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都说三八式步枪威力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关于三八式步枪的谬误可以说是抗战剧之最。什么远射不打表、集体消失的防尘罩、M43强说6.5、拼刺刀退弹等等不胜枚举。

枪械的命根子——威力,自然是永远脱不开的话题。

对于三八式步枪,普遍的传达的概念是——口径小,威力小,小眼进小眼出,指头大个疤,将养几周又是条好汉。

德莫…真滴是酱紫的吗?

诚然,6.5×50mm的弹药显得小,所以有人说:小口径威力当然小啦!

酒都满碟!小口径啥时候代表威力小了?枪弹的杀伤性能不是通过弹药性能算的吗?

只要设计合理,初速够大,圆珠笔芯粗的箭形弹也能杀你个透心凉。

说起来,现代突击步枪的5.56、5.45、5.8mm口径,还不如有阪6.5呢。你见过M4A1怂过?

也就我们的影视剧常年宣扬着一种“日本步枪威力小”的概念。美国人就从来不认为三八大盖“威力小”。

相反,他们认为三八式步枪威力非常大,能造成骇人的杀伤。

为什么会得出相反的观念呢?

中国这边一向认为“三八大盖穿透力极强,但穿的太狠,也就没了杀伤力”。

这不能说有错,三八式的子弹确实存在弹头过稳的问题。

在一定区间内,这种弹药很少发生其它子弹那种“失稳”现象。

也就是说,打中人体后它不会翻滚,而是“嗖”一下穿过去了。

别的子弹在人体翻来滚去,横着走,歪着长,造成大量的永久空腔,能量都消耗在人体内,当然杀伤力巨大。

“嗖”一下穿过去的三八子弹,多大眼进,多大眼出,威力当然弱啦。

扯淡呢!三八大盖可是为堑壕战准备的武器,枪口动能达到2610焦。

当年同类武器,莫辛纳甘为3303焦,毛瑟Gew.98为3648焦,我们熟悉的AK47才1980焦。

难道AK47威力小么?三八大盖分明是一把威力过剩的全威力弹药武器。

虽然在全威力里面它就是个弟弟。

对于弹头失稳性能的问题,日本人比谁都有哔数。

早在30式步枪年代,日本人就已经发现了弹头过稳的问题,所以在三八式装备一段时间后,很快就将圆头弹换成了尖弹。

西卡西,三八式步枪仍然因为内膛缠距造成的自旋过快,以及弹头细长等因素,导致子弹飞行过稳,出现容易贯透的问题。

不要紧,这种问题同时代的步枪都存在,十几米的近距离,你让98k来,一样是个一枪俩眼。国军也嫌过自己7.92弹不如有坂弹。

可是,如果将这个距离放到100米上下,三八式步枪可就来劲了。

没别的原因,还是子弹的设计,小日本无意识的搞出了一个乌龙。

日本穷啊,穷得连膛线都要省,全都怪海军马鹿!

三八式的子弹在设计时,被要求不能太费膛线了,一根枪管子做出来不容易,窝累窝累哇还要制霸东亚呢!

所以,有坂三八式子弹的铅芯被甲弹头前厚后薄,重心头重脚轻,膛内缠距也很特殊。

这种设计为三八式加重了远射过稳的毛病。

也让子弹在存速适合的情况下,击中目标后会产生弹头内芯膨胀,被甲膨开碎裂的情形,极大的增加了杀伤性能。

鬼子自己都没料到,坂上之云!坂上之云啊!

但是呢,这颗子弹就是矫情,再继续飞下去,又会回稳。直接导致失稳能力不断降低。

偏偏二战的鬼子又喜欢搞“特射”,远距离杀伤敌人。

特别是中国战场,仗着自己枪精炮利,鬼子往往故意拉开距离作战。

反正中国人的破枪做工差,膛线都磨平了。

实在不行大日本帝国还可以用炮轰啊!反正就是欺负你!

但是到了太平洋战场呢,射击距离却变得近了。

缅甸丛林,热带岛屿,要不就是巴布亚新几内亚。

林木对人的射击影响非常大,战斗根本不可能发生在几百米以上。

再远点,美国人的大炮和飞机就来了。反正就是欺负你!

但这些个百多米的射击,正好进了三八式的“威力区”,打得美国人是哭爹喊娘。

等战争完了,美国人仍然对三八式步枪心有余悸,捞回去不少做研究。

美国陆军军医部后来还因为这些研究,出了本著作,叫《弹道杀伤》。

开篇就是拿日本的三八大盖煮栗子…举例子,认为三八子弹相当恐怖,很容易因为失稳造成空腔,弹头还容易碎裂。

那么,各位看客明白了吗?这就是三八式步枪威力的秘密。

影视剧中都说三八式步枪威力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网上包括某些影视剧中,经常会有提及三八步枪6.5毫米子弹威力小的问题,事实上是不正确的,只能说在二战栓动步枪中,三八步枪6.5毫米弹丸威力,只比欧美7.62、7.7和7.92毫米弹丸稍逊,但对人体目标的停止作用已经足够了。

三八步枪,是二战时期,日军最富盛名的一把步兵枪械,中国农村基层民兵直到70年代末依然还在使用此枪,可见这把尽管是5发栓动步枪,但一定有其存世的价值。作为军迷对三八步枪非常熟悉,不是影视剧中看到过,而是实实在在地用此枪射出过大威力步枪子弹,比56半、56冲和56机通用的7.62毫米子弹要长许多,药筒很粗大,说明内部装药量大,射击距离就远,对目标的杀伤力就大。

三八步枪特点就是长,加上三零式军刺就更长了,非常适合身材矮小的日本兵展开白刃战,射击时后坐力并不明显,所以实战中射击精度高,早期装备的是6.5毫米友坂圆头步枪弹,飞行特别稳定,飞得远穿透力强,一打一个对穿的小洞,但伤口容易愈合。

战时中期,用上了6.5毫米尖头弹,被甲前厚而后薄,并有预制卡槽,重心在子弹后部,子弹一命中目标就在体内翻滚。

在太平洋残酷的夺岛战中,美军海军陆战队遇到了日军精锐师团的顽强抵抗,三八步枪使用的子弹都是6.5毫米尖头弹,给予了美军以极大的杀伤。

美军对三八式步枪的测试结论为:三八式步枪在近距离内确实容易造成贯穿伤,但是在几十米外,被子弹射中,子弹会翻滚变形,最终形成巨大的伤害,对人体的伤害,甚至比达姆弹威力还大。

总之,美军对火药装填适中,子弹出膛后火焰、烟雾极小的三八步枪评论极高。

影视剧中都说三八式步枪威力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众所周知,三八式步枪是20世纪上半叶日军的制式步枪。至于影视剧中说此枪威力小,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三八式步枪不仅精度极高,而且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1千米内能轻松击穿厚度为30厘米的泡沫板,实战中有多次在800米距离中击杀集群目标的记录。对于一般的步枪而言,能勉强击穿500米内的目标已经算很不错了,所以说三八式算是当时步枪的佼佼者。

一般来说,步枪的杀伤力取决于枪弹的口径和形态,而三八式步枪采用的是6.5毫米小口径尖头弹,所以射出的子弹飞行的非常平稳,击中人体后往往一穿而过,形成贯通伤,这种伤害对周围的组织破坏并不大,只要不伤到要害,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正是因为这样,影视剧中才会说三八式步枪威力小。

三八式步枪有极强的穿透力,这也导致它在近距离作战时威力不是很大,抗战时期我军就从日军手里缴获了一些三八式步枪,一些老战士为了改善三八式的威力,就在弹头上划上几道裂痕,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子弹击中目标后的的翻转效果,在近距离射击中一旦命中目标,子弹就会翻转破碎,从而给敌人重创。

日本高层提倡用远距离高精度射击逐个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三八式步枪就在这种情况下被日军广泛使用,经过严格训练的日本兵用三八式能轻易击杀300米内的单个目标的要害,而我军的兵员素质远没有日军那么高,他们使用缴获的三八式能击中敌人已经算不错了。正是因为没有击中对手的要害,才有了三八式步枪打不死人的说法。

影视剧中都说三八式步枪威力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你好,我是迷彩派编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八大盖威力高低,要看不同时期不同弹药以及不同中弹距离,从其动能来看,的确低于一些欧美国家的同类武器,但这主要是针对于有一定掩护的目标,比如对土墙,穿透力就较低,但如果只是对人来说,停止作用绝对够了

有说法是一枪两个眼,而且痛感相对较低,应当是特定距离,如果不是这样,或者遇到了后来飞行稳定性降低的子弹,那么后果无疑是很可怕的。美军一份调查报告就显示了这一点

可以看出,有的子弹在打入人体后发生了可怕的变形,几乎弯曲,这就等于会出现大口子一样的创口,以抗战时期的医疗条件来看,几乎就只能死路一条。甚至美军认为这种伤势会比臭名昭著的达姆弹还可怕。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影视剧中都说三八式步枪威力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三八式步枪,是侵华日军主要使用的单兵武器之一,也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因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被中国军民俗称为“三八大盖”,承载了国人一个时代的记忆。

38式步枪,口径 6 .5 毫米 、初速 762 米/秒、有效射程 400 米、最大射程 3000 米 、枪全长 1 .28 米 、全重 3 .9 公斤 、弹仓容弹5发,配备单刃偏锋尖形刺刀。受过严格训练的日军士兵往往能在300米内射杀单个目标,700米内射杀集群目标。使用的6.5毫米半底缘尖弹,这种子弹在400米内有着平直的弹道,非常稳定的飞行状态,可以在中等距离精确击中目标。而三八式步枪1280 毫米的全枪长度,冠绝全球,使其在近战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不过,6.5毫米口径的38式步枪不仅口径小(与二战期间其他国家的栓动步枪比);且弹道设计存在缺陷,时不时会出现造成“进去多大眼,出来多大眼”的情况(子弹打中人体就直接穿过去了,没产生空腔效应,就对穿了一个洞,这样杀伤力有限)。当时就有人戏称:“用三八枪打中鬼子,过几天鬼子又回来了”;“三八枪打中抗日战士,养几天伤继续抗日”。

就性能来说,38式步枪具有精度好、射程远和枪身长利于白刃格斗的优点,却也有口径小、杀伤力差的弱点。与英国李恩菲尔德式4型、苏联莫辛-纳甘、德国毛瑟Kar 98k步枪、美国春田步枪、中国中正式步枪等二战期间其他主要参战国军队所装备的栓动步枪相比,虽然在某些指标上有些小优势,但综合性能却是已稍显落后。

而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军队也深感三八式步枪威力不足,于是在1939 年研制出 7.7 毫米口径的九九式步枪,性能与德国 Kar98 式相当。不过优先装备给了关东军和后来的南方军精锐师团,中国关内战场的“中国战区”侵华日军还是继续装备三八式步枪。因为在“中国战区”,中国军队除了少数精锐外,绝大多数部队士兵素质较差,即使拿着先进的武器,也发挥不出武器的全部性能。而使用三八步枪的日本士兵凭借过硬的射击水平,就可以在压制中国士兵,解决绝大多数的敌人。

总的来说,三八式步枪放眼整个二战确实存在杀伤力差的弱点,不然日本也不会研制装备新型步枪。但就中国战场而言38式的性能依旧能够满足作战的需要。毕竟,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不过战争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又是武器操纵者的素质。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影视剧中都说三八式步枪威力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这电视剧里的义和团还说自己刀枪不入呢,但现实中谁敢让人砍一刀?电视剧中说三八式步枪的威力小,那是因为说这话的都有主角光环,如果没有主角光环的话,别说三八式步枪了,哪怕被三八大盖的刺刀捅几下也照样翘辫子。那为什么电视剧会有这样的说法流出来呢?估计是“幸存者偏差”吧,说的简单点就是拿个例当普遍案例。

三八式步枪的威力小吗?答案是威力非常大。抗战时期,日军攻占南京后曾经拿被俘的中国军人做过实验,用一排人检验中正式步枪与三八大盖的人体穿透力,7.92口径的中正式步枪一下穿透10个人,而日本6.5毫米的三八大概直接穿13个人。而这些被实验的中国战俘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闻并流传到电视上呢?因为的确有人因为挨过一枪,但是却存活下来了,所以有人采访这位老兵的时候他说出来了,就这样被其他人写下来,并被广泛流传。但是一传十、十传百后的意味就不一样了,所以被一些傻缺直接说成三八大盖威力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