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有先进战机的国家为什么只靠采购其他国家的战机不自己研发?

那些国家采购来的战机坏了再买,难道他们没想过先买一两架战机再把战机拆个遍,靠这架战机的结构什么的复制出一架飞机来量产吗?

战机制造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科技实力、资金投入缺一不可,后期的配套设施与装备情况更是直接影响到整个战机项目的持续。所以,光动嘴怎么能研制出先进战机呢?

一架先进战斗机涉及到的行业非常多,从基础的物理学科研究,到材料的加工、组装,软件的编写等等,专业领域的东西数不胜数。

说白了,先进的战机,不光需要完备的相关工业实力,还需要具备强大基础的学科生态环境。

印度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钱砸了不少,国外买来的与借鉴的东西也多,可偏偏LCA“光辉”战机死活搞不成功,三十多年的努力也没有堆积起一架成功的战斗机。

他们输在哪儿了?印度基础工业的落后是最拖后腿的地方,试问连“因萨斯”突击步枪都造不好的国家,如何造的好“先进”飞机?

印度过于短板又充满浮躁的的航空科研是第二个问题,基础学科立足不稳,应用学科急于求成,加之又缺乏整个领域的积累,维修保养飞机都靠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包揽,能成大事儿吗?

所以有些事情就是这么无奈,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说的就是这。哪怕你买来了成套的战斗机零件,组装上面仍然会出现巨大的问题。

你看,除了印度组装SU30MKI有问题外,日本组装F35不也步履艰难麻烦重重?堂堂三菱公司为个组装部件头破血流,导致日方生产F35比美方售价高出3000万美元。而这世界上有多少国家不如印度与日本?

不仅仅是上游的设计、实验与制造,下游的科学技术与加工产业亦是重要无比。

比如战机的一体成型舱盖,表面看上去就是个玻璃罩子,实际它背后站着的是整个聚碳酸酯化工、科研、应用产业,看着简单,却没几个国家有这能耐。

再比如战机的发动机叶片生产,咋一听就像造车差不多。然而它背后是冶金、精加工、特种工艺、物理、数学、化学、电子等多个领域的交叉重叠,连加工人员的技术经验都算得上是直接影响因素,足以牵扯到一大块行业。

很显然,这世界上不是哪个阿猫阿狗都具备优越的航空相关技术和工业能力。大多数国家别说研究,他们连二战时的飞机铝合金蒙皮都不能生产,连基本的飞控软件都编不出来,拿什么造?

靠进口,靠买零件?也不行,因为战机本身就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而“系统工程”这东西本身就是大部分国家不具备的,这需要经验,需要产业维持,需要专门的科技树进行攀爬,哪怕就是组装开发款手机,苹果开发的与小米开发的难道是一样的吗?涉及到大型工程,就更多人抓瞎了。

所以我们也需要理解印度这样的国家,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得到的支持与际遇也不同。科学与工业都存在短板,不通过辛苦的努力,光有钱就能砸出飞机吗?

还有个关键性问题——研发并实验成功了,该怎样生产?造飞机可是大型重工,工业规模上不去,零敲碎打得憋到啥时候?即便能造,普通国家有多大的国防需求?是造100架还是造1000架?这关系到投入问题,也关系到如何持续发展,总不能产研一批飞机,装备个几十架,然后大家都散伙喝西北风?

什么?你说往外卖?卖给谁?战机不是轻武器,关系到国家尖端技术与国防,从来都是一种非常政治化的产物。枭龙这种物美价廉的战机都卖不好,美国人当年甚至还会专门开发F5这类战机供应平价市场;国际上还有大批的米格21、歼7、苏22抢占市场,SU27、SU30、SU35这样的高端货都供不应求,马上还有大批退役F16上市...这些战机久经考验,无论在市场还是政治渠道上都趟的滚瓜烂熟,谁要你开发的东西?

对全球大多数国家来说,战机不过是个摆设或大玩具罢了,受维护、人员、补给等因素影响,装备量往往极为有限。反正不打仗,打起来也不指望空军。别说先进战机了,飞个米格21他们都嫌贵。

不过,但凡具备一丝战机研发能力的国家其实都没歇着。

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拥有合资的欧洲战机公司,研发生产出了“台风”战机。

瑞典拥有“萨博”航空,生产出来的战机别具一格,JAS39“鹰狮”出口到泰国,英国,瑞士,巴西,匈牙利,捷克等多个国家。

以色列国家虽小,但内容向来很丰富,他们也研发过“幼狮”、“狮”等战机。

伊朗研究出了自己的隐身战机F313,甭管靠不靠谱也算是在搞航空研究。

日本虽然被卡的很死,但也弄出了F2、心神等战机,以维持自己的航空研发能力。

印度的LCA不用说了,步子走的很坚定,犹如吃咖喱不用左手。倒是他们的好朋友巴基斯坦与中国合作开发出了FC-1。

剩下还有好几个国家,不过都是小打小闹,提着也没有意思。

在战斗机研发上面,除了上述的种种困难与限制,还有大国有意为之的封锁。国之利器,不可轻示于人的道理谁都懂,拥有全套战机产研能力的大国,根本不会随意泄露自己的核心机密。顶多将过时的技术“分享”一下,靠倒卖生产线和许可证赚钱,一线技术谁都接触不到。

所以,研发出自己的先进战机,确实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情。采购多划算呀?虽然国防被掐在别人手里,但地球上有本事争霸的国家,还需要用指头数么?

那些没有先进战机的国家为什么只靠采购其他国家的战机不自己研发?

肯定是研发不出来么。不然谁不自己搞啊,自己用用,还能卖卖军火,多好。可现代先进战机可不是一般国家能研制出来的,主要是科技含量太高了,要不然怎么能称作先进战机呢。目前世界上也就那么几个国家能完全自己研制所谓主流先进战机。你像印度的GDP算比较高的了,但其三代到三代半左右的‘‘光辉’’战机,至今还不怎么利索,离全面服役还很远,而且当代的先进战机都变为五代机了。所以,研制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战机,很难的。

那些没有先进战机的国家为什么只靠采购其他国家的战机不自己研发?

因为这些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先进战机的研发能力,所以只能通过外购来满足本国的需求,而像题目中说到的“先把买来的战机拆解,然后再通过逆向工程进行仿制生产”这种说法就是一个伪命题,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通过逆向工程仿制的,尤其是先进战斗机这种集人类科技之大成的产物,如果真的有那么简单,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国际军火市场这种东西?因为按照题主的逻辑,其他国家只要一次性把所需要的武器装备买回去,然后再通过逆向工程自己仿制就行了,根本就用不着每次都从他国外购。

再来说题目中的提到的先进战斗机,重点在于“先进”两个字,起码不能拿上世纪那些螺旋桨飞机或者是二代机来充数,即使不是今天那些顶级的隐身四代机,最起码也得是各军事大国主力的三代机吧,而想要研发这些顶级的战斗机,在背后就需要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来支撑,就比如大家平时老生常谈的航空发动机吧,大推力军用航发,注意是“大推力”,目前就美俄中有能力独立研发,英国的罗罗(即劳斯莱斯)也可以,不过罗罗目前主要还是在民用领域,至于法国“阵风”战斗机上使用的M88发动机,单转子结构,压气机不行,属于中推行列,而且M88发动机也跟与美国通用公司的合作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仅仅是先进战机需要的航空发动机,全世界能研发出来的国家也不超过一手之数,如果把法国的M88中推算进去,那么刚好就是五大常任理事国占据了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全部江山,除此之外的其他国家,连好一点的航空发动机都搞不利索,还想着研发先进的战斗机?再比如航空技术上的复合材料,如何尽可能的对战斗机进行减重也是目前各国需要研究的重点,老美的三代机F-15,上面钛合金的使用占到了27%,其他复合材料只占到了2%,而四代机F-22呢?钛合金比重已经上升到了41%,其他复合材料也占到了25%,然后大家再了解一下目前对钛合金的加工难度和成本,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的技术的有关信息,就知道,战斗机这玩意真的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国家能玩得转的,本子搞出来的心神就是一个榜样。

因此,那些只能外购战机的国家,基本上这辈子也就只能靠着外购过日子了,在三代机时代既然都弄不出来战机,现在都已经开始进入四代隐身战机时代了,四代机这玩意,现在也就美中俄三国玩得转,哪怕是欧洲的那些老牌航空大国,在四代机领域也已经是力不从心,逆向仿制?不存在的。

那些没有先进战机的国家为什么只靠采购其他国家的战机不自己研发?

飞机不仅是一台发动机加一个机身这么简单的组合,这是一个系统大工程,给大家拿个现成案例。在四代隐形战斗机满天飞时代,一向崇尚自主研制的伊朗也开始秀四代机,没错就是那款叫F-313“征服者”的大模型。

F-313出场时的定位是一款单座战斗轰炸机,可以执行空对面作战,具备一定的隐身特性。而且跟伊朗雄心大志一样,这款征服者居然还被送上蓝天,不过高调出场低调收摊,想要和美国F-22/35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是光靠口号就够。伊朗有能力制造二代机没错,但四代机不仅要仿一个外形,还包括配套航电、发动机、材料等,缺一不可。

再谈伊朗F-14“雄猫”战斗机,这是美国制造三代机中的王者之一,虽然1979年就已经在伊朗服役。但是时至今日,也只能对其修修补补,做一些基本维护或者拆东墙补西墙维持一定战机有实战能力。问题一样,没有可替代发动机以及相关设计制造能力,排除发动机光可变后掠翼就可以堵死伊朗仿制可能。

当然逆向测绘仿制也是提高一家技术水平的道路之一,同样伊朗之前进口了不少F-5战斗机,二代机的技术水平要求相对不高。经过伊朗多年钻研,在F-5基础上推出了闪电、雷电等战斗机,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在基本外型下对航电及本国武器进行整合。虽然性能提升不会太大,但是对于自主研制绝对能学到不少经验,而且能够自产不依赖进口才是关键。

看下图,双垂尾的F-5也很漂亮,说明伊朗军工水平还是有所上升。

总结一下,越早期战斗机仿制可能性越大,因为外形确定之后对于动力、航电、武器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进入三四代机之后,不论是材料、发动机、雷达等系统就不再是仿个外形就算搞定,最基本的风洞都没有的国家可能造个大模型出来连上天都不可能。

那些没有先进战机的国家为什么只靠采购其他国家的战机不自己研发?

题主的问题点出了一个现象,即这个世界上确实90%以上的国家都靠购买飞机来维持空中战力,不说小国,即使像印度这样的大国主要飞机也基本都靠买,号称国产的LCA“光辉”实质也是买回来的,只不过买的是技术和零部件而不是整机罢了。通过购买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然后自己拼凑起一架可用的飞机,可悲的是性能和可靠性还相当感人。印度“光辉”战机下线

但题主的描述存在两个错误。

错误一、这些国家只靠购买而不研发

像印度这样的国家真的都这么没志气,只想吃嗟来之食?非也,印度的雄心大着呢。自诩世界大国的印度其实一直就想要发展国内的航空工业。“光辉”战机从一开始印度就立足于自己研发,后来因为设计指标几经变更,超出了印度科研能力,才一步步得走向“攒机”的结局。后来印度又参加了俄罗斯的T-50(今天的苏57)项目,投钱投人,就是想从T-50的研发中积累隐形战机研发经验,可惜最后被老毛子坑了,压根没让印度人参与关键部分的研发,印度人白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眼看不能指望俄国人,印度干脆另起炉灶自己开干。印度航空发展局(ADA)发起了“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计划,目的在于耗费20亿美金研制一款隐形四代机,未来将填补印度版苏57重型战机和LCA轻型战机之间的空白。由此可见,印度人并不是不想研制飞机,实在是诸事不顺,才不得已购买。印度AMCA项目想象图

错误二、为何不只买一两架回来拆机再复制

通过购买一两架原型战机回来然后拆机复制出国产化版本的行为,在国际上称为“逆向工程”。說起逆向工程,中国人再熟悉不过,在逆向工程界的中国自称老二的话,没有国家敢称第一。中国以前就是像题主说的那么做的。苏27SK(图片来自网络,下同)

上世纪末中国向俄罗斯购买了一批苏27SK,这在当时是唯一能抗衡F15的战机。当时中国表示如果不在国内建立苏27生产线,订购量将不会超过48架。俄罗斯人迫于压力不得不同意中国人自行生产200架苏27SMK。但出于制衡中国并独霸中国市场的目的,俄罗斯对中国仿制苏27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拒绝出口雷达和AL-31F发动机技术,并且只出口整机。这种限制使得中国国产化的苏27SMK比起原型机提升有限,面对美国的F15C/D根本没有优势。苏27SMK

为此,中国人以加强对地对海打击能力为由,向俄罗斯提出购买100架更先进的苏30MKK,同时还签订了后续70~100架的意向合同,但要求是必须优化机体结构,并配备全套精确制导系统。俄国人为了拿到这比如大单,在设计苏30MKK时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苏35的机体结构,使其达到中国方面的要求。苏30MKK

但没想到的是,中国人购买苏30MKK的目的压根不是为了加强所谓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而是为了改进苏27。中国拿到了与苏35机体结构85%相同的苏30MKK后,马上通过逆向测绘技术对其仿制,了解了苏27系列最新的机体结构和气动布局成果,加强了通过仿制苏27掌握的基本技术。苏35

结果是,中国人在02年刚仿制了100架苏27SMK后就停产了,原来订购的苏27组件也取消了合同,就连后续的苏30MKK订单也一并取消,开始在国内生产歼11和歼16系列。这时候俄罗斯才意识到被骗,但后悔已经来不及。这件事导致俄罗斯在今后与中国的军贸中都倍加谨慎。在苏35出口谈判时,中国起初向俄罗斯提出只购买几架,但俄罗斯人看出了中国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不是想要买苏35,而是想要仿制117S发动机,于是拒绝了。没办法,最后只能达成最少24架的出口协议。为了防止中国人进行逆向工程,俄罗斯还规定不能擅自拆机,不得进行任何仿制。

因此,现在购买战机不是你想买一两架别人就卖给你的,倘若印度向俄罗斯说只买2架苏30MKI,或者只买1架阵风,(即使印度没有能力通过逆向工程仿制出国产版)但你觉得俄罗斯或者法国会搭理他吗?交付中国的苏35

现代战机的研制涉及气动布局、机体、发动机、航电以及雷达等诸多关键部位,要求在大型风洞、超级计算机、雷达电子技术以及复合材料方面有很强的技术实力,不说小国,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同时达到这些技术要求。即使是中国,目前也在发动机领域艰难徘徊,久久无法实现大的突破。俄罗斯117S发动机,装配在苏35上

想要了解更多军事内容,欢迎关注“兵者诡道也”,将持续为您带来原创解答。

那些没有先进战机的国家为什么只靠采购其他国家的战机不自己研发?

提到进口先进战斗机的国家,就不得不提一个国家,那就是神奇的印度!印度空军服役的战斗机,基本上都是进口的,而且还不是进口一个国家,比如苏30MKI战斗机是俄罗斯的和阵风战斗机是法国的,印度空军被戏称为“万国造”!

那么印度为什么就不自己制造呢?或者说买回来进行仿制呢?其实印度空军也是非常想,做梦可能都在想,这样就再也不怕摔机了!比如前几天印度又摔了一架苏30MKI战斗机,这是印度今年第十三次战斗机坠毁事故了!

可是印度的航空工业公司告诉印度空军:对不起,我们不行!

不光是仿制不行,印度维护和修理战斗机的技术也是非常的糟糕。其实这就和我们小时候拆玩具,然后再组装起来差不多,或者说哪个部件坏了,换一个就是了!印度那些战斗机的零件都给印度的航空工业公司准备好了,都是成品,就和把大象装进冰箱一样简单:第一步把战斗机拆开,第二步换上新的部件,第三步组装起来!不过步骤是简单的,其实过程还是很复杂的!

就是这样简单的步骤,印度航空工业公司做起来还是不怎么样,有一些航空工业公司几乎是修啥摔啥,凡是经过它们手里维护和维修的战斗机,百分百摔!所以有人笑称印度的战斗机修理工程师在装好战斗机后,突然发现多了几个螺丝或者零件,这对战斗机来说是致命的,为了逃避责任只能选择瞒报!

有人说印度的坠机次数多是因为训练多,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但是印度的航空工业实力不行这是有目共睹的,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印度研制一款自己的战斗机都研制了快四十年了,到现在还是个半成品,这就是LCA战斗机,这是最能表现印度航空实力的!

所以印度空军真的是没有办法,国内造不了,只能选择花大量的费用采购战斗机,印度现在又抛出了一个超过120亿美元的战斗机采购合同,让美国和俄罗斯为了抢这个订单,都差点打起来了,甚至威胁印度不要买对方的!美国为了拿到这笔百亿美元的合同,也开始学俄罗斯,为印度量身定制一款F16战斗机!

印度也算是一个大国,连印度这样的国家都做不到,这个世界能仿制和制造战斗机的国家就更少了。其实能仿制战斗机,也就代表自己也能研制战斗机!战斗机最难的还是发动机,这个全球能独立制造的,只有五个国家。

其实很多自己研制战斗机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在玩组装,印度的LCA就是这样的代表,机身是自己造的,但还是参考法国的幻影2000战斗机,发动机和雷达等战斗机主要设备都是进口的!可是就算是组装,全球也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做到!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纯进口比自己研制战斗机成本要少很多,就比如下一代战斗机,全球很多国家都选择直接购买美国F35战斗机,因为自己研制至少需要百亿美金,而选择购买可能只需要一半不到的费用!

所以全世界很多国家选择进口先进战斗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