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支小规模部队交战,若一方自觉不敌,选择投降有用吗?
投降怎么会没有用?只要扔枪放弃抵抗,然后脱了白裤衩,挑个下跪旗,难道还怕对方不接受?
不接受大都只有两种情况:
1.对方是禽兽
2.你禽兽不如
对方是禽兽,这很好解释,例如日本鬼子不就是这样吗?那些投降的不敢说个个都没好下场,但你要是守卫南京的一个士兵呢?知道后续那些令人颤抖的黑暗历史,你还愿意投降吗?日军把投降的士兵们拿铁丝和竹筒捆成一排一排的,然后统统拖到江边拿机枪扫死。你别说,很多士兵最后都是打散了,一小拨一小拨让日本人迫降的。
如果你禽兽不如,不接受对方投降就更好解释了,项羽白起那俩战场太大不合题,俄罗斯与车臣展开格罗兹尼巷战的时候,那些车臣匪帮可没给俄罗斯的新兵蛋子们活路,不光杀俘,还故意做出各种恶心的恶行,什么拿尸体做窗台掩体、拿火箭筒发射对方的脑袋,把XX放到俘虏嘴里再割头,这种货色不剿灭真是惘顾人间正义。
第三种情况也有,那就是——杀红眼了,血海深仇。
别管战斗多小规模,战争打长了人就有国仇家恨,而且越是针锋相对的战斗打的越凶狠,两边使进去的力,泼进去的血就越多。往往这种战斗打到最后就是人脑子变狗脑子,双方既积攒了仇恨,又填满了怒火,更丧失了智商,无论谁最后憋不住选择投降,另一边都有可能杀俘泄愤。这种情况在抗日战争中就发生过,
著名外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也在她所著的《中国的战歌》中写过这样的情节:
一个军官告诉我,抗战头几个月里肉搏中对举手投降的鬼子决不宽恕。全中国都知道南京大屠杀案,几十万老百姓和动不了的伤兵被鬼子杀害了。杨团长一看到恳求饶命的鬼子就高喊:“杀!杀!杀!”身先士卒,冲向敌人,不留一个活的。
林副主席在1937年《平型关战斗的经验》中也侧面反映了一些战场上的杀俘现象,这里面涉及到日本鬼子不投降的原因。
“日兵之死不肯缴械,一来因日本之武士道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中国人报复,但最主要的,是过去“华北军队”对日军俘虏政策之不正确,采用野蛮的活埋、火烧、剖肚等办法。故我们今后须加紧对日本士兵的日文日语的政策宣传与优待俘虏。”
看来中国人对日寇的确是恨之入骨,“华北军队”都用上了各种原始酷刑对付日军的俘虏,如此久之,再加上日本人自己添油加醋的宣传和武士道洗脑,无怪乎平型关那么多鬼子坚决不降,不少人怕是不愿意死在中国军队“活埋、火烧、剖肚”这种疯狂的刑法下。
怎么说呢,这令人想起另一桩事件——孙立人杀倭寇。我记得这事儿还是凤凰的马鼎盛节目里的。
大致是,孙立人将军在缅甸与日军杀得尸山血海,一次会战中将日军打得屁滚尿流,抓获俘虏1200名,最后孙立人下令把1200多鬼子全活埋了,就留下个叫山田进一的下士官,因为这鬼子是台湾籍。
关于孙立人杀俘的东西很多,总之不少资料指向这位备受盟军赞誉的将军挺喜欢埋鬼子玩,例如网传仁安羌大捷,孙立人命人审讯日军33师团战俘,凡是来过中国的一概处决。虽然仁安羌大捷是刘放吾一个团和英军打的,没孙立人啥事儿,但权当这也是个听着挺爽的杀鬼子故事吧。
你觉得你是哪种?如果打起仗,你会选择留俘虏?
两支小规模部队交战,若一方自觉不敌,选择投降有用吗?
不能一概而论,看针对什么样的军队!
两支小规模部队交战,若一方自觉不敌,选择投降有用吗?
这个问题其实也反应了,东西文化的碰撞带来的疑问。西方国家军队以骑士精神为荣,军人是一种职业大部分认为,在作战的时候尽力了,战斗中没有退缩,已经弹尽粮绝了,没有打胜仗的把握了,可以很体面的选择投降,自己的国家和人民都能够理解,等将来有机会再一决高下。东方国家的思想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忠”字是排在第一位的,战场无亚军,中国的军人是敢于用生命来捍卫胜利,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中国军人常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兵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所以中国军队尤其是近代党领导的军队,创造出了一个个战争奇迹,好多经典战例被美国西点军校搬到课本上来研究。
两支小规模部队交战,若一方自觉不敌,选择投降有用吗?
看双方处于什么样的环境,还有当时指挥官的性格,比如你是遇到白起。。。呵呵
两支小规模部队交战,若一方自觉不敌,选择投降有用吗?
要看在什么时代的事情呢,还有决定你命运的对象是谁,如发生在现代应该有活命机会的。
两支小规模部队交战,若一方自觉不敌,选择投降有用吗?
弹尽粮绝,孤立无援,选择投降是明智的。因为只有先保住性命,才会机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