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有正的总是有反的?比如有导弹就有反导弹?

这种事情得靠哲学来解释。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事物是矛盾的辩证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的不可调和的产物;一切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是永远不可调和的。

所以,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唯物主义哲学将世间客观存在的万物都分为了两面,人们承认事物的两面性,辩证的看待两面性,又认识到两面性的对立会发展出新的事物,万事万物就是遵循这个道理演变发展和存在着的。

对头痛哲学的人而言,或许说成道家的“阴阳”会更好,《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的是同样的道理。

人们受到导弹的打击,当然会想办法化解之防御之,否则只能硬呆呆的等着导弹轰炸。

导弹作为一种先进的制导设备,既然可以用作对地,自然也可用于防空,只是打击的对象不一样罢了,防空反导的导弹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必然。

实际上,哲学并非马哲这种矛盾论,欧洲古典哲学还存在“一分为三”的看法,比如黑格尔就存在这方面的理解。

黑格尔认为,存在即是统一,这个“统一”包罗万象,万物归一,然而“一”可以分裂为“三”。除了构成事物的黑、白两端,还存在一个中间的区域。

实际上这种思想又与道家理论印证了,“道生一”,“三生万物”,道为1,3为万物,事物并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存在,万事万物都存在中间形态。

所以,按照黑格尔理论,“正”、“反”之间还有个“中”,应该是“正-中-反”,不同于其它哲学的“正-反”的绝对论。

为什么感觉有正的总是有反的?比如有导弹就有反导弹?

世界原本就是个一半的世界;有天有地,有日有月,有白有黑,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坏有好,等等相生相克……

同时(爱因斯坦)告诉我们世界也是个相对的世界;有天才知道有地,有日才知到月,有白才知道有黑,有男才知道有女,有大才知道有小,有长才知道有短,有坏才知道有好。

世界上任何事情又是相对对立、相对统一的,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所以世界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事情,只有相互协调才有利于世界的均衡发展……

为什么感觉有正的总是有反的?比如有导弹就有反导弹?

这个问题不是感觉有正的就有反的,它是实实在在存在于宇宙中,世界上万物都是阴阳平衡,矛盾互生的。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男就有女,有矛就有盾。矛盾又互为依附,相互相克,矛盾统一的。磁铁一体分两极,N极与s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有打击手段就有反克制手段。如,有导弹就有反导弹。

为什么感觉有正的总是有反的?比如有导弹就有反导弹?

从人类有战争起,就有了进攻与防御的武器。有了进攻的枪刀矛,就有了防御的甲盔盾。战争到了现代,就有了飞机和防空洞。既使有了导弹,也就有了雷达和拦截弹。

战争就是进攻和防御互相转换的过程,永远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终结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霸占全世界,谁敢凭核武一统天下,任何核武国反其道而行之,都是毁灭性的灾难。

相互牵制才能保证了世界和平。

为什么感觉有正的总是有反的?比如有导弹就有反导弹?

唯物辩证,自然规律就是这样的。有正确的就有错误的。有反面的就有正面的。有矛就有盾,有长就有短。

有天就有地。日月轮回四季更替,黑白分明。

人类的发展也是这样的。有男就有女,繁衍生息,生相依,死离别。动物世界生物链的规律也是这样的,一物降一物,保持大自然的平衡发展。

战争也是这样的,有胜利就有失败。什么事情都是相对的而没有绝对的

为什么感觉有正的总是有反的?比如有导弹就有反导弹?

世间万物皆是如此,阴阳相伴,正反并存,得失于共,里外相随,爱恨交织,武器装备也是一个物质,是战争的产物,自然也会有矛盾共生共存,相生相克的特征。矛盾共存,相生相克是武器装备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矛必然会有盾。

矛盾共生:一款武器的的诞生是作战的需要,例如,坦克的诞生起到了移动碉堡的作用,但随后就开始想法打坦克,炸药包、火箭筒、导坦克导弹等等的武器就出来了。坦克依靠装甲防护获得战场生存,随着反坦克武器的出现,坦克的装甲也在发生变化,从早期的锅炉用钢板,发展到了加入镍、锰等金属元素的特种钢板,表面渗碳淬火硬化装甲,铸造装甲,而且厚度从10毫米一直在增加。但坦克装甲总不能无限的依靠增加厚度,所以,有了复合装甲,间隙装甲,使装甲防护能力超过了均质装甲的厚度。坦克之所以取得了装甲防护技术的突破,功劳正是反坦克武器,坦克被反坦克武器一步步逼着进步,所以,矛盾共生就在于此。

矛盾相克:武器装备的发展正是来源于武器相克,这种矛盾较量也是促进武器发展的动力,例如,导弹的出现改变了弹药打击武器的传统模式,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导弹武器最大的意义是射程的增加,可以改变导弹,克服了传统的火药武器依靠火炮大击目标的模式。导弹的出现也是矛盾对抗的产物,自然也会伴随反导弹武器的出现,这是一个定律,果不其然,导弹出现后,反制措施也出现了,例如,电子干扰,武器对抗,就连洲际弹道导弹都有反导措施,空空导弹也面临着干扰的技术反制措施,这也符合有矛必有盾的客观规律。

武器装备的矛盾较量中,矛越来越锋利,而盾越来越强势,总体而言,盾强于矛:矛盾是武器装备相生相克的结合体,没有单独存在的矛。先有矛,后有盾,坦克、导弹就是矛,反坦克武器,反导弹武器就是盾。矛的出现催生了盾的出现,盾的出现促进了矛的发展。如此一来,再锋利的矛,虽然能够利用时间优势先行一步,也只能是短期的领先优势。从矛盾相克的规律来看,盾始终是强于矛的,这也是促进矛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如果没有了盾,矛也不会有进步。

任何的武器装备都是矛盾共生共伴,相生相克,只所以盾的发展后来居上,是盾的研发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容易,盾我更加节省资金。例如,反弹道导弹技术虽然目前不成熟,落后于弹道导弹这个矛,但反导武器的研发领域更广,导弹、激光等等手段更多。潜艇技术目前是处于领先于反潜技术的,但反潜手段更多,领先也是暂时的。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对抗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武器装备矛盾对抗会伴随任何一款武器装备的出现,没有攻不克的武器,决定矛盾孰强孰弱的是时间。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探讨!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