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驾驶室内有冷气嘛?
战斗机驾驶舱当然有冷气,而且很容易获取。
别忘了,战斗机在高空飞行时,飞行员已经需要的不是冷气了,他们会被冻得瑟瑟发抖。
一座珠穆朗玛峰也才海拔8848米,而一架SU-27战机的实用升限是18000米。也就是说,苏27飞行员哪怕只飞个1万米,那也是在远超珠峰的海拔上活动。
珠峰登山队员都里三层外三层裹成大包子了,飞行员的工作环境可想而知绝不温暖。
所以,飞行员飞起来以后还要冷气干嘛?他们最需要的是暖气,飞得越高的越需要送温暖活动。
你看早期那些开敞篷机的飞行员,一个个大皮袄子套着,皮手套戴着,穿着就像过冬一样,小脸还冻得煞白,他们飞得还没珠峰高呢。
后来有了密封座舱和电加热系统,环境算是好了一点,但飞行员仍然需要穿个皮夹克之类的东西上天。毕竟热点没关系,抹把汗就行了,冷了可是要手抖的,你吃鸡的时候是愿意没空调还是愿意鼠标不灵?
再后来,人们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飞行员终于可以穿着轻薄的衣服在天上骚包了。解决的方式也很简单,制造一套“基于空气循环的制冷系统”,通过将热能转化为功来降低空气的“焓”水平。
人们通过布雷顿循环式的喷气式发动机制作了一个热交换装置,空气在循环机(ACM)处增压,被送到热交换器处排出热量,然后它们在涡轮处解放压缩产生膨胀,形成冷气被送进驾驶舱,以满足冷却、通风和空气增压的要求。
加热同样是这个套路,不过ACM此时会导入发动机的热量,而非单纯导入冷空气,热气会与冷气进行调和,以获得适宜的温度。
此外空调喷口还会有个水分离器,它负责不让水分被携带进机舱,造成凝水现象。
现代的战机的相关系统被称为ECS,即“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它们的定义是“负责为给定有效载荷(货物、生活环境等)维持舒适的封闭环境的设备”。
有时候它们也被称为“空气管理系统”,即“Air Management System”,负责为飞机提供冷却、加热、通风、湿度、气压、污染物控制、氧气等环境支持。
除此之外,成套的ECS不仅需要负责人员环境,还需要负责机载设备的正常工作,比如挡风玻璃除雾、机翼防冰、舱门密封、油箱增压等情况。
当然,ECS最重要的工作还是维持飞行员的环境,毕竟战机是人驾驶的东西,随着战机高度的不断变化,它面临的气压问题也会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物理效应其实相当多,如何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非常考验ECS的性能。
实际上美国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也使用了相关技术充当空调,因为它使用了燃气轮机做发动机,这是柴油机学不来的独门绝活。当然,地面上因为热交换效率的问题,是远没有天上那么好用的。
战斗机驾驶室内有冷气嘛?
战斗机驾驶室想要冷气太容易了,随便哪个舱门关闭不严,漏点缝隙,那是冷得驾驶员手脚疆硬,瑟瑟发抖,所以即使严密封闭的驾驶室,在高空飞行的战斗机也要防寒保暖,驾驶室必须配备暖气设备才能保证飞行员手脚灵活,安全驾驶战斗机!
(二战时苏军女飞行员,为了防寒保暖,穿的是皮衣、皮裤、皮手套)
一般10000米左右的高空,属于空气中的对流层和平流层范围,温度非常低,且每上升一千米,温度将会下降6~7摄氏度,1万米高空的温度大约是零下40到50摄氏度左右。为什么温度会随着高度增加反而会降低呢?原来是高空中的温度来自于地面热量,高度越高受热越少,温度就会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高空中温度变化)
战斗机为了隐藏身形,避免敌人轻易发现,勉遭敌人火力打击,都是飞得相当高的,现代战机起码都在万米以上高空飞行。像我们的歼20超音速隐身战机,正常飞行高度在2万米左右,最大飞行高度超过了3万米,这也意味着歼20在零下100多度的超低温下飞行。想想一下,正常人在零下100度是个啥子感觉!所以说战斗机驾驶室想要冷气太容易了,我们的战机是要想法增加温度,否则的话,那个飞行员能够驾驶低温下的战斗机,如果要说有的话,可能只有齐天大圣-孙悟空了!
(歼20战机飞行员的防寒保暖服装)
(歼20战机飞行员)
(歼20超音速战机)
综上所述,战斗机驾驶室冷气丰富,飞行员飞根本就受不了,他们最需要的是暖气,是防寒保暖!
战斗机驾驶室内有冷气嘛?
战斗机作为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最好体现,无论是科技感还是威慑力都是三军当中最强的,如果一个国家可以自主研发五代机,那么基本上可以被称为军事强国了,虽说战斗机是老百姓平常几乎看不见的东西,但好像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讨论,毕竟这东西实在太稀奇,同时也太强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很多的东西,今天我们就先聊一聊战斗机驾驶室内部到底有没有冷气,毕竟坦克和装甲车都装上空调了。
战斗机作为造价超过亿元的武器,内部安装空调是肯定的,这一点根本不用猜,而且就算二战期间老式战斗机没有安装空调,战斗机飞行员想要凉快一下也非常地简单,只要把舱门打开就可以的,而且只要留一点缝隙就可以让战斗机飞行员凉快得手脚僵硬。
这是因为高空飞行的战斗机驾驶室里是非常寒冷的,而且你看二战电影里的战斗机驾驶员都是身穿皮衣,其实也是为了保暖,所以冷气这个东西都是纯天然的,根本不用担心。
如果战斗机飞行高度在10000米左右的高空,那么当时的环境已经处于平流层和对流层的范围内,温度可以说是相当低了,而且根据测量的数据我们也可以得知,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6-7度,而想在万米高空飞行的话,室外温度都可以达到夸张的零下40-50度左右,所以战斗机内部安装空调并不是为了降温,而是让战斗机飞行员可以调节温度避免被冻伤。
而在现代战争当中,隐身战斗机一般为了躲避雷达或者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飞行高度一般都在万米高空左右,像我国的歼-20超音速隐身战斗机,正常的飞行高度甚至可以达到30000米,也就是说如果歼-20将飞行高度提升到最大,那么战斗机当时所处的气温则会达到零下100度左右,所以就必须在战斗机内部安装空调来帮助飞行员缓解体温,不然的话,战斗机飞行员很容易就会陷入低体温症而晕厥。
最主要的是现代化高科技战机,内部的空调是智能化的,可以根据室外的温度自动调节驾驶室内部的气温,长时间给驾驶员一种舒适的感觉,而且像战斗机的密封座舱和电加热系统,都是很好地保护驾驶员不会被冻伤,最重要的是,如果战斗机驾驶舱内部出现低温现象,那么驾驶员的手部活动就会出现迟缓,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么无论是驾驶战斗机还是对敌机进行攻击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必须要在战斗机内部安装空调。
对于战斗机内部的空调而言,其设计概念有很多的不同,最开始的战斗机空调其实来源于一种叫布雷顿循环式喷气发动机内部的一个热交换装置,这种循环机可以让空气在循环的过程中将热量进行压缩,并形成冷气进入驾驶舱,而且这种装置可以满足通风、空气增压和冷却的多种要求。
后来科学家又对战斗机进行了提升,并改换另一种名叫“ECS”的系统,这种系统可以长时间维持战斗机舒适的环境,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污染物控制、湿度、加热、氧气循环等环境的支持,更加地人性化。
这种名为ECS的设备可以随着战斗机高度来自行调节,同时面对气压问题也可以给出相应的建议,这种更为高级的设定可以更好地提升战斗机的性能,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战斗机驾驶员不用再分心去调节气温。
除了战斗机采用了这种高科技装置以外,美军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也采用了相关技术,为坦克驾驶室带来的冷气,而且由于这种坦克采用的是燃气轮机,所以在地面上可以更好为坦克驾驶员提供舒适的环境,虽说没有战斗机驾驶室里面的那么高级,但对于长时间闷在坦克里的坦克兵来说,还是非常给力的。
对于战斗机而言,日后的驾驶室内部还会更加地高级,甚至不需要驾驶员刻意去操纵什么,就会智能地完成一切指令,虽说这种想法很难实现,但毕竟如今的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了,所以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战斗机驾驶室内有冷气嘛?
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地面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对流层离地面10公里,平流层离地面10公里至50公里,中间层离地面80公里,上面有100公里范围内的热层。
根据高度,温度变化会随着距离地面较近的对流层上升100米而下降0.65度。 因此,如果战斗机到达飞行的平流层,气温将达到零下50度。
那么战斗机驾驶室内有没有冷气?答案是:有的
战斗机驾驶室内是有冷气的,战斗机的空调装置是不使用制冷剂,因此,利用压缩空气时产生热量,相反扩张时温度下降的原理。
发动机启动时产生的压缩空气送到散热器冷却后,利用空气启动空调的方式。
像美国F-4和F-5战斗机在地面是无法启动空调的。因此像夏天的时候打开座舱盖进行滑行操作。但是现在很多5代先进战斗机在地面上也能启动空调,因此滑行不需要打开座舱盖。
还有最重要的也有暖气,因为没有暖气,在超低温的上空战斗环境将变得非常贫瘠。
战斗机驾驶室内有冷气嘛?
风得越高离太阳越近,会很热。原来科技落后,只能像原来卖冰棍的那样裹棉被保冷,现在科技发达了,新一代战机终于配上了八十核变频纳米石墨烯负离子空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