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斯拉夫自己拍的二战影视中德军对南斯拉夫人也是有礼貌的?
知道为什么有礼貌吗?因为当时的南斯拉夫已经被肢解和瓜分了,德国人在克罗地亚、波黑地区建立了一个仆从的“克罗地亚独立国”,余下的部分则被南斯拉夫周边的邻国所侵占。
既然“克罗地亚独立国”是仆从国,那么他们当然不会对德国人表现的太敌视,甚至许多人还以此为荣,至少某些人内心觉得德国人帮助他们“独立”了,是朋友,是对等的。
南斯拉夫自己本身就是从奥匈帝国分裂出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奥匈帝国惨遭崩溃,于是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卡尔尼奥拉、达尔马提亚、伏伊伏丁那、斯提利亚、瓦尔达尔马其顿等地凑成了一坨,组成了巴尔干半岛上最大的国家联合体,称之为“第一南斯拉夫”。
第一南斯拉夫尽管有2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雄踞巴尔干,但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依然存在,民族矛盾非常突出,仅语系就存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等划分,宗教信仰也一团乱麻,根本就不和谐。
1941年,德军攻占了南斯拉夫,随即通过一番操作,将其肢解瓜分了。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南斯拉夫其实环境非常微妙,南斯拉夫其实已经不复存在,在人心各异的情况下,有人对德军友善也不足为奇了。
德军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对待“克罗地亚独立国”的人也没必要凶巴巴的。
甚至纳粹党还专门组建了外籍的武装党卫军——党卫军第十三“弯刀”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一) ,这帮人被希特勒寄予厚望,当成了一张政治大牌,可惜战斗力实在是没法说。
而且在“克罗地亚独立国”里还有不少的德国人,他们不少都是奥匈帝国时期留下的德意志人,有大约20万德国人成为新成立的独立国家克罗地亚的公民,克罗地亚当局也一直与第三帝国保持忠诚的同盟关系,直到战争的最后一周。
不过呢,德军在南斯拉夫地区的统治最终还是崩溃了,频发的民族、宗教矛盾和反抗情绪让德国人维持起来的仆从国摇摇欲坠,几番铁腕的镇压也没能起到什么好效果,反倒激化了南斯拉夫人的抵抗意志,再也不给德国人好脸色了,等着他们的只有阳奉阴违的皮笑肉不笑。
再加上铁托等人钢铁般的不断坚持和解放区的扩大,苏军的逐渐逼近,最终南斯拉夫得到了解放,背着“屠夫”罪名的德军只好灰溜溜地滚了出去。
为什么南斯拉夫自己拍的二战影视中德军对南斯拉夫人也是有礼貌的?
这是南斯拉夫的一个无奈的事实,南斯拉夫人没办法,德国人没办法,我们这么远的无关吃瓜群众同样没办法,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对此有什么办法。南斯拉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的尸体之上,在1929年才建立起来的一个短命国家,这本身也真是一个奇迹!奥匈帝国被称作二元帝国,大至上是说这个帝国的奇异政体,同时,也是在调侃这个帝国几乎什么东西都很“二元”,南斯拉夫自成立起,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几乎就是一个小一号的奥匈帝国。
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灭亡,独立出去很多国家,稍微大点的天生就都有分裂倾向,比如捷克斯洛伐克,磨合了几十年都没成功,最后还不是掰了?南斯拉夫更猛,也许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过于心跳,对自己族群过小感到不安,一向在地区内打出狗脑子,有不解世仇的族群也知道抱团了,成立了个叫“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王国”,到二九年又各自拉了点同族群地区,如黑山、科索沃地区什么的入伙,成立了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人就是巴尔干化的斯拉夫人!
克罗地亚人就是巴尔干化的日耳曼人!波斯尼亚人就是巴尔干化的……现在叫穆族!懂了?也就十来年前,又一次打出狗脑子大家应该还有深刻的印象。之所以要强调他们的巴尔干化,原因在于自古以来巴尔干地区是酥哥和穆哥血战的欧洲最前沿基地!这些人种都是大筛子理论中各族筛到这里来的最热血、最勇于牺牲、最坚持信仰、以及最有使命感的人,千年纠缠于此,世俗上的融合,信仰上更深的坚持,他们可以不用过脑子就毫不犹豫的对血亲、对爱人、对几十年的老友拔刀相向!因为他们为什么在巴尔干,他们有什么立场,屁股该怎么坐,都已经刻在血里、骨子里!
说了那么多,并不是废话,是试图勉强讲清楚某种背景。说回原话题;德国人入侵了南斯拉夫。29年南斯拉夫成立后,政治还是二元的:有国王,有政府,政府首脑是亲王,似乎是君主立宪,其实是二元双重领导,德国入侵就是为这破事—— 南斯拉夫亲王政府很亲德,加入了钢铁同盟条约,成为轴心国的一个成员国,这是合法政府合法签订的合法条约,南斯拉夫国内不是没人反对,就是那种政治反对,但是是少数派没能阻止签约,因此既然签约了,倒也认可。可是德国人要借道南斯拉夫,帮面条收拾他们惹了又吃不下的希腊,还要从此进攻苏联南方,南斯拉夫人反对这个,于是在国王彼得二世带领下,推翻亲王政府,要退出同盟条约,马上要执行巴巴罗莎计划的骨节眼上的元首给气的!暂停了巴巴罗莎,派了几个师去收拾南斯拉夫,用百十人的伤亡代价,就征服南斯拉夫,彼得二世流亡,这里面涉及南斯拉夫其实没有反抗,近百万国王军队转职伪军,对于德国人来说,气头过了,还是认可南斯拉夫算政治解决的,对于南斯拉夫,铁托之前,南斯拉夫人也觉得这是同盟关系里的条件争执,也没上升到民族危亡的高度。
德国人为什么在南斯拉夫对人很礼貌?克罗地亚就是自己人,后来一直编练军队跟着德军在东线打死打生的,对于极端种族主义的第三帝国,这就是自己人。波斯尼亚人呢,当时元首的策略也是积极拉拢中东地区,争取该地区成为自己的盟友,最起码也是要他们保持中立,不彻底导向同盟国一方,所以也不会对波斯尼亚人怎么样。在南斯拉夫地区,唯一会被纳粹德国针对的主体民族,只有在纳粹理论里被标记好要清除的斯拉夫人,也就是塞尔维亚人,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越是极端民族主义的认同者,就越是敬畏历史上那些与自己相关的英雄和牺牲,斯拉夫人固然需要清除,可是巴尔干化的斯拉夫人问题就很复杂,巴尔干是大欧洲在信仰的旗帜下,与异教战斗的桥头堡,近千年的历史上,欧洲大陆强势时在此基础上主动进攻,发起一次次东征,弱势时这里就是防御的底线,来这里的人,都是欧洲各民族中最具牺牲精神的精华,是自愿在信仰的旗帜下,用生命跋涉而来,用生命战斗,用自己的生命来守卫身后的欧洲,无论那个民族的人,留在巴尔干地区的,都是其本人或祖先已经证明了自己对欧洲所有民族的功绩的人,别的人可以不在乎,假装看不见或者忘记,但是特别讲究这些纳粹不能假装无视,侵犯这一地区的塞尔维亚人,在纳粹自己的价值观里,也是属于在英雄背后捅刀子,因此,在南斯拉夫,德国人自己的荣誉观不允许他们主动去挑衅包括塞尔维亚人在内的任何人,也因此德国人在南斯拉夫并不以占领军自居,行为规范符合自己的军纪要求。但是,注意,这是针对普通南斯拉夫民众,不包括对后来铁托的队伍,也不包括对地下反抗者,在南斯拉夫的战斗,德军也一如即往的凶狠无情。不过总体上德国人在南斯拉夫没有什么特别恶劣的反人类罪行,巴尔干地区客观上的民族复杂性也决定了德国纳粹理论对此的无可奈何。
为什么南斯拉夫自己拍的二战影视中德军对南斯拉夫人也是有礼貌的?
南斯拉夫有一个在欧洲不曾有过的国家特征,使得当时的纳粹德军也没有办法在南斯拉夫为所欲为,南斯拉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单民族统一国家,民族构成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斯拉夫人,也有所谓的日耳曼人,但他们普遍的特征都是巴尔干化。曾经是隶属于奥匈帝国的,但是这个强大的帝国都没能够在复杂的民族问题上是巴尔干地区平静下来。
所以说它不仅仅是欧洲的火药桶,更是世界的火药桶。为了能够保证德国在地区的利益,不因为这种民族的混乱而受到威胁,所以德国在入侵南斯拉夫的时候表现的是很克制,很谨慎。克制谨慎,并不是因为当时进入到南斯拉夫区域的德国军人素质多么的文明,而是他们知道在南斯拉夫必须要有一个分寸。
因为南斯拉夫对于德国而言并不如捷克斯洛伐克等其他国家那样,能够拥有完整而强大并且很发达成规模的军事工业体系。斯拉夫对于德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它的战略位置。德国在这一地区如果站稳了脚跟,可以进一步进攻中东地区获得大量石油资源。同时也能够破坏盟军在中东地区的部署。
这一个地区可以说是一个进入以后吃力不讨好的地区,搞好了,没有什么实在的军事所得。如果搞得不好,那么都不用担心盟军在南斯拉夫地区有各种所谓的敌对行动,就是南斯拉夫国内的自身问题就够当时的纳粹德国喝一壶的。所以不论是当时的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还是指挥德国军部的容克贵族,都知道南斯拉夫的特殊性,所以基本要求入侵南斯拉夫的德军要做到秋毫无犯,礼貌有加,争取当地复杂民族结构的民众的支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的德国纳粹会刻意,无限度地讨好南斯拉夫的所有民族,在巴尔干化的日耳曼民族居住区。德国还是把他们当自己人的,希望能够短时间内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对于斯拉夫人,德国纳粹很矛盾,因为这些人成为地下组织的成员来源地。
对纳粹德国的南斯拉夫政策进行干扰甚至破坏,所以南斯拉夫对于这些人的下手是很狠的,尤其是铁托领导的游击队。可以说,对于他们的围堵,封杀,攻击,甚至是屠杀到了一个难以启齿的地步。因为铁托受到了美国和苏联等国家的帮助,所以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挺了过来,也严重干扰了纳粹德国在南斯拉夫的侵略政策。
同时还有一个最容易被误解的地方,那就是德国军队在军事纪律层面上,其实说实在的,比当时的苏军,美军和欧洲其他国家的部队更好一些。在纳粹德国范围内,正式军队的素质其实是很高的,因为当兵是德国的国家荣誉,并不是地痞无赖才能当兵。在德国看来,如果素质不高的这些地痞无赖去当兵的话,那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侮辱。
德国的正式军队,他的军人素养是很高的,对军事纪律的奉行相比较而言也可以。真正在我们看来妖魔化的德军形象主要是针对德国的党卫军的,因为党卫军就是纳粹党的爪牙,是纯属的无恶不作,对于犹太人的屠杀,对于本国民主人士的监禁,甚至是消灭都是党卫军作出的。甚至在德国的正规军队作战时,德国的党卫军还在国家内部,还在战场之后进行着各种反人类和反社会的罪行。而战争胜利以后,欧洲国家也知道党卫军和德国正式军队的区别,所以对于两者的处罚程度也是不同的。
为什么南斯拉夫自己拍的二战影视中德军对南斯拉夫人也是有礼貌的?
首先,德军也分国防军和纳粹党卫军,前者是职业军人,在希特勒上台前一直都存在,这些军人还是有一定素养的,尤其是二战早期,后来战死的人多了,新补充进来的人素质就难以保证了。至于党卫军,这是希特勒纳粹党的私家军,在电影中穿黑制服臂套红袖章,这些人属祟拜希特勒的纳粹狂徒,过去就是街头打砸抢的恶棍小痞子,比国防军残暴多了。
其次是,但凡侵略者,最高追求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最好,杀人越少,激起的反抗也越弱,自身所受损伤也越少。所以,即使开杀戒甚至为了以一儆百而残暴屠城,事后也会做亲善表面文章的,像当年日军有时会给中国小孩发糖果。侵略是为了征服,先征后服,服就要刁买人心,让人屈服。
为什么南斯拉夫自己拍的二战影视中德军对南斯拉夫人也是有礼貌的?
“萨拉热窝公民们……”!
想必看过巜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电影的老字辈们都能记住这句话的全部吧!
广场上,摆满了游击队员的尸体,镜头着重突出了死去女青年凄凉的面孔。
比肖夫(德军上校)双腿叉开站在那里,冷酷的双眼审视着站在广场的群众,面无表情的对士兵说:
“谁过来就开枪”!
修表师走过来了,身后紧跟着瓦尔特,吉斯等。然后,所有人都紧跟着……
比肖夫死死盯着这群敌人的家属,士兵们的枪口抬起来了……
可最后比肖夫一摆头,转身离开,士兵收起枪,也跟着离去。
修表匠和众人开始认领尸体,广场边上还有陆续离开的德军士兵的身影。
说这么一段,就是对问题的解释。
真实的表现!
也就是说:
事情本该就是那个样子。
为什么南斯拉夫自己拍的二战影视中德军对南斯拉夫人也是有礼貌的?
那是表面现象。日本鬼子的官兵在中国表面上对中国人也是有礼貌的,但前提是你当顺民,不反抗他们。对反抗者他们是格杀勿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