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缴获的弹药拿来用,各国的枪械子弹是通用的吗?

枪都不一样,子弹怎么能通用呢?这个问题需要分时代、分情况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枪械口径特别多,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以步枪口径简单叙述,口径有:日本的6.5mm,7.7mm,美国的7.62mm,苏联的7.62mm,英国7.7mm,意大利6.5mm,7.35mm,10.35mm,法国7.5mm、8mm等等。

而且,这些还只是口径数值,不代表子弹的完全数值,许多子弹看似是同一个口径,实际弹长、直径、锥度、底缘等很多数值都截然不同。

比如,你没法拿英国的.303 British(7.7×56mm R),与日本的友坂7.7×58,mm步枪弹通用,尽管它们口径是一毛一样的,但长度尺寸上一个56mm,一个58mm。

又比如,同为7.62mm口径,美国的30-06弹与7.62NATO差别大的很,一个是7.62x63mm的春田弹药,一个是加兰德的7.62x51mm的弹药。

注意子弹数据后面的“R”、“SR”等字样,这代表着底缘模式,即子弹底部那个凸缘的形态,一般分为突缘弹(Rim)、半突缘弹(Semi-Rim)、全缘弹(Rimless)、缩缘弹(Rebated rim)、底带弹(Belted)等。

这些子弹的设计都对应了对应枪械的上膛、退壳等操作,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凹凸不同,也不可能让子弹被装进不同的枪械,就算装进去了也没法配合机械运作。

比如苏联的7.62×54mmR的莫辛纳甘弹,你把它从莫辛纳甘步枪里拿出来,可以塞进马克沁M1910重机枪,可以塞进DP“大盘鸡”,甚至可以塞进SVD狙击枪里替代7N1,但想塞到美国的“春田”步枪里就不行。

“春田”虽然也是7.62mm口径,但它7.62x63mm的尺寸以及截然不同的底缘,显然与莫辛纳甘完全凑不到一套,怎么塞得进枪里?

二战以后,因为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冷战的阵营化让军用武器得到了极大的统一,这减少了相当多的军用武器制式。

所以今天的军械主要就两种标准——北约NATO,华约WTO。

NATO的标准枪弹主要为7.62×51mm的全威力弹和5.56×45mm的小口径弹。

前者多用于机枪、狙击枪、大威力自动步枪等,如M60、M14、M40等等,后者则主要是M16、M4等突击步枪的弹药。

它们覆盖辐射北约组织的全部成员国,比如英国的L85A1,法国的FAMAS,德国的G3、G36等等,北约的FAL步枪,全都是遵循的NATO弹药标准。

此外,一些非成员国受到NATO成员国影响,也遵循了相关的标准,以提高自身武器的通用性,以及减少研制过程中的弯路。

比如以色列的“加利尔”,它遵循了5.56mm和7.62mm两种NATO的口径版本,可直接使用如M193弹等北约子弹(后来推过7.62版本)。

还有印度的“因萨斯”步枪,它走的也是5.56NATO的道路,除弹药外,许多工程设计也遵循了NATO标准。

什么新加坡、台湾省、日本等地区更是如此,他们虽然有自己的武器工业,却完全照搬的是NATO的体系套路。

华约国家的标准主要为7.62×39mm的M43弹、7.62x54mmR突缘弹,以及5.45×39的M74弹,在东欧以及各大第三世界国家相当普及。

M43弹是AK47、AKM等扩散率极高的武器的专用弹药,时至今日存世量仍然巨大,其它弹药也随着俄罗斯军火的扩散遍地都是。

我国步枪弹药属于一个例外,我国有不少7.62×39的弹药,如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81式枪族等,使用的都是此弹种。

但我国目前主要的弹药口径是5.8mm体系,拥有好几个弹种,主要使用枪械为95式枪族、03式突击步枪等。

相比于步枪们的“闹别扭”,手枪的兼容性要大得多,如果排除那些民间杂七杂八的手枪,军用手枪的各国弹药标准统一性很强。

这得归功于1902年德意志武器弹药制造公司设计的“鲁格弹”(帕拉贝鲁姆弹),这种发源于7.65mm弹的9 x 19 mm手枪弹横行世界100年,完全就成了今天手枪弹的主流,是地球上影响最大的弹药标准。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军用手枪都参照了9mm帕拉贝鲁姆的弹种,各种你叫得出名字的手枪,比如美军制式的意大利博莱塔92F,格洛克,西格绍尔P229,二战的德军鲁格P08,瓦尔特P38,我军的92式9mm等等,相当的多,连“沙漠之鹰”都有9mm帕拉版。

还有MP5、UZI、MP38/40、斯登等,很多冲锋枪也都使用的是9mm帕拉贝鲁姆子弹。

除9mm帕拉外,还有俄式的7.62 x 25mm手枪弹,我国的54手枪、79冲锋枪、85冲锋枪等都使用的是这种子弹(51式手枪弹),二战苏联的“波波沙”、PPS-43等冲锋枪也使用的是这家伙。

7.62mm手枪弹改自德国的7.63mm子弹(0.30in毛瑟手枪弹,也就是盒子炮的子弹),二者是可以勉强通用的。

但目前7.62mm子弹基本上已经被淘汰,大多处于清库存状态,当年苏联都逐渐改换9mm口径了(9x18mm马卡洛夫手枪弹)。

除9mm米外,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是.45ACP弹,这种大粒手枪弹在勃朗宁M1911上使用过,也是二战美军汤普森、M3冲锋枪的弹药,二战后更是成为USP.45手枪,UMP45冲锋枪等武器的弹药。不过出了美国之外,.45ACP的影响力就小得多了。

所以,如果真的爆发大战,那么确实有不少捡子弹的可能性,比如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都装备了AK系列步枪,满地的M43弹那真是随便捡。

但如果是叙利亚打以色列,那么对面能捡的估计也只有使用9mm弹药的UZI冲锋枪。

又比如俄罗斯打车臣,双方的东西完全是同一标准,同一套路,别说有啥子弹不能捡起用的,就连火箭筒都可以通用。唯一要担心的,是这些武器是否做了手脚。

战场上是否能捡弹药,这极大的取决于双方的武器装备标准,如果是同一体系内,或者大标准上是一致的,那么拿来用问题不大。反之,你拿来也没用。

除非像二战德军那样,把大量缴获的苏军冲锋枪、自动步枪、弹药,专门设个后勤门类,然后系统集中的下发部队使用,像SVT-40步枪,被德军改了个制式名叫SIG.259(r)和SIG.Zf260(r),这是成堆缴获的优势。

据说以色列的特种部队就很不爱选择西式标准的自动武器出门,他们更青睐AK等枪械,减少弹药压力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毕竟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在阿拉伯世界都已经是必备家当了。

常看到缴获的弹药拿来用,各国的枪械子弹是通用的吗?

这个事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不是一概而论的。各个国家都是有自己的制式武器,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军队的武装都是使用同样的武器,这样后期保障、战场维修都是比较便利,当然像印度这种国家除外。

现在由于北约的势力比较大,所以北约制式的各种弹药使用的比较多,这种情况下,交战双方使用同一种枪弹的可能性的确比较大,但是这还是要看具体的对手。同样的枪弹,虽说有可能是钢壳,也有可能是铜壳,底火也有可能不一样,但是都是可以通用的。

北约的枪弹中,除了7.62×51以外,5.56×45也是普及度非常高,除了少数国家以外,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小口径步枪都用这种弹。

不过呢,军火生产的强国就那么几个,大部分国家是没有自行研制武器的能力,所以各国的武器从国外进口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交战双方使用同样的武器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发生了。象二战前,德国的毛瑟步枪几乎成为了整个欧洲的制式步枪,出了什么法国、俄国、英国这种大国以外,其他欧洲国家用的几乎都是毛瑟步枪,这种情况下,毛瑟步枪使用的7.92×57毫米步枪弹也几乎成为了整个欧洲国家的通用步枪弹,不只是步枪,象机枪特别是大名鼎鼎的捷克式和它的衍生产品都是使用这种7.92枪弹,这种情况下,交战双方的确是可以使用同样的弹药,象德国吞并了捷克、波兰这些国家,这些国家原来装备的各种轻武器,自然会纳入德军的装备体系。

不过,二战结束以后,德国武器被美苏的武器取代,但是上边说的情况依旧是存在,象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和阿根廷军队都是使用比利时的FNL步枪,当然英国的枪是采用英制单位制造,零件和阿根廷的不能通用,但是弹药可以。

现在的手枪弹中,这种9毫米帕弹或者叫9毫米鲁格弹,几乎是一统江湖,绝大多数的手枪都是使用这种,包括中国的92式9毫米手枪。

除了步枪,在手枪上,由于世界各国的军用手枪大部分使用9×19巴拉贝雷姆弹,所以绝大多数的手枪和冲锋枪的弹药是可以通用的,当然了美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在美国是比较喜欢大口径的手枪弹,9毫米这种弹美国人觉得威力太小,美国人喜欢用.40、.45这种大口径的手枪弹,特别是美国的特种部队更是喜欢这种大口径手枪,不过美国现在制式手枪还是用的9毫米子弹。

图片来源网络。

常看到缴获的弹药拿来用,各国的枪械子弹是通用的吗?

其实说起子弹,这玩意基本可以看做战争中最基本的消耗品了,常看到使用缴获弹药,各国子弹通用吗?

这里还是要说,世界上主流的步枪子弹型号大致分三类,北约标准弹(7.62毫米和5.56毫米),俄罗斯中间威力弹(7.62×45毫米),和其他口径(比如中国小口径5.8毫米,俄罗斯小口径5.45毫米等)。

虽然有时候口径相同,比如俄罗斯7.62毫米中间威力弹,和北约标准7.62毫米步枪弹,就不能通用。

子弹的参数,不止口径一项,还有弹壳长度,材质,底缘,弹壳锥度,装药量等等一些列参数。因此,就算相同口径的子弹,也不一定能通用,更别提口径不一样的子弹了。什么大口径步枪能发射更小口径的子弹,纯属胡扯,更多时候是连把更小口径子弹压进弹匣都不行。至于小口径步枪,想发射大一点口径子弹,用锉刀就行的更是胡说,那是很容易炸膛的!

那么为什么出现很多缴获敌军弹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情况呢?

很简单,交战双方使用了同一种子弹呗!

这情况很常见,因为俄罗斯7.62毫米中间威力弹,也就是AK47的弹药,全世界到处都是;北约标准的7.62毫米和5.56毫米子弹也到处都是。

既然大家使用同一种子弹,那当然是毫不客气的把缴获弹药直接发射出去。还给敌军了!

常看到缴获的弹药拿来用,各国的枪械子弹是通用的吗?

各国在生产武器的时候,标准是不一样的,只会适合自己的。缴获的弹药来用,也是配置到生产国家的武器上,不会混用的。

常看到缴获的弹药拿来用,各国的枪械子弹是通用的吗?

在许多战争影视中经常可以看到拿着缴获来的子弹使用,不由得许多人产生疑惑,是否世界各国军队使用的武器弹药都是通用的呢?

首先大部分人对于枪械都存在误区,不是所有的枪都是用的同一种子弹,尤其是在一战之前,从纸包弹到金属定装弹几乎各个国家都有自己口径的子弹,互相之间完全无法通用,但一二战之间由于各国间武器装备的大规模互相引进,以及与此同时的通用化设计,开始出现通用化口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上主流的步枪和冲锋枪开始出现统一口径,步枪方面主要有苏联的7.62*54mm子弹,应用于苏军的莫辛纳甘步枪、郭留诺夫重机枪、DP轻机枪等武器,而德国的7.92口径子弹则应用更广,德国的各型步枪、通用机枪,欧洲多国的步机枪乃至我国的中正式步枪,同时的通用弹药还有日本的6.5mm子弹,美国的.30*06子弹。但在二战战场上,对于缴获弹药的使用往往只能应用于缴获枪支,在欧洲主要是苏联与英美阵营与德国阵营的战斗,而在亚洲与太平洋战场则是中国与美国同日本的战争,彼此之间的制式武器弹药无法通用。

二战结束以来,弹药通用程度大大加深,在全威力弹药方面应用最广的仅剩下北约阵营的7.62*51mm子弹,多用于各国通用机枪以及部分“重枪管步枪“、狙击步枪和精确射手步枪,而社会主义阵营的7.62*54mm子弹则被应用于东欧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机枪和狙击步枪。而最广泛应用的突击步枪也分化为7.62m43子弹以及美国的5.56mm子弹,在90年代之前这两种弹药几乎统治了世界各国的突击步枪,应用7.62mm子弹的主要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而5.56子弹则主要应用于西方国家及中东地区军购大户。

设想中的两大阵营全面冲突未能出现,反而随着苏联的瓦解和东欧剧变,从前如手足般亲切的国家间也开始出现摩擦乃至冲突,但这些国家间依然使用着一样的弹药,甚至一样的武器,在有的地方,曾经并肩作战的部队一夜之间转为敌手。

而另外的一种弹药通用的原因则是在战乱不断的非洲,由于这些地区和国家并不具备自行生产武器的能力,由于苏系武器尤其是AK-47及其衍生型步枪的价格低廉并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很多非洲势力都会选择购进这种步枪,因此互相间都使用这些步枪交战自然弹药也能通用。

这便是为何在影视剧中会看到许多士兵会直接捡起缴获的子弹使用的原因,但真正的大国间交战,却往往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常看到缴获的弹药拿来用,各国的枪械子弹是通用的吗?

用什么样的子弹关键还是看使用什么样了枪。过去我国由于没有完善的国防军工体系,使用的军事装备多是进口或仿制;而我军在成立一直到建国之初,所使用的轻武器装备(也几乎没有重武器),绝大多数是通过和对方作战时缴获的,因此交战双方所使用的武器很多都是一样的。所以就有缴获的弹药直接使用的情况。

随着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根据国防需要,建立起了自己完善的国防军工研发和生产体系,我军的各型武器装备全面实现了国产化。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在世界发展小口径步枪的大潮下,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制式口径5.56mm和以俄罗斯5.45mm口径的垄断,发展出了有我国特色的5.8口径的95枪族。

在现代战争中,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统一装备的标准化和互通互换性,减少保障的种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现阶段的作战中,基本上不会出现在战场上缴获敌方的弹药就可以立即使用的情况。

图1. 我国81式自动步枪,口径7.62mm(非主流装备)。

图2. 我国95式、03式自动步枪(上为95式、下为03式),口径5.8mm,现阶段我军主要装备。

图3. 美军制式步枪(从上至下:M16、M16A2、M16A4),M16A4为美军现役使用制式步枪口径5.56mm。

图4. 俄罗斯现役制式步枪AK-74,口径5.45mm。

当然,以上所说的情况只是大多数,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上世纪末我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由于当时我国的步枪制式口径是参照前苏联华约制式的口径7.62mm,而越南当时的轻武器装备又主要是我国早期援助给他们的56式自动步枪(原苏联AK-47的深度仿制版)和苏联进口的制式步枪AK-47及其后续发展型号,其弹药是一样。所以在当时的战场上也出现过缴获敌方弹药,直接可以使用的情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