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对空射击,炮弹会落回地面引起爆炸吗?
这个是肯定的,会有一定比率的炮弹掉到地面引起爆炸,但这些属于偶然情况。高炮炮弹从设计上就是空爆为主,否则敌人的飞机飞过来,你咚咚咚打了几万发炮弹,这些没击中的炮弹掉下来,己方部队岂不是硬捱几万发弹雨?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高炮炮弹掉下来的威力,在天上都能形成恐怖的弹幕,砸地上的破杀伤会小?即便不爆,那也是几万块砖头砸下来,造成的麻烦太大了。为了避免这种自伤现象,高炮炮弹的自毁能力不可或缺。
高射炮其实很早以前就已经形成以爆炸破片为主的打击方式,毕竟爆炸产生的面杀伤比单颗弹丸的点杀伤,无论是命中率还是杀伤力都强得多。特别是射速缓慢的中大口径高射炮,射速不行威力来补,通过引信时间标定爆炸高度,形成专门杀伤那个高度战机的空中弹幕。
这些引信一般使用药盘引信、惯性引信和机械计时器。药盘引信顾名思义,就是一圈缓慢燃烧的发火管,烧到头它就自毁。
惯性引信更先进点,它通过自身的自转来确定引信时间,转到足够的圈数就松开引信爆炸了。
机械引信比较精密,它的时间可以算的很准确,使用发条计时。说白了就是个空中定时炸弹,设定的时间转完它就会释放引信。
像二战时期的高射炮,一般小口径的多使用本身的碰炸引信与药盘或惯性延时引信结合的方式。主要为避免炮弹掉下来砸自己人。
而当时的大口径高炮则多采用机械定时器,可以灵活的调整炸高,补充不同空高的火力。然后再另带一套延时自毁引信做保险。
美军的高炮后来使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计时器”和“碰撞引爆”的东西——“电波近炸引信”。这是一种英国人开发,美国人研究成功的武器,到1943年才真正使用。是盟军最大的“秘密武器”之一,打掉敌机的概率大大提升。
这东西可以通过无线电波测距,然后选择是碰炸还是近炸。与目标距离不断缩短时它不炸,撞上目标后碰炸引信启动。如果与目标错过,距离开始拉大,那么它马上启动近炸,制造出弹幕杀伤。
英国人后来拿它打德国的V1飞弹,平均150枚近炸炮弹就能打掉一枚V1,若使用常规炮弹,炮弹消耗数字将变成2800枚。
实际上别说高炮,“无线近炸引信”出现后,普通炮弹也不见得非要在地上爆炸了。
美军后来在阿登森林的“突出部战役”使用了带有近炸引信POZIT的炮弹空炸反击德军,德军连钻到沟里都无法躲避,被炸得惨不忍睹。事后巴顿将军都为之咋舌,因为这种引信将火炮效率提升了七倍。
“近炸引信”现在已经是个大家族,除了电波近炸引信外,还有磁感近炸引信、静电、声波、电容、气压、红外线、激光等等很多门类。只是大口径高炮已经基本下岗,现在多半在导弹上应用这些方面的尖端技术。
近年还出现了一些电子引信的可编程高炮炮弹,它们在灵活性上更高。
所有这些引信一般还专门配了其它延时引信,避免第一套系统出故障,第二套确保爆炸。
但因为高射炮弹发射量比较大,受到炮膛振动或其它原因(有时候干脆就是质量不好),炮弹发生故障,就会形成“未爆弹”(DUD),落到地面。这种情况你永远无法杜绝。
“未爆弹”在战争时期基本是没人理会的,比起满天飞的炸弹、炮弹、地雷、火箭等等,高炮未爆弹连个麻烦都算不上。
但和平时期的军事演习,遇到高炮未爆弹还真是挺麻烦。每次高炮打靶都会形成一定比例的未爆弹,越老旧的炮弹越麻烦,问题越多。
有些未爆弹落到地面后,变成了永远不会爆的臭弹,还有一些会因为持续跌落、偶然碰撞等因素发生爆炸,所以为了杜绝这些麻烦,部队演习后会有专门的排爆组为这些高炮弹进行扫尾工作。
高射炮对空射击,炮弹会落回地面引起爆炸吗?
有这样的可能,但是概率很小,因为高射炮的炮弹即使没有击中目标,基本上也是在空中的时候就爆了,并不会等到落地后才爆炸,为什么?因为高炮炮弹都具备延时自毁的功能。具体的下面会详细介绍,在这之前,我们先从高炮炮弹常用的两种引信类型讲起,这两种常见的引信类型就是:时间引信和触发引信(碰炸引信)。首先,我们先来看结构上相对更加简单的触发引信,这种引信通常在小口径炮弹上用的比较多。如果再细分的话,触发引信又还可以分好几种,比如擦炸引信、延时擦炸引信以及瞬发引信等,甚至根据引信位置的不同,还有弹尾起爆和弹头起爆这两种类型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发火的速度不一样,比如瞬发引信的发火起爆速度最快,基本上是一撞就炸,而延时擦炸引信的发火时间就相对较长,可以在击穿目标后进入到目标内部再引爆弹头。但是,这些引信的共同点却都是一样的,即:必须和目标接触后才能引爆弹头。所以,问题就来了,万一这些使用触发引信的对空炮弹没有击中目标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引信就不会被击发,那是不是就意味着炮弹会落地后才爆炸?并不会,我们来看下图:▲触发/碰炸型引信结构原理简图
上图中的就是一个触发型引信的结构简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个叫做“延期解除保险药柱”的结构,那么这个结构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当炮弹没有击中目标、引信无法正常发火时,由这个延时保险药柱对雷管进行点燃,从而迫使炮弹在空中起爆自毁。因为这个延时药柱在炮弹被击发的同时,就会被点燃了。因此,对于使用触发型引信的炮弹来说,两种起爆方式都考虑到了,第一种:炮弹成功击中目标,那么此时引信就会被正常击发,击针撞击雷管引爆弹头;第二种:炮弹没有击中目标,此时就由延时药柱来点燃雷管对弹头进行引爆。所以,无论是哪种情况,对空的高炮炮弹都不会落地后再爆炸。说完触发型引信,我们继续来看使用时间引信的炮弹。
▲炮弹空炸后的产生的黑烟
时间引信在结构上相对触发引信更加复杂,所以时间引信的尺寸一般更大,常用在中大口径高炮炮弹上。而使用了时间引信的炮弹,是可以不要求直接命中目标的,只需要在目标的附近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破片来达到对目标的毁伤效果,比如上图所示,图中的那些“黑烟团”,就是高炮炮弹在目标附近爆炸后产生的。也就是说,对于使用了时间引信的炮弹来说,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后就会在空中自爆的,并不用考虑有没有击中目标。因此,也就不存在“炮弹没有击中目标后,落地爆炸”这样的结果了。而时间引信的种类也有很多,区别就在于它们的计时装置不同,比如最早的是药盘式延时引信,接着是机械延时引信、化学延时引信,以及后面更加先进的射流延时引信和电子延时引信等。这里我们要简单介绍的是机械式时间引信和药盘式时间引信。
▲“泰尔机制”时间引信(1936年)
先来看机械式时间引信,如上图所示,其实机械时间引信我们可以直接把它理解成是一个“时钟”,因为它里面就是一个机械式的钟表计时结构,而我们平时使用的时钟是可以自己设置时间的,这个机械时间引信也一样,通过调制刻度时间,设置一个“闹铃”(即引信的解锁起爆信号),那么这个炮弹就会在设定的时间节点上被引爆。而下图中左边的那个,就是一个机械钟表结构的时间引信内部实物示意图,它是美国在上个时间60年代开始生产的M564延时引信 ,其中内部的计时结构由汉密尔顿钟表公司负责制造,当时的单价成本是15.5美元左右,后续生产的型号为T197E2,该引信拥有2~100秒的延时时间可供设定,可用于203毫米、155毫米以及105毫米等口径的炮弹上面。
▲M564型延时引信(左)
最后要说的,就是药盘式延时引信了。我们先来看下图一中的那个引信结构示意简图,从图中来看,它有上下两个环形的药盘,药盘里面装的就是用来计时的压制火药,那么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先来看图中的1和5这两个结构,它们就是用来给上药盘点火的,而这个点火的位置不同,那么就会导致上药盘通过“a传火孔”引燃下药盘的时间不同,从而继续导致下药盘引燃“6传火槽”的时间也不同,最终,炮弹被引爆的时间也就不同了。这么说吧,从药盘的头部开始点燃,那么引信的延时时间就长,反之,从药盘的中部或者尾部点燃,那么引信的延时时间就短,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而下面图二,就是引信外面的时间刻度盘,通过这个刻度盘,就可以对药盘的点火位置,即延时时间进行设定。
▲图一:早期的药盘式延时引信原理简图
▲图二:时间刻度盘
因此,说到这里,有关高炮炮弹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完了,我们可以知道,不管是触发引信还是时间引信,即使没有击中目标,都会在空中就会起爆自毁,而不会等到落地后再被引爆,除非是里面的延时保险装置出了故障,否则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高射炮对空射击,炮弹会落回地面引起爆炸吗?
我老家不远处就是个靶场,主要就是对空射击训练用的,离我们村大概有二十多公里。我是60后,记得小时候一到晚上就听到打炮的声音。那时的窗户都是木格,用纸糊的,一打炮就“呼呼颤抖”。刚开始以为是地震了,大人就告诉我们,如何区别打炮和地震。打炮只有窗户被震的动,窗糊纸响,而且能听到很沉闷的连续的爆炸声。地震是门撩搭(过去门上都有锁门的板吊)乱响。78年唐山大地震证明了这点,大门,小门上的门撩搭,铁环“叭叭”乱想,我们就连混带爬往外跑,跟本就站不住,好怕!在说打炮,部队通常夜间射击不超过9点多钟,怕影响老百姓休息。先是飞机的生音,紧跟着就看到探照灯的光柱乱晃,等到交叉到一块了就是抓到飞机了,(飞机后面拖着个白色的长布口袋式的东西)然的就是三个一组红红的火球向上串,从远处看并不快,仿佛能用手抓到。然后就是暴炸的火光,很亮,过一会就听到“轰隆轰隆”的声音,窗户纸就随着暴爆炸声“呼呼”响。早晨,就有当兵的开车拉着玻璃挨村挨户的询问谁家的窗户玻璃被震碎了,给你换好,那时,除了学校,人民公社,大队部有玻璃窗,老百姓都是纸糊的。训练结束后,周边村的人们就去捡炮弹皮,能买钱。高炮弹都是定时的,到了最大射程无论打不打着目标都爆炸。现今还总打,不过不打布口袋了,开始打无人机靶了,而且往海上打了,鱼民经常捡到无人机残骸,也有捞到好点的,都交给部队,给钱。有时部队无人机掉海里了,也求鱼民去帮忙捞。想想挺怀念小时候的。
高射炮对空射击,炮弹会落回地面引起爆炸吗?
会的,因为防空炮的原理跟大多数榴弹炮相同,它也是将一颗炮弹从炮管里击发出去,跟炮一样,它是由撞针撞到炮弹弹壳尾部火药引燃弹壳内火药从而将炮弹弹头推出去。
防空炮炮弹头里也是有装火药和引信的,当引信被碰到,炮弹弹头内的一个机构会撞击火药,引发爆炸。
(附:不信防空炮结构跟榴弹炮相同的小伙伴们看看图二吧,你们看到了什么?)
高射炮对空射击,炮弹会落回地面引起爆炸吗?
弹丸高空碰不到目标时,会自动引爆。这样一般不会对地面造成损失(靶场也大多是地广人稀之地)。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空爆而是落地爆炸造成财产生命损失、损害的案例屡见不鲜。典型的是九十年代,驻金门(那时金门岛还有驻军)国军高炮试射,一发小口径弹丸竟从高空砸中一艘大陆渔船,当时引起很大的误会!后经海协会、海基会组织双方联合调查,认定实属误击。最后国军方面道歉赔偿解决。
高射炮对空射击,炮弹会落回地面引起爆炸吗?
高炮炮弹爆炸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失去目标的自爆、另一种是命中目标的撞击引爆或者无线感应的近炸弹。高炮炮弹一般都有一个高度刻度可以选择,在炮弹达到定标时,大气压差会引爆高炮炮弹。所以在战争中你可以看到高炮炮弹在失去目标后在空中自爆成一朵朵火花,近炸弹则在炮弹穿过目标的刹那引爆,用弹片杀伤飞行器,是二战后期普遍使用的型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