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在训练时后边会有一道白色雾线是什么意思?

所谓“白色的雾线”指的应该是飞机云

飞机云确实是飞机身后一道美丽的景观,为航空飞行平添了一份浪漫的色彩。然而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实从飞机云另外的一些名称中我们就能知道个大概,比如“凝结尾”。是的,这种云并不神奇,它就是云,普普通通的云。

我们会曾听过云形成的条件——水蒸气有时候需要“凝结核”的帮助才能形成云。或者说,通过凝结核的帮助,能一定程度上促使云的产生。

比如人工降雨的原理,其实就是将碘化银、干冰、盐的粉末播撒到高空,促使高空水蒸气获得凝结核,继而产生大量的云雾并最终促成降雨。

飞机云与人工降雨有个共同性,飞机尾气给天空中的水蒸气提供了凝结核,这让水蒸气迅速的凝聚成云,而喷气式飞机的高功率吸气也促成了经由发动机的水蒸气集结,它们同时还在喷口后因为喷气形成了压力变化区,进一步提高了飞机云的规模。

当然,飞机的这点凝结尾还构不成人工降雨的标准,它们只是小范围的一种气象扰动罢了。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天空都能形成飞机云,比如过度干燥的空气、无法以低温促成快速冰晶化的环境、低空气对流天气等等,反过来,它们则会变得相当浓厚。

飞机云的成型高度也有限制,它们屡屡出现在对流层高度(低纬18公里左右、中纬12公里左右、高纬8公里左右),如果到了平流层,这种现象会大幅度减少,甚至压根看不见。

需要注意的是,飞机云并非喷气式飞机的专利,虽然喷气式飞机特别容易促成这种现象,但过去的螺旋桨飞机实际也能制造飞机云。原因很简单,除了发动机废气影响凝结核外,机身的流体作用也能制造飞机云。

老王发组图给大家看看二战时疯狂的飞机云,大规模轰炸机群和护航机群编织的飞机云,能把天空用条纹拉满。很多二战电影里都展现过这种情景,它们可不是杜撰。

是的,所有的飞机在适合的环境中,都有制造飞机云的本事,飞机的飞行原理是基于伯努利原理的流体物理学,机体的升力结构会在与气流对撞时产生上下两个不同的气压区间,继而托举飞机向压力低的一面运动,如此飞机便升空了。

正是这种气压飞行原理,让飞机的机翼、升力体等结构处的低压区,会在飞行中造成低温和低气压凝结现象,轻度时它们会在边条翼、翼尖、扰流器等地方形成一些涡流,而如果遇到合适的气象环境,它们便会形成细长的飞机云。

而在某些富含水汽的地方进行超音速或大过载飞行,机翼也会被所谓的“音爆云”包住,其实这都是气压变化的缘故。

还有种飞机云是通过飞机放油造成的,航空煤油在空中因为低气压和低温,迅速的扩散成云雾状小颗粒,并于水蒸气结合在一起凝聚成冰晶,可以形成相当大规模的飞机云。

除此之外,有些干脆就不是云,是飞机拉出来的烟,比如飞机坠毁前乌压压的“坠机云”,或者节日庆典时通过发烟器制造的彩烟。前者是机身不完全燃烧的油烟汽,后者是“飞机发烟弹”。

还有最最特殊的一种是“箔条云”,或者可以叫“曳光弹云”,这是飞机在遇到对方导弹锁定时做出的一种干扰行为,这种干扰弹会通过撒播金属箔条和剧烈发热燃烧,干扰导弹的锁定,它们也能爆出极为猛烈的云烟。

战斗机在训练时后边会有一道白色雾线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一道尾迹,那应该是凝结尾(英语:contrail),又名飞机云。以下内容来自百度:它是一种由飞机引擎排出的浓缩水蒸气形成的可见尾迹。当炙热的引擎排出废气在空气中冷却时,它们可能凝结形成一片由微小水滴构成的云。如果空气温度足够低的话,飞机云也可能由微小的冰晶构成。碳氢燃料燃烧后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海拔较高处的低温的环境下,局部水蒸气的增加可以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超过饱和点。这些蒸气之后会凝结成微小的水滴并/或小沉积成为冰晶。成千上万的小水滴和/或冰晶形成了飞机云或凝结尾。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空气中漂浮的水份。在高空过度冷却的水蒸气需要一种触发条件以激发它们的凝结或沉淀。引擎废气中的微粒正是起着这种触发条件的作用,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的转变成冰晶。飞机云或凝结尾一般在海拔8000米(26000英尺)以上出现,那里的温度低达-40°C(-40°F)。

战斗机在训练时后边会有一道白色雾线是什么意思?

由于问题没有对这个白色雾线做详细的表述,只能对三种都能产生雾线的情况说明。

第一种是发动机产生的拉烟。即在温度低于零下40度且水汽量较大的情况下,飞机发动机排出的尾烟为形成白色的尾气,即所称的拉烟。

第二种是飞机产生的涡流。当飞机进行高机动飞行,或者在水汽较大的环境下飞行,飞机机体也会产生白色的尾线。

第三种飞机油箱里放出的油。有时飞机会因为降落等原因,将没箱里的油放掉,在地面上看也有一道白色的雾线。

第四种情况就是飞机进行表演时,会带着一个烟幕发生器,有时也会拉出白色雾线。

战斗机在训练时后边会有一道白色雾线是什么意思?

对于战斗机在飞行时机翼两侧拉出的白线,其实是一种气流分离现像。 对于后掠机翼战机来将,总是翼尖先失速,因为在飞机接近音速时,机身上并不是所有部分都同时达到音速,总会有一些部分的气流会首先达到音速,产生比较厚的附面层,从而产生气流分离,是一种典型的空气动力学现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