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的交战国坦克兵都使用过哪些武器当自卫武器?(包括缴获)?

坦克本身是有机枪的,数量还不少,所以坦克其实并不需要什么轻武器自卫,大多数坦克手仅装备了普通的自卫手枪,甚至手枪都不见得配全,不配武器的情况比比皆是。

除非坦克被打爆,或者需要离车战斗,否则就连小手枪都不一定有用武之地,二战坦克乘员的随身自卫措施一般是没有车辆、载具乘员那么紧张的。

坦克车组武器配置最好的是美国,他们基本能做到每人一把M1911并配备上相应的枪套。

除了M1911手枪外,车组乘员还曾经配备过汤普森m1928a1M1M1A1冲锋枪,而且为了紧凑需求,他们多装备20发而不是30发的弹匣,但也有如上图那样配备弹鼓的。

但是,汤普森的价格贵到离谱,美军正规军装备都嫌不够,载具成员们自然也不可能获得什么很多的装备。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坦克乘员都依靠M1911作为防身武器。

之后美军坦克手还装备了一种名为“莱辛50/55”的冲锋枪,这种武器曝光率并不高,但它曾经在一段时间里被美国陆战队、海军、坦克手所装备。M55在美军中恶名如潮,尤其是前沿作战部队更是骂不绝口,但坦克部队可能因为装备量较小的原因,没有什么表示。

后来美军更新了装备,他们打着“替换掉手枪”的名义(实际上没换掉),为坦克手们配备了更便宜的M1卡宾枪(M1.30 Caliber carbine),这种枪使用了特殊的7.62x33mm中间威力弹药,半自动射击,动能超过M1911的.45CAP两倍,相当于M1加兰德的3-4成威力,但它远比加兰德可控性高,后来还出现了可折叠枪托版本。

这款本来是给老司机和二三线乘员们使用的武器极受欢迎,不仅坦克手们爱上了,空降兵们也喜欢的不得了,美军将之硬是用到了朝鲜战争。一般坦克里会有2把M1咖喱棒。

但M1咖喱棒的价格还是让美军觉得肉痛,所以后来军械局与通用汽车一合计,又搞出了M3冲锋枪(前面还有个M2,因品控失败了),这款武器将粗制滥造、够用就行的原则贯彻得淋漓尽致,被人骂做“黄油枪”。

但骂归骂,坦克乘员们还是很喜欢M3的,它可控性高,小巧紧凑轻便,乃至被陆军喷为不可靠的防尘盖保险,在坦克兵那里都是个好设计,坦克打爆的时候他们可以抄了枪撒腿就跑,抠开盖子就能还击,火力密度也高于M1咖喱棒。

美军坦克兵有多喜欢M3呢?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还在用这玩意儿,直到战争打完的1994年,美军才开始给他们换M16和M4卡宾枪。

不排除美军一些人跑去搞德军的武器,比如《狂怒》中的布拉德皮特就不知从哪儿薅了支STG44突击步枪。

还有些美军坦克配备了霰弹枪,或者缴获了德军的MP40,类似的记载有是有,但也仅出现在只言片语的记载和侧面表现之中。

二战时美军甚至还在M1加兰德上研发了一款“坦克手M1步枪”,算是种短管的加兰德,发射的弹药改为7.62x51的子弹(即后来的NATO),但它并没有被真正采用。

苏军坦克手是远不及财大气粗的美国车组的,根据记载,1943年时,苏联红军一个21辆坦克的坦克营冲锋枪数量为30支,没有提及具体型号,但八九不离十就是PPSh-41和PPS-43,反正开坦克有炮和伏特加就行了。

此外他们还有若干托卡列夫TT33手枪,以及43支莫辛纳甘步枪,别惊讶,想想这是苏联你就释然了。据说普洛霍夫卡战斗中,许多苏联坦克手只有刺刀和扳手做武器,但他们冲出打坏的坦克就能与德军肉搏。

苏式坦克坦克装备这些冲锋枪是有大用的,如《英雄坦克手》中的T34-85所示,观察窗窥人,射击口怼上PPS-43就能喷人。同理,按照我国的当年的仿苏的坦克配置,3485共4个成员,会携带4把54(仿TT33)和一支54冲锋枪(仿PPS-43),这应该就是当年苏军的配置。

这里还得说说美国援助的事儿,当年美军援助苏联,提供了一些坦克,美军给M4和M3斯图亚特、M3格兰特将军等坦克都配备了附送的汤普森冲锋枪,再加上高加索方面援助的,据说这批汤普森总数达到了10万支。但因为.45ACP的子弹影响苏军后勤,苏联自己的波波沙也更好用,这批美式冲锋枪在苏军里表现一般。

纳粹德国在自卫武器方面也算不得大方,且摆拍图片甚多。二战中的德军坦克兵主要以P38手枪、刺刀、MP40冲锋枪为主,它们坦克上的MG34通用机枪也是把利器。

不过,根据德军的武器装备情况,至少我们知道德军是没那么多冲锋枪提供给坦克兵的,他们在存世的图片上表现得也基本都是车长挎个P38了事,很多时候甚至没有看到武器。从上图德国的WARGAME来看,他们也维持了这种仅装备把手枪的扮相。

德军的MP38/40冲锋枪的供给量一直都嫌不够,波兰战役时MP38尚且只有不到9000支,步兵都得靠MP28凑数。到1940年以后,德军也不过在步兵班中每班普及个1、2支MP40,1943年稳定到2支,这么艰难的装备情况,哪有坦克的份儿。

反倒是编制上隶属步兵炮兵的突击炮部队这方面情况好点,毕竟突击炮自卫火力薄弱,又属于步兵自己的战车。

他们会在舱壁上挂上两支MP40冲锋枪,补足弹匣,还会携带一些手榴弹,只是突击炮毕竟不算坦克。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各国坦克兵中也不乏见,战场上武器到处都是,真有防身意愿的话想办法补齐就行了。

比如缴获这档子事儿嘛,但凡有机会,德军坦克兵去捞一把波波沙回来绝对不亏,这种枪德军称之为“MP717(r)”;德军部队还成规模的修改了缴获的波波沙,将之改膛为9mm使用鲁格弹,称为“MP41(r)”。

此外,如纳粹德国还研发过能在坦克和装甲车里垂直开枪的“弯管枪”,因为枪身竖着放就不会因为长度碍事儿了。

二战时的交战国坦克兵都使用过哪些武器当自卫武器?(包括缴获)?

正常来说都是手枪,但也有用冲锋枪的

上图是1940年,三个法军坦克乘员在Char B1型坦克前边的合影,腰上挂的是Mle 1935A手枪。

这张是1943年1月,北非的英军坦克组与M3 Lee的合影(美援),红圈处挂着的是恩菲尔德No.2 Mk1或者是韦伯利Mk4转轮,下边这张是全体乘员都有挂转轮的

然后来德军的,这台追猎者左侧的乘员腰上挂着瓦尔特P38

还有一些说法是,德军会在车内空间充裕的情况下(比如三号)带上一把MP40,比方下边这个,但摆拍痕迹严重...

1943年,T34/76车组,苏军腰上别的托卡列夫,

下边这个是美军M4谢尔曼车组,或者是角度问题,就看到三腰上挂着M1911手枪。随车物件里还有一挺汤姆逊冲锋枪,但战争后期换成M3黄油枪

二战时的交战国坦克兵都使用过哪些武器当自卫武器?(包括缴获)?

主要都是使用自动武器,比如德军坦克兵使用PP手枪和mp40冲锋枪,另外缴获的波波莎

二战时的交战国坦克兵都使用过哪些武器当自卫武器?(包括缴获)?

在战场上,坦克被击伤或出现故障,坦克兵就要爬出坦克,或放弃坦克,或紧急抢修坦克,此时遇到敌人攻击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这时候,坦克兵便要利用随身携带的武器进行自卫。

二战期间,,各国坦克兵所配备的自卫武器基本遵循着“手枪+冲 锋枪+手榴弹”的标准配置。

德国

MP38式冲锋枪,这款冲锋枪是德国埃尔马兵工厂专门为德军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设计的冲锋枪,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折叠式枪托的冲锋枪,口径为9毫米, 弹夹容量为32发,理论射速高达 500发/分,有效射程达200米;1939年对MP38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命名为MP38/40式。

瓦尔特P38手枪,德国瓦尔特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为服务德军所研制的一款9毫米半自动手枪;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双动发射机构的后膛闭锁手枪,于1939年投入生产,到二战快结束时,生产了超过一百万支该枪;该枪口径9毫米、枪口初速365米/秒、弹夹容量为8发、有效射程50米。

M24型手榴弹 ,M24式的弹壳将原型的整体式铸铁弹体改为薄钢板冲压成型,弹体内填充TNT炸药,并将弹体安装在一个中空的木制手柄上。依据杠杆原理,M24式可以比卵形手榴弹投掷得更远。在二战各国士兵中,德国士兵以手持MP38冲锋枪,腰插M24木柄手榴弹成为二战德国士兵的经典形象。

苏联

PPSh-41冲锋枪,即“波波沙”冲锋枪。是前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格里戈利·斯帕金于1941年设计完成,采用了大量冲压部件,十分便于大规模量产。该枪与1941年正式装备苏军陆军步兵,突击队及摩托化部队;口径为7.62毫米,射速为900发/分,弹鼓容量为71发。

TT-33手枪,是由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费约道尔·巴基雷必基·托卡列夫于1930年设计,图拉兵工厂所生产的一种半自动手枪。该型手枪于1930年成为苏联的军用制式手枪,口径为7.62毫米、弹头初速 420米/秒、有效射程50米、最大射速: 25发/分、弹匣容量 8发。同时,该手枪又称为托卡列夫手枪。

RG-42手榴弹,是一种由苏联在二战期间紧急开发的手榴弹。内装有大约200 克三硝基甲苯(TNT)炸药,连UZRGM引信及保险丝共重420克。该手榴弹大约可以投掷到35 - 40 米的距离左右,其有效的爆炸范围大约是10 米。

美国

M3冲锋枪,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二次大战时期大量生产的廉价冲锋枪。于1942年12月12日开始服役,取代造价昂贵的汤普森冲锋枪。由于外型像是替汽车打润滑油(黄油)的润滑油枪,也叫M3黄油枪。口径11.43毫米、全枪重3.7千克、战斗射速450发/分、弹匣容弹量30发、有效射程100米。

M1911手枪,由美国人约翰·勃朗宁设计,采用枪管短后坐工作原理,射击方式为半自动;推出后立即成为美军的制式手枪,参加了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战以及海湾战争等多次大规模战争;口径11.43毫米、全枪重1.1千克、弹匣容弹量7发。

MARK II手榴弹,外壳为铁铸,外部呈锯齿状,利于在爆炸后产生更多的弹片;内部为TNT填充物,但由于战争初期TNT短缺,内部多填充硝化淀粉复合物;杀伤半径是5~10码,但弹片可杀伤至50码(47.2米)。由于公认的投掷距离多为35~40码(32~36.5米),所以要求士兵在投弹后卧倒直至手榴弹爆炸。

英国

英国坦克兵非常的特别,个人武器就是一把手枪,没有冲锋枪。

韦伯利MKVI(马克4型)手枪,该枪由英国著名枪械设计师菲利普·韦伯尔设计,由伯明翰的韦伯利·斯科特武器制造公司生产,1915年开始列装英国军队。口径11.18毫米、全枪长286毫米,枪管长152毫米、全枪质量1.08情况,转轮弹膛容弹6发,初速198米/秒。

二战中英国及英联邦国家使用勃朗宁HP手枪此之前,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广泛装备了韦伯利.455转轮手枪。

M1935手枪,是一把由美国著名枪械发明家约翰·勃朗宁作基础上的设计、迪厄多内·塞弗和比利时赫尔斯塔尔的国营赫斯塔尔改进及完成以及FN生产的单动操作式半自动手枪,发射当时欧洲威力最强大9 × 19 毫米手枪子弹、弹匣容弹量16发、有效射程50米。

该枪在法国有时也简称为勃朗宁自动手枪,在英语国家称为勃朗宁大威力自动手枪。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二战时的交战国坦克兵都使用过哪些武器当自卫武器?(包括缴获)?

二战时,坦克兵比步兵更安全。

坦克兵比步兵幸福多了,不仅有车坐,平时的后勤饮食补给也要比步兵好。更重要的是,坦克兵待在坦克里面,比步兵更有安全感。

可能有朋友该说了,坦克目标大,冲锋时又要打头阵,很容易被敌人集火消灭。而且,敌人一发炮弹下去,很容易全员报废。

事实上,坦克兵的存活率很高。

(步兵都躲在坦克后面)

据美军统计,在第一军被击毁的450多辆谢尔曼坦克中,仅有129人阵亡。平均每辆被击毁坦克中牺牲不到0.29人!在英军统计中,每辆被击毁的谢尔曼坦克会伴随大约0.6人死亡。苏军T34坦克兵的阵亡率高一些,但是也不到被击毁坦克数量的2倍。

整个二战期间,美军共计派出49516名坦克兵,阵亡1407人,阵亡率仅有2.84%。而且,一半以上的坦克兵都是死在车外。而同时期步兵的阵亡率是15.85%!步兵阵亡率是坦克兵的5.6倍!不过,步兵也不用悲伤,美军陆航轰炸机部队的伤亡率比他们还要高。

所以,找辆谢尔曼钻进去,是很安全的。

坦克兵这么安全,也是需要自卫武器的。

二战时,德军的坦克大军大都是被苏军消灭的。等美军坦克兵到达西线时,西线的德军坦克也被陆航的攻击机收拾的差不多了。美军坦克兵就是去清扫战场的,已经很安全了。但是,美国大兵有时候也需要到坦克外面。

(两支黄油枪)

于是,美军坦克兵还是配备了一些自卫武器。最主要的火力是一支冲锋枪(汤姆逊冲锋枪或者M3黄油枪),其他人是M1911手枪。在《狂怒》中,主角的坦克上有一支汤姆逊冲锋枪和两支黄油枪。

(主角背的是汤姆逊)

(M1911手枪)

德国坦克兵用的冲锋枪是MP40。如上图。手枪主要是瓦尔特P38手枪。

德军坦克兵使用缴获的苏联波波沙冲锋枪。

苏联坦克会放波波沙冲锋枪或者是莫辛纳甘步枪。手枪是TT1933托卡列夫手枪。

苏军坦克组宣传画。

(文|勇战王聊历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