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国际劳动妇女节什么时候成了女神节了?为什么这么叫?
谢邀,又越界打个野吧。
“女神节”这个称呼是近些年逐渐崛起的一种称呼,几乎涵盖了日常人们对“三八妇女节”的严肃称呼,成了三八节的口头代名词。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其实不外乎民俗的改变和商家的策划引导。
女神镇楼
其实严格的说,三八妇女节是个外来国际节日,算不得什么“民俗”,但这个节日对新中国的影响却一点也不小,它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新时代的一种中国式传统节日生态,只是不如老民俗节日那样“正统”罢了。
有民众基础,就存在民间的演绎,尤其是近些年的市井文化变化非常快,像过去称“男同志、女同志”,后来变成了“帅哥、美女”,继而又变成了“小哥哥,小姐姐”,既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变化,也是一种小习俗的自我调整,它必然是符合时尚的,比如现在街头逮住个小妹纸喊“女同志”,对方估计会尬死。
妇女节就存在这种民间演绎现象,人们不愿再老气横秋的把“妇女、妇女”不停的挂在嘴上,又无法拒绝这个给女性举办的节日,自然而然的就会如“同志”的称呼一样,将之重新加工,变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称呼。
你看,变成“女神节”后,“妇女节”的土腥味儿被祛除了,更平添了三分时下潮流的俏皮,让人更容易接受了。
这也是商家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女神节”这个称呼与策划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商业概念转化,它只是依附在妇女节上,却成功的开发了一个新领域。之前还有人策划出了“女人节”的概念,其实也是想打破传统元素桎梏,但相对于能撩起年轻群体欢心的“女神节”,“女人节”还是过于正经,一般更多的被用在对中年以上女性群体的宣传之中。
类似这样的商业策划运作其实很多,最突出的是这些年突然在年轻人中流行的“七夕节”,明明只是个过去及笄少女纪念成年的乞巧节,却被人硬是发掘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成分,有些地方连“许仙白娘子”、“董永七仙女”的故事都不放过,甚至直接掺入了日本七夕的不少元素,到处挂小竹,贴姻缘符、挂同心锁。
类似的还有圣诞节、春节、元宵、感恩节等等,圣诞节吃苹果、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感恩节送礼物感恩,幸好中国人很怕祖先复活,尤其是“棺材板压不住”、“气得活过来”等言语,否则复活节恐怕也逃不脱商业策划们的魔爪。
你看,妇女节变成了“女神节”,商业价值完全被提升了,人们面对的不再是那个正儿八经评三八红旗手的传统节日,而是费尽心思给“女神”们送膝盖的狂欢盛会。比起心里揣着“何为孝”给老妈送的那点康乃馨,男人们变着法子给女神送的玫瑰花、包包、衣服、化妆品、手机和支付宝里的¥520、5200、52000、520000才叫大头戏。
这年头连楼下5岁小屁孩都知道“女神节”要给妹子送糖吃,收礼的4岁小姑娘心花怒放,直叫唤:“好!你以后就是我的宠物了!”小男孩听了还挺兴奋。这是真事儿,肺炎期间已经让我等吃饱了没事做的大人们
对于没地方拜女神的狗子们,“女神节”这名字也挺好,反正满怀愤懑的将之解读为“女神经病过节”就平衡了。
所以说,是女神节还是妇女节其实就是个社会现象,它该正经的时候,还是叫“妇女节”,“女神”也不过是一种时髦罢了,也许再过20年,人们又会换一种称呼,就像当年牛皮哄哄说“网上冲浪”的人一样,再看当年,全都变成有趣的记忆了。
3.8国际劳动妇女节什么时候成了女神节了?为什么这么叫?
谢小秘书邀;
笔者孤陋寡闻,没有听见这种说法!
中国民间有个农历8月初2“女神节”,仅流传于湖北清江两岸。
拒说有位妇女用盐做的菜非常好吃,君王赞不绝口。但君王知道她是用盐做菜,认为没有糖做好吃,就在8月初2这一天把她杀了。后来君王还是觉的盐做的菜好吃,又后悔杀了她。清江两岸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厨艺高超的女性,称颂她为“盐女神”,每年在8月初2“女神节”,家家摆出美味佳肴纪念她。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歌颂了劳动妇女的伟大,若要称为“女神节”,歌颂妇女的伟大而圣洁,在中国,这样改称绝对没什么问题。
中国是个阴盛阳衰的世界,妇女在各个行业巾帼不让须眉、做的很出色!例如目前的武汉抗击疫情,没有数万白衣天使打主力还真不行!给她们冠以女神的头衔恰如其分!
“女神“这个名字气场很大!
在长江三峡,有令人敬仰的“神女峰”,在纽约,耸立着美国人崇拜的“自由女神”塑像。在贝多芬大气磅礴的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中,人们讴歌着“欢乐女神”。“女神”能给世界带来欢乐和幸福。
再说点白话!
如果诸位先生能把你身边的女人尊称为“女神”,尽管有些”肉麻”,必定回馈多多!别不信,在我们四川,这是被俗称为“耙耳朵”男人哄女人的策略,恭维好了“女神”,会得到“女神”福佑,男人悄悄的活的滋润洒脱。
3.8国际劳动妇女节什么时候成了女神节了?为什么这么叫?
每年阳历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在我们国内通常称为三八妇女节,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每年的3月8日,为了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其实三八妇女节的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一系列的妇女运动,有很多大事件发生。其中包括1990年的美国社会党人将2月28日定为全国妇女日;1990年第二国际哥本哈根会议上,以蔡特金为首的17个国家的100名妇女筹划设立国际妇女节日,但并没确定日期。
1917年3月8日,为了纪念在一战中丧生近200万俄罗斯妇女,俄罗斯妇女举行罢工运动,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几天后,俄罗斯沙皇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布给予妇女选举权。可以说38妇女节是一系列发生在美洲和欧洲的妇女运动共同促成的节日。正是由于它的国际性,在很多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国家在这一天,都为妇女庆祝这一节日。
以上就是关于妇女节的产生的来源,而现在38妇女节在我国摇身一变,成了女神节。这其实是受网络文化的的影响,也是一种跟随时代潮流,赶时髦赶时尚的蜕变。这个妇女节无论如何都没有女神节,听起来那么好听,也更让广大女性朋友们接受。
其实不仅如此,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和发展,造节节的活动也空前绝后。甚至把一些小众以及亚文化进行普及,甚至成为主流节日之一。与38妇女节对应的,就是37女生节,可以说两个节日是前后脚。而37女生节早年产生于大学生群体,在2014年由百度公司为了促进团购促销活动,直接把37女生节推广开来。
更不要说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节,本来也是大学生群体流行的所谓的光棍节,现在则转变成超级网络购物节日,那一天的网络购物交易额度大的惊人。
由此也可以看出,现在的很多节日基本上都是商业力量在推动。包括三八妇女节这个极具有政治意义的节日,变成今天的女神节,也是从政治属性转向商业属性,这也是顺应了时代的变化和潮流。
3.8国际劳动妇女节什么时候成了女神节了?为什么这么叫?
为啥叫女神节 就是让男人该掏腰包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