫。

因为曾经成功预测过一艘军舰的沉没,海伦·邓肯被小报吹出了名气。

但英国当局为了确保诺曼底登陆的情报不被泄露,本着宁可抓错不放过的原则,将这位女巫下了大狱。

为了能成功治罪,法院扒拉出了1735年“排巫”运动中诞生的《巫术法案》,这套法律虽然已经扔了几百年,但并没有被废除。

于是,女巫被判了9个月的有期徒刑;本来按照法案内容,女巫应当被烧死,这算从轻发落了。

期间首相丘吉尔还去探监,说了些安慰的话,并表示以后会废除法案。他在1951年践行了承诺。

被处分的巴顿当了回进攻加来的假指挥

诺曼底登陆前,为了把德军忽悠瘸,盟军搞了个与霸王行动配套的“坚忍行动”。

他们造了一堆假飞机假坦克假大炮,用大喇叭播放飞机和汽车的引擎声、士兵的操练声,还派出寥寥几个士兵扮演“百万大军”,地点就放在了加来港的对面。

然后还有个专门制造假电讯的假电台,他们用电台假装成军队在联系,24小时不断。

这个假军队的指挥官是巴顿将军,当然,这也是假的。

巴顿在西西里岛作战时,因为在医院扇了几个逃兵两耳光,以及与蒙哥马利和戴高乐吵架,被艾森豪威尔停职了。

但是德军稀烂的情报网络居然相信这些情报,他们坚信巴顿会是指挥官。希特勒在诺曼底开打后也依旧认为这是佯攻,主攻在加来。

玩忽职守的珍珠港雷达值班员

日本的航母群在1941年12月7日早上袭击了夏威夷珍珠港,然而美军515对空警戒信号队的雷达在当时已经发现了目标。

在雷达前值班的士兵约瑟夫·洛克德(Joseph Lockard)和乔治·艾略特(George Elliott)熬了个通宵,他们七点整下班。

因为接班的车还没到,他们依旧蹲在雷达屏幕前面。

艾略特发现7点02分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大光点,洛克德打电话联系了基地控制室,但没人接电话,估计也在交班。

两人捣鼓了十多分钟,又打电话给沙夫特堡情报中心,唯一值班的中尉科密特·泰勒(Kermit Tyler)接了。

但这个蠢货告诉两个一等兵“别担心,应该是一架从加州起飞的B-17轰炸机”,“一定是他们”。

于是两个士兵在7点45分坐着班车走了,没再管这档子事儿。日军的第一枚炸弹在7点55分落下。

日本的气球炸弹

日本为了轰炸美国本土,给美国人民制造战争恐慌,他们在1944年由陆军技术研究室开发出了Fu-go气球炸弹。

这种气球可以携带4枚燃烧弹和一枚33磅的炸弹,顺风飘到美国,落在美国森林里燃起森林大火。

日本人动用了大量女学生糊制气球,因为缺乏橡胶,他们使用了松香和一些树根熬的胶。

有9300个气球被放飞,经过3-5天的飞行后,约500个飞到了美国,甚至抵达了密歇根地区。

但因为季节不对,这些气球引发的山火规模很小,几乎没能在潮湿的丛林中烧起来。

当年的美国拥有极为严格的新闻管控制度,所以日本人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相关报道,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计划失败了,于是项目被放弃。

但因为新闻封锁过狠,一些美国民众根本不知道日本的炸弹飞到了美国。

1945年5月5日,一个名叫阿尔奇·米切尔的牧师携家人去俄勒冈的森林野餐。他正在停车时,妻子带着5个孩子去捡草丛里的气球,炸弹将她们全炸死了。

二战中有哪些有趣但是真实的故事?

整个二战中,无论同盟国还是协约国,为了彻底干挺对方都绞尽了脑汁。他们发明一种又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想出一个又一个歹毒的计谋。当钢铁和人类本身不能取得绝对优势的时候,这群二货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向了动物。

无辜的蝙蝠

珍珠港事变之后,莫名其妙挨顿揍的美国佬开始报复社会,他们悍然向日本宣战。并且一通横踢竖踹把太平洋折腾的天翻地覆,鬼子被揍的凄凉落魄却怎么也够不着美国本土,于是蝗军率先开了脑洞。

他们顺着风往美国放气球,当然,气球上是拴着炸弹的。这么馊的主意当然没个卵用,事实上根本没有几个气球飘到美国,只是这玩意确实也给美国本土带了一定的恐慌。牙医特莱尔·亚当斯就是其中的一个,受到惊吓的亚当斯决定让日本鬼子学学脑洞到底应该怎么开,他给美国军方出了一个足以让日本燃烧的主意。

在墨西哥附近生活着一种体型很小的蝙蝠,墨西哥无尾蝙蝠,这种蝙蝠有个特性若干。第一喜欢在木质屋檐下栖息,第二会冬眠,第三非群居。我们只要把这玩意身上装好定时燃烧弹,再装进箱子让它们冬眠,这个箱子设计一个延时弹射装置。然后把箱子用轰炸机运到日本空投一下,一天以后,整个城市将陷入一片火海!你们就说哥们这主意吊不吊?

军方负责人大惊,我擦!人才啊!啥也不说了,我马上安排人实验,只要这事儿成了,你就是国家功臣啦!然后军队居然真的投资了200万美元开始实验,还像模像样的给这个实验制定了保密代号——X射线计划!当真高大上的可以。

第一次实验:1943年3月,空军空投了180只蝙蝠,摧毁小型目标若干,实验成功!这事儿有门儿啊!继续努力!

第二次实验:1943年5月21日,这次要玩真格的啦!空投3500只蝙蝠。只要成功就可以实战应用了。然而这次实验喜闻乐见的崩了,1500米高空扔下箱子的坠地速度不足以让蝙蝠从冬眠中恢复。这些可怜的家伙全都摔的稀碎,没有一只活下来。

第三次实验:没关系,只要给箱子加上降落伞就好了!这次咱们准备6000只蝙蝠,一定要确保一次性成功。实验时间定于1943年6月8日,在实验当天基地将军亲自来到现场观摩。我们知道老美总是每逢大事就卡脸,这次也没例外,他们给蝙蝠装箱子的时候不小心把门打开了。6000只炸弹蝙蝠肆虐加卡尔斯巴德陆军机场,连将军的大吉普都给烧掉了。

没有第四次实验了,这不靠谱的玩意一直进展缓慢,最后美国佬连原子弹都弄出来了。手枪都有了谁还拼刺刀啊?日本就这么吃了两发原子弹,X射线计划就此破产。

死不瞑目的老鼠

这次开脑洞的是英国特别行动执行处(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简称SOE,这帮哥们被称为“丘吉尔的秘密军队”,主要从事非战场军事作业。包括武器研发、敌后破坏、政治煽动等各种尖端行为。

SOE在长期观察德国人的行为规律后,发现了一个特征。这帮德国人特别死板,下药杀死老鼠后都会扔进锅炉里焚化,避免瘟疫爆发。那么如果他们锅炉边上的老鼠尸体里有炸药会怎样?嘿嘿~~嘣的一声,连锅炉都一起上天!他们烧水用锅炉、炼钢用锅炉、提炼化工品还是得用锅炉。只要几批爆炸老鼠送过去,德国佬肯定鸡飞狗跳!

这帮家伙的脑洞确实够大,想法也足够浪,可惜跟德国人相反的是,他们执行能力太差。运过去的第一批老鼠就被德国边防给查获,整个爆炸老鼠计划连一个锅炉都没炸掉。稍有偏得的是这些玩意把德国佬给吓一跳,全国到处找爆炸老鼠,确实折腾的鸡飞狗跳。

佛伊泰克下士

1942年的伊朗哈马丹总是一片混乱,被灭国的波兰组建了流亡政府,在那里他们集结了安德斯部队。某天部队中尉Anatol Tarnowiecki从一个当地小孩手里买下了一只失去母亲的小叙利亚棕熊,从此他的运输连多了一个宠物。

这个小家伙当时连吞咽都不行,波兰兵就用一个伏特加瓶子给它灌奶。要说还是野生动物好养活,这只熊居然没被折腾死,这群无所事事的士兵给它起了个名字——佛伊泰克,斯拉夫语的意思是微笑勇士。这只熊就这样幸运或者不幸的在军营里住下了。

跟着一群大兵能混出个什么好来,佛伊泰克很快就学会了喝啤酒,还能熟练的抽烟,跟个老兵痞没啥区别。到了1944年,这支波兰部队终于被启用,他们将乘船去意大利参加会战。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了面前,英国佬的船只拉军人,宠物可不管运输。

跟佛伊泰克混了两年的波兰大兵都挺喜欢它的,没法把它扔下不管。要说波兰的脑洞也是清奇,部队最高指挥官波莱斯瓦夫将军大笔一挥,这头熊被征调参军啦,它是波兰第二兵团的一名在编士兵。我们带着它去意大利是打仗的,啥?熊能干什么?不!不!这货的近身格斗能力很差,它是一个炮弹运输兵。

就这样,佛伊泰克跟着他们去了意大利,在那里它参加了蒙特卡西诺战役,战斗中佛伊泰克极其尽责,以每次能搬运45公斤炮弹箱的实力冠绝全军。战后它因功被晋升为下士,享受一切正式士兵的待遇,包括津贴。好吧,那些津贴都被它的战友换成啤酒和香烟给它消耗掉了。

二战结束后,波兰部队彻底解散,没法再带走它。佛伊泰克下士去了爱丁堡动物园,并在那里安度余生,他的同袍不时会来看望它,每次佛伊泰克都会伸手跟战友要烟抽,并且非常慷慨的和战友分享自己的啤酒和蜂蜜蛋糕。

1963年12月,功勋下士佛伊泰克病逝,享年22岁,作为熊已经很长寿了。去世的时候它身高一米八三,体重220公斤,依然保持着士兵的雄壮。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怀念这只传奇的装甲运输兵。

二战中有哪些有趣但是真实的故事?

霍巴特滑稽坦克,各种“魔改”出来的神奇坦克。

在诺曼底登陆之前,盟军为了尽量减少伤亡,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准备——比如发明一些特种作战车辆。

(诺曼底的混凝土障碍物)

德国人的防御战略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安排,就是在海岸线上大规模安置反坦克地雷,先形成一条宽度为半英里的地雷带。然后在离海岸5英里的地方,再安排另一条地雷带。

诺曼底地区的海滩防御,如果设置两条地雷带,大概需要200万颗地雷,虽然当时德国的战略资源很紧张,但是海滩的防御工程,依然非常受重视,所以,盟军不仅要面对坚固的碉堡,还有混凝土浇筑的障碍物,以及大量的反坦克地雷。

丘吉尔坦克,在迪耶普战役中表现很不理想,所以英军决定对其进行“魔改”,配合诺曼底登陆。这件事情,就交给了霍巴特少将率领的英国陆军第79装甲师了。

英国人开始脑洞大开,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滑稽坦克”。

比如,凭借着丘吉尔坦克的坚固装甲,配合一门290毫米大口径迫击炮,发射一种被称为“飞天垃圾桶”的巨大炮弹……这种威力巨大的炮弹,可以有效的清除大型混凝土障碍物。

为了对付反坦克壕沟,英国人又想起了一战时期的经验,给坦克上面绑上了大大的一捆木材,这样就可以填满壕沟,轻松过去。

还有一种特种突击车,凭着皮糙肉厚,能够爬上混凝土防御工事,把炸药包贴到碉堡上,然后撤退到安全地带,引爆炸药。

还有一种谢尔曼DD坦克,配备了一块巨大的可折叠的防水布,充满气之后就能让坦克漂浮起来,并且配备了螺旋桨,让坦克能在海上航行——看起来就像是给坦克套上了一个大大的游泳圈。

谢尔曼螃蟹扫雷坦克,也是非常有创意的设计。

盟军在坦克的前方设置一个支架,支架的前面是一个可以滚动的转轮,上面密密麻麻的拴着铁链……于是,坦克在行进的时候,可以让转轮不停地转动,带动铁链抽打前方的地面,引爆前面隐藏的地雷。清扫完地雷之后,再把铁链升起来,就可以像正常坦克一样战斗了……

另外还有一种能喷火的丘吉尔鳄鱼坦克,它的火焰可以连续快速的喷射出50码长的火柱。

一开始,美国人并不看重这些坦克,他们觉得实在有些“滑稽”。但是英国人很乐意使用它们,登陆作战的那一天,有50辆螃蟹坦克和128辆皇家工兵突击车冲在了第一线,而且它们仅仅损失了三十多辆,还是很能扛的。

随着诺曼底战役的不断持续,这些神奇的坦克,也始终忙碌在第一线。虽然战果不算辉煌,但绝对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二战中有哪些有趣但是真实的故事?

你知道纳粹元帅中,唯一一名被敌人用自己的元帅杖打破头、元帅杖也被敲断的人是谁吗?他就是27名纳粹元帅中,唯一的犹太人、空军元帅艾尔哈德·米尔希。米尔希的父亲是犹太药剂师,他没有被送往集中营反而飞黄腾达,是当时少有的例外。

米尔希1910年加入德国军队,虽然并没有驾机在战场上与敌人做过战,但到一战结束时也成为了一名空军军官,与那时的王牌飞行员戈林关系不错。1935年,在戈林的提议下,由希特勒亲自向米尔希颁发了“日耳曼血统证书”,同时授予他“荣誉雅利安人”称号。

米尔希二战期间曾任帝国航空部副部长,部长是戈林本人、空军装备部部长。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主抓德国新型飞机的试验和生产以武装德国空军。同时,他还负责德国航空武器的采购,因此,是德国军界一个极有影响力的人物。

希特勒特别赞赏他为建立德国伞兵部队所做的贡献,也喜欢他主持建造的军用运输机。那时希特勒对发展航空武器和建立强大的空军,抱有极大的希望,对他也十分信任。除参加过挪威战役,打了几场小胜仗,米尔希在战场上没什么建树。

所以,在1940米尔希被提拔为空军元帅时,引起了德国军界的一片哗然。此时的米尔希,是希特勒最宠爱的几个人之一。1943年,戈林在希特勒面前失宠,米尔希联合戈培尔和希姆莱,趁机劝说希特勒免去戈林空军总司令的职务,但被希特勒拒绝。

作为报复,戈林解除了米尔希空军装备部部长的职务,借口组织机构调整,把他发配到斯佩尔手下。斯佩尔对他倒算客气,除了让他继续负责空军装备,继续生产飞机,倒也没有为难他。虽然被戈林降职,但希特勒对他的信任倒也还在,时时叫他去询问战斗机生产的情况。

希特勒自杀后,米尔希企图逃离德国,但于1945年5月4日在波罗的海沿岸被盟军抓获。他向捕获他的英国准将德里克·罗伯茨出示自已的元帅杖,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希望获得好的待遇。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一行动,使他成为唯一被自己的元帅杖敲破头的人。

罗伯茨的部队不久前解放了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目睹了里面的一切。罗伯茨和他的士兵,那几天都因为集中营里发生过的暴行而怒气冲冲,对纳粹的满腔愤慨正无处发泄。听米尔希说自己是空军元帅后,罗伯茨一把夺过他的元帅杖,痛击了米尔希的头部。

米尔希被打得鲜血直流,他的元帅杖也被敲断,身上的金质烟盒和其他物品,全部被英国士兵抢劫一空。罗伯茨将米尔希和另几位被俘的德国将军元帅关进集中营,一点也没有给他们将军元帅的待遇。据称他们在那里,吃了不少苦头。

二战中有哪些有趣但是真实的故事?

二战中的好戏,真实的,有趣的,真假邮票大战,你听说过吗?

1941年底,苏联红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破产。

接着,邮票好戏开始了:

德国人造假邮票:

纳粹德国在盟军的俘虏中挑选了一些邮票鉴赏者、制造技工和仿真专家,一个月内,便仿制出了英、法、美等国的邮票五百多万张。

假邮票只是对图案或文字稍作改动,并被德国的心理战部门加上针对性极强的宣传文字。

苏联的邮票,德国人是这样做的,就是把邮票上的斯大林的图案,改换成手持冲锋枪的党卫军正站在列宁格勒城上,借此表示控制苏联。

一时间,盟国各主要城市的邮寄员打开信箱时,信件上竟然有接近一半的是用的假邮票。

英、美等国的邮票反击战:

面对德国人的偷梁换柱的行为,英、美国也开始通过仿制德国邮票和散发来扰乱敌人军心。

1944年底,德国发行了一枚票面上是一名冲锋队队员的,纪念希特勒执政十周年的邮票,英国就把冲锋队员换成了当年暗杀希特勒未遂而被处死的德国陆军元帅维茨莱本,同时号召有良知的人团结起来推翻希特勒政权。

果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纪念活动变成了悼念活动。

苏联也仿制印刷了大量德国明信片,明信片正面与德国的图案相同,背面却印着反法西斯的图案和口号。这种明信片给生活在法西斯统治区的人们以巨大的鼓舞。后来,这种邮票被称为“阴阳邮票”。

二战中,这种有趣的,打心理战术的真实的邮票故事,还真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二战中有哪些有趣但是真实的故事?

【外国佬的地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我们玩地雷,德国和苏联的地雷战与反地雷战也玩得贼溜——各种诡雷、各种“花样百出”、各种“奇思妙想”!搞得双方都防不胜防,完全不亚于咱们电影《地雷战》的即视感![呲牙]1

如果询问在东线战场上服役的德国士兵,那么他会告诉你那里到处都是可怖的地雷!

1941年7月12日,东线战场作战的第57装甲军在一份报告中称:

“我军当前只能放慢行军速度‬,因为敌军用地雷几乎封锁了所有重要的道路。”

1941年9月未,第57装甲军在另一份报告中称:

“苏联人在撒退后炸毁了一座座木质桥梁,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很快修复这些桥梁,但是苏联人却在木桥的废墟中藏有大量诡雷,防止我们修复桥梁。不仅如此,苏军还直接将地雷埋在炸坑的边缘,我军的车辆试图靠近勘察情况,结果被往往地雷炸毁。”

第3装甲师在1941年11月的一份报告中也称他们发现图拉的各条城市主干道、桥梁、车站在内的公共设施中皆已经被苏军设置了地雷和爆炸装置,师属装甲工兵营更是在预定的行军道路上排除了多达2600枚地雷。

2

1941年8月16日,德军第290步兵师在列宁格勒附近遭受了一次惨重损失,苏军首次将木盒地雷投入使用,当场炸死了100多人,这种地雷体型庞大,制作成本却很低廉,更重要的是用一般探测金属地雷的方式根本无法探测。👇

1941年9月,对于跟随罗马尼亚军队开进奥德萨的德国陆军士兵弗里德里希·波切特来说,这座城市简直是座死亡之城。

苏军撤离这座城市前已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布设了地雷,这使得的德罗联军随后的攻势停滞了数周之久。

1941年10月16日,波切特所在的部队准备对一片重要的厂区进行排雷作业,在进入工厂之前,他在厂房入口处发现了一条只露出墙体几毫米的引信,这条引信的其余部分埋在了墙里。

随后,在战友的协助下,他用工兵铲将墙面慢慢凿开,然后将导线截断。沿着这条导线,工兵排雷部队在厂区内发现了大量炸药,这些炸药连接着导索,只要进人厂区的士兵们稍不注意,那么很有可能连人带整个厂区被炸成碎片。

虽然波切特侥幸发现了这一陷阱,但接连几天,这座城市还是笼罩在接连不断的爆炸和不断泛起的烟雾中,很多德军和罗军士兵一成为了苏军地雷的殉葬品。

3

1943年下半年,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从顿涅茨地区撤离,为了以牙还牙阻挠追击的苏军,3个德军工兵营以敖德萨为样板,开始对苏军即将到达的区域部署雷场,3架J52运输机专门为这些工兵们运送了最新的延迟引信。

经验老道的工兵指挥官们制定出了详细的计划,反步兵雷和反坦克雷优先部署在阵地前方,其次是铁道、公路和桥附近,最后是已方炮兵的火力覆盖区域,以及居民点等苏军可能驻扎的地方,由于正值冬季,因此德军工兵将地雷也布置在谷仓以及任何可能被苏军当成避寒居所的建筑物里……

苏军不久后进入已经满含杀机的村庄,地雷被不停地触发,不久之后,先前看似平静的一座座村庄便陷入火海,建筑纷纷化为燃烧的烈焰,当苏军惊惯失措地试图逃离村子时,则会又陷德国人精心市置的新雷场中。

当第一轮爆作结束后,之前很多未爆作的地雷则被理在废墟中,等待着某个苏军去触发,甚至在几天乃至几周后,仍有很多装有延迟引信的地雷不停地发生爆炸。

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按计划稳步撤退,一路紧追的苏军则被雷场所阻滞,德军用来阻滞苏军追击的后卫部队只同苏军发生过小规模战斗,德军工兵所布设的雷场有效地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4

1943年3月,德国第9集团军成功的从勒热夫突出部撤退,通过部署大纵深的雷场,莫德尔的这次撤退行动取得了成功。

德军在撤出村庄之前部署了大量地雷,甚至梯子、望远镜、手推车这类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上也被安装了诡雷,当苏军进入村庄后,这些诡雷造成的巨大损失。

德军第206步兵师指挥部截获过一份苏军电报:

“我们的士兵把马牵到村里的马厩中,然后进入了房间,轰的一声巨响,士兵、马和马厩一同被炸飞了……”

在惨痛的伤亡代价面前,苏军指挥官甚至命令士兵在进入被德军废弃的村庄时,禁止进入屋内,禁止在井中汲水………

很多苏军士兵患上了地雷恐惧症,这种非常规的作战方式给苏军士兵造成一种草木皆兵的印象,对他们士气的打击程度不可估量。

通过这些雷场的布设,第9集团军完成了一次“高危险性”的撤退。

5

1945年3月开始的布雷斯劳战役中,城市的德国防御者们在度墟中再次埋设了大量地雷,这给进入市区作战的苏军以沉重打击。

第600工兵营的工兵用胶水将碎砖块粘到木盒地雷外部,从外形看来与城市内随处可见的乱石并无二致。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地雷的效果,工兵们在夜里用鱼竿将它们从废墟的高处悄悄吊放至苏军的侧后区域,这种地雷在苏军后方被频频触发,给苏军带来了一定恐慌,同时也鼓舞了防御者们的信心。

在整个布雷斯劳战役中,共有大约500枚这样的临时制作的地雷被投人到实战。

除了这种地雷之外,该营的还将大量诱发雷布置在即将被苏军攻占的房屋中,有时候也会隐藏在地下室的储物堆中,当某个贪楚的苏军士兵想要搜寻战利品时很可能触发这些地雷,最终同他的“战利品”一起飞上天。

直到1945年5月德国正式投降,布雷劳斯战役结束,仅在第609步兵师的防区内就设置了超过1200个这类的特殊爆炸装置,苏军在这些意想不到的打击中一次次遭受惨重伤亡,直到战争结束之后,这类意想不到的爆炸仍然频繁发生。

德国工兵部队的抵抗一直坚持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刻,他们凭借自己的“特殊技能”给予敌人以重创,但最终同其他士兵们一样——他们舍生忘死的战斗,并没有阻止第三帝国走向灭亡的命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