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战场上伞兵降落后,怎么处理伞?
伞兵跳伞都有各自不同的战场情况,所以究竟怎么做,需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大规模跳伞中,士兵们如果没有遭遇到非常紧急的抵抗,降落伞可以按照规定收包并隐藏。有条件就集中隐藏,没条件就就地掩藏。隐藏的方式也没有完全的规定,塞进草丛、刨坑埋了、压石头底下等等都可以,但不要搞得太复杂,浪费集结时间。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降落伞很昂贵,一个普通的步兵伞就有20多平米,材料有丝绸、棉麻、超高分子材料、锦纶、凯夫拉等各种各样,制造复杂,也并非真的就是个用过即扔的一次性耗材。
你想想看,一个173空降战斗旅就有3300多人,就是3000多伞花,一个师、一个军空降呢?谁说豆包不是干粮战争纯看谁会撒钱?美军一样专门会在战后收回这些降落伞,毕竟都是完好的东西,虽说很多伞绳在降落后都让伞兵刀给割断了,但拿回去烧了也比留给敌人做床单强啊,美国国内这些也是紧俏物资。
英德互相炸那会儿,飞行员或空降渗透人员的降落伞可是老百姓的最爱,降落伞的尼龙绳堪称市面上少见的珍宝,是尼龙袜的原料。丝绸的伞面也是战争时期极为昂贵的材料,染色后拿来做衣服简直妙极了。
呃,兄弟连中这个镜头也挺有意思,伞兵们自己都想拿降落伞做婚纱,面料太好了。
美军为此专门组织了伞保分队进行降落伞方面的后勤保障,包括伞的收集整备和重新叠伞。
现代美军降落伞已经形成工厂化的机械师折叠流程,他们拥有专门的军事承包商对降落伞进行回收到整备的一条龙服务,各级拥有伞降需求的单位都有自己的合作公司。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般还是采用人来检查和重新折叠。
不过战事紧急就不一样了,人都顾不到哪里还顾得上降落伞。往往伞兵只是简单的处理下降落伞或干脆解开了事,一切战术章程都是以打赢为目的,降落伞只要不碍事,便没人再去理会了。
二战时的美军空降兵就仨动作:1.解开降落伞 2.将装物资的M1936背包从前胸绕头扔到后背 3.视情况收拾降落伞以免暴露目标。实际上诺曼底空降那些未被收拾的降落伞被扔得到处都是。
这些散乱的降落伞已经失去了作用,有些被收集起来修改一番,还真的被当成了盟军的援助物资送给控制区的老百姓了。
小规模的空降又不一样,为了保持任务的隐匿性,往往将伞包随身携带,有条件时再进行更好的处理,避免在任务期间让人勘察出问题,横生纰漏。
在真实战场上伞兵降落后,怎么处理伞?
具体如何处理,要看作战计划安排和降落后的具体情况:
一般来说大规模的伞降作战预先的战术计划做的都是比较周密的,别看运输机飞过去之后像天女散花一样把伞兵撒下来就走了,实际上每一架运输机的航线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能够保证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某一架运输机里降落下来的伞兵一是能够立刻投入战斗,二是能够尽快恢复建制,三是能够迅速找到既定阵地完成集结。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对于降落伞的处理自然也不例外。
空降的伞兵落地之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收伞,即立刻将展开的降落伞回收打包,收伞的同时迅速要切断自己同降落伞的挂钩联系,并卸下伞降装具。打包收纳之后,如果距离集结地较近,那么降落伞包就可以带到集结地去作为重要物资回收(降落伞一般都是用优质丝绸面料制作,铺盖、包扎都能用上),如果距离集结地较远,那么一切以迅速投入战斗为要,降落伞包就可以直接隐藏甚至掩埋,待战斗结束后再由后续部队打扫战场时前来统一回收。
但还是那句话——实战跟训练根本不是一回事,瞬息万变、危机四伏的战场情况与空降作战的极端脆弱与复杂决定了大多数伞兵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充分的时间去处理降落伞。
在现有的为数不多的伞兵实战,比如诺曼底伞降、市场花园作战中,由于空中指挥、空地协同、空降信号水平都较差,降落下来的伞兵大多数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建制,甚至一下来就面对着德军优势兵力的围剿局面。
在这种态势下,怎么处理降落伞自然也就毫无章法了,有些伞兵没有收伞就把降落伞直接掩埋了,还有些甚至直接把降落伞抛弃了。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在真实战场上伞兵降落后,怎么处理伞?
平时训练时,伞兵要回收伞具。战时空降,伞兵通常是直接丢弃降落伞。在真实战场上伞兵跳伞后,该怎么处理伞具,主要和伞兵的作战规模、任务有关。如果是大兵团、成建制的伞兵部队在作战区域进行大规模跳伞,此时需要出动大量运输机运输伞兵和作战装备,加上为运输机提供护航的战机,整个机队的规模将会非常庞大,极易被对方发现,这种规模级别的伞降作战根本无法隐蔽进行。
伞兵落地后第一时间应该是进行集结,寻找伞降的武器装备,然后对敌方目标发动快速突击,力求在对方反空降作战力量包围之前迅速完成预定作战任务,占领有利位置,然后坚持到地面援助部队的支援。
不难看出,在大规模伞降作战中,伞兵的第一作战秘诀就是“快”,他们在落地后应该第一时间切断和降落伞的联系,卸下伞降装具,整理作战装备,开始执行作战任务。可以完全不用去收集整理降落伞,也不需要将它折叠起来放进背包带着或者就地掩埋。
当然,如果有条件时还是可以对部分伞具进行隐藏的,这样可以防止对方通过战场打扫统计来推测己方的具体伞降规模。
如果是小分队的隐蔽跳伞行动,那么对降落伞的处理就大不一样了。为了执行某些特种作战任务,如今特种部队要想通过伞降这种方式隐蔽进行某些作战地点时,往往会采用军事自由落体跳伞方式,它又可以分为HALO(高跳低开)和HAHO(高跳高开)两种。两种跳伞方式的具体做法不同,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为了追求隐蔽性。
特别是HAHO属于一种“防区外投送人员”的方式,运输机在不进入对方防空区域时能够向防空区内投送部队。这些伞降人员历尽千辛万险才隐蔽进行作战地点,在降落后自然需要对降落伞进行谨慎处理。避免因为随意丢弃降落伞被对方发现而功亏一篑。
一般来说,因为这些伞降人员在落地后需要执行某些高难度的特种作战任务。为了不影响后续作战,就地掩埋隐藏伞具是最为常见的手段。
以上就是伞兵在实际作战时处理伞具的主要方式,而在日常训练、演习中,伞降人员在落地后是需要对伞具进行妥善保管的,不能一丢了之。需要重新回收供下次重复使用,毕竟很多伞具质量高,价格不菲,特别是空降战车等重武器装备的伞具性能出色,但价格也特别高,再财大气粗的军队也无法在训练中用一次丢一次。
在真实战场上伞兵降落后,怎么处理伞?
如果降落场是在我军绝对控制之中。战士们一旦落地,首先是把个人的伞初步收纳,集中堆放,由后勤人员處理。如果是在真正的火线附近,则尽可能地各人将伞藏匿起来,然后迅速集结,准备战斗。
有一点需要说明,每一个伞兵的生命就维系在伞包的捆扎过程中间。每次跳伞前,战士们都是在捆扎伞包非常熟练的老军士的监督之下,捆扎伞包的。要知道每一个绳结的先后秩序都不能有差错。包括副伞。
当飞机到达降落预定地点上空时,舱内红灯亮起,指挥员分咐起立,(一名全副武装的伞兵,在跳伞前,身負的装备份量是很沉重的,所以都靠着舱壁抓紧休息,积聚体力。)那怕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战友们仍然会互相检查绳扣是否正确!然后一声令下,战士们鱼貫跳出舱门,天空展现出一朵朵银白色的伞花。一个师级规模的跳伞行动,工作量、警戒级别是异常惊人的。
(很抱歉,手边没有相应的图片,借用了网友文章上的图片,再次抱歉啦。)
在真实战场上伞兵降落后,怎么处理伞?
按f可以把伞收起来以后跳楼还有用
在真实战场上伞兵降落后,怎么处理伞?
伞兵对于降落伞的处理,跟战争形势、空降规模以及作战任务等因素有关,空降部队的优势就是快速机动,能够比其他兵种更快的进行兵力投送和部署,而且,对于空降兵来说一般是不独立行动的,基本上都是在需要配合地面部队在某个区域进行协同作战时才空降到指定地点!
如果是那种小规模的偷袭作战,并不是太过紧急的任务,那么在跳伞后空降兵是需要自己回收降落伞的,即使是不需要回收,自己也需要对降落伞进行一定的处理销毁,比如寻找隐蔽的地点掩埋,因为任务是偷袭、潜入,需要的是保密和隐蔽,所以,此时的降落伞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可能会暴露己方部队!
而如果是那种大规模的空降作战,那么伞兵在落地以后是不需要回收降落伞的,也不需要处理,此时要做的就是迅速使用伞兵刀隔断伞绳以及丢掉伞包,然后马上拿起武器配合地面部队参与战斗,比如盟军在1944年对德军发起的“市场花园行动”中,盟军伞兵当时在落地后就是迅速集结参与到战斗中去的,并没有时间处理降落伞!因此,在战场上伞兵怎么处理降落伞还是需要由作战任务来决定的,情况不紧急的时候要么回收,要么掩埋处理掉,而遇到紧急情况,那么跳伞后就别管那么多了,感觉投入战斗才是最紧要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