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军队有使用重型坦克吗?或者说中国曾经有使用过/研发过重型坦克吗?

解放军历史上曾经引进过苏联的重型坦克,也研究过自己的重型坦克,但重型坦克早早就退出了解放军的序列,目前已经不再使用了。

上图.缴获的美式M3斯图亚特轻型,这已经算是中国战场上的大杀器了

早期我军坦克装备以缴获为主,主要为日本及美国两国的中、轻型坦克,抗战的中国战场上也没有重型坦克参战,这个状况一直到建国以后才得以改变。

上图.1951年国庆阅兵的人民日报上出现了IS-2的身影

1950年解放军的装甲兵才成军,装甲兵作为独立兵种被设立并很快被投入到战争之中,为此我军专门从苏联购买了大批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除T3485、SU76、SU100等中型坦克、歼击车外,还购买了60辆IS-2重型坦克,以及ISU-122/152等IS底盘的重型反坦克炮。

上图.埋伏的志愿军IS-2坦克

依靠从苏联购买的武器,中国建立了3个坦克师和3个独立坦克团的部队,许多坦克兵直接上战场与美军进行过对战,并且表现不俗。截止1955年,中国军队已经装备了3000辆苏制坦克,成为拥有200辆IS-2重型坦克,在亚洲首屈一指的强大装甲兵。

中国此后开始了自我研发坦克的历程,当时极为重要的重型坦克自然也被列为重点项目,苏联在50年代的合作中援助了一份IS-U坦克的图纸(有说是ISU自行火炮,有说IS-U是苏联的改进型IS-2方案,改进了与IS-3坦克类似的首上装甲),这成为中国重型坦克研究的核心。根据苏联图纸,我国在SI-2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出了WZ110重型坦克。

但WZ110命运多舛,这种坦克虽然设计出了原型车,但主炮方面出现了技术不足造成的断档,部队不愿使用老旧的D25T老炮,但自己的火炮却迟迟研制不出来,WZ110的原型不得不搭载上WZ120的100mm炮,这导致整个项目的拖延,研发重心完全转向了WZ120中型坦克项目,此后WZ120项目开花结果,59式中型坦克出炉。

WZ110项目在之后转为WZ111项目,按照1958年的规划,研发部门需要在1959-1960年期间实现轻、中、重三种坦克的研发,以代替现有的62轻、59中,以及IS-2坦克。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实际这三个目标都没能短期内实现。

63式轻型坦克从1958年10月开始,至1963年3月才定型;59式坦克被改进出了一款69式中型坦克,但拖到1974年才终于成功,成为我国第一种独立自研的坦克,这还有当年中苏冲突缴获T-62的参考因素在内。

改进研发重型坦克的WZ111方案则始终没有一个能落地的结果,没辙,憋都憋不出来,当时国家又穷又落后,无论是工业能力还是设计思维,都落人家太多了,研究出的东西要么好高骛远,要么比二战货还差。期间我国曾经急于求成的要求“突击研造”100辆WZ121中型,结果设计、制造、装配全有问题,最后连总装都没能搞成,全部白瞎了。

WZ111项目的发展其实也没什么新意,项目立意是改造IS-2,在其基础上研制更先进的坦克,但完成IS-2的零件国产都是问题,哪能设计出新的东西?因此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思路是模仿苏联新型重型坦克,结合中国部队的需求以及工业能力进行一定化的调整,这样的结果是WZ111重型坦克被设计成一款既像IS-3,又有IS-4、T-10风范的东西。

在火力上,WZ111预选了Y174型122mm坦克加农炮作为主炮,装甲则选用了国产的轧制钢板焊接,动力也选用了仿制IS-3的520马力V-11型12缸水冷式柴油机的国产机,但行走机构与布局上与IS-2基本还是一样的,总体而言,这是个把人磨得够呛,却由于整体技术实力不够而不成熟产品。

所以,虽然1960年WZ111的试验样车底盘就已经下线了,但它始终没能完成整车的总装。说来可笑,当时的设计人员选好了Y174型火炮后,却发现炮尾尺寸太大,导致炮身与设计的炮塔尺寸不合,没办法只能继续修改设计,修来改去又始终得不出结果,于是WZ111直到下马都没能顶上个真正的炮塔,只能靠个等重的方盒子凑数。

实际上的缺陷还不止于此,WZ111无论是行走机构,还是整体结构,还是动力、装甲强度,几乎没有一样是达标的,完全就是个纸面IS-3数据的样子货。从此以后我国再也没有研究重型坦克,再加上世界装甲兵器的变革,重型坦克完全被战场所淘汰,WZ111就这样成为中国重型坦克的绝响。

不过呢,我军当今的装甲序列中还是有重东西的,比如ZTZ99式主战坦克。虽然当今使用的是“主战坦克”概念,但主战坦克其实依旧可以进行重量分型,比如德国的豹2A7坦克和美国的M1A2坦克,近70吨的重量比二战“虎式”还重十几吨,与“虎王”相当,而俄罗斯T-90仅46.5吨,典型的中型身板,所以我们只能说现代坦克抛弃了“重型”的概念,却不能说“主战坦克”里没有大块头的重玩意儿。

你看,根据坊间传闻,99式重量在51-58吨之间,这个重量已经远远超过了49吨的WZ111,你说它不够重型?只是现代战场不把它当重型用罢了。当伟大祖国迈过了那些艰难的坎儿们,真的实现经济与科技的腾飞了,我们制造出这些比过去更重,更硬,更快,更强的坦克洪流,真的就跟玩儿一样。

就像《钢铁洪流进行曲》里那句歌词一样:“向前方,我们阔步向前方,乘风破浪,奋力实现,强军梦想!”

现在中国军队有使用重型坦克吗?或者说中国曾经有使用过/研发过重型坦克吗?

防谍,军事话题不谈论。

现在中国军队有使用重型坦克吗?或者说中国曾经有使用过/研发过重型坦克吗?

有,解放军的重型坦克。

据解放军老装甲兵介绍,解放军最初的"重型坦克"是缴获国民党军的美制M-4坦克,由于这种坦克太重,不能通过当时的多数桥梁,因此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主要使用的是较轻的坦克,如14.7T的M-3A3轻型坦克,在城市攻坚战中发挥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军从苏联引进了"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这是一种真正的重型坦克,性能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在实战中充分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不过今天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中国装甲兵曾装备过这种"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更没有见过种世界闻名的钢铁巨兽。好在中国坦克博物馆中就收藏有苏制"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感兴趣又有条件的读者不妨去一睹风采。

"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炮塔外形和著名的苏联T-34坦克的很相似,只是略大一点。和那个时代的许多坦克一样,"斯大林"式重型坦克的炮塔尾部也配有机枪,以保卫这种当时十分先进又贵重的技术兵器不被对方步兵暗算。车体是铸造的,装甲极厚,但部分装甲外表面有成片的铸造沙眼,粗糙得象伪劣冒牌货。但它的122MM大口径火炮和负重轮等却做得很精致,它还采用了当时很先进的扭杆弹簧悬挂系统,保证它具备当时世界领先的火力性能和机动性能

现在中国军队有使用重型坦克吗?或者说中国曾经有使用过/研发过重型坦克吗?

当然用过,抗美援朝期间我们引进过苏联IS2重型坦克。另外,我们60年代也研制过WZ111型重型坦克,不过因为主战坦克已经成为主流,以及研发中技术不成熟等各种原因,wz111在完成试验车底盘后就停止研发了,现在只有博物馆里的一个底盘还在。

现在中国军队有使用重型坦克吗?或者说中国曾经有使用过/研发过重型坦克吗?

当然有了,目前拿中国的坦克来说只有天启坦克和犀牛坦克,犀牛坦克是轻坦克,天启坦克是重型坦克,高低搭配。但是中国最厉害的还是解放军,另外中国的v3火箭也很厉害。

现在中国军队有使用重型坦克吗?或者说中国曾经有使用过/研发过重型坦克吗?

建议战忽局的同志来回答这个问题!请你要相信战忽局同志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争取你走的时候能卖你一副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